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67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如今,中书台已经是由卫瓘来打理。

  华表只是名义上的中书台之主,但早已经不亲自做事了,至于陈骞的兄长陈本,他已经逝世了。

  在如今,卫瓘可以选择将法令收起来,然后以某個理由拒绝执行,去找皇帝劝阻,同时将这件事传出去,然后召集更多的帮手,来阻挡皇帝做这件事。

  这也是过去的中书官员们常常去做的事情。

  只要发挥出色,即使找到了帮手,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几乎所有的大族都会站在他这边,到时候,就是皇帝,也只能无能狂怒

  但是,有一点。

  现在的皇帝不是病重的明帝,更不是毫无实权的齐王。

  甚至都不是需要跟大族们做出妥协的文帝。

  派人前来告知的,是那位刚刚统一了天下,手里猛将如云,可以将大魏再次血洗一次的强势皇帝,这都几乎等同于开国皇帝了。

  卫瓘的脸上顿时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无碍,我只是惊叹于陛下的仁德!我这就颁发!”

  张华似笑非笑得看着他,并没有说话,卫瓘迅速忙碌了下来,正式的拟定了法令,开始按着曹髦的吩咐来进行颁发。

  张华并不怕他会拖延或者提前告知什么人。

  就以如今的情况来说,皇帝对付大族最难的一点,就是因为那些亲近的大臣,下不去死手。

  没错,大族在皇帝面前的牌就只剩下了感情牌。

  除此之外,再无半点威胁。

  他们若是敢效仿从前那样,联合起来给曹髦找事。

  曹髦能将他们一次性给屠掉了,这大概都用不了一个月的时日。

  今非昔比啊!!

  过去这些人是何等的强势?

  强如司马师,都曾被他们逼到不敢下手。

  他们联合起来的时候,整个庙堂里都是他们说了算,就如文帝,明帝在一些时候也只能选择避让。

  但是如今的情况可就不同了。

  没有哪个大族敢跟皇帝过不去了,现在跟皇帝作对,那不只是要搭上自己的三族,连带着留给后史的名誉也都毁了。

  张华只是说道:“做完这里的事情后,可以到东堂面见陛下。”

  说完,他就转身离开了此处。

  即使是在他离开之后,卫瓘都没有别的想法,他迅速按着皇帝的想法拟定了该法令,随即令人前往颁发。

  做好了这一切,他便迅速前往东堂。

  庙堂里的聪明人,其实很多都已经想到了这一天。

  像陛下这般强势的皇帝,怎么会允许各地拥有一群土皇帝呢?

  这是迟早的事情。

  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卫瓘心里是说不出的复杂。

  到底是为了天下有了如此圣王而感到高兴,还是要为了自己这些人的利益而惋惜呢?

  卫瓘这一路上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不知不觉之中,他终于来到了太极殿。

  满长武满脸肃穆,这个大高个将他挡下来,随即进去禀告,很快,他就被带到了曹髦的面前。

  皇帝陛下坐在上位,是专门在等候着他。

  在看到皇帝的那一刻,卫瓘似乎也就找到了答案。

  他慎重的朝着曹髦行了大礼。

  “陛下!!”

  “哈哈哈,卫君怎么忽然这般拘束了?”

  曹髦一如既往的热情,他对卫瓘是相当重视的。

  这人虽然出身大族,可大概是因为年少失去父亲的原因,故而没有名士病,他为人公正,跟其余大族比起来也算是清廉,能力出色。

  至于为什么另外一个人年少失父后却没有养成这样的性格,大概是因为人家还有哥哥来疼爱他吧。

  曹髦一直都很想要重用卫瓘。

  如今卫瓘实际上已经开始处置中书台的事情了。

  再过段时日,保不准就得挂个侍中,然后再在尚书台当个仆射什么的过渡一下,往后就可以成为正式的中书令,执掌中书台。

  在对方坐下来之后,曹髦没有绕圈子,直接开口问道:“关于朕的赏田令,你觉得如何呢?”

  卫瓘当即回答道:“陛下,您想要赏赐群臣的想法,臣是非常赞同的,但是有一点。”

  “哦?”

