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义银对林信胜的说法,认可。
岛国诸尼就是一群寄生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当权者容忍她们,只是因为世道不公,需要用信仰去麻痹底层牛马,别起来反抗。
义银盘腿坐在林信胜面前,问道。
“那照你的意思,学朱子,修儒学,就能拯救这个乱世?”
林信胜摇头道。
“悬壶济世,平定天下,自有君上这样的救世之主,此乃天道轮回,我等儒生岂敢贪天之功。
只是,打天下易,坐天下难。
镰仓幕府与足利幕府,都没能强盛三代,便转为衰弱式微,这都是前车之鉴,恳请君上明辨。”
义银笑道。
“岛国耕地散碎,山高路远,人心不齐,如果学习天朝集权,只怕连三代兴旺都撑不住,也许还不如镰仓足利两幕府来得持久。”
就岛国这个倒霉的地理环境,用天朝的集权手段,只怕死得更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基础太烂,强行复制天朝也不行。
林信胜说道。
“君上,武家制度有缺陷,就需要想办法去完善。即便不能照搬天朝法度,也可以因地制宜,总比束手旁观要好。”
义银眼前一亮,本地化改造吗?这林信胜能够想到这点,的确不是腐儒之流。
“那你倒是说说看,怎么个改法?”
林信胜严肃说道。
“君君臣臣母母女女,乃是天理伦常。
草民斗胆妄言,武家根基不稳,根子就在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屠灭天皇朝廷。”
义银点点头,程朱理学嘛,果然是这一套天理之说。
“我恕你无罪,你尽管直言道来。”
义银的宽容,给了林信胜勇气,她说道。
“自古道统可续不可废,天皇万世一系,延绵千年。
三国时候,司马懿指着洛水为誓,事后悍然食言,自此政治再无底线,权臣之身再无退路。
足利义满为一己之私,屠灭天皇公卿,覆灭神道教,自以为可以改易天地,实在谈不上英明。
她以为肉体消灭,就可以永绝后患。但她却忘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足利幕府自三代之后,将军再无统御天下之权,挣扎于亲藩与外藩之间,便是明证。
君上无道,天下大乱,此乃天谴也。”
义银也是无语,他允许林信胜畅所欲言,没想到林信胜会抓着足利义满疯狂输出。
什么叫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是诅咒足利家断子绝孙呢,林信胜还真敢说。
义银无奈一叹,当做没听到,反正是足利义昭断子绝孙,管他屁事。
“不要说以前的事了,说点现实有用的。”
林信胜鞠躬请罪,随后说道。
“足利家无道,断我岛国千年道统,所以才会连累岛国百姓沦落乱世,苦苦挣扎不出。
君上您是当今圣人,理应续上岛国天皇之道统,为万世开太平。”
义银听得背后冒汗,这林信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道是不是儒生在岛国日子过得太憋屈,什么都敢说,简直是大杀特杀。
义银忍不住回头看了眼明智光秀,他总算知道明智光秀为什么这么欣赏林信胜了。因为林信胜的理论,是要刨足利将军的根啊。
从儒学的角度看,足利义满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断了道统,所以天道震怒,引发天下大乱,乱世延绵看不到尽头。
要想乱世终结,就得拨乱发正,林信胜这是把足利义满之后的足利将军对岛国统治的正义性,全部否定掉了。
如果足利义满以后的将军都是无道失德之人,那么要寻找道统,就必须往前追溯。
这不巧了嘛,斯波先祖是足利家督为了讨好前北条家,迎娶北条公子,被迫废黜的正统继承人。
从儒学的角度来看,那一代足利家督的行为是废嫡立庶,也是错误的。所以,想要拨乱反正,必须从足利家的祖先着手。
足利家的正统要重新算起,从斯波先祖算起,真正的足利正统后裔就是斯波宗家。
现在斯波宗家灭族,只有斯波义银这一根独苗,所以,足利正统就在斯波义银身上。
林信胜这套刻意讨好君上的做法,有点董仲舒说汉武帝的故智。
第1574章大明的日本国王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义银总算知道林信胜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忍不住又看了眼恭谨的林信胜,这女子年纪不过二十,却是心思缜密,老辣得很。
她这一挠,恰恰挠到明智光秀的痒处,难怪明智光秀会视她为人才,一定要拉义银过来,慎重举荐她。
也不知道这是她自己的才智,还是身后儒学圈子的高人在指点。
