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310章

作者:臊眉耷目

“府君今晚太过劳累了,还是早些休息,待明日处理完公务之后,咱们再行继续审阅剩余的篇章。”

刘琦轻轻的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他真是很想告诉蔡琰一句……我真是不想跟你继续点灯熬油了。

这些破稿子,你们这些学宫的从事,该怎么出就怎么出呗,为什么都要来问我呢?

想到这,刘琦端起了手中的酒爵,慢慢地喝了一口,方才叹息道:“昭姬,我觉得吧,这个事……”

“这个事是刘荆州专门安排琰儿来做的,若是不能完成,琰儿便不能回荆州复命。”

刘琦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将下话咽回到了肚子里。

他郁闷地一仰头,将爵中酒一饮而尽。

蔡琰掩嘴轻笑,道:“府君,看你的样子,似颇为忧愁?”

刘琦摇了摇头,道:“忧愁倒是不忧愁,反正肯定是不怎么高兴。”

蔡琰笑道:“想来府君今日是累了,也罢,那咱们今日便先审阅到此……可以谈谈别的。”

刘琦一边夹菜,一边道:“谈些什么?”

蔡邕用双手托住下巴,然后用双肘支在桌案上,笑道:“府君想谈些什么?”

刘琦端着酒盏,眼珠一转,道:“你适才曾言,那卢夫人今日白天给你谶纬演算了?”

蔡琰点了点头,道:“是。”

刘琦八卦地问道:“都算了些什么?”

蔡琰的头轻轻一歪,颇为玩味地看向刘琦:“卢氏为我算什么,也都是我自己的事情,府君为何要打听?”

“不想说就算了。”刘琦又为自己倒了一爵酒:“咱们可以唠点别的。”

“不行!”蔡琰突然一下子又变卦了,她笑嘻嘻地对刘琦道:“我来告诉府君便是。”

刘琦闻言憋不住想笑。

这个小丫头,居然还想拿我开涮?

蔡琰掰着手指,认真地道:“其实卢氏与琰儿,也未曾多说什么,就是卜卦了一下,算算严君和琰儿的前程。”

刘琦闻言笑了。

他仰头喝了一口酒,叹道:“善谶纬之人,则必然善于揣测人心,卢氏也是知晓你眼下漂泊于荆楚,蔡中郎则受困于长安,父女分离两地无法相见,前途未卜,特别是蔡中郎还在虎狼之穴,故而用此两事,来赢取你的好感。”

蔡琰叹了口气,道:“说实话,我倒希望卢氏所演算的事情,是真的。”

刘琦笑了笑,问道:“卢氏与你,是如何演算的?”

蔡琰想了想,方道:“对于家严,卢氏所言为身处虎狼之穴,若得贵人相救,方可转危为安,应于火德之地走往水德之地。”

刘琦哼了哼,没搭腔。

这摆明了就是废话,以蔡昭姬的角度而言,若是想跟蔡邕团聚,那必然就是得有荆州一方想办法救出蔡邕,然后送往襄阳,这事若是办成了,谁都知道蔡邕必然会转危为安,还用她说?

刘琦又问道:“那另一条呢?说你的前程如何?”

蔡琰的脸色突然红了。

她轻轻一咳,状若无事地道:“也没甚大事,不过是说我能找到个称心如意的夫君罢了。”

刘琦的眉毛轻轻一挑。

“什么样的夫君?”刘琦似是有点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但蔡琰却无论如何也不肯说了。

吃完了夜宵之后,蔡琰劝刘琦回去休息,但刘琦看了看天色,觉得已经睡不了多久了,干脆就熬个通宵,跟蔡琰继续审读书稿。

这一审读,就直接是一宿的时间。

直到第二天早上,天色已经蒙蒙亮了之后,刘琦和蔡琰才从书房中走了出来。

这一路上,二人还不断的研究昨夜探讨的稿件中的内容。

蔡琰与刘琦并肩而行,偏过头问道:“府君,你说,刚才《汉书》第十一卷 中开始,当以刘玄等人为先好,还是用宗室的四王三侯为先好?

