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从大明来,从天朝上国来。”
林信胜喃喃重复。
“天朝。。”
站在儒生的立场,林信胜本身对天朝很有好感,毕竟那里是程朱理学兴盛之地,儒家地位超然,能把岛国儒生羡慕哭。
义银解释道。
“我要继承日本国王,重开勘合贸易,让岛国沐浴天朝荣光恩泽。”
林信胜还未回过神来,明智光秀已经上前问道。
“君上想恢复对大明的朝贡?”
义银点头道。
“不错,足利幕府初期孱弱混乱,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天纵奇才,积极寻求对大明的朝贡,终被封为日本国王,获得勘合贸易的资格。
有了勘合贸易的利益,足利幕府的府库充裕,足利义满才得以大展拳脚,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
也是因为有了日本国王的身份,背靠天朝藩王体系,足利义满才敢屠灭天皇朝廷,独霸天下。”
足利义满是历代足利将军中权力最大的一个,就是她奠定了足利家的天下,把有力武家妥协产生的足利将军变成了真正的天下主宰。
她一生做成了三件大事。
其一,积极寻求对明朝贡,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代帝王,终于因为剿灭倭寇有功,被朱棣封为日本国王,开辟明日勘合贸易。
其二,借助勘合贸易的丰厚利润,组建足利马回众。利用幕府各强藩之间的矛盾施展平衡手,把有力武家彻底压制臣服足利将军。
其三,屠灭了天皇,公卿,神道教,为武家政权铲除了最大的政治隐患。
足利义满做事深思熟虑,屠灭天皇朝廷,也有准备。足利将军那两件统御天下的信物,就是从她手中流传下来。
一者,天皇朝廷御赐给征夷大将军的御剑,是足利将军开幕建牙统帅武家的名分象征。
二者,大明天朝赐予日本国王的印信,是足利将军对外表明岛国统治者的身份象征。
有了御剑和日本国王印,足利义满才能稳住天皇覆灭之后的政局,让足利天下延绵一百五十年。
而今天,义银不愿意继承天皇道统,又一心仰慕天朝,那么他就只剩下继承大明外藩,日本国王道统的这条路可走。
御剑和王印,原本都在义银手中。但在足利义昭上洛之后,义银又把这两样信物送了出去,让足利义昭得以继位足利将军。
对于御剑,义银并不在乎。
现在的武家,早已不是当年的武家,百年乱世耗尽了武家栋梁的威望。御剑代表的武家大义名分,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人在乎了。
但是日本国王印,却是足利义满从明成祖朱棣手中得到的诰敕印信,明朝也是承认这个藩王身份。
义银如果能够加入天朝的朝贡体系,就足以续上所谓的道统。
岛国天皇是岛国天皇,日本国王是日本国王,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位置。
天皇就是岛国人自己关起门自嗨,与安南自己关门自嗨的小天朝,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而日本国王是在明朝朝贡体系下有一席之地的身份,大明以及其他朝贡体系下的国度,其实都是和日本国王交往。
林信胜自然希望岛国服从天朝朝贡体系,在程朱理学的世界里,岛国的道统不可能高于天朝的天理,儒生就是这么现实跪舔。
她笑道。
“君上英明,明太祖将岛国列入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一,明成祖更是敕封义满将军为日本国王。
如果您能够得到天朝认可,道统之缺,自然是迎刃而解。”
明智光秀却是皱眉道。
“就怕天朝眼中没有岛国,不愿意与我们交往,我们一头脑热兜兜转转,最后全做了无用功。”
义银笑道。
“我愿臣服天朝,自然有我的道理。
足利义满的臣服,换来了勘合贸易,从此府库充裕,大施拳脚。
斯波家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稳住斯波编制,想要稳住斯波编制,就得让斯波忠基金赚到更多的钱粮。
斯波编制逐年扩编,斯波忠基金在岛内生财,终究是有极限的。只有得到天朝恩赐,拿下勘合贸易的大利,方可百年无忧。”
明智光秀叹道。
“足利义满将军过世之后,细川家与大内家篡夺了勘合贸易之利。
可是这两家鼠目寸光,竟然为了争夺贸易权,在天朝宁波大打出手,被天朝判定为倭乱,斩断了勘合贸易。
君上想要重新获取大明信任,得到再次册封,重开勘合贸易,绝非易事,还请三思。”
明智光秀不明白,明明有天皇的捷径可走,完美解决道统的问题,义银为什么不用?就为了足利义辉的那一点恩惠?值得吗?
