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第500章

作者:大英柱石梅中堂

“咱们凉州,也不是中原的州。一州长官有了实权,也就是那回事。再说,州里还有北军的校尉和单独管理属国的长官呢。”她确信地说。

“我们这批人互相都熟悉交好,所以调来调去也看不出来影响。但等我们把这里稳定下来,朝廷就会陆续让大家升迁、离任。后续的官吏,有些来自北军,有些来自典属国,有些来自地方州郡。出身于不同的系统,彼此也不认识,朝廷就能借此制约地方,一举两得了。”

“确实是这个道理。”夏洛特点点头:“不过我能跟着他一起去新职位么?”

“这我就不知道了。”吕荹赶紧摆摆手:“我觉得,您还是在这里安心当王就好。”

“这样啊……”夏洛特点点头,又赶紧提醒道:“别只纠结制度了。这个和亲是怎么回事啊?赶紧帮我想想啊。”

“这个真不知道。”吕荹赶紧摇头:“我也就知道制度了。”

“霍光说她自己要来。要不然找她问问?”钱程看了眼信纸,提议道:“她说她现在担任光禄大夫,这次正好也有归她分管的事情,需要来一趟。”

“她来干什么?这种事情都是使者出面,主官为什么要跑来?”夏洛特本能地表示抗拒。

“可能是为了表示重视吧。”吕荹指出:“嫁宗室女的时候,派内廷大臣主持仪式,参与护送,也是说得过去的。”

“皇家娶嫁的仪式太复杂了,我不是专门管这方面的官吏,只能给你说个大概。”她连连摆手:“具体的,确实得问霍大夫了。”

“那就多询问下,大家再想个办法吧。”钱程自己都一头雾水,只能安抚道。

“我倒觉得不如接受。这么好的机会,人家想要也没有呢。”吕荹却提出反对意见。

“好了好了,我们回头再想想吧。”眼看夏洛特又要不高兴,钱程急忙打圆场:“这事情就很奇怪。等把来龙去脉,问清楚再说吧。”

PS:印玺等级:

目前出土的汉代玺印已经不少了,可以对照下实际例子作为参考。

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汉朝帝后印玺,是西汉的“皇后之玺”,有人认为其主人就是吕后,也有人认为无法确认,但可以确信在武帝之前。皇后玺玉质,螭虎纽,和文献记载一致。

诸侯王和王后、王太后的印也叫玺,有“广陵王玺”、“长沙王玺”、“朔宁王太后玺”等,金质,龟纽。不过诸侯王玺的形制可能也不严格,因为也有玉质的,覆斗纽的。

侯爵的印章叫“印”,数量也多一些。基本都是金质,龟纽。有“石洛侯印”、“诸国侯印”、“关内侯印”等。

另外汉朝的内外属国,级别区分也能从印章看出来。

最高的是归降之后的匈奴。呼韩邪朝见的时候,汉朝给的礼仪是位置在诸侯王之上,赞谒不名。

单于的印叫“匈奴单于玺”。藩属各国里面这应该是唯一叫玺的,可能因为只有匈奴单于,才到同姓王这个级别。

单于印玺没出土过,不过汉书明确有记载。后来王莽给他换成“新匈奴单于章”。单于发现之后十分不满,一直想换回来,但王莽不给。双方自此开始结怨。

更低一级的,有出土的“滇王之印”。金质蛇纽。

从这些金印的印文也能看出来,规律很简单。

最高级的那块皇后印,印文结构最简单,是“职位+玺”。因为理论上天下只有一个皇后,所以不需要专门刻上国名。

次一级的是诸侯王和单于。印文是“封国+职位+玺”。(“广陵+王+玺”,“匈奴+单于+玺”)

再次一级是侯国。滇国这样能控制一方的蛮夷大国,也在这个级别。印文是“封国+职位+印”。(“石洛+侯+印”,“滇+王+印”)

三公以下官员,直接用官职名称。

其他蛮夷小国,印文一般是“汉+地名+爵位”,有时候会加“归义”之类褒扬的词。爵位一般也是他们自己随便起,因为实在太混杂,也没有统一标准。之后魏晋也沿用这个传统。比如“汉+归义+賨邑+侯”、“魏+归义+氐+侯”等。

国号开头的这些,就泛滥多了,基本上,是个蛮夷酋长,表现好了就能混一块。还有些,连“归义”都没有,比如“汉+委奴+国王”之类。这种就是随便打发蛮子的,不值钱了。

v

PS2:

