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75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他赶忙令人准备美食好酒,随即笑着说道:“朕将你们从平州请来,就是为了听到这句话啊!”

  “你们勿要担心,朕向来不会亏待有功之人,倘若你们能立下功勋,朕绝不会疏忽对你们的赏赐。”

  “当今朕完成大一统,海外的诸国尚且还不知道这件事,朕要开辟比后汉更加强大的盛世,海外岂能不来朝贡往来呢?”

  听到这番话,朱应忽然说道:“陛下,臣在扶南的时候,曾遇到一个人。”

  “此人唤作陈宋,乃是天竺人。”

  “我当时非常的惊讶,不知他一個天竺人为什么会出现在扶南国,后来得知,从海上能到达天竺。”

  “我们曾跟着他前往天竺方向航行,看到过几处岛屿,岛屿上的人文风土与我们截然不同,相貌怪异”

  听着朱应的话,曹髦都忍不住点头,听的很是仔细。

  朱应又看向了康泰,“康公有本书,唤作《吴时外国志》,其中就记载了海外的诸多小国,也包括天竺那边的诸多岛屿。”

  曹髦又看向了康泰,康泰也回忆起了这件事,如实的说起了自己在海外所见过的诸多小国。

  “过去,曾有个商人,此人唤作秦论,他是从大秦国来的,前来朝见大皇帝。”

  “大秦??”

  曹髦愣了一下,他还真不知道这件事。

  孙权还见过罗马人??

  “可详细告知!”

  康泰赶忙说道:“黄武五年的时候,他从海路到达交趾郡,当时的太守赶忙将他送去拜见大皇帝。”

  “此人知道一些雅言,却不是很熟练,他不是一般的商贾,光是随行的奴仆就有两百多人。”

  “大皇帝曾经跟他询问了大秦国的风土人情,他一一回答,后来他看到了山越人,觉得很是稀奇,就跟大皇帝讨要,大皇帝就送给了他一些山越奴仆,派遣官吏送他回国”

  曹髦都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从水路来的罗马人啊。

  这也是厉害。

  这更是加强了曹髦要派人出海的想法。

  当曹髦问起该怎么更多的跟这些外邦取得联系的时候,朱应苦笑着说道:“陛下,其实吴地有很多商贾,都想要外出,只是原先不许他们外出而已,陛下若是下令允许这些商贾外出,他们也能前往天下各地,宣扬大魏之威。”

  “可是,陛下为何要这么做呢?”

  朱应随即解释了起来。

  原来,吴国是禁止百姓们私自出海的,而孙权本人对那些荒岛也不是那么的在意。

  吴国本身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地方都没开发完,哪里顾得上海外的那些岛屿呢?

  而且吴国人口不多,孙权认为,倘若允许他们出海,就会出现大量百姓逃亡的情况。

  尤其是商贾们,他们可能会贩卖国内的一些重要资源,这是孙权所无法容忍的。

  商贾一直都不太受封建统治者们的喜爱,不只是孙权,很多君王都认为商贾皆无良,认为他们不从事生产,不能给国家产生任何的利益。

  曹髦当然知道这是错误的。

  商业活动是应当被庙堂所保护的,民间的商业活动同样能推动庙堂的发展。

  商贾们所能到达的地方,庙堂随后也能前往

  况且说商贾出卖庙堂利益大魏周围也得有人能让商贾们去出卖利益啊,他们卖给谁?邪马台吗?

  还是有着一万大军的扶南国??

  还是在千里之外的大秦?

  以华夏商贾们的性格,哪怕是去经商,只怕都是去薅别人的羊毛,薅完了就带着这些东西跑回来

  曹髦又与这些人攀谈了起来,结果是越聊越投机。

  朱应和康泰都没有见过曹髦,在他们的印象里,曹髦是一个残酷无情,时不时就会发疯,将人诛杀三族的那种暴君。

  但是在攀谈之后,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个皇帝待人很是亲切友好。

  他甚至对海外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

  说起海外的人文地理,他能说出一番自己的认知来,而且不会自说自话,很乐意接受新的知识。

  在这一刻,他们两人终于明白为什么能完成大一统的人会是他了。

  面对这样的皇帝,吴国输的不冤啊!

  气氛随即变得融洽。

  朱应二人说了很多关于正确出海的建议,曹髦全部接受。

  他对这些航海家们非常的重视,对整个航海事业也是如此。

  到了这个时候,朱应反而是有些纠结了起来,几次欲言又止。

  看到他的模样,曹髦笑着说道:“在朕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朕从不会因为言语使人获罪。”

  朱应这才说道:“陛下,臣是想要跟您谈一谈吴国大族的事情。”

  康泰一愣,赶忙低头,扯了扯朱应的衣袖,示意他别多说。

  曹髦却平静的说道:“好啊,你有什么要说的呢?”