大明可不是善茬,册封国王,朝贡贸易,本就是大明控制藩国的手段,斯波家要去争取这个道统,只怕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义银对此却是不以为然,他就是想当大明的藩王,在这个贫瘠的岛国给子孙留下一份稳固的家业。
至于付出的代价,义银不在乎。只要天朝愿意承认他,牺牲些许岛国利益,那又何妨。
正所谓,宁与天朝,不予家奴。即便这样是禁锢了岛国的发展,锁死了岛国的未来,他也不会在乎。
义银笑道。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有种感觉,总有一天,我会对大明有非常大的价值,大明一定会来统战我,且看着吧。
明智姬,天皇之路的确是一条捷径,但做事,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得过且过,却把问题都丢给后人。
后人也许有智慧,也许没有智慧,总期待后人的智慧,不合适。
斯波忠基金现在还撑得住,但我更需要未雨绸缪,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回旋余地。
天皇之位容易拿,却无法解决子孙的麻烦。如果能够重开勘合贸易,让斯波忠基金攒下足够多的财富支撑家业,我才是真的放心。”
明智光秀无言以对,义银以足利义辉的情义与斯波忠基金的长期发展为由,从个人情感到家国大义,都堵得明智光秀无法反驳。
义银看来是铁了心要和大明重修旧好,去当大明的日本国王。
明智光秀又看了眼林信胜,见她连连点头,比义银兴奋,已然背弃了明智光秀的天皇路线。
儒生嘛,天生就是亲华派,满脑子大明天下无敌,只可跪舔,不可结仇。
明智光秀此时心中略有挫败感,这是她第一次被义银否决了战略大方向。
义银不愿意当天皇,走捷径,完成斯波家的华丽转身,她又能有什么办法?
明智光秀只能鞠躬叹道。
“君上高瞻远瞩,臣下远远不如也。”
第1575章将军壮志要西行
说到这里,义银已经没有兴趣继续聊下去。
他的意思非常明确,明智光秀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是义银亲自定下的大战略方向,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
天皇道统已经被足利义满覆灭,那就让它掩埋在历史长河中,不要再拉出来借尸还魂。
义银将继承足利义满的遗志,谋求大明册封的日本国王,成为大明朝贡体系的忠实走狗,为斯波一家一姓的神权统治打下坚实基础。
看了眼跃跃欲试的林信胜,义银说道。
“其实我一直很仰慕朱子,只可惜岛国之内精通儒学的名士实在太少,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传习教授。
林先生,你可愿意为我指点一二,担当斯波家儒学教授一职?”
林信胜大喜,斯波义银慷慨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她连忙伏地叩首,回答道。
“草民愿意。”
义银摇摇头,对明智光秀说道。
“林先生是大才,不可轻待,让尼子胜久从近幾斯波领的斯波料所拨出一百石知行地的年禄收入,供奉先生。
林先生,你以后就在我左右随侍,为我拾遗补缺,斯波家中法度有什么不合理法的地方,也请你多多指教。就不要再说什么草民了。”
林信胜高兴得都要晕过去了,义银给的实在太多,多到她快要吞不下去。
一百石的知行地,相当于中阶武家的门槛,授予儒学教授身份,义银是作足了礼贤下士的姿态。
斯波诸法度的完善,原本是大藏长安给义银提出的方案,可是大藏长安自从接手武家义理促进会,就忙得团团转,耽搁了法度建设。
林信胜熟读儒学经典,背后又有儒学圈子的支持,如果能在斯波诸法度里加点君君臣臣的儒家教化,也挺不错。
儒生打仗不行,算账不行,但却很会编故事,再烂的君王只要肯用她们,她们都能给你编出个旷世明君出来。
义银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等人才,宗教方面,天台宗为首的尼姑们正在帮他吹。但世俗功业方面,也需要合适的鼓吹手。
斯波公仪不同于以前的武家政权,未来必然是带有神权属性的世俗政权。儒家的天命,君权天授拿来改一改在岛国用,也是好工具。
这亦是义银刻意抬高林信胜待遇的原因。他厚待林信胜,家中姬武士们必然心领神会,跟着学几句儒家名人名言,用来讨好君上。
只要形成学儒的风气,未来新成长起来的姬武士必然会渐渐转变思想。毕竟教化洗脑这种事,儒家真没输过,深受历代帝王看重。
林信胜对此当然是感激涕零,她自己的出路找到了,儒学在岛国的出路也找到了,必当殚精竭虑,为斯波家尽心尽力。
说完这些,义银感觉有点累。
他刚才和明智光秀大战三百回合,然后又被明智光秀拽到建仁寺来见林信胜,一口气还没缓过来。
铁打的汉子也经不起这么压榨,就算人受得了,腰子也会酸。
“今天就到这里吧。”
义银起身,明智光秀恭谨为他开门,林信胜伏地叩首送别君上。
这才刚走出禅房没几步,只见负责护卫的蒲生氏乡快步从门廊那头走来。
义银问道。
“什么事?”
蒲生氏乡鞠躬回答。
“君上,南禅寺住持崇传大师求见。”
义银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