理论上,秦朝到后唐,最高等级的皇帝印玺是秦始皇制作的传国玉玺。但石敬瑭带领辽国攻破洛阳时,后唐末帝李从珂携玉玺自//焚而死。最后一次出场的传国玉玺和“最后的大唐人”一起消失了。到现在,这个玉玺还没发现。

皇帝也有其他各种印玺,在不同场合使用,不过现在也没有发现过汉朝的。谁要是挖出来了可以参考上面的标准对一下……

如果西汉皇后玺能确认是吕后的,那就是历史上第一方皇后玺。因为整个秦朝都没有皇后。

上面虽然把它列成汉代最高级别的,但也有个例外,因为这个时期,还有南越王墓里出土的,赵佗之孙赵眜的“文帝行玺”。

南越国依照的是秦制,没有谥号,“文帝”就是皇帝的尊号。行玺是皇帝六玺之一,所以单从形制上来说,它应该是最顶级的。

不过即使如此,现在好像也没人认为它比那块皇后玺地位高(皇后玺是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它不是……),所以上面我也没列进去。

o

v

第701节 第六十章 连锁店铺

三浦带着一个新来的助手,抱着一叠稿件,走出画室。不远处,稀稀拉拉站着十几个人,正看着墙上新张贴的布告。

画室名声渐响,慕名前来的画家和学徒也越来越多,三浦便在附近的小镇里,另外购置了一间因为战争和骚乱而废弃的店面。这条街原本就是工匠们聚集的地方,他来这里不久,也跟着聚集了不少贩卖画材和制作工具的商店,愈发繁荣起来。

当然,相对来说,三浦本人更喜欢之前居住的港口。不仅因为那里的环境更好,也是因为海边会给他一种回家的感觉。

现在所处的这个小镇,叫瓦拉科镇,而东边的海港,本来只是属于小镇管辖的一个渔村。虽然水文条件很好,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维塔利亚的商业城邦,一向重视航线的经营和垄断。他们各自控制了一系列港口,小心翼翼地安排自己所属商船的航线,一边保护自己的安全,一边排挤其他城邦的竞争对手。而他们内部,彼此争斗也丝毫不停。

提供补给的港口,是航线最重要的部分。有了分布广泛、设施齐全的港口,商船和军舰才有了活动的基地。另一方面,港口本身,也能通过提供服务获得报酬,让自己发展壮大。

之前,卡尔·冯·瓦拉科男爵统治镇子的时候,从一个商人那里听说了港口的价值,便想好好利用这个小渔村的自然条件,希望能经营出一个贸易港,让自己手里多一个大财源。

然而,这里位于城市密布的维塔利亚东北,附近的几个城市,都是海上霸主佩尔索斯的附庸,已经有了足够的大港,对这里无动于衷。

老男爵花销巨大,收入却不多,眼看要走向无可挽回的破产,却正好撞上了机会。在巴里希王国的支持下,斯特里亚城邦开始扩建舰队,准备再次争夺霸主的位置。老男爵立刻抓住机会,表示自己愿意加入。在这个区域缺乏立足点的斯特里亚人很快投桃报李,不但雇佣了工匠来扩建港口,还派遣了一支雇佣兵,帮他守卫这里。

然而佩尔索斯城邦也早就熟悉这套玩法了,他们立刻向当时的帝国皇帝请求支援。帝国南部诸侯们自然不能容许巴里希擅自伸手,立刻表示要维持公道,凑起一支军队,杀了过来。这次,老皇帝的雇佣兵表现得力,迅速击退了拦截的斯特里亚军队和巴里希前锋。

阿尔比昂在这个时候,也开始了新一轮进攻,一时有直指首都的态势。后院起火的巴里希很快退出了战争,斯特里亚独木难支,不久之后也退兵求和。

老瓦拉科男爵倒了大霉。一支来自加拉西亚王国的帝国军队占领了港口,斯特里亚雇佣兵一箭未发就逃走了。男爵自己的民兵更是不堪,支援的路上就逃散了,之后更是拒绝执行命令,不愿去尝试夺回港口。

战争结束之后,双方签订合约。一个多事的帝国书吏,发现瓦拉科家族,还是一百多年前,帝国进军圣城的时候,封在这里的。以此为理由,帝国宣布老瓦拉科男爵犯有叛国罪,应该处决,港口也要被没收。