刘琦想了想,说道:“用刘玄吧,毕竟是承接光武之前的重要人物,还是用他更为妥当。”

蔡琰思忖片刻,点头道:”琰儿也这么觉得。”

说罢,却见她转头看着刘琦,疑惑道:“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和府君在一起的时候,想事情的思路都会通畅一些……”

刘琦笑了笑,说道:“这就是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蔡琰闻言,‘噗嗤’一声笑了。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魏延匆匆忙忙而来,见到两人同时从刘琦的书房内走了出来,不由一愣。

大清早的,这是怎么情况?

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匆忙上前,低声对刘琦道:“府君,北面那边,有关于陈王等人的消息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镇守长安的无名之辈

,大清早的,魏延就着急过来找刘琦,很显然是得到了关于北方陈王刘宠等人的重要讯息。

刘琦对着蔡琰笑了笑,道:“昭姬,你先回去休息,回头咱们再继续畅谈。”

蔡琰笑了笑,很懂事的先行告退了。

魏延望着蔡琰离去的背影,似是有些若有所思。

“府君昨夜与蔡大家相处了一夜?”魏延颇为惊诧地问道。

刘琦认真地纠正他道:“是共同研习汉书初成之卷一宿,什么相处一夜……对了,你刚才这般冒然地闯过来,多少会令蔡大家羞愧,下次再有这事,你只需在远处伸手招呼我一下便是,”

魏延尴尬地咧了咧嘴,道:“府君,您可能是没有看到,我适才在上前与府君打招呼之前,已经在远处冲您招手三次了……可您跟蔡大家谈的太认真,就是不曾注意到末吏。”

刘琦闻言不由哑然。

少时,方见他咳嗽一声,道:“算了,别说这事了……你且说说,北面那边有什么消息?”

魏延急忙取出一卷缣帛,道:“这是北边的探子,传递回北方关中内的线报。”

刘琦看到线报之后,脸色多少有些阴沉。

情况似乎有些复杂,而且多少有些不太妙了。

……

商洛之地,陈王的大军此刻正屯扎于此。

只要沿着丹水继续北上,过了蓝天霸灵之地,便可以直入长安。

刘宠的兵马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向着雒阳的方向行军,他一边行军,一边与长安城中的王允等人密切联系,想要乘着董卓进驻郿坞的时机强攻长安,但长安内外,毕竟都是西凉军的势力,想要凭刘宠一军攻克,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宠得不到王允的明确信息,无奈之下只能是转兵东向准备进驻雒阳。

但就在这个时候,长安那边却有新的情况突然传了过来!

西凉那边有重大变故。

而这个变故,正是董卓离开西凉前,曾遗留在凉州的老对手韩遂。

董卓年轻的时候就混迹于凉州诸地,从小便与羌人打交道,同时也与官场中人走的很近,可谓是黑白两道通吃,而凉州边郡,一向地域广阔,各路叛军和羌叛屡起,犹如野火一样,燃了扑,灭了燃,无论如何都是剿灭不尽,而董卓则是凭借着其粗野凶狠,诡诈多谋的性格,在凉州这一片野蛮的土地上,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根基,并逐渐成为陇西郡的风云人物,而他自打担任羽林郎之后,更是凭借其能够通吃黑白两道的优势,纵横冲杀,左右开弓,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但董卓这数十年的作战生涯,也并不是完全就一帆风顺,在他凭借军功升迁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几个让他吃瘪的敌人,这其中有黄巾中人,同时也有韩遂。

董卓与韩遂可以算是几经厮杀的老对手了,当年韩遂势力最大之时,曾入寇三辅,侵逼陵园的时候,大有颠覆雒阳之势,其时董卓、张温、袁滂、周慎、皇甫嵩等人皆是接二连三的与韩遂交手,虽然最终韩遂是以退走而告终,但不得不承认,此人给包括董卓在内的东汉政府朝廷军官造成了相当巨大的麻烦,可以说在有一段时间里,韩遂对于汉朝政府是比黄巾军还要恐怖的存在。

