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841章

作者:五四四五五

  尼子胜久大人也有向前田利益大人求援,希望她统合近幾斯波领军势,对抗逼近大和的三好家。”

  藤林椋说着,不住看向明智光秀的脸色。明智光秀还是一副优雅从容的模样,似乎并不在意。

  明智光秀很清楚,尼子胜久早就知道自己在京都暗搓搓搞事。但她绝没有想到,自己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将军之死彻底激怒了这位斯波家的重臣,她一方面给予细川藤孝方便,另一方面,联合前田利益来限制明智光秀的权力。

  当初斯波义银离开近幾,把内政,外交,军事三权粗略分开,分别交给尼子胜久,明智光秀,前田利益。

  明智光秀的主要职责是用外交手段稳住近幾局势,可她却煽动六角,三好,伊势三家,一齐联手做掉了足利义辉这位将军。

  谁都不是傻子,虽然一开始没想清楚,但此时尼子胜久肯定知道,明智光秀脱不了干系。

  前田利益拥有近幾斯波领的军事权,如今三好家肆虐山城国,威逼大和国,要抓足利双生女。

  尼子胜久让前田利益领衔,联合近幾斯波领的力量对抗三好家,是合情合理的。这也是限制明智光秀的权力,等斯波义银回来处置。

  明智光秀并不恋权,她想做的事已经做完,现在就是等待主君回归近幾,收拾残局。

  比起尼子胜久的小心思,前田利益的借机夺权,明智光秀在意的是其他事。

  三好义继与细川藤孝同时盯上兴福寺的足利双生女,必然是为了扶持新的幕府将军。

  这位足利双生女,是足利义辉仅存的近亲。不管是不是需要扶持她上位,所有人都会本能得把她抓在手中,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明智光秀不能允许三好细川两方得到足利双生女,在斯波义银回来之前,幕府将军之位必须空悬,才对斯波义银最有利。

  高田雪乃手中的金印,是足利义辉留给斯波义银的政治遗产。

  足利义辉没有指认新的继承人,也就是说,无论谁成为新的足利将军。都注定是一个名分不足的弱势将军,天下武家未必肯承认。

  但是,斯波义银不一样。

  足利义辉之前给了他御剑,死前又托付金印,两件信物坐实了他的足利未亡人身份,拥有最完整的河内源氏嫡流名分。

  在斯波义银未回归之前,明智光秀不会允许任何人成为新的幕府将军。因为一旦有了新将军,她就是御剑与金印顺理成章的新主人。

  斯波义银必须在新的将军继位之前,先回来拿到金印,再将御剑和金印赐予新将军,占据政治上的制高点。

  从政治上来说,新将军如果是由斯波义银这位足利未亡人背书上位,名分就不如斯波义银纯正。

  她必须承认斯波义银的身份,因为自己是从斯波义银手中接过将军之位,她的正统在于斯波义银。

  明智光秀决定帮足利双生女跑路,只要足利双生女逃走,三好家,幕臣,地方实力派绝对找不出第二个让所有人满意的新将军。

  不被所有武家承认的足利将军,那还是足利将军吗?随时可以让她滚下台。

  明智光秀已经派人急信关东,告知主君近幾大变。只要拖到明年开春,斯波义银必然会快马赶回近幾,抢先拿到金印。

  到那时候,无论是谁成为新将军,都将是由斯波义银授予的正统。除非斯波义银嫁人,否则谁都无法剥夺他的河内源氏嫡流身份。

  明智光秀想着心事,拿起笔开始写信,藤林椋默默等候吩咐。

  她很快写完书信,交给藤林椋,说道。

  “用最快的办法,将这封信送到筒井顺庆案头。”

  “嗨!”

  藤林椋转身就走,明智光秀用手指敲击案牍,想着心事,计算下一步。

  ———

  大和国奈良盆地,是和族的起源之地。

  奈良盆地以东的笠置山地北部为奈良古都所在,此处拥有大量的佛教寺院。

  翻过笠置山地,东北方向就是伊贺国的伊贺盆地。这里的国人众,最初是为奈良诸佛寺伐木运料起家的一群樵夫。

  说回奈良古地,这两年大和佛国的内部斗争中,兴福寺座主长觉惨败于尼姑武家筒井顺庆之手。

  在兴福寺道统命悬一刻之际,长觉法师被宝藏院胤荣的弃武宣言点醒,闭关礼佛,不再过问俗事。

  面对长觉法师打不过就闭关的无赖手段,让筒井顺庆尴尬发现,自己已然失去了斩草除根的理由。

  长觉法师主动放弃世俗权力,自己难道还要冲入兴福寺宰了她?这不是逼着真言宗撕破脸吗?

