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大藏长安的眼角抽搐,瞳孔张大,呼吸沉重。
她自诩才华横溢,却因为出身大和国猿乐师世家,被伊贺前田家臣团轻蔑,挤兑得没有机会施展才华。
是前田利益母女慧眼识英,给她机会,让她前来关东当圣人的陪臣,才有了她一手建立武家义理促进会的辉煌。
可现在,大藏长安这个陪臣已经被迫离职,身负罪过。
如果真就这样灰溜溜回去伊贺前田家,就算前田利益母女依旧看重她,那些曾经排斥她的前田家臣又能给她什么好脸色看?
大女人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
大藏长安眼中迸发出一丝厉光,她需要这个机会,就算前面是火坑,她也会毫不犹豫跳下去。
在这个阶级分明,尊卑有序的武家社会,出身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能够突破天花板的机会是少之又少。
大藏长安好不容易得到一次机会,还闹得黯然离职。如果不抓住圣人给的第二次机会,她这辈子也许不会再有第三次机会了。
没有退路的她,岂能不死死捏住这最后的机会?
只在几个呼吸间,大藏长安已经想得透彻,抬头挺胸说起自己对堺港之乱的看法,竭力在圣人面前表现自己。
“臣下以为,堺港的问题并不大。”
义银深深看了她一眼。
“哦?说说看。”
大藏长安微微鞠躬,说道。
“天朝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从八代将军之乱起始,天下已乱了有百年之久,时至今日,近畿武家皆知幕府全赖圣人支撑,有圣人掌管乾坤,才有幕府秩序井然。
既有圣人坐镇幕府,何惧堺港些许失序。”
大藏长安一番话说的是云里雾里,但字里话间的意思已经是暴露无遗。
自古士农工商,圣人已然让近畿武家归心,手里握着刀把子,哪里还需要担心堺港那点商务混乱?
政权说到底是依靠暴力机构维持的,开国君主手握兵权,还能让一群商人翻了天不成?不可能的。
这就像是某国十艘航母纵横四海,军费比全球各国加起来还高,赖账又如何?不服气你来打我呀!
义银眯了眯眼。
大藏长安的马屁拍得不错,看似切入重点,但又是屁用没有。
难道义银自己不知道自己武力强横,堺港的问题不可能动摇自己的政权吗?这事还需要你大藏长安来说吗?
如果只是依靠暴力,事情自然能解决,但粮票体系也必然崩溃,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继续维持粮票体系的信用和运行。
粮票是个好东西,斯波家依靠几张草纸就能换取别人手里的真金白银,把别人绑上自己的战车。
这么好用的财政工具,义银不舍得丢弃。
斯波家的经济严重依赖粮票体系的金融功能,斯波织田大战就是依靠粮票强大的融资渠道虹吸大量资源,强行用钱粮砸晕织田信长。
一旦放弃粮票体系,虽然有义银本人镇着场子,斯波家依然是天下无敌的存在,但斯波家的经济体系就会退化成为传统的武家经济。
什么是武家传统经济模式?就是靠天吃饭,攒地里那点土地税,一年积累不了多少资本的苦命人。
经济是财政的根本,财政是政权的稳压器。
农耕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谁掌握了土地,谁就拥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但在这个贫瘠的火山岛,利于耕种的平原地带被火山喷发形成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割成无数碎片。
就算是耕地面积最大的关东平原,在整个岛国看来也只是一小撮领地,没有全面压制其他地区的压倒性经济优势。
换而言之,岛国地理在先天上不足,根本无法形成像天朝那样的中央政权,就算学习天朝的制度也无法复制天朝的成功。
天朝广阔的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连成一片,形成压倒性的经济优势,足以辐射整个东亚地区成为农耕时代最强的集权王朝。
而岛国呢?它有个屁!
关东平原都无法压制全国,其他零零碎碎的小平原就更没有希望制霸全岛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岛国地方势力很容易关起门来自治,中央控制力孱弱,动不动就陷入群雌并起,内乱争霸。
在义银面前,现在有三条路。
其一,继续走武家传统老路,利用自己的武力强横镇压地方。
然后在自己死了之后,斯波家衰败,其他势力再度兴起挑战斯波家,进入新一轮的武家兴衰循环。
其二,是征服天下之后,竭力削弱压制其他势力。
通过一国一城,上洛觐见等政治手段弱化地方的军力财力,让地方陷入贫穷困苦。
既然中央没法拥有压倒性的优势,那就不断削弱地方实力,让地方无力反抗中央,这也算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但地方势力会因为中央的剥削陷入越来越穷困潦倒的绝境,对中央的憎恶也会越来越深。
这等于是拉长了炸弹的引线,推迟了爆炸的时间,但终有一日会走向矛盾压抑到极点的总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其三,就是利用粮票体系这种春雨润无声的办法,以中古时代武家无法理解的金融方式,不断抽血拿走她们的财富。
斯波中央可以得到财政补充,地方势力穷苦却只能责怪自身不努力,形成强干弱枝的经济状态。
只要斯波家的粮票体系运行良好,完全可以以全岛财政供养斯波领,形成斯波梦一般的灯塔效应,虹吸财富与人才为斯波家服务。
第1818章粮票危机的核心问题
这种良性循环才是真正让地方势力无法反抗斯波,甚至得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天天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如斯波家那么富裕的好办法。
综上所述,如果遵循农耕时代的武家传统经济模式,义银就算夺取了天下,也会很快陷入岛国历史循环中。
义银想要跳出这种兴衰循环的历史周期律,就必须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克服岛国碎片化平原农耕经济影响,加强斯波中央对地方势力的财政优势。
而高田阳乃受到南蛮贸易的影响,无意中建立起来的粮票金融体系,就是义银重置岛国经济底色的最佳工具。
所以,义银现在不需要大藏长安说什么有武力就OK,老大没事的啦之类的屁话。
义银需要知道的是,大藏长安到底有没有办法稳住粮票体系。
说实话,义银对高田阳乃是有些失望。
如果说,高田阳乃私吞关东资金用来给自己接盘,趁机清理掉身上背负的巨额债务,那么义银还能有所体谅。
毕竟,那些债务大多数来源于斯波织田大战,是高田阳乃为了义银主动背起来的军费。
高田阳乃真要耍混蛋,虽然这坑关东资金的钱赚得有点脏,但义银捏着鼻子也只能认了。
可问题在于,高田阳乃自己水平不够,反而被南蛮教那些家伙套了进去,这就丢人了。
高田阳乃身后盟友止步不前,看着斯波家的资金被套在高位,让义银亦是无语,整个人都不好了。
菜是原罪,菜就不要玩,菜成这样好意思吗?