  朱应这才说道:“陛下,吴国既然已经归降,那陛下就应当将吴人当作自己的子民来对待,当初秦失天下,汉得天下,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秦人将六国都当作俘虏,逼迫他们,欺辱他们,最后使得六国皆反,而汉太祖皇帝却以仁德对待诸国,让他们休养生息,一视同仁,这才有了大汉天下。”

  “您先后击破了蜀国和吴国,但是却效仿始皇帝,不能一视同仁,这难道是治理好天下的政策吗?”

  曹髦有些惊讶的说道:“怎么不是一视同仁呢?朕击破蜀国和吴国之后,免除了他们的徭役和税赋,动用大量的钱财粮食来修建渠道,搞水利,开垦修田,如今两国的百姓们都已经安稳了下来,这难道是苛政吗?”

  朱应无奈的说道:“陛下,您强行迁徙两地的贤人,我们这些人到达平州之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甚至要下地耕作才能养活自己,众人颠沛流离,死掉的人非常的多,大家对这政策都有怨言,您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对两地贤人的迫害吗?”

  “我们也都愿意辅佐陛下,愿意为您效力,还请陛下能很好的考虑这件事啊。”

  曹髦听闻,顿时笑了起来。

  “朕曾经跟钟会谈过秦汉的事情,朕询问钟会,秦何以失天下,汉何以得天下。”

  “钟会说:这是因为秦国没有迁徙各国的大族,导致各国大族纷纷起兵复国,而前汉则是迁徙各地大族于西北,这才得到了天下。”

  “你觉得呢?”

第93章 必讨之

  朱应无言以对。

  “陛下,平州各地都是哭声,这些人受尽了折磨我知陛下乃是仁义之君”

  “好了。”

  曹髦打断了他,他认真的说道:“就是因为朕仁义,才要行这样的政策。”

  “你们当初都做过什么,难道这么快就忘记了?”

  “朕没有杀了他们,便已经很是仁慈了,难道下地耕作对他们来说就是折磨?那他们原先那成千上万的佃户呢?他们怎么说?”

  “不食农耕,整日夸夸其谈,只是因为有个富裕的家境,就肆意妄为,鱼肉百姓,如今却要哭诉让朕来赦免?”

  “朕要如何赦免他们呢?给与他们钱财,送他们回去,将他们掠夺而来的耕地还给他们,再将百姓们拽起来给他们当佃户,让他们继续去作恶,继续去服散,去饮酒!!”

  “好让他们可以安心的聚集在一起扯一些毫无意义的点评和文会?!”

  “这些人还会做什么?!”

  “朕放过他们,那谁来放过百姓呢?!”

  曹髦的手指头叩打着面前的木案,“朕告诉你,自从蜀国和吴国没了这些大族之后,百姓们生活的越来越好了,从他们那里弄来的耕地,容纳了无数贫苦百姓,他们都有了耕地,可以不怕被饿杀了!”

  “这两地都变得繁荣了起来,百姓们整日高呼万岁!”

  “朕不能成为所有人眼里的仁义之君。”

  “起码,不能成为那些祸害天下之人眼里的仁君。”

  “当然,在你们的眼里,你们都是贤人,那些底层百姓们一钱不值,是不能与你们相媲美的,可是在朕的眼里,一个在耕地里辛勤劳作的百姓,他的地位就是要高于一个只知道服散饮酒的烂人!”

  “观其行,知其人。”

  “朱公,您现在可以讲一讲,朕该如何对这些人行仁政啊?”

  朱应此刻支支吾吾的。

  他过去一直都觉得,他们遭受这样的处置,是因为他们是吴人。

  可在曹髦说完之后,他忽然觉得,似乎不只是因为这個原因

  康泰看出了好友的窘迫,赶忙说道:“陛下,是我们见识不足,过去犯下了那么多的过错”

  曹髦摇着头,“无碍,你们都已经接受了惩罚,而伱们两人,又有能力去做贡献,朕可以提拔你们,重用你们,就是其余那些人,只要是愿意出来做事的,朕也不曾遏制过他们。”

  “前不久,平州有郡守给朕上奏,举荐了一个顾家的小子,说此人很有才能,在地方上颇为可惜。”

  当两人从太极殿走出来的时候,康泰忍不住抱怨道:“朱君,你也太急了些!”

  “我们才初次见到陛下,怎么能说出那些话来?”

  “若非陛下仁慈,我们岂不是都要被处置了?”

  朱应沉默不语

  曹髦在休息了几天之后,再次召见了邪马台国的使者。

  而这一次,曹髦的态度比上次要稍微缓和了一点。

  难升米跪在曹髦面前,头都不敢抬起来。

  曹髦开口说道:“虽然你们的行为让朕很是愤怒,但是狗奴国敢无视明皇帝的诏令,这就是对大魏的挑衅。”

  “朕会派人去解决这件事的。”

  “但是,你们的女王必须要亲自前来洛阳内,拜见朕!”

  难升米抬起头来,不安的问道:“陛下,倘若女王前来洛阳,狗奴国再发动进攻”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