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83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兖州的更治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些百姓们说起当地的官员,大多都是夸赞的。

  这还是曹髦头次从百姓们的口中听到他们夸赞当地的官员。

  从一处民居里走出来之后,曹髦满脸的感慨。

  “只是在十余年前,官吏还是肆无忌惮,横行霸道,变化何其大啊。

  钟会当即眯起了双眼,“陛下这次外出不曾隐瞒,或许是有官吏前来威胁过了这些人,让他们不许胡言乱语。”

  曹髦笑了起来,“那你就去调查一二,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吧。”

  曹髦并没有走的很快,甚至也没有清晰的目的,每次都是忽然想起哪个县就往哪边赶,四处询问调查。

  兖州这里的情况非常不错,在全力调查之中,也只是找到了三个名声不好的官员,名声不好是因为太过奢侈,甚至都没有找到贪污的证据,用的都是自己的钱,曹髦都只能是警告一声。

  徐州这里的徭役还在进行。

  但是比当初的规模要小了些。毌丘俭领着陆抗亲自前来迎接皇帝。

  毌丘公穿着很是华丽,他平日里都很少这么穿,这次却是特例,特意像钟会那样修饰了头发和胡须,找出了最好看的衣裳,前来迎接。

  钟会只是看了一眼,都将手里的笔和纸丢在了一旁,上前想要搭话。

  曹髦笑着扶起了大司马,打量着他的穿着。

  曹髦心里自然清楚毌丘公的想法,这就是不希望自己太过担心,故而拿出了最好的姿态来见自

  曹髦心里颇为感动。

  什么叫第一臣?

  这就叫大魏第一臣啊。

  这些年里,毌丘俭事事都为自己考虑,就像是父母照顾自己的孩子那般的对待曹髦,虽然不明说,可私下里却事事操心。

  曹髦拉着他的手,看了看左右,“朕派遣的皇甫君不知在何处呢?

  曹髦将皇甫谧给派出来跟在毌丘俭的身边,同行的还有好几个名医,他们的职责就是照看毌丘俭,保证他的身体无恙。

  毌丘俭有些尴尬,不知如何回答,一旁的陆抗赶忙说道:“陛下,他们都被派往各地教导那些医者,与当地的医者们去救人去了…。”

  钟会浑身一颤,此刻看向毌丘俭的眼神甚至都有些落寞。

  “真名士也。”

  曹髦长叹了一声,无奈的说道:“朕就知道大司马会如此……”毌丘俭赶忙说道:“臣尚且硬朗,尚未乏力,陛下不必担忧!”曹髦让他上了自己的车,两人一同朝着县城赶去。

  坐在车内,毌丘俭说起了徐,青等地的防灾工作。

  “各地的工程都已经完成了大半,全力而为,如以利刃破竹,毫无阻拦。…。

  毌丘俭有些欣慰。

  情况尽管很是严峻,但是架不住上下一心的天下。

  这个上下一心,不只是皇帝与官员们,是包括了那些底层百姓的。

  当这些人都开始全力参与抵御灾害的情况,甚至有大量百姓们自愿的带上东西参与进来之后,这沸腾且愤怒的河水也就逐渐平息了怒火。

  青州有超出三十万人自愿的参与了挖掘工作。

  他们拿着自己的工具,成群结队的,前往距离自家最近,乃是是那些情况最为恶劣的地方,开始主动投入到差事之中。

  官员们都惊呆了。

  他们还是头次看到这样的情况。

  过往,徭役对百姓们来说都是催命符,头次看到有百姓自愿来服徭役的。

  按照百姓们的说法,连将士们都被派来做事,他们又如何能待在家里呢?

  这是他们能报答圣人的唯一机会了!

  不需要官吏们去鞭策,不需要将士们去监视,自发而行动起来的百姓们一波接着一波。

  大义所在。

  那些想要趁机教唆的人,话都没有说完,就被愤怒的百姓们给围殴。

  或许曹髦不是过往皇帝里做的最好的,但是他确实是成果最为明显的,在他之前,在他之后,这两者的对比实在是太大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员们都搞不清楚这位圣人在民间到底有多大的号召力。

  反正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是彻底熄灭了心思,就以这個情况,想要带着人谋反…。还是洗洗睡吧。

  再强大的灾害,也敌不过团结起来的人。

  何况这次的灾害还不曾真正开始,一条条水渠出现,将水流分开,当地官员们结合多年的治水经验,诸事都格外的顺利。

  毌丘俭抚摸着胡须,夸赞道:“陛下造福社稷,行仁政;这便是仁政之利啊。”

  “百姓们知道庙堂的恩德,自发的前往救援,军队懂得保国安民的道理,不曾有怨言。”

  “天下从此要兴盛,皆因圣人之功也。”

