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75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曹髦大手一挥,“朕的军队到达倭岛之后,就不会再有什么狗奴国存在了。”

  “这不是朕出兵的条件,这是朕对你们下达的诏令。”

  “让女王前来朝觐。”

  “若是她不能亲自前来,朕的军队在灭掉狗奴国之后,会顺路击破邪马台,收回王印,再将她押送过来!”

  难升米只觉得头晕脑胀,却又不敢反驳。

  这位皇帝年轻且强势,实在是不好对付。

  看他这意思,这哪里是要帮邪马台去攻打狗奴国,这是想要将诸国一起灭了呀!

  这让难升米极为的惊恐。

  而与众人不同,作为两次出使魏国的人,他非常的清楚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天壤之别都不足以形容这种差距。

  整个邪马台的人口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

  这数量看似不少,但是跟大魏比,那就差的太多了。

  大魏的一个郡人口可能都比他们要多,不,是一定比他们要多。

  若是论军队的素质,那就更不必说了。

  倭岛上那都是什么军队啊,邪马台联合诸国都打不过狗奴国,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对方有妖术。

  得到妖术护体的狗奴国军队,力大无穷,刀枪不入。

  实际上就是狗奴国的冶炼技术更加先进,打造出来的甲胄和武器更加出色而已。

  可他们那所谓出色的冶炼技术,放在曹魏这里就实在是不够看了。

  就是高句丽的冶炼技术都比他们要先进的多

  面对大魏,他们连半点反抗的实力都没有。

  除非是说战船遇到了风浪不过,这个可能性很少,除非是倒霉到了极点,不然不会发生

  看着瑟瑟发抖的难升米,曹髦又说道:“你也勿要惧怕,能得到朕的庇护,这是尔等的荣幸!!”

  “你现在就回去,且做好迎接天兵的准备吧!”

  曹髦大手一挥,就将难升米给赶了出去。

  在他离开之后,曹髦就将文鸯给叫了进来。

  俨然,曹髦已经决定了让谁前往倭岛

  洛阳,钟府内。

  “仲父!!这不行啊,仲父!!”

  钟骏此刻正跪在钟会的面前,看着他手里的文书,满脸的绝望。

  钟会却皱着眉头,很是严肃。

  “你父亲逝世之前,将你们都托付给了我,我必须要做好一个长辈,不能辜负兄长的心愿,我这也是为了你好,在庙堂里为郎,能有什么出路呢?”

  “你不能惧怕辛苦,必须要做出一番事业才行!”

  钟骏都要哭出来了。

  可您的年龄比我都要小啊!仲父!!

  就在今日,钟会将钟骏叫来,并且告知了他一件事。

  没错,钟会开心的宣布,已经给钟骏谋取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差事,是个肥差。

  这个肥差就是特么的去沙州当高昌郡守。

  听到这句话,钟骏眼前一黑,哭着表示愿意将这个肥差让给别人。

  沙州是个什么鬼地方啊!

  还去当太守,钟骏宁愿烂在洛阳!

  钟会却相当的严肃。

  他说道:“兄长不在了,过去兄长要做的很多事情,都落在了你的头上,这不是什么好事,兄长逝世之前告诉我,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没能完成自己的志向,却被宗族里的这些事情拖累。”

  “这些事情,我接下了,你不必理会,只管去施展你的才华。”

  “我知道你为人谨慎,做事认真,那沙州如今虽然贫苦,但是这是庙堂都要关心的地方,将来会有很多的机遇,你在这里磨砺,对你有很大的好处!”

  钟骏实在不知该说什么了。

  按理来说,钟会是小宗,他自己是大宗。

  这宗族的大事怎么也不能落在钟会的手里钟会这番行为,放在别的家族,那是赤裸裸的小宗夺权。

  趁着大宗交换权力的时候流放掉自己的侄儿,从而掌控大权。

  但是吧,钟骏知道自家仲父不是这样的人。

  倘若过去他真的有执掌宗族的想法,那父亲早就将大事交给他了。

  论地位,仲父这年纪,这官爵,假以时日,超过大父都不是什么问题。

  他还真的就是为了自己好。

  只是这位仲父向来不着调

  钟会也完全不在意他的个人意见,在弄好了奏表之后,又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好了,我已经办妥了,你明日就可以启程前往了。”

  “陛下那里,我也已经商谈过了。”

  “本来是想让你弟弟前往的,但是你弟弟体弱多病,你最硬朗,故而便让你去。”

  钟骏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的机会了,满脸的绝望,他无奈的问道:“仲父,等我到了沙州后,要怎么去做呢?”

