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68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说完,刘渊转身就走。

  只剩下了一个满头雾水的刘竟。

  名士之相?

  名士之相该是什么样的?是没有刘渊这样的气质吗?

  懂了!回去就让他去学!!

  当晚,刘豹就令人收拾东西,准备派人送刘渊前往洛阳,

  刘渊的母亲很是奇怪。

  “您先前不是还说让阿渊留下来,不急着回洛阳吗?为什么现在又急着送他过去呢?”

  刘豹摇着头说道:“过去是我无知,那五经算什么,我儿所学的,乃是真名士该学的东西啊!”

  “我得给他老师准备一封厚礼,绝对不能轻视!”

  魏国跟拓跋开战。

  高句丽倒了血霉。

  最初毌丘俭做出一副要攻打高句丽的模样,吓得高句丽王连夜逃离了王城,他们丢下了大量的城池,携带着百姓和大量的物资朝着肃慎那边赶路,就怕毌丘俭开始追击他们。

  这一路上,拖家带口的,出现了不少的减员。

  结果最后才发现,毌丘俭去打拓跋部去了!

  高句丽王是又喜又怒。

  喜的是自己安全了,怒的是白白跑了这么远。

  高句丽决定留下来观望,没有再继续跑路。

  当他们看到魏国在拓跋境内大杀四方,打的拓跋抱头鼠窜的时候,心里是说不出的开心。

  早就说了,跟毌丘俭对打是不能用游击战的,不长记性!

  他们甚至为毌丘俭的胜利而开心,似乎对手越强,越能证明当初不是他们太菜,是真的无力回天。

  可看着看着,他们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拓跋部被击败了,然后他们开始跑,这一切都没什么问题,可特么的为什么要往我这里跑啊?

  再把毌丘俭给招惹过来可怎么办?

  就在他们准备警告对方,让对方离开的时候,拓跋部却发动了对高句丽的袭击,他们攻陷高句丽的城池,劫掠其人口,隐约有要吞掉对方的意思。

  高句丽王勃然大怒。

  毌丘俭来欺负我也就算了,你个区区蛮夷野人,也敢来招惹我们?

  真当我们是泥捏的?

  双方顿时扭打在了一起。

  高句丽在兵力上是劣势,况且对方有拓跋绰等优秀将领们指挥,高句丽被打的节节败退。

  被毌丘俭所打跑的溃兵将他们打成了这样,高句丽王几乎吐血。

  他当即决定亲征,要跟这帮人好好较量一下。

  毌丘俭此刻就在一旁,看着败者组的两位选手大打出手。

第28章 太学讲学

  一辆马车朝着太学的方向缓缓前进。

  郭平坐在车内,看着一旁的陈植,“弘先,你阿父没说什么吧?”

  “我阿父大概还不知道这些事情,我大父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吩咐我往后不能鲁莽行事。”

  陈植说着,又忍不住叹息。

  “当时就该听我的,直接说我们的身份就是了,他们哪里还敢多嘴?非要惹出这般麻烦来。”

  郭平有些尴尬,“当时听他们的言语,实在是气不过”

  陈植没有再多说什么。

  当时郭平忽然大怒,其实不是因为王济,而是因为郭琦的那几个族兄弟。

  那几个人的嘴实在是太脏了,一顿羞辱,郭平直接就炸了,上去就与他们动手,至于最惨的是王济,纯属是因为这个人比较能打,郭平带去的几個侍卫竟打不过,于是乎,挨了一记正义的闷棍

  两人此刻正朝着太学赶去。

  今日太学里有个大事,洛阳内的诸多士子们都得知了这个消息,郭平跟陈植也就约定好一同去凑个热闹。

  “我听人说,那谯公乃是蜀地大贤,他很年幼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跟他的母亲,兄长一同生活,非常的喜欢古籍,好学痴迷。”

  “他的家庭极为贫苦,但是他从不治理产业,只是每日诵读典籍,废寝忘食,他的母亲对他很是失望,家里的事情都落在了他兄长的身上,他研究了六经,擅长书法,熟悉天文,身高八尺,为人简朴,不擅言谈”

  “听闻他后来扬名蜀地,蜀地的丞相诸葛亮就让他来拜见。”

  “此人站在诸葛亮面前,因为不善言谈,支支吾吾,左右皆发笑,诸葛亮就举他为劝学从事。”

  “后来有人提议将方才那些发笑的人都处置了,诸葛亮就说:我尚且都忍不住,何况是他们呢?”

