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英柱石梅中堂
v
PS:上章最后没说完的:
所谓印欧人的扩张并不是向四面八方同时展开的。他们的老家在南俄到中亚一带,但是没怎么向东走,早早就停止了,连隔壁西域都没走完。(当时的西域还很温暖湿润,很好走,也很近。环境不是问题。)
按目前的发现,前12世纪晚期,阿尔泰到叶尼塞河上游基本都是高加索人种-古东北欧类型。到了前8世纪,有明显的蒙古利亚人种-东亚类型华北支类型和北亚类型出现。前7世纪开始,东亚-华北类型已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也就是说,晚商到春秋时期,实际发生的情况并不是印欧人东进,而是来自蒙古草原东部和华北地区的人群,大规模涌入印欧人老家,把当地的人种和语言都取代了。
商朝不可能碰到印欧人。被他轰走的人倒是可能驱逐了印欧人。
至于那几个头骨,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可以理解成诺曼底战场上抓到的韩国人……
o
v
第426节 第一百五十九章 昔我往矣
加拉西亚北部。
夏洛特站在山顶,四下查看敌人的分布。
之前十多天,匈奴人一直回避交战。他们的行军速度比西洲任何军队都快,夏洛特也追不上他们。
加拉西亚的军官们很是不习惯,觉得这种局面十分憋屈。
夏洛特自己一直显得很沉稳。
她看的兵书,是从钱程那里拿的,里面很大的篇幅,都在讲补给运输的问题。
她这里的军队,如果有可能,都会避免冬天作战。因为冬天出兵,成本太高,劫掠所得已经不足以维持军队。维塔利亚的佣兵队长们,甚至已经形成了默契,一到冬天,双方就一起躲在营地里。
匈奴人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大规模出动,那么他们背后,肯定有一套仓储和运输的系统。
匈奴军队看起来轻便灵活,但每日的消耗,比加拉西亚军队还多出很多。而且,这里先前就发生了不少小规模冲突,值得利用的物资,早就被当地小领主抢光了,
现在正值冬季,草料都无法在当地筹齐。匈奴人数量众多的马匹,必须靠后方运来的干草料和粮食,不然消耗几天,他们自己的马就无法正常作战了——这些马,比步兵能吃太多了。
牧民军队也不是想往哪里跑,就能往哪里跑的。要么当地有足够富饶的草场和大量可以轮换的马群,要么就得靠后方不断补充。无论哪种方式,只要他们还想保证军队的规模,就不可能脱离补给地点太远。这些物资的移动,就不像骑兵那样迅速了。
夏洛特把自己手下堪战的骑兵轮流派出去,和匈奴前锋不断交战,观察他们进退和接应的节奏、距离,以及阻挡的坚决程度,试图判断匈奴人后方的位置。
她手下的骑士,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夏洛特自己其实也是第一次尝试。为了防止出现误判,她自己也跑到第一线参加进攻。
不久,她就发现了匈奴人抵抗最激烈的方向,开始把后方轮换的骑士不断调上来,加大进攻的力度。
匈奴人的反击也渐渐强势起来。
最开始,他们只派出一些士气装备都很低劣的步兵,和各处偏师纠缠。发现情况不对,就毫不犹豫地放弃这些人。渐渐地,匈奴本部的骑手越来越多,还出现了甲骑的身影。
好在夏洛特这边有选出的骑士和凉州支援的甲骑,在主力骑兵方面,倒是不吃亏。但她也摸不清凉州军士对自己普遍的看法,于是只把凉州骑兵的主力放在后方接应,又另行花钱募出勇士,带着自己的骑兵去打前哨。
她本人赶到的时候,双方正在相互周旋。匈奴骑兵数量更多些,已经渐渐压了过来。
地上还有燃烧的余烬,加拉西亚骑士零散地聚在一起。他们旁边,一群步卒列好阵势,准备阻挡匈奴人。一些雇佣骑士散落在各处,有人想要返回战场,有人还在观望。
匈奴人里,有不少下了马,有人组成了阵型,一边缓缓前进,一边放出几支箭。还有人抬出木架,正在架设武器。
夏洛特回想了下,明白了对方的目的。
她招了招手,一名侍从牵来战马。金属碰撞声中,夏洛特麻利地跃到战马上,拔出剑。
“骑士们!”她高声喊道:“谁要和我一起立誓冲锋!”
