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1027章

作者:五四四五五

  姬武士们会好逸恶劳?斯波家业会走向衰败?

  当斯波家的强盛与她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她们自然会用心帮我,帮我斯波义银!

  当我的利益与基层姬武士的利益一致,她们自然会主动站出来,为我分忧解难,为我抛头颅,洒热血。

  我要的是一个团结在一起,走向强盛的斯波家。而不是一群忧国忧民的高层,和她们那些永远努力,却永远吃不饱的奴隶们。

  直政,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背后说闲话,说我创建忠基金的行为是犯傻。

  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妥协了太多,我也知道自己的性格,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

  我只希望跟随我的人,能过几天好日子,过几天当人的日子。

  我只希望我目光所至之处,被我庇护的姬武士们,能过得比外人好一些。

  我也不知道斯波忠基金能走到哪一步,我更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对是错,但我想试一试。

  我已经有点厌烦了,厌烦那些满口仁义礼信智的传统武家,厌烦那些高喊革新口号的进步武家。

  我只想让斯波家的姬武士们,能多吃几口,就吃几口吧。

  莫谈道德,莫谈理想。趁着我还能压得住场子,让全家人幸福得吃几天饱饭吧。”

  义银说完,策马向前,不再看井伊直政的反应。

  武家社会自有规则,义银很清楚自己想要好好活着,就必须成为彻头彻尾的武家,不能当异类。

  非武家,不算人。他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只能将自己融入进去。

  但来都来了,总要做些什么。

  范仲淹在宋朝就能搞家族义庄,义银在武家的游戏规则内,给底下人发点福利,让大家过几天好日子,怎么就不行?

  在他身后,井伊直政愣愣说不出话,身旁的蒲生氏乡看了她一眼,默默摇头。

  高阶武家们可不是只找了井伊直政一人,同心众是义银亲卫,蒲生氏乡作为笔头,找她递话的人其实更多。

  井伊直政还是太年轻,她虽然少年老成,但容易热血上头,被高阶武家们几句为了斯波家业考虑的言辞,给忽悠了进去。

  那些人哪里是为了斯波家考虑,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呀!

第1190章正气上洛去

  蒲生氏乡拍了一下井伊直政的肩膀,把她震醒,说道。

  “跟上。”

  井伊直政点点头,同心众的马队赶紧跟上义银远去的坐骑。

  蒲生氏乡没有再多说什么,这种事多说无益,需要井伊直政自己领悟其中关键。

  斯波家的高阶武家们为什么这么紧张?是因为分配方式变了。

  照着高阶武家的想法,斯波义银想分红,也该发给她们这些斯波家的栋梁之材。

  至于她们这些斯波家的精英是不是继续往下发,发多少,就无需斯波义银本人关注了。

  我武家自有国情在此,家臣的家臣,不是主君的家臣,不劳主君费心。

  但义银的做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搞了个雨露均沾政策。

  高阶武家不在乎每年多六石糙米,想收买她们,得加钱。但基层就不一样了,六石糙米足够姬武士们把命卖给斯波家。

  只要是为斯波家效力的姬武士,即便是家臣的家臣,也有资格拿一份斯波忠基金。

  如此一来,斯波义银与底层武家就有了紧密的关系。他不再是抽象上的主君,而是具体到每年发两次半年奖的衣食父母。

  这年头,大家都活得半饥不饱,为了一口饭吃,杀人放火不在话下,更何况是旱涝保收的六石铁杆庄稼。

  斯波忠基金,是一份有别于武家传统的新契约。

  当年关东大战,天皇朝廷不愿赏赐军功。是河内源氏嫡流的八幡太娘自己拿出钱粮,恩赏将士。

  这才有了坂东八平氏永远忠于河内源氏嫡流的誓言,有了镰仓幕府崛起的契机,有了奉公恩赏这一武家基石的雏形。

  而斯波忠基金,是斯波义银越过高阶武家,直接对基层姬武士的庄严承诺。

  只要斯波忠基金的年金一日不停,斯波家基层姬武士就会永远忠于斯波义银。

  斯波家发展壮大获取的利益,不再被家中的高阶武家垄断,所有的基层姬武士都得到一份实际的分红收益。

  斯波忠基金是突破武家传统的新分配方式,这种方式前所未有,让高阶武家发自内心的不安,又说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