  “有何不妥之处啊?”

  卫瓘赶忙说道:“陛下,就怕有低品级的狡猾小吏,会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而将名下的土地分发到亲族的手里”

  “故而,臣以为,既是要赏赐,不如给天下人也都进行赏赐,男女皆有规定的耕地数目,不能超过,如此最好。”

  曹髦眯了下双眼,这正是钟会所说的。

  钟会想要给天下人都规定一个规定的数目,对底层百姓们来说,这是庙堂允许他们自己去开垦,只要不超出这个标准就好,而对大族来说,就是收敛点,别特么超过这个数目!

  将天下人以官爵来区分,每个人都设立一个限制。

  这就是钟会简单粗暴的政策。

  大族都想着如何将皇帝装进笼子里,这位是在想着如何将天下给装进笼子里。

  虽然听着离谱,但是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却是规定过众人所能拥有的耕地,虽然西晋王朝的法令是对大族拥有耕地私宅佃户特权的立法承认。

  但是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可曹髦如今要推行的,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这是要直接将大族的根基都给拆了。

  多出来的那些耕地,最好是乖乖交给庙堂,就算不交给庙堂,那也给我分出去,然后缴纳税赋!!

  别想用自己官员的身份来避税!!

  卫瓘一番话,却是将曹髦还没有决定好是否要公布的想法都给想到了。

  实际上,曹髦不是很在意官员们是否会将自己的耕地分发给亲族,因为,亲族没有官爵,那就得缴纳税赋这对庙堂也不是坏事。

  当然,能收回来是最好的。

  收回来将其变成公田,然后分发给那些脱离了主人的佃户,能更大的增加庙堂的收入。

  曹髦试探性的问道:“不知卫君有什么可以教朕的?”

  卫瓘此刻再也没有迟疑,结合陛下的想法,侃侃而谈,他甚至都没有隐晦的去说,他是直接以如何限制兼并耕地为主攻方向,向曹髦阐述了他个人的一大堆想法。

  嘿,别说。

  果然还是大族最知道如何对付大族!

  曹髦很是认真的听了卫瓘的讲述,卫瓘的想法跟钟会酷似,都是比较激烈的那种,强行颁发规定,形成一个惯例,然后重点去打击那些没有遵守的人,好通过暴力的方式来缓和土地兼并问题。

  卫瓘还补充了一点,那就是对退休官员们的赏赐规定。

  “就你了!”

  “你跟茂先两个人来一同负责这件事!!”

第17章 今日方知皇帝之贵也

  甘露元年。

  大魏正式颁发了赏田令。

  对各地官员们所拥有的耕地,佃户等数量都做出了一个详细的限额。

  该法令刚刚颁发,就在洛阳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整个洛阳都是风起云涌,官员们相聚的次数忽然就多了起来。

  各地都传来了诸多窃窃私语,其中皆是对新法令的不满。

  但是奇怪的是,颁发之后的几天内,也没有一个人到皇帝面前表达自己的不满。

  别说是去皇帝面前了,就是公开去批判过该法令的大臣,都找不出一個来。

  大族都是需要带头人的。

  那么在如今的大魏群臣里,谁能带头,领着诸多大臣们来反抗皇帝呢?

  王昶?

  胡遵??

  毌丘俭???

  如今庙堂里的那些实权派,清一色都是陛下的心腹,而且还都是些不是那么在意宗族的人。

  在曹髦眼里,这些人一心为国,而在那些大族的眼里,他们大概就是假清高,只在乎自己,不顾大局,乃是自私之小人。

  这些人是完全赞同赏田令的。

  庙堂的收入连年降低,官员们的耕地和家产与日俱增,谁能受得了这个啊?

  这些不缴纳税赋的官员们,将自家宗族的耕地都归纳在自己的名下,兼并越来越多的土地,地方上连年丰收,却跟庙堂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成何体统。

  也就是曹髦为人宽厚,类似的事情若是发生在前汉,你就看那些皇帝怎么杀他们吧!

  不杀的他们的人头堵住了黄河都不会停手。

  他们可能都达不到如今这样的规模就被干掉了。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