前排集合的骑士、军士们,纷纷回头看。后方那些下马休息的骑士乃至忙着打理马匹的侍从,都一同望向她。
同一批冲锋的骑士们,习惯在进发前一同宣誓。只是这里的人,没有当年和她一起参战过的,也没想到她真要自己上。
“谁要和我一起冲锋!”夏洛特继续喊道。
骑士们瞬间大呼起来。
一阵拔剑声中,众人纷纷凑近。夏洛特一一与他们长剑相击,大声念诵着誓词。
不止加拉西亚人,周围那些雇佣骑士,也加入了队列。几个跑得最远的巴里希骑士,也一脸兴奋地赶来,发誓要共同出击,维护自己的荣誉。
等骑士们都赶去列队,她又转到那些观望的重骑兵和军士面前,用剑背敲击他们。
“你们现在也是骑士了!”夏洛特大声宣布。
众人乱哄哄地喝彩起来,跑向自己的战马,准备开始进攻。
原骑士们回头看着,大多没什么反应——临阵提拔这种事情,时不时就会发生。最终能活下来领到骑士加薪的人往往并不多,但这也足够新人们开心很久了。
他们向前挪动了几步,让行列更加紧密些,防止有忘乎所以的家伙挤进自己的队列里。
夏洛特继续驱马小跑着。她收起剑,绕了小半圈,从侍从手里接过长矛。
匈奴步兵阵型即将进入射程,
几排加拉西亚人后面,一众凉州军吏正指挥弩手准备射击。一群赶来支援的骑兵聚在不远处,看着几个鼎士从车上卸下大鼎。
夏洛特沉默了片刻,下意识地抚了抚身边系着的一块绸带。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
夏洛特扛着矛向东方人那边行去。她深吸了口气,唱起了歌。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凉州士卒好奇地看向她,几个军吏开始交头接耳。正在忙活的鼎士们似乎有些吃惊,有人还跟着哼了起来。
“这是什么?”领头的骑吏问。
“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一个鼎士念道:“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清冷而略显生硬的歌声继续传来。
“哎?匈奴?”
“匈奴。”
夏洛特已经绕了半圈,回过头,看见骑吏正催促手下上马。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夏洛特一边哼唱,一边握住绸带。
这是初识的时候,钱程送给她的。在他的要求下,大部分拿去做了衣服。边角料她也不舍得丢,一直把这块带着。
夏洛特深吸了口气,露出决然的神色。她扯出绸条,系在长矛上。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她按下面罩,回到了队伍之前。
天空中飞过几支尖啸着的箭矢——那是匈奴人发令和测距的响箭。
在它们落地之前,凉州弩手已经先行射击,前排的匈奴步弓手瞬间扑倒了几个。但其他人毫不畏惧,依然冷静地站定、拉弓,看起来早已习惯于此了。
匈奴人的木架上,也飞起许多道火舌。中原人管这个叫大圭,匈奴人习惯叫秦人火。它们迅速越过双方之间的空地,扑向步兵阵列,溅出一团团火光。
加拉西亚步兵没怎么见过这种阵势,显得有些慌乱。军士和老兵奋力试图维护秩序,告诉新兵们来袭之物不可怕。但本能依然驱使着众人试图原理自己猜测的危险区域,阵型开始显得不稳。
夏洛特看到匈奴骑兵已经小跑起来。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鼎士们看起来还没准备好,只是他们还是很镇定。一边调整着手中的器具,一边还在唱着歌。
夏洛特朝后挥了挥手。她的骑兵——加拉西亚人,巴里希人,凉州人——都跟着她迈开步伐。
外面的声音不太容易穿过沉重的头盔,她自己的声音也沉闷而变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夏洛特兀自哼唱着。
她已经领先众人数步。对面,匈奴骑兵之前,有个拿着铁矛的人也策马冲来。
夏洛特放下长矛,下意识地瞥了眼上面系着的绸带。
她没来由地想起了苏白芷,想起了伊兰瑞尔,想起了那些优秀的少女们——还有钱程永远忙碌不息的身影。
还有中原人私下的话语里,作为蛮夷、只是凑数时才能配上他们的自己。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夏洛特念叨完最后一句,把矛架平,决然地奔去。
第427节 第一百六十章 目标:前方
夏洛特小时候,骑士团安排一个老骑士教她马上交战的武艺。
训练很枯燥,很累。
学徒小夏洛特忍不住,问自己的老师,作战时有没有什么窍门,赶快教给自己。
“端稳枪,对准目标。”老骑士说:“别想太多别的事。”
“那打仗的时候呢?”
“找准目标,冲过去。”老骑士说:“战场上,前进的步伐比骑枪更有杀伤力。”
小夏洛特有些失望。
这和她看到的诗集、剧本里相比,也未免过于简单了。
之后,她花了十多年时间,练习怎么端枪,怎么找目标。一直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学会了多少。
向着她冲来的匈奴人,从那人熟练地控制马速和举起长矛的动作看,明显也是个老手。
这些草原骑士大都是部落贵人子弟中挑选出来的,常年训练,充当各级大小王的核心部队。他两侧,还有几个拿着弓和套索的骑手。
夏洛特视而不见,控制战马渐渐加速。
匈奴人不用手控制缰绳,仅凭腿上的力道就对战马控制自如。他两只手高举着长矛,对准夏洛特直刺过来。
矛尖近在咫尺时,夏洛特下意识地侧过盾。砰地一声,长矛在盾牌上划开。
巨大的冲力让她趔趄了下,盾牌差点飞出去,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后仰。但她依然用力踩住马镫,不管发麻的胳膊和那个匈奴人试图做出的闪避动作,稳稳地举着右臂,握紧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