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842章

作者:五四四五五

  长觉并不赞同胤荣的想法,她担心说道。

  “这些武家利益熏心,为了得到所谓的幕府大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要是她们强硬来抢,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必须确保兴福寺的安全,不能让寺院陷入兵灾之危。”

  胤荣冷笑一声,说道。

  “怕什么,三好家和细川家难道真敢在大和国大打出手?

  兴福寺东北是东大寺,西北是郡山城,正北是为斯波谦信公建造的新居城,多闻山城。

  我倒要看看细川藤孝敢不敢占据多闻山城,松永久秀敢不敢在东大寺开战,毁了这座古寺门迹。

  斯波家的重臣敢不敢让近幾斯波领陷入战乱,等谦信公回来,她们要怎么交代?

  她们信中言辞激烈,不过是恐吓,真动起手来可不是那么简单。”

  长觉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当初她把北大和送给斯波义银,严重侵犯了筒井顺庆为首的尼姑武家利益,使得自己在这两年的争斗中得不到尼兵团支持。

  但反过来说,因为有北大和斯波领这个缓冲在,任何对兴福寺的威胁都要先过斯波家这关。

  尼子胜久敢借道给细川藤孝,但她敢让细川家与三好家在北大和开战吗?还是在斯波义银新居城的多闻山一带。

  要知道,多闻山不远的大和口是大和国与伊贺国的要道,连通两地斯波领。这地方打起来,留守的斯波家臣团无法向斯波义银解释。

  胤荣见长觉意动,又给她心中天平再加一个筹码,说道。

  “我听闻,将军的遗体现在相国寺中,为了给将军主持仪式一事,天台宗与临济宗闹得很不愉快。”

  长觉猛地惊醒过来,对胤荣点点头,又看向低头默念经文,看似神游天外的觉庆。

  当初镰仓幕府在镰仓建立五大官寺,是为禅宗寺格。等到镰仓幕府覆灭,京都仿造镰仓五山,建立了京都五山,也属于禅宗。

  禅宗三脉中的临济宗是足利幕府初期,宗派上最重要的支持者,顺理成章占据了五山之利。

  特别是五山之一的相国寺,由权倾天下的足利义满创建,临济宗相国寺派也因此实力大增。

  这些年,平安两宗渐渐压过禅宗三脉。

  真言宗在奈良旧地使劲,合并法相宗,拿下了兴福寺。而天台宗走幕府上层路线,与大御台所关系相当密切。

  从天台宗中分出去的日莲宗与净土宗,也各自走出了新路。日莲宗在商人町人中传播信仰,净土宗在关东一家独大。

  净土宗的异端,净土真宗又称一向宗,更是佛教中的战国大名,一向一揆令天下侧目。

  南都六宗和禅宗三脉,在世俗层面,已经无法与平安两宗抗衡。

  三好三人众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竟然把足利义辉的遗体送给了临济宗相国寺派,让禅宗得到一个天大的便宜。

  天台宗必然震怒,足利将军家明明与她们关系最密切,结果丧葬这么重要的仪式,竟然不是在天台宗手中举行,没法忍啊。

  宗教信仰,最关键的就是涉及生死,这是宗派提高影响力最重要的事。足利将军作为天下之主,她的仪式当然要抢。

  胤荣此时提起临济宗与天台宗在相国寺闹腾,并不是教唆长觉法师跟着去抢一抢。真言宗在京都实力远不如天台宗,想抢也抢不过。

  她是在提醒长觉,这次幕府变局,已经涉及到各宗派之间的新一轮洗牌。真言宗拿着觉庆这张好牌,不应该随便丢弃。

  不管未来谁成为新的幕府将军,都绕不开觉庆这个足利遗孤,这就少不了真言宗的好处。

  现在局面太乱,看不清利弊得失。一动不如一静,沉默装死才是兴福寺最好的选择。

  长觉终于被说服,肃然道。

  “从今日起,兴福寺闭门谢客,不理凡尘俗事。”

  她看了眼案上的三封信。

  “这些信,烧了吧。”

  “等一下。”

  长觉与胤荣同时看向觉庆,没想到她会在这件事尘埃落定的时候发声。觉庆看着她们诧异的表情,微微一笑。

  这两位站在兴福寺,站在真言宗的立场,把事情考虑到很妥当。可惜,她们不懂觉庆的心思。

  觉庆将三封信拿起来,这些信她之前已经看过。此时,她想再看一遍,帮自己下定决心。

  先看了三好家的,再看细川家的,最后把明智光秀的那封,仔仔细细又看了两遍。

  长觉与胤荣对视一眼,神情凝重。从觉庆的行为来看,她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从天皇朝廷开始,出家还俗就是贵族的一个游戏规则。佛寺的门迹显贵,就是为这些贵族子嗣准备的另一种门第家格。

