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53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我绝对是愿意接受教化的!”

  刘竟看起来竟有些慌乱。

  羊祜对此很是意外,刘豹是他们提前安排好的,可这刘竟可不是啊。

  他怎么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刘竟的态度却很是坚决,要求一同上书。

  这下,剩余的两位部帅就有些尴尬了。

  他们欲言又止,等到羊祜答应了刘竟,离开此处的时候,那两位部帅终于忍不住了,上前询问。

  “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倘若您知道,还望能告知我们一声”

  刘竟看着面前的这两个人,低声说道:“雍凉的事情,就是因为教化而开始的,我听闻当初是将军召集他们来商谈教化的事情,有两个部族准时前来答应,其余部族皆不应然后,他们就全部被杀了。”

  听到这句话,这两位部帅脸色大变。

  羊祜刚刚走到了门口,就看到两个部帅健步如飞,大叫着朝着自己跑来。

  这甚至惊动了士卒,士卒们差点就将他们给按在地上。

  还是羊祜出面阻拦了士卒,那两人气喘吁吁的走到了羊祜的面前。

  “将军,我们想过了,我们的想法也跟左部帅一样,我们也愿意归愿意教化!想请您一并下令!哦,是上奏!!”

  看着他们瑟瑟发抖的模样,羊祜忽然觉得事情似乎出了点问题。

  他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羊祜连忙说道:“两位,这件事并不强求,也并非是庙堂的意思,这是左贤王他自己”

  “将军不必多言!”

  “我深受陛下恩德,早就想要报效陛下了,左贤王就是不说,我也一定会提起!”

  另一位也点着头说道:“只可惜让左贤王快了一步,否则便是我们先上奏了!”

  “我们都是绝对自愿的!”

  看着面前两位瑟瑟发抖的人,羊祜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点了点头。

  很快,这些部帅们便各自返回,唯独刘豹留了下来,前来与鲜于嗣,羊祜两人商谈这件事。

  三人再次坐在了书房内,商谈起这件事来,刘豹说出了实情。

  邓艾在雍凉一顿乱杀,让匈奴各部都产生了一种误会,认为那是因为他们拒绝了这些命令而导致的。

  而这些部帅们显然不想要经历跟羌胡同样的遭遇。

  羊祜得知,也是颇为无奈。

  他心里是不太认同邓艾的做法的,若是邓艾的目标是塞外的鲜卑,或者境内没有明确表示要臣服的诸部,那就不会引起太大的非议。

  可他的目标是已经归顺的人,那情况自然就不同了。

  羊祜也没想到,邓艾的行为居然还能间接帮着自己来完成这边的事情,羊祜这些时日里处置北部的诸事,也算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其实冀州还好,河北最大的问题是在并州和幽州,这两个地方的矛盾比冀州要尖锐的多,并州主要是匈奴的问题,当然,也有塞外的鲜卑部,幽州就是纯鲜卑问题了,辽东地区的鲜卑人,愈发的壮大。

  这些年里,看似双方和平相处,但是摩擦还是一直存在的。

  羊祜这些时日里,除却督促刺史们治理当地的政务外,其余时间就是在研究这些各个部族的鲜卑人。

  甚至,他开始有意的操练将士,操练方向都是关于野外的骑兵战役以及寒冷环境的适应性训练。

  匈奴的问题其实不难解决,但是鲜卑的问题,就得要徐徐图之了。

  而要针对鲜卑人,羊祜还需要用到一些匈奴人,多用并幽当地人来组建骑兵。

第65章 兴些土木又何妨?

  裴秀此刻正站在曹髦的面前。

  在王昶之后,第二个被召见的就是裴秀了。

  九卿之中,以太常为重,而尚书之列,又以礼部为贵。

  况且,曹髦还准备将他派去雍凉。

  裴秀大概是已经明白了自己接下来的去处,从进来的时候,他的脸上就没有什么喜色,看起来颇为惆怅。

  曹髦笑着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问起了自己走后的诸多事情。

  裴秀认真的说道:“已经派人前往并州,协助羊将军来做这件事了。”

  “陛下不必担心,先前邓将军在雍凉大开杀戒,已使得胡人胆寒,只怕都不需要刘豹再做什么,那些人就会答应了。”

  曹髦说道:“是啊,邓艾的行为倒是无意中帮了你。”

  “那你是不是也得帮帮他啊?”

