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9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自耕农几乎被消灭干净,大家都成了佃户和农奴,完全没有自己的收入,为豪强,大族,庙堂耕作,这三方肯定是要保证自家的私人财产不会被饿死,才能继续为自己耕作啊。

  豪族的耕地数量,庞大的令人瞠目结舌,动不动就是拥田万顷,隶臣僮仆数万。

  这都可以媲美春秋时的小国了!

  胡遵铁了心的要跟河北那个后生比一比,而这从大族身上割下来的肉,可都是要进庙堂的口袋,难得有这么好的理由。

  这些大族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倘若是要按着杀王案来彻查他们,杀王案有没有联系不好说,反正他们的日子是不会太平的,保不准什么脏事就被揭开了。

  而对财大气粗的他们来说,割点肉保全宗族,还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这些公田还是会缓缓落在他们的手里,不过是在庙堂手里走一遭而已

  曹演在这些时日里,前往了几个大族的府内,他是带着济北王前往的。

  哪怕是平日里有交情的那些人,曹演的脸上也没有流露出半点的善意来,他看起来很是愤怒,不断的表示自己的立场。

  他这次是为了诸侯王而来的,他训斥这些人的行为大逆不道,是对皇帝陛下极大的轻视。

  他需要将这件事闹大,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是愿意为诸侯王出头的好宗正,不再是过去的那种摆设或者专门给诸侯王挑刺的人。

  他的这种行为,却是在无意之中帮助了胡遵。

  大族们本来还想着自己跟曹演有交情,就算被彻查,也能在他这里说上话,但是看到曹演这个态度,众人打消了原先的想法,还是交耕地保命吧。

  曹演跟曹志可就不同了,当他开口训斥的时候,这些嚣张的豪族们,也只是低着头,诚恳的认罪。

  当着曹演的面前,他们是一次次的朝着曹志行礼,恳求对方的原谅。

  曹志忍不住对一旁的郭责说道:今日方知诸侯之贵也。

  在带着曹志转悠了几圈之后,曹演带着曹志准备返回庙堂。

  若只是耕地纠纷,曹演自己还能解决,可是闹到了如今这地步,那就不是他能解决的了,得带回去让陛下来决定。

  胡烈护着他们,一路朝着洛阳赶去。

  胡遵算是赢麻了。

  保护了济北王,阻止了杀王案,破了公田案,顺带着收拾了一大批的贪官,又从大族手里割了很多的肉,收回了大量的公田。

  可以想象,这些公田到地方官府手里之后,定然会提升众人的政绩。

  胡遵对此格外得意。

  不是自己想要去当大将军,是这些人全力帮着自己来当大将军,自己这是不当也不行啊。

  河北的那个毛头小子,他哪里能比得上我呢?!

  不行!

  这件事得告知那后生一声,让他看清楚差距!

  “对呀!!”

  “公田啊!”

  羊祜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看向了一旁的裴徽。

  裴徽茫然的看着他,“将军,您这是??”

  此刻,两人正在翻阅着书信,书信当然不是送给羊祜的,而是送给冀州刺史裴徽的。

  胡遵跟裴徽是有交情的,当初胡遵在跟着司马懿踏平辽东的时候,裴徽曾负责他们的后勤之事,两人在那时就认识了。

  裴徽主打一个人脉,他跟很多人都有交情,他喜欢交朋友,而且从来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或者长相而有所轻视。

  胡遵给裴徽写了书信,告知自己的作为,最后劝诫对方,一定要当心公田私用的问题。

  看着好像是胡遵好心,提醒同僚,实际上,这就是给羊祜炫耀呢,他知道裴徽一定会将书信拿给羊祜去看。

  而羊祜在看完这书信之后,瞬间就想到了什么。

  在裴徽开口询问之后,羊祜笑着看向了他,他说道:“原先河北叛乱,大量的耕地都没来得及整合公田的数额可能也出现了问题。”

  裴徽恍然大悟。

  “或许真的是如此。”

  裴徽当然也不是不知道,他是不想知道而已。

  可羊祜显然就没有什么忌惮的。

  皇帝让他来河北,本来就是让他重建当地,这里的豪族被杀过一遍,势力较为薄弱,阻力比胡遵还要小,而理由也是现成的,就说彻查叛乱时被破坏的耕地,清查公田数目就是了。

  羊祜此刻大喜过望。

  “还是得感谢胡将军啊,若不是他,我都不知道还能这般做,这些耕地能养活多少人啊”

  裴徽只是笑着,没有开口。

  羊祜看向了一旁的裴徽,“我们这里应当是没有变卖公田的情况吧?”

