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只要股票和地产稳定升值,粮票持有者就会安心拿着粮票在市场中交易。
而粮票在股票地产的每一次交易,都被高田阳乃额外收取交易费用,作为粮票提供者的管理费用。
兑换粮票赚取铸币税,市场交易收取交易税,等于是高田阳乃赢两次,双赢的她不发财,谁发财?
第1819章慢有慢的好处
而且,只要市场良好运行,资产不断升值,投资人就不会产生把粮票兑换回真金白银的想法,斯波土仓也就没有了挤兑的风险。
高田阳乃的设计的确帮斯波家赚了很多,但也蕴藏着巨大风险。
原本良好运行的粮票体系,在北陆道股票大跌之后突然失效了。
股灾让投资人失去了未来的升值预期,大量粮票流出股票市场。
斯波地产又没有足够的深度市场,容纳这些如海啸一般汹涌而来的粮票,地产价格瞬间被冲垮。
随着股票与地产这两个蓄水池都在短时间内被打爆,投资人忽然发现手里的粮票随时有变成废纸的危险。
恐慌的投资人当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她们必然要去斯波土仓换回属于自己的真金白银。
斯波土仓也不可能兑现所有的粮票,通过滥发粮票施加杠杆,凭空制造出高利润的高田阳乃,很快就尝到了自作自受的苦涩滋味。
正如大藏长安所言,要解决堺港之乱的关键,就在于怎么解决挤兑问题,但高田阳乃自己是没办法搞定这个问题的。
其实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大藏长安在第一句马屁中就已经说了。
圣人占据幕府,近畿之内无敌手,武力强横的斯波家真的想要赖账,就把粮票废了,斯波土仓关门了事。
斯波粮票最低面值也要一石,能参与这个资本游戏的那都是有钱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光脚穷人,所以引发不了大规模饥荒动乱。
高层的权贵与高田阳乃勾结,斯波家可以私下兑换她们手中的粮票,还给她们真金白银,保证她们的收益不损。
至于跟风投资的小商人,小地主,这些软弱的中产阶级有家有业胆小如鼠,难道还敢造反不成?
只要丢出几个替罪羊杀一杀,平息她们的怒气,她们就得欢呼圣人英明,含泪吞下亏损,从此不敢再玩什么股票地产的金融资产了。
但这么一来,事情是解决了,粮票体系也彻底玩完了,至少在新一代韭菜成长起来之前,别指望再有傻子出来投资斯波家的产业了。
这个结果,显然不符合圣人对斯波家的经济战略规划。
所以,大藏长安需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扭转斯波土仓被挤兑的困境,解决粮票体系的信任危机。
只有保住了粮票,让斯波家以后可以继续用这个财政工具吸取岛国财富,大藏长安才算是让圣人满意了。
大藏长安沉声道。
“堺港乱局糜烂至此,绝非一日一时之失算,而是多年弊端积累下的总爆发,如果只是急于迅速平息乱局,反而会埋下更多的隐患。
臣以为,与其修修补补,不如破而后立。”
义银看着大藏长安,缓缓问道。
“计将安出?”
大藏长安果断道。
“多发粮票是必然的,市场运转需要足够的流动性,斯波家也能从中受益。
但大暑之后必有大寒,粮票泛滥亦是有利有弊,高田阳乃大人筑起股票与地产两座堤坝,防范粮票冲击根本的想法,我是钦佩不已。
但显然,她还是不够谨慎,粮票才会有此一劫。
我个人以为,现在还不是圣人您介入堺港乱局的最佳时机。
粮票危机已经爆发,市场信心崩溃,如果要介入,就必须以雷霆之势短时间镇压,恢复市场信心。
天朝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斯波土仓的挤兑已经发生,斯波地产的冲击尚未过去,最重要的是,北陆道商路股票的价格还没有跌到最适当的位置。
因为高田阳乃大人提前入场,北陆道商路股票被稳定在三百万贯到四百万贯之间。
盟友驻足观望,市场继续阴跌不止,已然让高田阳乃大人想要一举扭转乾坤的策略失效。
关东关西一年物流总量大概在五百万贯左右,就算加上之后南蛮贸易扩张的新增量,也就六七百万贯。
三四百万贯之间的股价很是尴尬,北陆道商路股票还没有跌透。
如果圣人现在就介入的话,不但需要更大规模的资金稳定市场,未来的升值空间也不够宽裕。
所以,我认为现在不宜过于急切的介入,急事要慢做。”
义银眯了眯眼。
“斯波土仓正在被挤兑,整个粮票体系都在走向崩溃,如果介入的太迟,会不会来不及?”
