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83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若是在过去,看到这样全副武装的骑士,他们怕是要当场调头逃跑。

  可现在,看着这些人,竟莫名的令人心安。

  当老人看到了骑士之中的年轻后生时,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复杂,他皱着眉头,沉思着什么。

  “大父?怎么了?”

  年纪稍长的孩童看到他的模样,担心的问道。

  牛车距离那些骑士们越来越远,那老人的眉头却愈发的皱起,眉毛都几乎扭曲在了一起。“怎么如此相像啊…”

  “不会啊…圣人在洛阳啊…”

  老人摇着头,牛车越走越远。

  很快,这条城门就被封锁了,甲士们站满了周围,一辆马车狂奔而来。

  一人急匆匆的马车上跳下来,手忙脚乱的冲到了曹髦的面前。

  “臣拜见陛下!!”

  曹髦看着面前熟悉的一头长发,忍不住笑了起来。

  没错,新元城令,司马炎。

  司马炎在曹髦身边当了多年的候补员外郎,终于得到了机会外出为官,第一站就是在元城担任县

  曹髦跳下马来,一把将他扶起来。

  “司马县令啊,这元城看起来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这些时日里莫不是都在城内伙酒作乐?”

  倘若是其余县令,听到这句话,怕是要吓得半死,可司马炎却傻笑了起来。

  他在元城不太擅长治政,故而,就选择跟懂得治政的人请教。

  没错,曹髦就是最好的人选,他常常通过书信来跟曹髦请教一些问题,询问治理地方的要策。

  曹髦从他的书信里算是看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底层情况,顺便遥控安世来治理县城。

  “陛下,变化在城外是看不出来的。”

  “不如进了城再说?”

  曹髦大笑,这才领着众人走向了元城。

  果然,城内的变化已经是很大了。

  比起那些大城市来说,略微的萧瑟,可满大街都是跑来跑去的孩童们,家门口有老人看着自家的

  孩子们:面前摆放着些吃的,有说有笑。

  偶尔有个瘦弱的小贩,挑着满满当当的零嘴,孩子们跟在他的身后,大吵大嚷。

  曹髦轻笑了起来。

  曹髦并没有走往县衙,反而是朝着当初的王府走去。

  这条道路依旧干净,远处那几个食肆红红火火。

  王府格外的寂静,大门紧闭。

  刘路率先上来,开了门,曹髦带着众人进了此处,甲士们守在了外头。

  走进这熟悉的府邸,曹髦的眼里涌现出无数的回忆来。

  “哈哈哈,还是很干净啊。”

  “路,你看那边,当初我们练习射箭的时候弄坏的柱子,还是如当初模样…”

  曹髦指着周围,领着众人走进了自己的“客厅”。

  这是一处宽敞的庭院,也是曹髦曾经跟自己的门客们伙酒作乐的地方。曹髦坐在了熟悉的上位,众人纷纷在两侧坐下。

  曹髦开口说道:“当初,我几乎不敢回屋里住,每天都想要待在这里…提心吊胆的,听不到外头门客们的声音,就怕的睡不着。”

  “故而,我就住在了此处,每天都能听到门客的噪声,睡得很是舒坦。”

  听到这句话,几个大臣都是低下了头,唯独刘路,笑着说道:“我们那时还很奇怪呢。”

  有近侍做起了饭菜,有人准备起了好酒。

  曹髦却还在感慨,“离开元城的时候,我尚且都没想过还能再次回来……”

  看着格外安静的众人,曹髦这才大笑了起来,“勿要再说这些,且吃酒!!”

  司马炎带头开始笑,方才那拘束且尴尬的场面方才有所好转。

  …“陛下,你不是要巡查灾情吗?元城也无什么灾害,怎么会来此处呢?”

  司马炎疑惑的问道。

  曹髦平静的说道:“河水两岸,都得去巡查,河北自然也是要多看,这边的水流也是众多,也是下着雨…”

  “那青徐的灾情如何啊?”

  曹髦轻轻吃了一口酒。

  “不需要惧怕,众志成城,已无大碍。”

  “雍凉那边,有郭君子负责,朕也是安心的…这两边的工程结束,不只是能抵御灾害,还能使耕

  地收益。

  曹髦说了几句,方才笑着说道:“朕现在是不怕什么灾害了。

  “任何抵御的政策,都比不得这天下百姓之归心啊...