  钟会坐在一旁,倘若是别人这么说,他得好好探讨一下关于圣人身边贤人们的功劳分配问题,但是说这话的是毌丘俭,那他就只好闭上嘴巴点头了。

  您说的很对。

  毌丘俭将曹髦带到了千乘县;也就是当初最接近受灾的地区。

  曹髦看了那一条条的渠道。

  四周都被搞搞堆集起来,不安的河水沿着这些渠道前往各地。

  这次不只是治理了河道,还通过河道来开辟出了很多条渠道和储水池,往后这周围的耕地都会得到很好的灌溉,耕地质量会再次提升。

  曹髦的眼里仿佛已经出现了那一大片的肥沃土壤。几个负责当地工作的官员站在不远处,瑟瑟发抖。他们不是因为害怕,只是因为要见到皇帝故而激动。

  这些官员并非是当地的太守们,都是县中的官吏,以他们的品级,一辈子都未必能见皇帝一面。

  曹髦接见了这些官吏们,详细的询问了挖掘等诸事,随即给与他们各类的赏赐。

  曹髦在见过了各地的防灾工程之后,终于是前往祭祀。

  曹髦并非是要在泰山顶上开大祭祀,只是祭祀的位置靠近泰山,同时距离河水也不远。

  这次的祭祀,也只是祭祀了那些治理河水有功的人,河水在这个时代只是指黄河…..

  曹髦的祭祀也很简单,就是宣读这些人的功劳。

  然后表示,自己也会效仿这些先贤们,治好水灾,使得两岸百姓们能安居乐业,不再遭受水患之苦,他又下令在此建造庙宇,在里头摆上那些治水有功的名臣们,同时将治水有功之人刻于壁。这墙壁上所记录的,不只是那些有名有姓的大臣们。

  上头如此写道:千乘县有六千八百三十二人参与治水,其中有民王杜出力甚多,获奖赏。

  这几乎刻满了整个墙壁。

  曹髦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又前往青徐各地,行踪不定。

  而祭祀的事情也是逐渐传开,各地的百姓们都是格外的激动,那几个获得嘉奖的更是如此,兴奋的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那场席卷了整个青徐的大灾,造不成原有的杀伤力了。

  这不是因为庙堂提前进行了预防,最重要的是,当下的首姓们已经不惧怕这些天灾了。

  曹髦将社稷凝聚了起来,众志成城。

  曹髦对这一切都颇为满意。

  刘路此刻也是在收集当地的诸多情报。

  青州的吏治还好,就是徐州,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次抵御灾害的时候,都出现了有故意夸大工具损耗来从中牟利的情况。

  哪怕这些人在抵御过程之中有过功劳,曹髦也没有丝毫的手软,从重处置!

  功过不能相抵,尤其是赈灾和防灾这样的大事上,就是贪了一件工具,都不能轻饶!

  这不是贪钱,这是在贪命。

  曹髦在青徐转悠了两个多月,等到天气转冷,他领着人渡河到达了河北,浩浩荡荡的前往巡视。

第168章 窗外的噪音(完结)

  元城的城墙依旧灰白。

  远远的,就能看到那城墙上所留下的诸多战争的痕迹。

  但这通往元城的道路,却跟当初记忆里的泥泞之路变得不同。

  用碎石,木枕和泥所夯筑成的干道平坦且宽阔,马车行驶在道路上,不再那般的晃动不安。

  曹髦骑着高头大马,在几个人的陪同下,指着周围的场景,有说有笑的解释了起来。

  这周围的场景既是熟悉,又是那般的陌生。“速派人去将县令给弄来!让他来拜见!”曹髦催了一下身边的骑士。

  曹髦这次是偷偷跑来元城的,他的车架还在后方,他私下里骑着骏马,领着一群骑士,加速前来

  因此直到曹髦出现在这里,尚且都没有来迎接的官员们。

  元城还是那个安静的小县城。

  细雨滴答落下,风并不算太大,别样的舒爽。

  偶尔能看到几个人晃晃悠悠的走出了县城,看到外头这些骑士,眼里满是好奋,甚至低声攀谈了起来。

  在这里,很少会出现如此规模的军队。

  曹髦此刻换上了富贵公了的打扮,而刘路则是穿着当初做游侠时那般的短衣,他在这些年里去了很多地方,却几乎不曾来过元城。

  此刻两人对视了一眼,百感交集。

  “当初陛下便是住在此处……”

  钟会低声呢喃了几句,却也不肯继续往下说了。

  那个时候的故事,如今说起来还是颇为尴尬的。

  谁又能想到,当初那個来自元城的乡下少年,能做到如今这步呢?

  有牛车载着一家子人缓缓走出县城,车上的老头正在给周围的几个孙儿们讲述着故事。

  可不远处的骑士们却夺走了孩子们的注意,顽童们看着那高大威武的骑士,纷纷大叫了起来。

  老人笑呵呵的看着这些骑士。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