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674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那便好,成君,你看看这局势,谁有优势啊?”

  “陛下!!”

  成济其实不懂这些,他不喜欢对弈,但是回答陛下保证是没错的。

  曹髦却笑着收回了手,“这你可猜错了,朕输了,茂先更胜一筹啊!”

  张华急忙说道:“陛下,这话可万万不能传出去,若是被钟尚书得知”

  曹髦活动了一下脖颈,“还是跟你对弈有意思,有输有赢,不像安世,有些时候朕故意想要输给他都难。”

  成济赶忙说道:“这次想来也是陛下故意输给张君的,不然张君怎么能赢得下您呢?”

  曹髦瞥了一眼成济,“又想出去当官了啊?”

  成济一愣,随即腼腆的挠着手,“陛下,我那兄长都快当四镇了,我还在此处当个校尉。”

  听到这句话,就是张华都忍不住想给他翻个白眼。

  当真是不识货的莽夫啊!

  伱这校尉的位置,那是真的给个征北都不换。

  怎么会有人想急着离开这个位置呢?

  张华都不敢想象,他哥哥要是知道他的这个想法,会气成什么样子。

  他这个殿中校尉,整日都陪在皇帝身边,皇帝出行时他开道,皇帝睡觉的时候他守夜。

  可以说,就这个校尉,哪怕独自去中军那边转悠,夏侯献不敢说出来行礼迎接吧,也得是笑呵呵的出来接待寒暄。

  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东西。

  保不准哪天皇帝开心了,一句话就能让你的爵位超过那些征北征东,还没有人敢多说什么。

  曹髦长叹了一声,他看着成济,“也罢,既然你一直都想要外出为将那你就不要当杂号将军了,去幽州吧,去大司马麾下,跟文鸯一起,去拼个爵位出来吧。”

  成济眼前一亮,很是开心的问道:“陛下当真愿意放我出去吗?”

  曹髦很是不悦,“朕难道是将你关押在这里了吗?!”

  成济自知失言,赶忙请罪。

  “算了,你今日就去吧,大司马作战,那是不动则已,一鸣惊人的,若是你现在不去,到时候只怕都结束了!”

  “多谢陛下!!”

  自以为很赚的成济傻笑着起身,忽然,他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陛下,臣若是离开了,谁来保护您的安全呢?”

  “呵,这位置可不愁无人来做,你只管去就是了!”

  成济再次行礼,笑着离开了此处。

  张华摇着头,“他兄长若是知道了这件事”

  曹髦笑着说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既然他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那就让他去吧。”

  张华问道:“那这殿中校尉的职位”

  “从宗室里挑选一人便是了。”

  曹髦似乎早有人选,他说道:“便让满长武来担任吧!”

  张华恍然大悟,这人确实是比成济更加适合来担任这个位置。

  曹髦随即说起了天下的事情。

  “今日,陈泰等人在吴,邓艾在蜀,郭责与马隆在雍凉,这些人都在处置地方上的事情。”

  “庙堂内,群臣还在商谈州郡的事情,裴秀等人在解决学校的事情,谯周等人在想着经典,嵇康等人在改文风,钟尚书等人在想如何遏制耕地兼并。”

  “还有大司马在幽州,准备讨伐塞外的胡人。”

  “事情太多反而会杂乱,最后什么都办不成。”

  “目前来说,能办好这些事情就足够了,茂先啊,这些事情,都需要你来相助啊。”

  张华是知道皇帝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却不知竟是如此之多,而且这些事情每一个都很重要,都不能轻视。

  曹髦认真的说道:“这吴地和蜀地的事情,我们暂时可以交给他们来完成,若是出现了什么麻烦,再插手也不迟,倒是这庙堂里的几件事,是必须要尽快完成的。”

  “朕觉得,最先要办妥的就是这耕地的事情了。”

  “确保农民们都有耕地,确保大族的土地不会无限制的扩张钟会原先上奏,可他的政策实在是太过激进。”

  “只是他所谈起的几个方向,朕是很认可的。”

  张华坐下来听着曹髦的话。

  “除却钟会,杜预跟鲁芝也曾跟朕说过这件事。”

  “朕觉得,应当平衡一下这三个人的想法。”

  “首先就是要限制一下这些大族了,朕决定按着钟会所说的办法,按着官爵来指定他们所能拥有耕地,佃户的数量,若是超过了便以僭越的罪行来处置。”

  “茂先觉得如何呢?”

