启明1158 第1028章

作者:御炎

但是辛弃疾综合分析天下局势,认为当今天下和洪武三年的天下已经不同。

当今天下局势已经安定,地方上已经没有土匪强盗生存的土壤,民间已经不存在威胁国家安定的力量,相反,掌握权力的统治阶级本身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辛弃疾认为务必要利用一些制度设计来限制统治阶级本身的权力,一定意义上采取宋人的制度,严格控制武装组织,将统领权和指挥权分割开来。

没有中都军事部的指令,集体农庄和县里面的民兵处连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否则,就要视若造反,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断绝这一次在山东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否则随时可能出现第二次。

说老实话,在辛弃疾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苏咏霖是纠结的。

因为他不愿下达这样的命令,他觉得保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是有意义的,尤其是民兵指挥权。

就比如这一次发生的事情,如果这样的事情不是发生在他身上,而是在他死掉之后,或者这件事情就是真的,和谣言说的一样,那民兵们行动起来反抗中都,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正当的。

要是革命果实真的被野心家篡取了,比如出现了袁世凯之流,要篡权夺位复辟帝制,要逆历史潮流实现个人野心,那地方上发动二次革命讨伐他就是理所应当的。

不仅理所应当,能打击阴谋野心家,还能保护大明好不容易实现的民主共和,维护革命果实。

可要是这个自主权力被限制了,被断掉了,那么未来如果中都真的发生了苏咏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天下人又该用什么方法来反制呢?

嘴炮?

只是当下这个局面,实在是让苏咏霖有点哑巴吃黄连的感觉。

阴谋野心家们错误的使用这个权力,以至于这个权力被试图维护革命成果的人们看作成了无比邪恶且需要取缔的权力。

他们觉得这个权力是在威胁大明的稳定,是在危害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所以必须要取缔。

但是他们却不曾意识到他们如这样做,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或许未来当这个权力真的需要被使用起来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他们已经失去了使用这个权力的可能性。

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袁世凯之流篡权夺位?

苏咏霖并不想赞同辛弃疾提出的建议,但是在辛弃疾提出建议之后,九人小组里的八个人齐刷刷举起了手表示支持。

他们和辛弃疾一样,非常厌恶这种事情,他们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再发生哪怕一次。

这种事情或者在现在的他们的眼里看来是绝对的危害苏咏霖、危害革命的阴谋行动,但是与此同时,这也是在危害他们的利益。

因为地方上的那些家伙反对九人决策小组,反对苏咏霖的改革,也在反对他们成为领导人。

这是明晃晃的打脸行为,若非苏咏霖行动迅猛快捷,九人小组这个事情还就真的不好说了。

现在苏咏霖能拍着胸脯说他们反对,绝大部分原因是为了苏咏霖和革命考虑,但是未来呢?

苏咏霖没有这个把握。

民众代表制度就算得到了确立,也应该有一定的保障,制度保障是必须的,武力的保障也不能缺少。

而民兵系统,就是苏咏霖眼里民众代表制度的最佳保障。

有了这层保障,多少对中都朝廷是一层威慑,这个威慑如果没有了,未来苏咏霖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可关键问题在于,现在,苏咏霖等于中都,苏咏霖就是中都,人们只想为苏咏霖考虑,并不想考虑其他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其他的问题都是下一个优先级的。

面对八个人强烈支持的局面,苏咏犹豫了。

过了一会儿,苏咏霖做出了在其他八个人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举措。

“我在想,这件事情我们固然要反思,但是,并不应该因为这件事情做出太多的过度反应,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幼安的这个提议,我不赞同。”

其余八人面面相觑,辛弃疾更是无法理解。

“主席,这个问题难道还不大吗?难道不足以让我们做出这个反应吗?过度?这叫过度?您知不知道您离开之后我们是如何的提心吊胆?大明不能没有您,而这些贼人直接对准了您!

要不是杜非及时悔过,您恐怕也不能那么快的做出反应吧?不能作出反应的话,张茗那个狗贼就肯定能召集沂州的民兵作乱,届时,一场大战在所难免,那对大明的影响会有多大?”