  裴徽还是那模样,“臣可以前往彻查,到时候再召集大族,询问这件事。”

  “好,这件事就交给您了,我在并州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做”

第31章 不急

  洛阳。

  曹髦一如既往的练剑。

  长剑被他挥舞的虎虎生风,发出阵阵破空声。

  侍卫们站在不远处,看着曹髦练剑,却没有人敢上前打扰他。

  曹髦练了片刻,又拿出了一本书,翻阅了起来。

  曹髦所拿出来的书籍,乃是曹丕所留下的关于剑法的书籍。

  剑法在古代是一直都在发展之中的,当发展到魏晋时期的时候,剑法的演变出了更多的招式,甚至出现了一些神奇的技艺,例如空手接白刃。

  跟曹丕比试的邓展,就非常的擅长这绝技。

  曹髦想要召一位剑法大师教导自己,可是,群臣给他举荐了几个人,都没有得到曹髦的认可。

  这些人空有名气,剑法却平平,说是剑法爱好者还差不多。

  而张华则是认为应当从军旅里找一人来为师。

  曹髦深以为然。

  文鸯倒是自告奋勇,表示愿意教导,但是曹髦也没有答应。

  文鸯这身板,这力气,他的剑法不是寻常人能学的,学了也未必能有用,体质不同。

  曹髦暂时就拿了曹丕留下的书籍,看着练,其余时候就是继续锻炼身体,让自己尽可能的健康强壮。

  当曹髦结束了今日的操练之时,浑身汗流浃背,汗水将衣服都给沾湿了,内臣们急忙前来擦拭。

  曹髦收了剑,快步走到了张华的身边。

  张华笑着说道:“陛下,鲁尚书正在东堂等候着。”

  看到张华脸上的笑容,曹髦开起了玩笑,“就不能让朕猜测一下嘛?非要表现的如此明显?”

  张华赶忙收起了笑容,露出了些严肃的模样来,“陛下,鲁尚书有要事上奏!”

  曹髦大笑了起来。

  “现在晚啦!”

  鲁芝前来太极殿,那自然是为了禀告今年的秋收成绩。

  张华方才的表情就已经出卖了鲁芝,看来还是有提升的。

  当曹髦换了衣裳,快步赶到了东堂的时候,鲁芝正在等候着他,看到曹髦,他急忙站起身来,行礼拜见。

  “陛下。”

  若是没有张华方才的笑容,曹髦还真不好从鲁芝的脸上来分辨出什么。

  鲁芝看起来很是沉稳,从他的脸上根本就看不出今年的收成如何。

  曹髦笑着坐在了上位,看向了一旁的鲁芝。

  “提升了多少?”

  鲁芝愣了一下,还是如实的说道:“提升极大,陛下请看。”

  曹髦接过奏表,低着头看了起来。

  鲁芝则是解释道:“各地的提升都非常的稳定,而原先租出去的耕地,虽然比其余地方的税赋要少了些,但也只是提升不明显,依旧是在提升之中”

  “今年的税赋已经比上了太和五年时的数额。”

  曹髦顿时笑了起来,这太和五年,乃是曹叡时期所创下的最高税赋记录,那一年,明皇帝非常的重视收成,下定决心要大搞农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亲自前往属于自己的籍田中从事农耕,这顿时引起了极大的影响。

  各地的官员们纷纷效仿,而皇帝又亲自进行祭祀,希望那一年能风调雨顺,而那一年的情况也非常的不错,柯比能主动投降,蜀国退兵,皇子出生,好事似乎都集中在了那一年。

  而那年的粮产,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创造了大魏开国以来的最高,这让明皇帝非常的开心,当即下令,说自己很思念各地的诸侯王,允许他们带上孩子来见自己。

  可惜,这只是维持了一年,从太和六年开始,各地频繁的出现灾害,粮产开始逐步降低。

  等到齐王的时期,司马家疯狂的暴兵,官员素质下滑严重,然后就没有人再敢谈起税赋的变化了。

  正元三年的税赋达到了太和五年时的数据,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国力开始再次上涨,已经达到了跟明皇帝巅峰时一般的地步。

  曹髦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曹髦来说,正元三年也是个非常平和且顺利的年。

  就如明皇帝的太和五年一样。

  但是,曹髦希望,这不只是一個例外,他希望正元四年能比今年还要好。

  他再次看向了鲁芝,“鲁公啊,那您觉得,这租种之事,能持续否?”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