大藏长安鞠了一躬。
“世人皆知,高田阳乃大人身后有圣人存在,只要圣人不出手,大家对市场的未来就还抱有一丝希望,不会彻底走向绝望。”
义银点点头,大概明白了大藏长安的意思。
股票买卖的是未来预期,利好尽出迎来的未必是大涨,反而可能是大跌。
现在市场对高田阳乃已经失去信心,而对圣人的介入还是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义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须让市场立即出现大涨,恢复信心,否则就会给市场一种圣人出手也不过尔尔的挫败感。
一旦市场对义银这个圣人都失去了信心,那么股票就真的是废纸一张,大量流出的粮票会瞬间冲垮斯波土仓,粮票体系也就没救了。
所以,这个时候义银反而要沉住气,他不出手,股票持有者还未必会跑,他出手之后没有显著的效果,股票持有者肯定都会跑光的。
正如大藏长安所言,北陆道商路三四百万贯的市值还是太贵,拉起来的资金量太大,没把握做到雷霆一击的效果,那还不如再等等。
义银就算有影响力,能拉来新的资本注入市场,恢复市场信心,但也不方便在高位接盘,要考虑介入的效果和未来的回报。
毕竟,拉来的资金那也是逐利的,没有足够的好处给人家,以后圣人再想驱使人家,就不容易了。
见圣人缓缓点头,显然接受了自己的说法,大藏长安心中窃喜。
她这条缓慢介入的建议,其实也抱有自己的私心。
其实救市也可以快,而且是越快越好,弊端在稳定了局面之后再慢慢梳理,并无不可。
但要是这么做,有利于高田阳乃,对大藏长安就没什么好处了。
第1820章新增资金从何而来
如果圣人真的用了大藏长安之策,一定会派她去堺港完成设想,大藏长安就要抓住机会站稳脚跟,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
高田阳乃在堺港经营多年,如果粮票体系迅速恢复,那么她的威望就不会损耗太多。
就算大藏长安是被圣人派遣去堺港任职的,其权力也会被高田阳乃的影响力严重掣肘。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高田阳乃死撑,把她积累多年的资源消耗干净,把市场信心磋磨到最低,再以雷霆一击打个漂亮的反击战。
这样做可以最短时间建立起大藏长安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也可以让参与的新资金获得最大利益。
而且高田阳乃的势力也被折腾得半死不活,这是大藏长安觊觎堺港权位,取代高田阳乃接手粮票体系的最佳方法。
大藏长安心中滋生新的野心,曾经登上高峰,见过风光的她,已经无法回到曾经的平庸中去。
既然武家义理促进会没有了她的位置,就回近畿再找一个高位,不把高田阳乃彻底弄下去,她怎么上位呢?
大藏长安对堺港问题的解决思路,让义银不禁陷入沉思。
急事要慢做,的确有些道理。
只要义银在关东稳如泰山,堺港那边最多是几个中产阶级的小商人小地主跳河。
真正有资本搅动市场的大佬,眼睛都盯着关东呢,圣人的动作才是她们最在意的事。
越是这样,义银越不能乱动,得集中资金一举扳回局面,否则高田阳乃今日的窘迫,就是义银明天的下场。
北陆道股票已经从最高位的八百万贯跌至不到四百万贯,就算再跌一百万贯又如何?还能比现在更难堪吗?
斯波土仓的挤兑已经发生,新增资金的迅速介入,只会让挤兑来得更加汹涌,依然解决不了市场信心问题。
正如大藏长安所言,只要圣人稳住不动,各方势力就会观望,粮票一时半会儿还崩不了。
既然如此,为何不等待一个更便宜的市场价格再介入?
到时候可以用最少的资金撬动最大的利益,还能彰显圣人一出手就是雷霆雨露,形势逆转的神威。
义银思来想去,最终是点了点头,对大藏长安说道。
“看来你对我是很有信心,我自己都不知道新增资金从何而来,你就已经替资金安排好去处了。”
义银这话看似玩笑,大藏长安却不敢懈怠,新增资金是粮票体系能否延续的关键所在。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是物质的,没钱谈个鸡扒。
高田阳乃的主力资金被南蛮教狙击,已经套在北陆道商路股票。
金融说到底还是信心问题,任何金融系统都扛不住挤兑,但只要大家觉得粮票牛逼,信得过,不去挤兑,堺港之乱就不再是问题。
想要扭转局势,必须有新的资金注入市场,让大家看到粮票的底蕴,恢复市场对粮票体系的信心。
大藏长安既然敢对圣人说急事要慢做,自然要找到足够资金去堺港,为最后的雷霆一击做好准备。
低位介入是为了让新资金有利可图,引诱资金入局,但资金本身从哪里来,她总得给圣人个说法。
大藏长安深鞠一躬,说道。
“关东战乱百年,大地满目疮痍,百姓苦不堪言,今有圣人出世拨乱反治,解万民于倒悬之苦。
圣人,自打您二入关东,提出和平发展的斯波新思想之后,关东大地的战事便开始渐渐平息。
虽然前有东方之众叛乱,但只是二十余天就被平定,后有武家义理促进会贪腐窝案,也在圣人的坐镇之下迅速瓦解,没有酿成大乱。
关东武家休养生息数年,田地恢复生产,手里有了存粮,对圣人之仰慕更是如涛涛江水延绵不绝,又如利根川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义银嘴角抽抽,大藏长安这滔滔不绝的马屁,实在是让他有些头大,商量事情就商量事情,老是整这些虚话干嘛?
但最可怕的是,义银发现自己的身心竟然很享受这种吹捧,让他不禁心中发怵。
身居高位日长,脱离群众许久,自己不由自主得在向何不食肉糜的那个境界迈进。
果然,人性是禁不起考验的,绝对的权力只会带来绝对的腐败。
义银成为圣人不到数年,就已然变成了喜欢听歌颂的德行。
而那些成为领袖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人,她们又是如何克服这种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