而董卓在入京之前,也曾派人邀请凉州本地的诸路军阀派系与其共同入京,包括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凉州各大豪族势力纷纷响应董卓,但唯独韩遂和马腾两人不曾与其同往,另揣着心思。

在董卓离开凉州的这两年间,韩遂和马腾以金城为大本营,结交包括陇西、白石山、首阳、平襄、成纪等地的各族羌豪,拉拢他们扩充实力,并大批量的招募兵源,扩充己方的势力。

就一定程度而言,韩遂和马腾在各路羌叛的心中,已经有了当年董卓的影子了。

但很是不巧,就在两个人如日中天的时候,董卓率兵返回了关中,并大肆搜牢,兴建郿坞。

董卓麾下的西凉军的搜牢速度很快,不仅仅是长安周边,包括附近的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等地,都让西凉兵拓展着搜牢了个遍。

可惜这终归还是无法满足虎狼之徒的胃口。

直到牛辅和张济在南阳郡的进行搜牢,并给董卓带回来大批辎重财货之后,董卓才深深的感觉到,他应该将搜牢的目标向着其他的郡县转移转移了。

董卓这人很公平,他觉得不能总是紧这右扶风和左冯翊这些周边的羊往死里薅羊毛,薅到最后迟早薅秃噜皮,这对那里的百姓实在太不公平了,对于各郡百姓,他应该雨露均沾。

南阳郡这只大肥羊已经有了牛辅和张济在前线替他薅羊毛,那不妨在寻找一些别的小肥羊。

最终,董卓将目标锁定在了天水、安定、武都、陇西这些西捶边郡上。

按道理来说,韩遂和其好友马腾,目下主要的势力发展是在金城郡,相比于天水,陇西等郡,还要更加的靠近西域,董卓想要往天水,陇西等地发展,跟韩遂目下的势力范围所在并不冲突。

但问题是,董卓在发展势力的时候,韩遂和马腾其实也是在发展的。

他们也并不想仅仅只是局限在边塞之地,他们收拢各地羌叛的原因,也无外乎将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到凉州东面。

可如此一来,他们的战略意图和董卓目下的战略意图就有所冲撞了。

双方的兵马这段时间在略阳道、白石山、襄武附近发生了不少的冲突,战乱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引得韩遂和马腾亲自领兵东向南下,前来凉州东部驻扎。

韩遂这老对手动了,董卓自然不能再多清闲,毕竟此獠的厉害,他心中还是非常清楚的。

于是,董卓召集包括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王方等重要军部,开始西向,他久违的从郿坞离开,亲自出征,前往凉州去与韩,马二贼谈判。

谈不拢,就打!

现在的董卓势力早已不比当年,对他而言,若是韩遂这贼子肯降服自然最好,若是他不肯降服,则陇西之地,便是他的埋骨之所!

董卓一动,正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长安城的诸军势力,便都在发生着变化。

因为董卓一动,西凉军各部,包括以吕布为首的军部,就都开始向西移动,一旦发生大战,西凉军就将发动全面进攻,对韩遂和马腾发动毁灭性的打击。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在董卓的心中,韩遂这个贼子的分量可远远的不是兔子,至少也算是一只狐狸。

董卓用了全力,那就代表着长安目下的守备就会稀松。

果不其然,王允写给刘宠的书信中明确说明,眼下西凉军和并州军的主要将军都随董卓西向移动,吕布、李傕、郭汜等主要将领皆不在长安,长安城只有一支并州军偏师镇守。

刘宠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是开心,当下便见他找来了黄忠和荀攸,向他们二人陈述了王允所言之事。

“如今长安城中,王允,士孙瑞等人愿意里应外合,迎接我等进入长安,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咱们不能错过,我意兵发长安护驾,迎圣驾入荆州,二位以为如何?”

荀攸皱着眉头,思虑了片刻,道:“事是好事,然此事看着好似没什么凶险,当中一旦有事,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需知董卓麾下的兵马极多,且皆为大汉最精锐的雄师,天下无人可敌,我等一旦身陷长安,恐有覆灭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