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58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当初邓艾给他吩咐了很多,让他不要害怕,勇敢出击,还说自己一定会摆平这些人,然后,石苞就先被摆平了。

  石苞倒也不至于因此而破防,要邓艾给个交代什么的。

  当初皇帝让自己前往边塞,不也是为了让自己去做点事吗?

  他其实就是想要跟邓艾谈一谈两人的未来,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重新起势的机会。

  石苞年纪不算大,况且能力在诸多将军里也不错,本来是预定的四征四镇,现在却混了个白身,心里多少也是有些不甘的。

  果然,曹髦看到这两个人站在了一起,眼里满是惊讶。

  邓艾急忙起身解释道:“陛下,艾,艾,艾绝非是暗中与同僚密谋,我们只是在商谈政,政,政务。”

  石苞只觉得眼前一黑。

  本来什么事都没有,你这么一说,气氛忽然都变得紧张了呀!

  果然,找这位来谈前程就跟找钟会谈婚姻一样!

  纯属无稽之谈!

  自己就不该来这里。

  曹髦听到邓艾的话,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好,朕知道了。”

  他看向了石苞,“既然你都来了,也就别急着离开了,稍后还有事与你说!”

  石苞大喜,急忙行礼。

  他不愁皇帝找他算账,就愁皇帝不找他。

  曹髦带着邓艾走进了书房内,石苞也不敢进去,只好等在门口。

  邓艾如今在兵部里帮衬,虽然尚书对他的意见很大,但是兵部的其余众人都还挺喜欢邓艾的。

  邓艾教会了他们不少的东西,同时也帮着他们减轻了工作。

  邓艾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兵部,他四处参与这些人的工作,并且对他们指手画脚的。

  邓艾这样的行为,在陈骞等人看来是烦人的,可在这些郎官们的眼里,邓艾可是灭了一个国家的名将,能被他指手画脚那都是天大的荣幸。

  况且跟邓艾确实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当曹髦跟着他走进书房之后,曹髦发现,他的书房内格外的杂乱,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房间四处都摆放着很多的文书,这些不是兵法,看起来像是邓艾自己所写的,曹髦好奇的捡起了一张。

  这并非是邓艾自己所写的兵法,而是一些记录。

  记录了各地的情况,敌我分析等等。

  曹髦认真的看了许久,方才感慨道:“邓将军还真的是放不下这大事啊。”

  邓艾听闻,顿时朝着曹髦跪拜行礼。

  “陛下,艾,艾已知错,请陛下让我前往边塞,愿为一骑,骑将”

  邓艾在洛阳的生活看起来很热闹,远比待在边塞要好的多,但是如文鸯那般,他也是有着自己想法的人。

  邓艾更享受在边塞领兵打仗,建功立业的快感。

  但是曹髦短期内都没有让他带兵的想法,魏国对吴国,那是碾压局,他不需要启用邓艾这样容易失控的人,哪怕此人确实是个名将。

  等到吴国平定之后,或许可以让他打一打不愿意教化的胡人什么的,但是想要去打吴国,那是做梦!

  曹髦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邓艾,他板着脸,“朕明白将军的想法,这次前来,就是为了跟将军询问大事。”

  “不过,吴国这边,自有熟悉吴地的诸多将军,还不必劳烦邓将军出面。”

  邓艾急忙抬起头来,“庙堂对拓跋用兵,臣愿为先锋!”

  曹髦一愣,“庙堂何时要对拓跋用兵呢?”

  邓艾自信的说道:“大魏与拓跋之战,就在这五年之内。”

  “哦?何以见得呢?”

  邓艾认真的说道:“陛下若是平定了吴国,接下来肯定就是要对拓跋出手,要么教化,要么灭国。”

  “臣已经与沙漠汗见过面,从此人的言行举止来看,只怕拓跋是不会轻易接受的,想来陛下也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才让钟会去参与他们的事,其实就是为了给往后的战事做好准备!”

  “拓跋那边的情况,臣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派了质子前来,却没有太要求受封的事情,这跟过往不同,这说明他们并不愿意臣服,只是在拖延时日,希望将来能找到机会”

  “倘若陛下应允”

  当邓艾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甚至都不口吃了,非常的流利。

  曹髦只好打断了他,“这些事,可以往后再说,朕这次找你,还是为了商谈一下蜀地的事情。”

  听到蜀地,邓艾顿时就不敢说话了。

  蜀地本该是邓艾最得意的作品,可惜他的骄横毁掉了这一切,说起蜀地,邓艾的内心就仿佛被蒙上了阴影,带着莫名的不甘和悔恨,府内都没有人再敢提起这两个字来。

  倘若那个时候他收敛一些,或许如今的他本该担任征西将军,为讨伐吴国,担任大将军做准备。

第120章 用人不疑

  看着忽然沉默下来的邓艾,曹髦摇起了头。

  “当初将军敢领着自己的军队翻山越岭的袭击蜀国,如今却连蜀地都不敢谈论了吗?”