  但如果不动手,迟早有一天斯波义银会回归近幾,长觉法师潜修装怂,就是在等这位足利军神回来替自己做主。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觉庆生凡心

  筒井顺庆进退两难,只好暂居在兴福寺东北不远的东大寺,思索对策。

  就在她左右为难的时候,更大的麻烦找上门来。

  静室内,筒井顺庆叹息道。

  “人欲静而风不止,明智光秀,松永久秀,与她们结交为友,我真是三生有幸呀。”

  见主君说着气话,陪坐的松仓重信苦笑摇头。

  案牍上放着三封信,一封来自细川藤孝,一封来自松永久秀,一封来自明智光秀,目的都是兴福寺的一乘院门迹,觉庆法师。

  筒井顺庆专心与兴福寺博弈,妄图压倒宗派成为大和之主。她虽然不敢对北大和的斯波领地动手,但兴福寺的尼姑们的确好对付。

  可没想到,她为了排除外患,结交的两位武家密友,把天给捅破了。筒井顺庆心里百分百确定,足利义辉之死和这两人脱不了干系。

  足利义辉全家死光光,足利家最近的血亲就是兴福寺的那个足利双生女,觉庆。

  细川藤孝来信要人,直言三好家谋逆,问筒井顺庆是跟着从贼作乱,还是拨乱反正。

  松永久秀代表三好义继来信要人,言辞恳切又不乏威胁。三好家上洛成功,正是锦上添花的好机会,劝她要懂得好歹,切莫自误。

  两封信把筒井顺庆整懵了,她一个尼姑武家,根本不想掺合幕府那些破事,但麻烦来了她推都推不掉。

  谁让她现在围着兴福寺,对长觉法师磨刀霍霍。觉庆就在寺中,武家大佬们不找她找谁?

  筒井顺庆郁闷,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她还没想清楚如何处理,明智光秀的信也到了。

  看见主君神色晦暗不明,松仓重信小心问道。

  “主君,我们现在怎么办?”

  筒井顺庆思来想去,她不论把觉庆给细川家,还是给三好家,都会得罪另一家。

  谁知道未来是哪方笑到了最后,现在站队未免太早。为今之计,只好试试明智光秀的办法。

  她咬牙说道。

  “我们撤军回筒井城,把细川三好双方的信交给长觉法师,让兴福寺自己看着办。

  至于明智光秀那封信。。也送进去。”

  明智光秀的信并没有要人,只是说了许多足利双生女落入双方手中的坏处。筒井顺庆害怕长觉法师误判,不如给她看看,也提个醒。

  兴福寺与尼姑武家之间的佛国之争,是宗派内务。筒井顺庆并不想长觉法师掺合进幕府那个漩涡,最后把大和佛国也赔进去。

  松仓重信一脸可惜,说道。

  “主君,我们就这么撤了?

  京都大乱,斯波谦信公必然会从关东赶回来。若是不趁着现在把事做成,等他回来可就没机会了。”

  筒井顺庆瞪了她一眼,不禁叹了口气,说道。

  “你以为我愿意吗?但这事是我们能掺合的?

  足利将军身为天下之主,全家都惨死于京都。三好家上洛行大逆之事,幕府各方已经红了眼。

  我现在不退,就别想退了。细川,三渊,斯波,三好这四家的军势杀过来,我打得过谁?

  万一在兴福寺打起一场五军乱战,别说和她们开战,就算是她们相互大打出手,我们也扛不住这场兵灾人祸。

  我要的大和佛国是一块富庶宝地,不是一片焦土。赶紧把信交给长觉法师,让兴福寺出面放逐那个觉庆离开大和国,去别处折腾。”

  筒井顺庆将三封书信送入兴福寺,宣称匪患扫除,太平无事,对兴福寺的保护结束。然后她带军连夜收拾铺盖跑路,回筒井城去了。

  ———

  兴福寺,中金堂偏殿静室。

  长觉愕然问道。

  “筒井顺庆真的退了?”

  胤荣点点头,看起来并不高兴,反而有些沉重。

  “的确是退军了。”

  在场的人还有觉庆,三人同时看向案牍上的三封信,心思各异。

  筒井顺庆这两年杀伐决断,趁着斯波义银不在,迅速整合尼姑武家内部,掌控了大和中南部局势。

  兴福寺长觉在她连番手段之下,不断败退,最后只能闭关装死,以待时机。

  而今日,这位咄咄逼人的尼姑武家首领竟然仓惶退走,让兴福寺诸尼不敢对这三封信背后的含义稍有轻视。

  长觉扫了眼在场的觉庆,开口问道。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兴福寺两大门迹,大乘院与一乘院,分别由长觉与觉庆担当,觉庆本身就是有参议权的高阶尼官。

  宝藏院诸尼是维护兴福寺安全的寺中尼兵,主持胤荣又是枪术达人,上次以弃武之妙招应对筒井顺庆,被长觉法师信重。

  三人关门密议此事,将决定兴福寺的态度。

  胤荣当机立断说道。

  “不用理会!

  兴福寺是方外之地,不参与世俗纷争。觉庆法师是我一乘院门迹,安心礼佛,早已不问俗事。

  三好家与细川家要人的请求,恕我兴福寺无法答应,明智光秀的劝告更是无稽之谈。

  逃?逃什么逃?出家本就是求取解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还能逃去哪里?往凡尘泥潭里逃吗?”

  胤荣尖锐点出了问题所在。

  三好细川两家是要把觉庆当枪使,兴福寺不能做帮凶,否则真言宗里外不是人,不符合宗派利益。

  而明智光秀的劝告更是包藏祸心,觉庆呆在兴福寺还好,一旦离开,必然会引发更多人的担忧。

  到那时候,她不想掺合进去,也由不得她拒绝。你一个尼姑不在庙里好好待着,出来干嘛?是不是自己有了什么野心?

  这时候,兴福寺怎么做都是错,干脆蒙头装死。出家嘛,就是我觉得看不见,那就啥也看不见。

上一篇:斗罗:蚁力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