男爵得到消息,抛弃领地向南逃亡,几年后死在流亡的路上。他的弟弟威廉趁机带着一队佣兵返回,一番劫掠之后,夺取了小镇的控制权。至于港口的所有权,则被帝国拍卖,便宜了旁边的小城邦。只是,新主人也缺乏建设这里的热情,依然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小港口使用,连名字都懒得改。

这次战争,威廉的儿子弗兰克男爵再次站错了队,加入了当地贵族一方。这些人既不喜欢汉朝和加拉西亚,觉得他们就是之前皇帝的翻版,总是想管着自己;也不喜欢那些贸易城邦,觉得这些奸商狡诈阴险,天天就知道诈骗自己的钱财。

这次得到机会,他果断动手,准备把之前亏掉的钱都捞回来。不但纵容佣兵劫掠商队,合伙向周围的自治城市勒索钱财,还在听说几个传闻后,试图截击出使教廷的加拉西亚使团,想抢走那些据说被他们携带着的圣物和宝物。然而这些小领主的兵力普遍太弱,和剪径盗匪没什么区别,最后果然和往常一样,打不过大国使者的护卫,只能仓皇逃离。

只是这次,战争进展的速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因为加拉西亚人正好占领过这里,宫廷笔记中还存有关于港口的记录,这里就被当成了登陆的首选地点。跨海而来的凉州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击溃了毫无防备的少量守军,瓦拉科镇也在不久之后被占领。

汉朝人是目前对于经营这个港口最上心的。他们新建不久的水师,需要优质的港口,作为在这片海域活动的立足点。在精灵工匠的帮助下,港口迅速建造起来。

和当地雇佣兵不同,凉州士兵十分擅长营建土木,似乎这些工作,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脱去盔甲,这些人就成了整个维塔利亚最高效的工匠团,在后续援军和物资抵达、军队开拔之前,港口的主体结构,就已经扩建完成了。

当然,说是扩建,不如说是推倒重来。原本的港口设施,都是由老男爵和控制港口的商人们草草营建的。晨星家族高薪聘请的工程师,对此根本看不上眼。在他的建议下,凉州人从头开始,重建了港区,又在附近一个小山包上选定了新城城址。

汉朝人甚至在城外,修建起一座祭坛,还举行了几次仪式。最开始,周围的不少贵族都匆忙跑来参加,表达自己的忠心。发现对方并不怎么重视后,又开始寻求其他的拉近关系的途径。很明显,大家都看出来,汉朝人是不打算走了。这个地方,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前途。

而港口老城区,因为建立时间很短,规模也很小,倒是没有被废弃。大军离开之后,更多来自附近城镇和加拉西亚的工匠,聚集到这里,继续兴建新城,改造和扩建老城。

汉朝官吏非常不擅长起名字。瓦拉科镇的港口,就直接叫瓦港。新城因为在山上,所以也叫瓦岗,据说今后可能在这里设县。

而原本的瓦拉科镇,名字太长,所以他们一般叫瓦剌,或者直接叫瓦城。总之,只要能省事,他们根本懒得起名字。

交战前线向那边的圣城方向推移,渐渐远离此处之后,成群结队的商人立刻簇拥而来,毫不在意之前大家刚刚打过仗,甚至现在都算不上已经打完——这个港口的作用,对于那些敏锐狡猾的大商人来说,已经是近乎直接言明了。

雪片般的订单从整个北维塔利亚,乃至巴里希沿岸飞来,涌向这座刚刚出壳的雏鸟般,在运转和经营上,还十分稚嫩的港口。老城区,和西边的瓦拉科镇里,那些现成的街道,也随之成了最先赶到的商人和工匠们,临时的居所。

老城区本来就很小,又在改建中被拆除了一部分,剩下的建筑并不多。想在这里购置房屋,获得落脚点的商人与工匠,数量却远超预期。结果,房屋的价格很快开始飞涨。

三浦来这里,是官府找他作画的,再加上靠着穿越者的关系,找了苏白芷帮忙,所以购买的时候还算顺利,得到了一间带地下室的房屋,作为自己的画室。他是最早一批在这里落脚的民间人士,那时价格还不太高,也没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现在,因为建筑实在不够用,商人们开始自己掏钱,购买土地,兴建仓库和店面。有些比较聪明的,就抢先把新城区外的土地购买下来。因为港口扩建很快,这些荒地几个月后就十分靠近城市,可以高价卖掉了。至于城里的土地,一般商人根本买不到,价格更是涨上了天,以至于有些根本不想在这里经营的人,都开始找各种关系,想购入土地。