  钟会从一旁拿出了文书,丢给了他。

  “该做的东西,我都已经写好了,你在路上要多看,只能要做到其中的一半,你都能拥有封侯的政绩了!”

  “我们要开商道,重新派遣使者,陛下还想要治理沙州,若是你能做出些政绩来,往后就可以进尚书台!”

  钟会给侄子描绘了一下美好的未来,这才将他给赶了出去。

  “好好干,勿要丢了我的颜面!”

  当钟骏低头丧气的离开之后,刘渊的眼里却有些羡慕。

  “老师,我也想要治理一地”

  “混账东西!!我好费心思的教你,是为了让你去当个区区太守吗?”

  “你不想着治天下,居然想要治一地??”

  钟会当即大怒,开口训斥。

  刘渊有些委屈,却不敢再那么说了。

  钟会忽然问道:“听闻这次考核,有很多匈奴子弟前来参与?太学就来了三十余人??”

  刘渊赶忙回答道:“是的,但是这些人没有能考到殿试的,只有三个通过了县试,太学倒是来了不少匈奴子弟只是不知道为何,这些人相貌不正,却是各个桀骜不驯,走路都要仰头叉腰的”

  “这些人前来太学,或参与考核,都不是什么坏事,往后若是跟你请教,你不要拒绝,但是,仅限于在学问上!!”

  “唯!!”

第94章 少学习,多去玩

  “元海啊。”

  “我最近读王注《礼记》,其中有些问题不曾想明白,是否能问你呢?”

  此刻,刘渊正在跟自己的老乡们聚集在了一起。

  实际上这些都是他的亲戚。

  目前来说,能进入太学里的匈奴人,基本都是那几个大统帅的子嗣。

  匈奴的几部统帅,在教化之政里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来。

  他们比雍凉的羌胡首领要配合的多,大概是因为更早就跟曹魏混在一起了,本身也向来没有什么实权,故而他们也不愿意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他们领着部族完成了改名易风通婚的诸多政策,北魏孝文改革在匈奴这里被运用到了极点。

  有着这些上层贵族配合,各部推行的都很迅速。

  而这些上层,他们大概也不需要再进行什么教化,南匈奴的情况都已经跟李虎他们那些人差不多了,无论是看他们的名字,还是听他们那一口流利的并州话,或者看他们的才学,哪里还有教化的必要?

  刘宣就迎娶了当地大族的女儿,其余众人拜各种名士为师,对经典说的头头是道。

  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谈用的都是并州话

  需要教化的是那些底层,过去,匈奴贵族一直都有意压制他们的教化,自己穿着锦绣过着中原大族的美好生活,对下却禁止他们效仿本地人,让他们老老实实的为自己牧马放羊。

  主要就是担心他们魏化后会脱离掌控,成为自耕农,让自己失去当下的地位。

  其实各地的贵族都是一个德性,谁也不能说谁黑。

  大家都是在致力于压迫底层百姓,一身心的投入到该事业之中,直到被这些人撕的粉碎。

  可在教化之政下,匈奴贵族能得到更大的利益,也就不会再去束缚底层百姓们,能摇身一变成为大魏权贵,谁还会去折腾这些穷牧民呢?

  至于在底层,对整日挣扎在死亡线附近的百姓们来说,民族意识几乎不存在,你说什么匈奴和魏人,倒不如先让我吃饱一顿饭!别让我全家饿死!

  古代底层造反的理由永远都只是吃不饱饭,活不下去。

  教化在并州进行的很是顺利,大量的匈奴牧民成为了大魏的在册人口,而这些贵族们也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诸多大族凭借着教化之功得到了爵位,少数几个更是得到了官职,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而他们的子嗣,也是作为全新大族的成员,来到了太学,准备为继续发展宗族而奋斗。

  刘渊在他们之中当然是最强的一個。

  这从他的头抬起来的角度就能看出端倪来。

  他们也愿意跟刘渊请教一些问题。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