足利家乃是河内源氏嫡流,源氏本身就是天照大神的血脉,天皇臣降的子孙。
要是义银能够拿回嫡流血脉源头,以此拨乱反正,他当天皇是理所应当,也续上了天皇万世一系的道统。
最奇妙的是,历史上是存在男天皇的,义银以男儿身成为天皇,也不会引来非议。
一边是天照大神的血脉,上古神裔道统。一边是毘沙门天降世,拨乱反正的现世神。
有儒学成熟的天理哲学体系为义银提供政治正义,比起佛教的迷信鼓吹,又多了一层天道保护伞。
这双重加持下来,义银的神道根基就稳如泰山了。
如果能再让织田信长出面对付足利义昭,义银手上清白,半点不沾足利一门众的血污。
保住了世俗意义上的仁义人设,这个神灵就称得上是光伟正。
只可惜,明智光秀与林信胜,她们两个算错了义银的心思。
义银前世是天朝人,此生是精神天朝人,他没有想过为武家秩序殚精竭虑,完善岛国的政治体系。
岛国精英在寻求岛国的光明之路,而义银却只想当天朝的狗。
用佛教神灵降世,拨乱反正,用天人合一,天理循环的儒家思想,把义银推向天皇位置,继承断绝的岛国道统,的确是个好办法。
从此,岛国公武合体,在代表世俗和宗教的最高领袖,新神裔的带领下,政治必然会比之前更加稳定,但这对大陆并不是什么好事。
内部趋于稳定,就意味着数十万姬武士没有了就业岗位。大多数姬武士干不了文官的活,她们所谓的奉公,就是帮主君出去砍人。
岛国内部实现和平,百万军队下岗,这得是多大的社会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输出矛盾。
当年足利义昭刚才继位将军,足利斯波织田三足鼎立。
织田信长想要拉拢义银,就说出了自己的野心,指着一张南蛮人给的全球地图,誓要统一岛国,团结武家登上大陆,对外扩张。
就是织田信长的这个想法,造成了斯波织田两家的第一次决裂。
织田信长到现在还不明白,她说错了什么。但义银却知道,自己这辈子都会压着织田信长,不给她实现这份野心的机会。
义银骨子里认定自己是天朝人,他追求的是自己一家一姓在这个岛国的荣华富贵。
而不是带着岛国人民离开这个贫瘠多灾的火山岛,走向大陆,追求幸福。
武家社会可以封建迷信,可以锁国内耗,但是,绝对不可以对外扩张。
说到底,义银始终不认为自己是岛国人。他的三观是前世的三观,自认为是天朝人,所以才会站在天朝的角度考虑问题。
听完林信胜的话,看着她期待的眼神,义银却是摇了摇头。
“我不能对不起足利义辉,她对我的恩义,不可辜负。”
义银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只能假借足利义辉的名义,正气凛然拒绝了林信胜的建议。
他是足利义辉名义上的丈夫,因此得到了政治上的超然地位。
现在,足利义辉过世,身为未亡人的义银如果把足利义满之后的足利将军全部打成僭主,怎么对得起亡妻?
这话,义银说得底气十足,林信胜也不敢反驳,她一个儒生,如果否定了义银对足利义辉的情义,怎么好意思再谈什么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妻为夫纲,义银的做法就是儒学称颂的伦常天理,朱熹来了也得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贞洁烈夫,何况林信胜这个后进晚辈。
义银坚决的态度,让林信胜无助得看向明智光秀,义银的反应和明智光秀暗示的不一样啊?这一下子把林信胜给整不会了。
要是早知道义银坚持维护足利将军家的态度,林信胜绝对不敢在义银面前大发厥词,把足利义满喷成一个傻b。
明智光秀也没有想到,义银拒绝的理由,竟然是为了足利义辉。
想到这里,明智光秀心里起了些许醋意,两腿之间流出的滑腻,也无法平复她的心。
活人,终究是争不过死人。
明智光秀杀死了足利义辉,却让义银永远对足利义辉愧疚,留下了无私付出的爱慕者形象。
即便明智光秀得到了义银的身体又如何?在感情上,明智光秀一辈子都是足利义辉的手下败将。
按下心头酸楚,明智光秀笑道。
“君上。。”
义银直接打断了她。
“明智光秀你给我闭嘴,我什么事都能听你的谏言,唯有足利义辉的事,你不配说话。”
林信胜以为的不配,就是足利斯波夫妻感情之事,不需要明智光秀这个谋士来干涉。
明智光秀心里认定,义银是恨她害死了足利义辉,才不许她多说什么,顿时黯然失色。
义银自己却清楚,足利义辉只是堵明智光秀嘴的挡箭牌,真正的原因,是义银对道统另有打算。
想了一想,义银说道。
“天皇道统,断了就断了。
我斯波义银不需要当天皇的孝子贤孙,一样可以君临六十六国,续上天理道统。”
林信胜精神一振,听义银的意思,他对儒家天理体系这一套,还是很认同的,那就是说自己有戏。
“恳请津多殿明示,天道从何而来?”
义银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