  邓艾也只觉得皇帝是在点自己,低着头,还是不敢言语。

  “邓将军,朕想将你派往蜀地。”

  这一刻,邓艾终于不淡定了,他猛地抬起头来,看向了面前的皇帝。

  “陛下!”

  邓艾这次是真的懵了,他不明白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曹髦却开口说道:“朕相信士载没有要叛乱的想法,先前的惩戒,只是因为士载僭越,起到了一个错误的表率。”

  “朕向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蜀地天府,可为粮仓,朕让茂先前往那边,还是为了监督当地的官员,恢复当地的吏治,吏治恢复之后,还是得有人接替茂先,治理当地的农桑,让那里重新变成粮仓。”

  “朕以为,唯独士载能完成这样的大事。”

  听到曹髦的话,邓艾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尽管邓艾心里一直都有着复出操办大事的想法,但是他从没觉得自己还能再次得到皇帝的信任。

  邓艾在回到洛阳之后,也是回想了自己在成都的行为。

  当发热的脑袋重新冷静下来之后,邓艾方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

  就算什么都不说,坐在天子位上发号施令,这能活下来都该感谢陛下的仁德。

  而听到皇帝愿意再次启用自己,甚至是要将自己派到蜀地那边,邓艾内心复杂,完全不知要说什么。

  这是曹髦很久就有的想法,邓艾不能再用来打仗了,得让他做点他擅长的,例如种田。

  蜀地是天下最好种田的地方啊,从先秦开始,种了几千年,其中地位有过下降,但依旧是数一数二。

  况且,将来北方会愈发的寒冷,很多地区都变得不适合耕作,会发生很多次的粮食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在南边准备好粮仓,也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备用方案了。

  曹髦没有办法去改变气候,解决气候问题,但是他能尽可能的做好准备。

  至于邓艾去了蜀地会不会再次谋反曹髦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

  曹髦肯定不会让邓艾享受张华同等的待遇,况且,邓艾真的不符合造反者的要求。

  想要造反的人,身边一定得有一大群人来支持自己。

  邓艾却根本就没有朋友,他甚至对士卒都不算很友好,赏罚倒是公正,但是绝对算不上亲近,像诸葛诞那样被士卒们所敬爱的人,才可能会谋反。

  邓艾倘若有谋反的想法,晚上就会被割了脑袋,这一点都不夸张。

  而且论种田,也没有谁说能稳赢邓艾的,这厮在兖州做的是相当的出色,若不是他原先的问题,曹髦本来都可以给他挂益州牧,让他全权负责,可惜了。

  曹髦瞥了一眼邓艾,问道:“莫非将军不愿意?”

  邓艾惊醒,急忙说道:“艾,艾,艾拜谢陛下!!”

  他再次行礼,声音都开始发颤。

  曹髦亲自将他扶起来,拉住他的手,有些无奈的感慨道:“将军是我大魏首个灭国名将,只是这做事没有分寸,是一定会给自己招惹祸患的。”

  “朕怜惜将军的才华,不愿意处置,只是这群臣却是盯着将军,还望将军往后能记得过去的事情,勿要再犯,不然,只怕朕也护不住将军了。”

  邓艾双眼通红,“艾,艾绝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曹髦这才拉着他重新坐下来,继续说起了蜀地的事情。

  “当今朕派往蜀地的官员们也差不多都到了,先前茂先给我书信,说当地的大族得寸进尺,诸葛太尉便将那些人抓起来,以意图谋反的罪行进行处置,杀了很多人,拿了他们的土地,蜀地又重新平静了下来。”

  “茂先与朕书信,询问治理的办法。”

  “朕只给他回了九個字,夺豪强之地以奉百姓。”

  “蜀地豪强,过去靠着贿赂黄浩,在蜀坐大,他们的势力虽然远不如那些大族,但是人数众多,分布广泛,靠着给大族做狗,鱼肉百姓,可恨到了极点。”

  “若是能除各地的豪强,将他们的土地收回庙堂,再租种给当地百姓,那就能得到蜀地百姓的支持。”

  “想要治好蜀地,豪强和大族的态度都不是那么的重要,只要能让百姓们拥戴,那其余人都起不了事”

  曹髦侃侃而谈,他的想法跟庙堂大臣们的想法完全不同。

  在大臣们的眼里,曹髦就是典型的“亲小人而远贤人”了。

  大臣们所认为的民心,是士人之心,也就是大族地主豪强这些人,他们提议要在战后安抚蜀地,也是想要安抚这些人。

  他们认为底层百姓是不重要,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倾向都不重要,只要士人是支持大魏的,那大魏就能在蜀地立足。

  对此,曹髦只能表示无奈。

  连自家那位屠城的曾祖父都知道要安抚黎民,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却不在乎。

  想来此刻张华应该都已经动了手。

  而邓艾是少有的能理解曹髦的人了,因为邓艾吃过苦,这个世家子在泥泞地里滚爬过很长时日。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