高田阳乃可是粮票体系的主导者,游戏规则制定者,她有这样的优势反而被外人架了起来,岂能让义银不失望?
暗搓搓搞了半天阴谋诡计,结果好处没赚到,骂名全都自己背,这不就是傻吗?
就因为对高田阳乃的表现太过失望,义银才有了让大藏长安看一看堺港情报的想法。
大藏长安是个有能力的人,就为了关东这些王八蛋的乱行,把这么个有用之才报废了也是可惜。
义银想看看大藏长安有什么想法,万一她脑子里真有些东西,让她回近畿解决堺港问题,倒也不是不可以。
可谁知道,大藏长安上来就知道拍马屁,顿时让义银有些不悦。
老子和你密室私聊谈正事呢,你跟我来评议会上歌功颂德那套?
察觉圣人眉头微微一紧,面色稍有难看,大藏长安尴尬得讪讪一笑,没想到自己一句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但从圣人表现出来的不耐烦态度看,他的确是对堺港之乱引发的粮票危机相当恼火,这又让大藏长安的精神为之一振。
领导重视,就代表这件事一旦做好了,自己的价值就会被肯定,就代表自己通过这件事东山再起的想法并不是妄想,未来可期。
大藏长安对粮票体系不是没有研究,粮票本身就是关东侍所弄出来给御台人发工资的兑换通道。
再被高田阳乃发现了粮票的金融价值,进一步改造成了今天的金融体系。
大藏长安是一步步看着粮票走到今天,特别是武家义理促进会贪腐窝案爆发之后,更让她暗自痛定思痛,研究过粮票这个新生事物。
所以,圣人今天的问题对大藏长安而言,可以说是高考最后一题以前做过,真特么的压中了考题!
这要是还做不到让圣人满意,大藏长安干脆收拾行李回老家演猿戏去吧。
在确定了圣人的态度之后,大藏长安也是能沉住气,继续说道。
“有圣人在位,天塌不下来,我等下属只需要放手施政,解决具体问题,替圣人分忧即可。
堺港之乱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斯波土仓的挤兑。
大量粮票回流,冲击到斯波土仓,因为高田阳乃大人手中缺乏足够的硬通货,无法立即完成兑现,这才闹得人心惶惶。
想要稳住粮票体系,就必须先解决挤兑。”
义银点点头,大藏长安的确是个明白人,一眼就看出了粮票体系的核心问题。
即便是现代社会的储蓄银行,也禁不起挤兑,因为非商业银行的传统银行业做的就是低价吸储,高价放贷的利差生意。
储蓄是负债,放贷是利润,两者之间的差价就是银行的赚头,为了增加盈利,银行一定会大比例使用杠杆。
现代银行业的杠杆通过成熟的金融体系,普遍能够达到十倍左右的杠杆,所以一旦发生挤兑,任何银行都承受不起。
一比一的储蓄,放大到一比十的杠杆,只需要十分之一的资金出现挤兑,银行就会被掏空,出现信任危机。
而在这个中古时代的岛国,高田阳乃建立的粮票体系更加简陋。
无法通过现代金融体系增加杠杆的她,其实是通过一种最原始的办法实现杠杆,那就是滥发货币。
粮票体系经过几次波动之后,兑换已经稳定在面值一石的粮票可以兑换一石糙米的市场价值,也就是一比一。
但为了筹集斯波织田大战的军费,高田阳乃滥发粮票,事实上在市场中的粮票数量,远远高于斯波土仓应付兑换的储备金。
粮票与金银铜钱粮食等硬通货的真实比例,可能在一比二,甚至一比三。
这点资金杠杆在现代银行业看来,属于健康到不能再健康,但在中古时代的岛国,却能让粮票体系随时被挤兑到崩溃。
为了分担风险,高田阳乃制定了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限制北陆道商路股票,斯波地产等斯波资产只能使用粮票交易。
大量超发的粮票在股票与地产交易市场流通,等同于挖了一个存放粮票的备用蓄水池,限制这些粮票兑换冲击斯波土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