第1568章 民主共和国

辛弃疾的情绪有些激动,显然无法理解苏咏霖的所作所为。

苏咏霖对此则相当冷静,摆了摆手,让辛弃疾不要那么激动。

“幼安,你不要激动,你说的事情,我考虑过,我当然明白这件事情多么危险,能顺利平定当然有运气成分在里面,但是幼安,你也要考虑到张茗那个狗贼是害死了十几个反对的干部之后才得手的。

事实上,从这一次我去山东的经历来看,地方干部对于武力的使用是非常谨慎的,他们对召集民兵发起行动所代表的意义的理解不在你之下,他们也很清楚他们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所以除了张茗是处心积虑要害我之外,其他沂州的干部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应对方式的,只是在那种谣言传播的状态下,普通民众的情绪不能被很好的安抚,干部们也没有料到张茗这等狗贼的行动,才被他阴谋得手。

我以为,这一次教训之后,不需要中都做出什么太多的行动,地方上会自己反省,自己做出更加严格的约束使用武力的规定,中央只需要审核一下地方上提出的一些准备,就可以了。”

辛弃疾摇头,表是不能接受。

“主席,您的心太大了,我不能接受您的这种想法,这太危险了,您到底知不知道您对于大明的重要性?没有您,大明分崩离析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十几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大明如此庞大的国土彻底的整合起来,大明需要您!”

辛弃疾言辞恳切,语气坚决。

“我当然知道,但是幼安,我不是大明的一切。”

苏咏霖摇头道:“我会死的,或早或晚,我都会死,我对大明是很重要,但是大明比我更重要,你们在考虑政策的时候,不该是为了我考虑,而应该是为了整个大明!”

辛弃疾闻言,稍稍愣了一下,没说话。

其余七人也稍稍愣了一下,都没说话。

苏咏霖看着他们,长长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也知道我对于大明新政的重要性,但是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们不能为了我个人而考虑政策,你们的出发点应该是明国,而不是我,知道吗?”

“就算如此,我也觉得这样安排并不过分。”

辛弃疾的声音低了一些,但是他的意志依然坚定:“凡事有一就有二,如果我们不能吸取教训,积极主动的调整政策,下一次作乱为时不晚,这不仅是为了您,也是为了大明国。”

苏咏霖思考了好一会儿,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妥协,他不想为了自己断绝地方上自主反对中都错误决策的能力。

哪怕这一决定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危险性,他也不能举手支持。

于是他坚定摇头。

“幼安,你如果坚持,我就否决。”

辛弃疾听了,看着苏咏霖看了好一会儿,抿着嘴唇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开口了。

“您可以否决,但是我的提案不会放弃,我会在民众代表大会上提出这个提案,提请民众代表大会予以通过,您自己定下的原则,民众代表大会通过的提案,就算是您自己也不能否决。”

苏咏霖倒是没想到辛弃疾在这个问题上居然如此坚定,这还是他第一次和自己站在完全的对立面上进行政策方面的交锋。

苏咏霖感到头痛的同时,也觉得欣慰。

“你的精神和办事方法我是赞同的,你有在民众代表大会上提案的资格,我当然也不能否决民众代表大会的决议,但是幼安,我这样做,是为了给后来者一点力挽狂澜的可能性。

你要知道,我们的内部,会不断的出现乔丰、鲁甸还有梁元凯、张茗之流,他们在地方还好,但如果就在中都呢?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呢?中都朝廷的权力过于集中,不是好事。”

“我不反对您的一些想法,过度集权的确不是好事,这是前宋的教训,所以我大明对地方的权责是有规定的。”

辛弃疾摇头道:“但是兵权例外,兵权决不能分散,不管是正规军队,还是民兵。”

“现在也没有分散,地方民兵系统只在特定的状态下有自主行动的权利,大规模调动还是需要军事部的许可。”

苏咏霖苦笑道:“我只是认为,一定程度上的松绑对地方是好处大于坏处的,只是这个程度可能需要随时微调,而不是一口气收走。”