  “那荫庇该如何进行呢?”

  张华不答反问。

  曹髦回答道:“钟会认为官吏只能庇自己一人,亲族皆不在荫庇的范围之内。”

  官员们是不需要缴纳税赋的,而他们的佃户自然也不需要,这就造成了大族与国家争夺劳动力,钟会认为,大臣只能顾及自己,不能再庇护其余亲族也一同不缴纳税赋,同时,对大臣所能拥有的耕地和土地做出一个限制来。

  张华听闻,顿时摇着头。

  “如此怕是有些不妥,可以按着官员们的品级进行拟定。”

  “嗯,朕也是这么觉得你看看这些。”

  曹髦从案下拿出了一些奏表,递给了张华。

  而这些,正是钟会,杜预等人的上奏内容。

  张华很是认真的看了起来,他看了好几遍,方才说道:“陛下,我还是觉得杜尚书的奏表更加合理一些。”

  “是啊,钟会实在是太过激进了对于限制官员的事情,就按着杜预的想法来办。”

  “但是,对农户的保障,还是得按着钟会的想法来办。”

  “杜预的想法过于稚嫩了”

第16章 赏田令

  “赏田令?”

  中书台内,卫瓘看着刚刚从庙堂所送来的文书,心里很是惊诧。

  按理来说,庙堂无论要颁发什么法令和政策,中书台是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的。

  他们总是会提前听到一些风声,做好准备。

  但是这一次,这法令当真的是毫无征兆的下发到了中书台,要求中书台尽快办法。

  卫瓘顿时有些懵。

  他认真的翻看了这法令,如此看了一遍,顿时脸色苍白,汗流浃背。

  这哪里是什么赏田令啊!!

  这分明就是收田令!

  曹髦交给中书台的诏令里提到:大魏完成大一统,天下的官员们出力很多,朕决定对他们进行赏赐,同时更加明确其上下尊卑,让立下功劳的大臣们得到应有的权力。

  接下来就是赏赐的内容了。

  一品官员能占地两千亩,二品官员占地一千五百亩,如此缓缓递减。

  最底层的官员,只允许拥有三百五十亩耕地,允许保留五位佃户。

  按照魏晋时期的土地丈量和产出,一个成年男丁要养活一家人,需要七十亩耕地。

  一个九品官员能拥有五倍于中人的耕地,这其实不算少,已经算是很大的差距了。

  但是有个问题,说是赏,但实际上曹髦没有打算给任何人分发耕地。

  他只是很大方的表示:往后你们就可以合法拥有这么多的耕地啦!

  可是,这耕地很多吗??

  如今的那些大臣,别管他的品级,谁家的耕地不是以万亩来计算的?

  别说耕地了,就是家中的奴仆佃户都是以千,以万来计算。

  你告诉我这是赏赐??

  卫瓘都能想到,当这项法令正式面向天下的时候,会引起多大的风浪。

  卫瓘此刻内心有些苦涩。

  实际上,卫瓘的家产也不少。

  他们家可是经学传家,他父亲是当过尚书的!

  这样的大家族,家产怎么可能会少呢?

  这诏令显然会影响到卫瓘自己。

  他抬起头来,看向了站在面前的张华。

  张华很是冷漠的注视着他,卫瓘方才的神色变化,都被他收入眼底。

  他是一点都不着急,只是平静的问道:“卫公,为何迟疑啊?”

  庙堂那些不利于大族的政策很难执行,就是因为所有关键位置上的人几乎都是大族出身的。

  倘若皇帝要发布不利于大族的政策,他的幕僚们会先劝阻,就算皇帝突破了他们,当诏令到达中书台的时候也会被搁浅。

  到时候就是群臣跟皇帝耗着,用各种办法来拖延,直到皇帝改变心意。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