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第19章

作者:大英柱石梅中堂

当时被提拔的儒生大多来自下层,像公孙弘养过猪,儿宽当过佣人……公孙弘还是第一个当上丞相之后才封侯的,他之前基本都是功臣和世家子弟。其实汉武帝就是用他们和勋贵斗争的。

当时的思想也并不像后世贴的标签那样。比如孔子专门说过,不要是古非今。他还提倡车同轨书同文,这句话本身就是他提出来的。(礼记里有记录)

那时的儒家推崇汤武革命,而且喜欢谈禅让。

董仲舒的观点温和一点,不谈革命,但他书里满篇都是改制。他也认为,世代相及的君主如果遇到有才德的圣贤,要禅让才好。

汉武帝的时候,还没人提让他禅让的事情。

汉昭帝开始,历代都有儒生跳出来,前赴后继督促皇帝让贤。

等到了王莽时代,众人发现他各方面都符合期待,欢欣鼓舞,果断跟着他“建设社会主义”去了……

(王莽当时很得人心,后人说是篡位,但当时的主流舆论确实认为这是正确的。)

*

关于单位:

从商鞅到东汉末年,550年的时间里,度量衡基本没有改变过。现在出土的东汉量器和商鞅方升,容积依旧是相同的。

现代资料里最推崇的是王莽时代的量器。这一件器具上,能测量五个级别的容积单位。上面的铭文详细记录了各部件的标称值,径、深、底面积和容积。

而且这件量器是四合一的。即它的容积是一个标准单位,重量是标准单位,长度是标准单位,甚至敲击时的响声,都要求是黄钟律的宫调。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算圆周率、研究金属材料……最后成功做出来了。

这件器物历朝都有保存,一直流传到现在。它的数值和史书记录的也能对上。

此外还有些类似的器具。因为中央会把制造好的标准器发放给地方,来保证全国的单位统一。

(欧洲的度量衡……还早)

*

关于环首刀:

环首刀

石峁遗址里出土过铜刀和铸造用的范。

环首刀型用了4000多年。

*

关于女娲:

女娲的神话很古老也很繁杂。不过造人神话是可以肯定的。

有意思的是,主要神话里,她可能是仅剩的一个女神造人传说了。

其实可以对比一下。最早苏美尔神话里,纳穆/提亚马特也参与造人。但苏美尔文明被灭亡后,巴比伦神话里,提亚马特就从母神转为怪兽之母。一方面创造生命的属性还在,一方面创造出来的已经被改成各种怪物了。

马尔杜克杀死提亚马特的神话成了整个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各类传说的原型。到处都有千篇一律的勇士杀死龙蛇型怪物的传说。

另外比如在印度,也有类似的杀死原人创世的神话。

中国的神话里就缺少这种环节。相关的神话衍生其实非常多,但没见哪个里面说杀死女娲的……

有人认为这是当地早期文明被消灭、取代的反映。

(PS:不过对女娲的定位,古人也很纠结。对其评价也有反复。比如宋代的理学大师程颐就提出,臣子居于尊位,像后羿、王莽那样,还是可以言说的。妇人居于尊位,就像女娲氏、武氏那样,是不正常的现象,是不可言说的。

原文

(这段正好还在)

不过这一点上理学家们内部也有分歧。朱熹就认为程颐纯属过度解读……)

*

关于为什么中原没事:

有一个新密古城寨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城址。这座城址面积不大,长宽只有三四百米,和当时动辄几平方公里的大城没法比。它的特点是城墙保存很完整,至今还有三面版筑的城墙,依旧保存完好。

目前残存的城墙,最高处有16.5米。(君士坦丁堡城墙15米高)

一直有学者认为印欧人也向东扩张过。就是消灭了印度土著文明的那一支。

当时这边还在互相攻伐。他们最先碰到的可能是北边的文明,那地方有两家正在对峙。他们一方堆了一千多个设防聚落,另一方堆了四千多,正在借助堡垒带互怼。

这些迁徙的印欧人之后就没下落了。

后来中原文明出现了黑暗期。主要文明纷纷衰落灭亡。有人考证可能和黄河的一次洪灾相关。(按地质考证,那次水量相当于7倍的98年大洪水,很吓人)

洪灾导致中原炸了锅,大家纷纷往外跑(最远的到达了现在哈密地区)。这时候正好也是所谓印欧人大扩张的时期,不过怎么说——反正挡路的就被“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实际上,从结果来看,整个古代史都是东亚人一遍遍向西稀释当地人。一直到斯拉夫人再打回老家为止。)

*

关于城址:

上古时代可能太冷僻了,以商后期为例吧。

赫梯首都哈图沙:1.8平方公里;

亚述首都尼尼微:7.5平方公里;

巴比伦:8.9平方公里;

埃及新都城培尔·拉美西斯:18平方公里;

殷墟:36平方公里;

(所以人家叫“大邑商”)

(另,被认为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0.2平方公里,大概有五千到一万人。)

(殷墟人口保守估计有12万人,有的估计认为有23万人。)

后世城市这么大的也不多。汉长安也就这么大。而且长安城里人不多,里面大片地方都是宫殿和官署,甚至集市都有不少在城外。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周围陵邑。

中世纪最大的城市是君士坦丁堡。提奥多西城墙内的面积有14平方公里。

罗马城也还在。奥勒良城墙内有13.7平方公里。

其他城市就不行了……

到14世纪末巴黎城墙内有4.4平方公里。伦敦还不到3

这样大概可以估计书里那些不知名小城留给主角的印象。

第78节 随便说一点……

(不占更新,纯属憋不住说几句)

发现评论区有人对外交有种奇怪的理解,而且也说了几遍了。我就列举下现实世界中汉使们的表现吧。

班超傅介子这些太有名就不赘述了,说一些本人名气可能不太大或者事迹名气不太大的(大多是反面案例)。

安国少季,南越:

(更有名的终军是他的副手)

简要事迹:上了国王他妈(字面意思)

(出使的时候和南越太后通奸。当然他俩之前很久就开始通奸了……)

结局:使团被杀。之后南越灭亡

因为他们没敢刺杀南越相吕嘉,所以事后也没得到追赏(另一批人就被追授了)

*

涉何,朝鲜:

简要事迹:出使不成功,回来的时候借了送他回国的朝鲜人脑袋换功劳

(不是路过的野生老乡,是朝鲜小王)

结局:被愤怒的朝鲜国王派兵攻杀。之后朝鲜灭亡

*

魏和意、任昌,乌孙:

简要事迹:与和亲的解忧公主合谋刺杀她丈夫乌孙王,没成功

结局:押回长安斩首

*

季都:乌孙

简要事迹:奉命给刺杀中受伤的乌孙王治病。事后因为“知道乌孙王有罪该杀,有机会却没行动”获罪

结局:宫刑

*

张翁:乌孙

简要事迹:辱骂殴打解忧公主

(某种意义上这个才是最屌的……)

(公主向他叩头辩解,他抓着公主的头发辱骂)

结局:也被砍了

*

段会宗,乌孙

简要事迹:乌孙有大小两昆弥(王),大昆弥是解忧公主的孙子,被小昆弥刺杀了。汉朝立公主另一个孙子当大昆弥。新任大昆弥的部下杀死了凶手。

汉朝因为没亲自诛杀他,很遗憾,于是决定把他儿子做了。

段会宗认为带部队去不方便,就挑了30名持弩士兵,走小道来到乌孙新王营帐,招来前任太子,斥责后亲手持剑把他斩杀。(段会宗时年74岁)

结局:乌孙王和部下哭着走了。段会宗获爵关内侯。

(想发达,学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