“您不能说服我,我也无法说服您。”

辛弃疾微笑道:“这样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就让民众代表大会来决定那一种意见更符合民众的看法吧。”

苏咏霖无奈,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他没有继续坚持要求辛弃疾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辛弃疾不会改变。

这个问题留待之后再做讨论,接下来,他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即全力准备、尽快召开第一届中央代表会议和第一届民众代表会议。

大明需要通过这两场会议的结果正式宣布大明将结束帝国的体制,结束皇权的统治,回归到复兴会理想中的民主之国的状态。

而对于这个全新的国家体制,苏咏霖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准备用一个全新的称呼来称呼这个国家。

国号为明虽然不会改变,但是国家体制已经在事实上发生了变化,大明不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帝国,如果没有全新的国家称呼,那么很容易让人继续默认大明是个帝国,这不好。

“过去,有很多人以【帝国】的称呼来代替大明正式的国号,这一点我不是很满意,大明不再有皇帝,也不能用帝国的代称来指代大明,我强烈建议选取一个全新的代称,以确定大明的民主属性。”

九人决策小组于是开始了集体的头脑风暴。

最后大家比较倾向的一个选择是【民主国】,既然讲究民主,把就干脆让民主概念直接进入国家代称之中,大明可以称作大明民主国,这比什么都来得更加直接。

苏咏霖更喜欢共和这个名词,于是以共和元年是中华信史开端为理由,认为可以在国家名号中增加共和二字,以【大明民主共和国】或者【共和国】代称大明。

然后苏咏霖进一步提出没有皇帝之后,帝制年号也就没有了,继续用洪武纪年也不好,大明需要全新的纪元方式。

又因为华夏纪元工程尚未有突破性进展,目前尚且不能确定以何时作为华夏纪元的开端,所以,干脆采纳可以作为信史且没有什么特殊属性的共和年号作为替代性质的纪元年号。

以大明的国家属性,将共和与民主并列,赋予共和全新的含义,从而使得共和又能代表新时代,也能代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脉相承从未断绝。

如此,不仅能用以纪年,更能将某些儒家学者曾提出的华夏文明灭绝传承的论述彻底毁灭。

第1569章 只有铭记,才不会忘却

苏咏霖推动第二次大清洗的时候,某些儒家学者就曾经大声叫嚣。

他们说苏咏霖用奇技淫巧代替圣人教诲传于后世,必然会使得中华文化断绝,使得国家文脉断裂,从此中华将不复存在。

苏咏霖对此说法嗤之以鼻,觉得这些人纯粹是在搞笑,完全摸不清楚这个时代的脉搏。

但是当时国内有不少官员都暗地里认同这样的说法,对未来的中华感到担忧,以至于这个消息连苏咏霖都有所耳闻,不得不重视起来。

于是苏咏霖便为此写文章,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嘲讽儒教教棍们的双标。

要是断了儒教思想就叫毁灭中华文化,那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也是断绝上古的中华文化吗?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昌盛,百家文化难道不是中华文化?

结果到最后只剩你儒家,百家学说就此式微,照这样说,你儒家难道不是断绝中华正统文化的罪魁祸首吗?

与你相反,我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科举考试中还保留一部分儒家相关的内容,也增加了其余诸子百家的内容,兼容并包,宽柔并济,这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发展之道。

我大明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如今才是拨乱反正的大时代,少拿你儒教那点子三从四德来佯装中华文化!

呸!

当年的那篇文章在明国国内引起了大范围的反响,儒教思想自此开启了全民共嘲模式,大家有事没事就拿儒教的三从四德之类的等级思想来批判嘲讽,儒教正式进入了社死状态。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社会上时不时还是会有些人试图给儒教翻案,认为儒教思想才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延续着,苏咏霖搞的这些东西,最终将毁灭中华文化。

等级秩序,规规矩矩,这才是稳定之道,而苏咏霖打破一切的狂妄之举,必将引来大明的全面崩溃,苏咏霖是要为此负历史责任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