三浦实际上有些后悔,后来西洲的朋友们开会的时候,他就找苏白芷吐槽,说没想到这个中世纪奇幻世界,居然也能炒得起房子来。早知道这样,自己当时就不需要费心思筹建画室和印书坊,直接凑钱去囤地得了。

苏白芷却持不同意见。她说自己早就开始调查这里的经济状况了,这块大陆的贸易运转,实际上远比他想象中的“中世纪”发达。炒地产算是比较稳健的生意了,这些人当年甚至炒过南大陆来的花卉。她还提醒三浦,最近不要试图也参与进去。

她说,随着战争结束,港区并不会无限扩大,因为很多贸易功能,会随着双方的妥协,迁移到圣城附近,和原本几个大城邦那里,作为对他们的收买。凉州一开始就没打算凭借一处港口,独吞整个贸易,只是大家都上了头,盲目的期待越来越高,最后开始自己说服自己罢了。

实际上,她已经准备好了资金,等这次和谈完成,这次狂热结束,就低价收购那些资金断裂商人手里的地产,建造处理船材,和生产马车配件的工坊。她告诉三浦,这些行业,才值得投资。

三浦本来也不敢参与这种过于刺激的对赌,听了她的话,就放弃了心思。车马之类,他更不熟,想了想还是干老本行吧。只是现在,房屋确实不够用,只能在内陆的瓦拉科镇,购置店面,临时用一下。

当然,这么想的人明显不止他一个。结果,这座小镇,也很快变得熙熙攘攘了。

v

PS:西汉武威郡刚设立时,下辖的县,分别叫:姑藏、张掖、捐次、朴(寰刂)、苍松、休屠、鸾乌、媪围、宁威、武威。除了张掖宁威武威这种,基本都是原本匈奴乃至月氏控制这里的时候,起的名字。

后来分出一部分,建立张掖郡,下辖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骊靬、番和、居延、显美。大部分名字也明显不是汉语词。

反正就是懒得起名字。

PS2:这几天的事情,可以看出,书客管理层英明果断,运维人员沉着有谋,慨然有建设好平台之志,值得赞扬。

o

v

第709节 第六十八章 晚倍恶的来历(上)

瓦岗新城外,铺设了一条轨道,直通往港区。轨道上停着一节车厢,虽是夜晚,在晶石灯的照耀下,依然明亮可见。

车厢里放着一张饭桌,上面架着个铜釜。钱程用棍子拨了拨釜底的炭炉,让火焰烧旺一些。旁边,夏洛特拿起一个盘子,把切好的鱼片拨了进去。

他们的客人,加拉西亚王室的赞助人之一,小有名气的晚倍恶首领,霍尔泰因女伯爵坐在桌子对面,看着两人的动作,有些无所适从。

“别在意,这种烹饪方式很简单的。”见她的表情,钱程心中了然,谦虚地说:“只是兴趣所至,找些食材,胡乱煮一煮而已,阿尔比昂厨师都能很快学会。”

“我们俩都不是正经的贵族。”夏洛特笑着说:“在修女院的时候,我就学过怎么自己烤面包。后来我在骑士团,也经常需要自己就地做吃的。至于他,可能还不如我呢。”

“是啊,她有侍女和仆从,而我一直到出使西洲之前两三年,当上了司马的时候,上头才给配了个随从,还是主要负责帮忙搬东西、出苦力的。”钱程也说:“官府饭堂的菜简直不是人吃的,大家都得想办法,自己找东西解馋。我又没有家眷,想不自己做饭都不行。”

“来,尝尝吧。”说着,他拿起一个漏勺,从铜釜的一个分割中,捞起几个暗红色的小块,放进碗里,推给对方。

“这是……羊血?”女伯爵一下就判断出来。

“是的。这就是我们那边,典型的简单菜。”钱程坐了下来:“西域边地,有些小湖,湖里产鱼。屯田地周围,还有大片草场,各方都利用那里养马放羊。”

“这鱼肉和羊肉,都是好东西。用酒和酱料浸渍生肉片,或者生鱼片,都是出名的美味。但我小时候就听苏姑娘说,这些食物并不安全,吃了容易得病。当时觉得有些可惜,但我经历多了,发现确实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