  日本社会等级严苛,龙生龙,凤生凤,尊卑有序深入骨髓,就算是方外之地也不能例外,门迹寺格就是佛教的贵贱之别。

  觉庆可以轻松继承一乘院门迹,就因为她身体里流淌着河内源氏嫡流,足利家的血。

  为了不争抢继承权,贵族往往会把多余的孩子送去寺院,成为高阶尼官。一旦家中绝嗣,迎回子嗣继承家业也是常有的事。

  不但贵族如此,天皇与将军也是如此。远的不说,足利家自己就做过这种事。觉庆显然是动心了,毕竟那可是将军之位,天下之主。

  两名得道高尼默默等待她的答案,心中思虑万千。

  如果足利幕府出现一位与真言宗关系密切的新将军,是不是比天台宗和临济宗打破头抢足利义辉的丧葬仪式,更加有影响力。

  说不心动是假的,但风险也非常大,让人心思潮涌,难以抉择。三位高阶尼官各自想着心事,静室内只有觉庆翻看信件的声响。

  时间不知流逝多久,觉庆的额头已然渗出汗水,这个决择实在太难。

  跨出这一步,也许是天堂,也许是地狱,也许连地狱都是奢望,会一脚踏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但要让她放弃,也是太难。

  觉庆青灯古佛二十年,前不久才在连绵不断上门进香的幕府武家好奇打探中,了解到自己的身世。

  足利双生女,一人成为天下之主,执掌幕府叱咤风云。一人却要在兴福寺诵经礼佛,清心寡欲。

  凭什么?凭什么!

  足利一族覆灭,觉庆学问不差,当然明白奇货可居的道理,多年修行也浇不灭心头骤起之欲火。

  最终,觉庆将手中三封书信放近案上烛火,看着它们一角火起,燃烧成烬。

  “座主,我想还俗出寺。”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单纯的好人

  果然如此,长觉与胤荣心中同时浮起这句话。

  两人之前的小算盘,因为觉庆的野心勃发,只得全部推倒重来。

  如果下一任足利将军是从真言宗还俗上位,那么对真言宗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真言宗终于可以去京都,与天台宗掰掰腕子。

  但这件事的风险也太大了,长觉看向胤荣,不免有些迟疑。

  胤荣倒是当机立断,问道。

  “觉庆法师,您若有心还俗,真言宗自然不会阻拦。但前路难行,您是否考虑清楚?”

  长觉明白过来。

  胤荣说得对,觉庆如果铁了心要去争一争将军之位,真言宗是拦不住的。与其阻拦结怨,不如送她一程,结个善缘。

  兴福寺会怎么做,还得看觉庆自己。这三封信就是三个选择,她到底要怎么选?

  觉庆说道。

  “三好家咄咄逼人,细川家绵里藏针,都不是真心待我。依我看来,还是明智光秀的话最具善意。”

  觉庆的说法,两尼也是点头认可。

  三好细川两方的态度昭然若揭,就是要把觉庆抓在手中当做筹码,心思自私自利。

  明智光秀却是坦然相告,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她希望觉庆去南近江找和田惟政与仁木义政。

  足利义辉为了对付六角家,派遣和田惟政去往甲贺郡,和甲贺众交涉。又派仁木义政率领足利马回众驻扎坂本城,威慑六角义治。

  她们两人一个负责外交,一个负责军事,都是足利义辉最信任的直臣,足利马回众更是足利家仅存的军事力量。

  但凡觉庆有一丝野心参与幕府政治,夺取将军之位,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抓牢这些足利家的基本盘。

  觉庆就是看了明智光秀的信,觉得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才真正燃起成为天下人的野心。

  足利义辉是死了,御所是烧了,但足利马回众还在,坂本城还在。足利家并非一无所有,还有遗产可以被觉庆继承。

  她的选择让长觉法师觉得很不错,于是说道。

  “你若是想走,就走吧。我会敷衍各方,为你争取时间。”

  胤荣说道。

  “觉庆法师出行,人身安全必须确保。

  宝藏院有一弟子名为可儿吉长,枪术不凡。可儿家是美浓三人众之一,稻叶良通的家臣。

  织田家拿下美浓国,政局不稳。其母可儿吉家担心美浓有变,让她暂居宝藏院勿归。

  觉庆法师若是不嫌弃,我让可儿吉长保护您前往南近江,也算是宝藏院为您尽一份心。”

  觉庆双手合十作揖,谢过胤荣,说道。

  “我有意写一封回信给明智光秀,恳请座主帮我转送。

  南近江之路必然要经过斯波家领地,我需要有一个靠得住的人助我过关。”

  长觉点头答应。

  “没有问题,我会尽快把信送给明智光秀,但你真信得过她吗?”

  这两年筒井顺庆对兴福寺步步紧逼,长觉向斯波家求援的请托,都被与筒井顺庆交好的明智光秀拦了下来。

  尼子胜久有心帮兴福寺一把,但当初斯波义银离开近幾,是把斯波家的外交权给了明智光秀,她不方便越俎代庖。

  长觉对明智光秀没有什么好感,很讨厌这个口蜜腹剑的斯波重臣。

  觉庆与她想得不一样,说道。

  “我听闻将军生前,最信任的两位陪臣,其一是和田惟政,其二就是明智光秀,常常赞赏两人忠诚可嘉,是幕府内外的表率。

  从明智光秀来信的坦诚可见,她的确没有辜负将军的恩情,是一名忠于幕府的好武家。”

  幕府除了世代效忠的幕臣一系,将军也时常会从各地大名留在京都的家臣中挑选一些可用之才,参与幕政。

  和田惟政出身南近江六角家,曾是六角定赖的家臣,亦是幕府与六角家之间沟通的桥梁。

上一篇:斗罗:蚁力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