  义银没有像织田信长那样,打破阶级固化,给予平民上升的渠道,让平民染指武家的军事特权。

  他只是让基层姬武士分享家业发展的红利,让基层姬武士通过新的分配方式,拿到原本被高阶武家垄断的部分好处。

  义银的举措虽然前所未有,但他依然是在维护武家集团的权益,只是他更倾向于基层的姬武士,而不是只保证高层武家的利益。

  比起织田信长毁灭武家天下的可能,斯波义银的做法自然更能得到整个武家集团的拥护。

  蒲生氏乡早就搓磨透了这件事,才会对高阶武家们的恳求,敷衍了事。

  而井伊直政还是太嫩,被高阶武家们几句爱斯波,保家业的口号打动。

  她竟然会被怂恿,在义银面前否定忠基金这一造福于基层姬武士的政策。

  好在义银没有和井伊直政计较,换作其他主君,井伊直政可就惨了。

  只要将消息传出去,有的是义愤填膺的底层武家高喊天诛,把井伊直政乱刀砍死。

  高阶武家们为什么不自己来说,反而教唆井伊直政这个小丫头出面?谁都不是傻子,怕死呗。

  由此可见,斯波忠基金的威力已经初现端倪,斯波家中风平浪静,竟然无人敢出来说一句反对。

  蒲生氏乡深深望了眼井伊直政,希望她能开窍。

  义银对井伊直政很是看重,才会让她监督斯波忠基金的运转。

  只要井伊直政想明白自己的立场,好好做事,日后前途无量。

  ———

  当义银看到井伊直政再次打马来到自己身边,双眸中已是闪烁着仰慕的小星星。

  见井伊直政一副发自内心的崇拜模样,义银不禁暗自摇头。

  他刚才把话说得悲天悯人,犹如圣人一般,其实半真半假。

  义银可没那么崇高,他只是比那些没了良心的高阶武家好一点,会感到良心不安而已。

  但若是斯波忠基金危害到他自己的利益,那么即便良心不安,他也会咬牙按住良心,先保住自己的利益再说。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义银只是一个凡人,当然不能免俗。

  斯波忠基金的建立,是符合义银利益的。所以,他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那些高阶武家肆意指责批判,悠然自得。

  说到底,肉没割到自己身上,不疼呀。

  收买高阶武家是收买,收买基层姬武士也是收买。只要性价比合适,对义银来说都是撒币,没啥区别。

  而利用斯波忠基金稳固自己的义理形象,宣扬武家新风采,对义银好处多多。

  足利义辉已经死了,随着新幕府的再立,世人迟早会淡忘这位剑豪将军,强情公方。

  义银不能指望靠着将军未亡人的身份,让别人一辈子买账。

  御剑金印是将军亲佩,足利义昭继位之后,义银必然要交还。

  不管义银愿不愿意,河内源氏嫡流的光环都会随着时间流逝,从他身上褪色消失。

  他不是女人,无法成为足利将军,河内源氏嫡流加持的影响力不在,他必须寻找其他办法增强自己的威望。

  对于足利将军家的名分之争,义银远比幕府那些人想得更透彻。太阳还有朝日夕阳之分,世上哪有永不褪色的光芒?

  未亡人之身,御台所之名,迟早是过眼云烟。居安思危,开拓新路才是正理。

  好在失去了河内源氏嫡流的御剑金印,义银还有八幡太娘的御白旗,他依然拥有独一无二的大义之名。

  八幡太娘以恩赏坂东八平氏,奠定了河内源氏嫡流作为武家栋梁的道义基础。

  义银学着源氏先祖玩一手斯波忠基金,以雨露均沾的福利体系,稳住斯波家臣团三五年,甚至十几年,应该没有问题。

  ———

  义银带着同心众继续向北,跨过宇治川之后,沿途的织田家军势越来越多,遍地是织田家的旗帜。

  蒲生氏乡不安得靠近主君,低声说道。

  “主君,织田家上洛的军势众多,我们进京只有数十骑,若是遇到突发意外,很难有还手之力。”

  义银傲然道。

  “京都是幕府中枢,织田信长再狂妄,我也容不得她在这里放肆。”

  蒲生氏乡见义银一脸大义凛然,张张口还想再劝,最后还是选择了闭嘴。

  主君一身正气,秉持正道。若事有不谐,自己大不了随主君战死,何惧之有。

  蒲生氏乡想得太多,其实义银心中笃定,自己即便政斗失败,也没有性命之危。

  织田家在近幾立足未稳,织田信长不是三好义继那个傻子,做不出无脑的大逆之举。

  织田信长有天下人之志,做事反而会懂得进退,知道轻重时机。

  幕府再立,是义银与织田信长的一场博弈。

  织田信长拿下南近江之地,在近幾之内已经有了立足点。

  义银不能允许她继续干涉幕政,进一步插手幕府内务。他要联合足利义昭等幕府武家,把织田信长驱逐出中枢决策圈。

  只有把织田信长贬为地方大名,才能徐徐图之,慢慢削弱她的势力,压住她那天下人之野望。

  义银自己也知道,这事不容易。织田信长势大难治,消灭织田家是不可能的。

  三好长庆死后,三好义继把三好家搞得一团糟,幕府都没能把三好家怎么样,何况是二百万石大大名的织田信长?

  义银能想到最好的结果,就是迫使织田信长离开京都中枢,不给她挟将军以令大名的机会,掌控幕政。

  至于失败,义银也仔细想过。

  蒲生氏乡心中那种敌我分明,玉石俱焚的激烈场面几乎不可能。

  作为当权者,义银拥有一个女性大名没有的独特优势,他是单身无子嗣的男性大名。

  简单来说,杀死他的代价太大,吞掉斯波家却有捷径可走。

上一篇:斗罗:蚁力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