  裴秀早就知道了会是这样。

  他在出门的时候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邓艾的行为看起来解决了教化问题,实际上,那是一地鸡毛啊。

  雍凉刺史如今都指不定在怎么谩骂邓艾呢。

  就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后续的事情办不好,那或许会引起更多的问题。

  可裴秀也没有诉苦,他很是利索的点头。

  “陛下说的对,臣已经做好了前往雍凉的准备,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哦?难得啊,裴卿居然会主动请缨的一天,不知裴卿想要如何安抚好当地的羌胡呢?”

  裴秀认真的说道:“就如陛下所说的,先分敌我。”

  “当然,这件事已经被邓将军办砸了,但是,这还是要执行的,先区别敌我,随即开始将他们分到雍凉各地,按着原先对南匈奴的诸多政策,也不必派遣官员了,直接将他们交给不同地区的郡守,县令,让他们来负责这些事情。”

  “使他们学习耕作,易名易俗,雍凉的公田可以支撑这件事,取缔他们原先的首领以及部族,让他们变成郡县之民”

  裴秀的话虽然多,但是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编民齐户,将游荡在外的部族变成有户的百姓。

  原本按照裴秀的计划来说,这会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

  让那些愿意接受的部族开始尝试,让他们尝到甜头,然后再带动其余人一同加入,但是邓艾这么动手之后,那就只能是被迫进行了,无论是裴秀或者曹髦,心里也都清楚,这样逼着去做定然会遭遇更多的问题,但是,也只能这样了。

  就算有叛乱的风险,反正还有马隆驻扎在那里呢。

  这次灭蜀之战,邓艾的麾下可是晋升的很厉害,列侯都有很多,就是那些寻常的士卒,都得到了很多的赏赐和提拔,曹髦决定留下一批精锐,让马隆以他们为主,再建立一支新的雍凉边军。

  而那些其余的将士们,当然是要分到各个战区里当军官。

  有马隆在那里,曹髦是不太担心会出问题,出问题了马隆可以解决。

  对于裴秀的这些想法,曹髦也表示了赞同,在裴秀准备离开的时候,曹髦方才嘱咐道:“可勿要再惹出邓艾这样的事情!”

  “唯!!”

  裴秀转身离开了。

  曹髦开始接见下一個大臣。

  朝中群臣,曹髦总是要一个个去见的。

  而裴秀此刻却已经朝着自家府邸赶去,他得尽快前往雍凉搞定这件事。

  当他来到自家府邸前的时候,看到了那些久久不愿意离去的妙龄女子们。

  此刻,裴秀已经明白家里是来了客人。

  果然,当裴秀走进去的时候,就看到蓬头垢面的裴楷正在院落里瑟瑟发抖的站着。

  裴秀瞥了他一眼,“怎么不进屋等着?”

  “兄长,我的事情很多,马上就要走了,有事想要询问!”

  裴秀直接走向了内屋,裴楷跟在他的身后,“是阿父让我问你的!”

  听到这句话,裴秀总算是放下了手里的事,很是无奈的看向了小老弟,“何事?”

  “荀公说要举荐我到蜀地去,他说那边”

  “去吧,不错。”

  裴秀打断了他的话,转身再次忙碌了起来。

  裴楷有些委屈的说道:“你都没有听完”

  “你立了功,蜀地正缺人,前往蜀地磨砺几年,就可以回来给荀勖担任左右手了。”

  裴楷如今是在有备府内,当初曹髦让荀勖组建了这个府邸,专门用来对付天灾。

  荀勖做的其实还算不错,正元三年倒也没有什么灾害,倒是今年元月的时候,并州发生了雪灾,荀勖准备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荀勖麾下这些小伙子们,也是整日在钻研着各种应对和预防灾害的事情。

  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并不高。

  认为他们是在做无用之功,毕竟,在玄学兴起之前,人们就认为灾害是不能预防的,灾害是因为人的行为而造成的。

  是因为什么人呢?当然是因为大臣或者皇帝啦!

  当然,皇帝是不能被罢免被问罪的,因此出天灾了就是大臣们的问题。

  或者是不实行仁政的结果。

  故而,想要预防灾害,得先行仁政,要亲近贤人,远离小人。

  而其他办法是不能预防的。

  这才是天下的主流观点。

  但是荀勖的想法跟主流观点显然不一样,曹髦的也不一样。

  曹髦倒是觉得,荀勖这些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顺带着,曹髦对他们府邸的人也多有赏赐,这次蜀地缺少大量的官员,曹髦就自然也就给了他们府邸几个名额。

  作为府内最出色的人,裴楷也是得到了这个机会。

  有了兄长的话,裴楷更加的有底气了。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