  陈植越说越快,甚至还说起了几个他与其余名士的趣闻。

  “我听人说,他年少时曾跟着大名士秦宓学习,后来他就以弟子来自居有一次,他去见名士杨戏”

  郭平忍不住打断了他。

  “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呢??”

  “这几天洛阳里很多人都在说啊,你不知道?哦,对,你在府内反省反正现在洛阳内都在谈论他的事情!”

  陈植激动的说着,郭平却皱起了眉头。

  “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蜀国灭亡也很久了,他来到洛阳也有一段时日了,过去从来不曾听到关于他的事情,怎么这几天就忽然有这么多呢?”

  陈植瞥了他一眼,方才说道:“还能为何,定然是有人为他造势呗。”

  “而且这个造势的还并非是寻常之人,定然是有一个大族为他背书,不过我也好奇,这谯周乃是蜀人,怎么会有大族愿意去帮助他呢?”

  “这可是犯下了忌讳的。”

  郭平挥了挥手,“无碍,等去了太学,自然也就知道了。”

  两人聊着天,终于是来到了太学。

  太学门口早已是堆满了各类的马车,那些送名士们前来此处的仆从们,三三俩俩的聚在一起,让此处格外的热闹。

  连着三条街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甚至有小贩已经带着东西前来叫卖了。

  这些大族家的仆从,向来有钱财。

  况且,在这太学门口,他们也干不出买东西不给钱的事情。

  郭平跟陈植下了车,令人在这里等着,便徒步走进了这太学内。

  太学这些时日里一直都不曾扩建,但是来往的人却多出了不少,曹髦在名士圈里的名声,怎么说呢,毁誉参半。

  在底层百姓之中,曹髦的名望极高,已经完全超出了当初的文帝,光是他允许百姓们耕种公田,就足以让农民们对他感恩戴德了,甲士们更不用说,整个大魏的军方之中,曹髦的名声应该是跟武帝时差不多的。

  如今的曹髦,哪怕什么都不戴,什么都没拿,也能直接诏令天下的大军,完完全全的开国之君。

  甚至是在商贾们之中,曹髦的名声也是非常的不错。

  曹髦并没有效仿汉武帝时那样对商贾们出重手。

  对那些搞垄断经营的大门阀出手就可以了,对这些中下层的商贾,没必要那么的苛刻,庙堂不能只是种田,还得有人去搞商业。

  这些商贾们同样也是遭受迫害的那一批人,门阀的苦,他们也没少吃。

  过去那些大族出身的官员们可都敢领着军队去抢他们的商品。

  曹髦给予了他们一个稳定的经商环境,减少了官员与门阀对他们的压榨和迫害,同时降低了部分的商税。

  只有在这些名士士人之中,才能听到对曹髦的非议之声。

  在不少名士的眼里,曹髦是个暴君。

  他们觉得曹髦不敬重贤才,用酷烈的刑罚,违背圣人之道。

  但也不是所有的士人都这么想,部分有大志的士人,都觉得当今皇帝雄才伟略,一统江山,那是可以媲美高祖光武的存在。

  另外,那些出身不好的士人,对曹髦格外的敬重。

  因为曹髦将自己的皇家图书拿出来给他们看,还允许他们参与考核,没有像文皇帝那样逼他们去当治学吏。

  可无论怎么说,洛阳如今的学术氛围都是远超过去的。

  天下大一统,那些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名士们也都纷纷走了出来,大量的士人们聚集在洛阳,太学成为了学术中心。

  如今负责太学的夏侯和,钟毓等人,对太学诸事也是非常的上心,他们常常邀请一些大儒大家前来,在太学内搞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

  太学内简直是人满为患,甚至还能看到有维持秩序的甲士。

  郭平跟陈植快步走向了专门举办活动的高台处。

  一路上时不时就有人跟陈植行礼寒暄,他在这里还是挺有名声的,郭平就不认识太多人了。

  此刻谯公还没有来,或许是还在准备。

  陈植便带着郭平去认识一些好友们。

  “郭君,这位便是我常常对您说的好友,他叫夏侯湛,乃是博昌愍亭侯的曾孙”

  “这位乃是陛下的养子郭平,夏侯君或许是认识的。”

  郭平看向了此人,随即他便愣住了。

  只看此人年纪不大,模样却俊俏的过分,他的肌肤白嫩,犹如积雪那般,整张脸上都找不出半点的瑕疵来,双眼明亮,好一个俊美之人啊!

  这真的是夏侯渊的曾孙吗??

  他们家也能生出这般美男子来?

  郭平都看呆了,甚至都忘了行礼。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