  “过去,朕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觉得成效不够明显,总觉得应该继续做些什么..可直到这次,朕忽然发现,其实朕也做了些事情。

  “百姓们居然愿意自发的前往抵御灾害,几十万百姓一同上阵,朕还有什么可以惧怕的东西呢?”

  “当初,朕就睡在对面那间小屋子里,要听着外头门客的声音才能人睡。…..”

  “如今啊,只要朕还在这片土地上,走到哪里都能安心人睡。……总是能听到声的。”

  司马炎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

  钟会却已经明白了,他吃了些酒,脸色通红,此刻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笑那些朝中名士们,念叨了一辈子的仁政,整日都指责陛下不行仁政…仁与政,愣是学错了辈子。”

  饭菜堆满了案,曹髦赶了许久的道路,一直都没有吃东西。

  曹髦带头,其余众人也是一同用饭,狼吞虎咽。

  吃些肉,喝些酒,曹髦的脸色愈发的红润。“天下之灾甚矣,三大灾,小灾无数。”“可要破解的办法却很简单,在于民。”

  “以仁爱待天下百姓的人,任何天灾人祸都无法伤及他,都无法动摇他的社稷,更无法残害他的

  百姓。”

  “当下大魏,虽仍是千疮百孔,而世家大族已平,教育在行,乱世已终,百姓齐心……四边外敌,皆臣我华夏,不臣者亡之!”

  “纵有天灾人祸,亦有前赴后继者全力而为..朕当初离开元城时所立下的诺言,大抵是完成

  曹髦看向了身边的众人,他的眼神里带着点醉态。

  “完成了…陛下平朝乱,克外贼,定塞外,治大族,安庶民,兴教化,抵天灾,天下大治,陛下之功…。”

  “朕从来都不是为了什么功。”

  曹髦打断了随行官员的献媚。

  他再次吃了一口酒,“我起初也只是想要跑而已,只是,多好的百姓啊,我只是跟他们行礼拜见,他们便觉得我是个贤人,从不曾欺辱他们,有官员来寻事,他们甚至豁出命来要保护我。…”

  “可这些好人偏偏却又这么苦,我也只是想让他们能好好过日子而已。”

  这一天的宴会,带着别样的氛围,曹髦在这久违的故乡里,仿佛也彻底打开了自我,他甚至在酒后高歌了一曲。

  这首歌并非是什么优雅的诗歌,便只是民间樵夫的小调而已,粗鄙,却又带点别样的韵味。

  深夜,星空格外的清澈,一颗颗星光闪烁着光,令人看的格外清楚。

  几个大臣搀扶着醉酒的曹髦,因他的要求,便住在了那过去曾住的小屋里。

  窗外伴随着细细的风声。

  曹髦躺在床榻上,皱着眉头,不断的翻身。

  隔着老远,仿佛传来了老人坐在门口时豪爽的笑声,孩子们在溪水里玩闹,阵阵水花跳起。

  牧童骑着牛,游荡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耕地上,牧童的笛子发出的音乐响彻到很远。

  学堂内的学子们跟着祭酒大声朗读着文章。

  商贩们成群结队的在街上叫卖着,与问价的顾客叫嚷着什么。

  甲士迈步在长城上来回巡视,甲胄碰撞在一起,文小鸟纵马从城下飞跃。

  朝中几个大臣坐在殿内,对着政策大声的争论,张华急得脸色通红。

  炽热的土地上,百姓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挖掘,郭责身穿短衣,加入其中。

  一艘艘大船破开风浪,朝着未知的方向前进。

  一队商队走在金色的沙漠之上,铃铛声作响…。

  诸多的噪音聚集在一起,曹髦犹如当初听到了那窗外门客们的噪音似的,眉头舒坦,缓缓入睡。

  他睡得很甜

  早睡,早起。

  明日,还有更多的事情。

  全书完

番外一:玄武三年

  玄武三年。

  洛阳。

  一辆马车停在了皇宫门口,一位老人还不等左右来搀扶,便直接跳下了马车。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