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6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但是其余那些人,那一个个都是对自己咬牙切齿的。

  曹髦对此心知肚明。

  嵇康很是无奈,他知道自己说服不了曹髦,这位皇帝的天资极高。

  尤其是在辩论等方面,嵇康等人很早就领会过了他的本事。

  看到皇帝不愿意多说,嵇康只能告辞离开。

  当嵇康走出殿门的时候,就看到了友人张华。

  他们的关系其实一直都很不错,嵇康很喜欢张华的文章。

  他忍不住说道:“茂先做的锦绣文章,为何就不能劝陛下行仁政呢?”

  张华的脸色很是平静,甚至带着疏远。

  “只因华不只是会做锦绣文章,故而不曾劝。”

  嵇康一愣,随即严肃的说道:“陛下本是聪慧之人,变成今日的模样,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急功近利之人啊!”

  张华有些怜悯的摇着头。

  他并不厌恶嵇康,他只是可怜这些人。

  他们出生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灵魂深处都被打上了烙印,他们所追求的那些,在当下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东西,甚至在未来都不太可能。

  他们所要的政治抱负,是清静无为。

  类似汉初,可跟汉初又不同,他们自以为新,实际上却推崇很多年前老子和庄子的那一套东西。

  用那样的方式来治理当今的天下,那不叫善政,那是会吃人的恶政。

  可这样的思想方式,或许无法改变。

  张华低声说道:“太玄之道,也并非只有你们熟悉,只是其中的道理,你们理解的太浅了。”

  嵇康猛地反应过来。

  “太玄,对,是太玄!”

  “造成如今这一切的元凶!”

  “就是那王肃!”

  “是他教坏了陛下!!”

  当嵇康怒气冲冲的离开此处的时候,张华都有些懵。

  这些人是服散将脑子给服坏了,这里有王司徒什么事啊?

  “啊???”

  王肃瞪圆了双眼,看着面前的嵇康,阮籍几個人,目瞪口呆。

  本来听说有几个名士登门拜访的时候,王肃还挺开心的。

  毕竟,王肃本身就是混名士圈的。

  甚至,他还是这个圈过去的顶流。

  他的太玄经可是天下有名的,是如今的大经学家,那都超越了顶流,已经是接近郑玄了,在后来,他跟郑玄常常被称为“郑王经学”,这足以看出他的地位来。

  他还是很愿意跟这些名士们接触的,除却本身的兴趣爱好,也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再留下一点佳话什么的。

  可他没想到,这几个人一见面,就开始讨伐起了他,对着他就是一顿训斥。

  愣是说自己将太玄的内容曲解,教坏了皇帝陛下,酿成了如今的暴政。

  王肃都懵了。

  怎么,皇帝经学有成,你们说是因为王祥,一出事就变成是我教的了?

  王肃的脸色通红。

  嵇康却并不怕他,毕竟,他们才是如今的顶流,王肃已经“过气”了。

  “陛下如今治理天下,所称乃是太玄之道,此太玄,难道不是司徒公传授的吗?司徒公便是传授了这样的太玄之道吗?”

  王肃当即面红耳赤。

  你可以说我人有问题,但是你要是说我学问有问题,那我就得跟你好好说道一下了。

  从郑玄之后,论学问老夫还真没怕过谁呢!

  他正要开口,忽然间,脑海里有灵光闪过,他顿时就愣住了。

  他茫然的看向了面前的嵇康,脸上的怒气全消,整个人都没有反应。

  嵇康再次说道:“司徒公为什么不回答呢?当初您教导太玄,太玄之理,难道不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宽厚待人”

  “陛下主治太玄,可为什么会用酷刑重典”

  他们还在不断的质问,可王肃的心思早已不在这里,他呆呆的看着面前几个人,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忽然间,王肃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对!是该如此!!”

  王肃猛地开口,却将面前几个人都给吓了一跳。

  他们狐疑的看着王肃,不明白王肃这是怎么了。

  王肃再次看向了面前的几个名士,眼里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愤怒,他笑着拉住了嵇康的手,“你们说的太对了,哈哈哈,我知道该如何去做了,好了,诸位先回去吧。”

  “往后你们要多来啊!”

  王肃不给他们任何询问的机会,当即就让人将他们送出去。

  在他们被强行带出去之后,王肃迅速拿上了几本自己的书,随即坐上了马车,匆匆的离开了自家府邸。

  他的目的地,便是太尉的府邸。

  当王肃到达太尉府的时候,这里显得有些冷清。

  三公九卿都被严重的削减,甚至都没有多少属官了。

  诸葛诞看到忽然造访的王肃,很是惊讶,急忙请他进了书房。

  王肃激动的坐在诸葛诞面前,“诸葛公啊,还记得我先前与您说的事情吗?”

  “自然记得,王司徒曾说:要为陛下做件大事,让陛下从此重视我们。”

  “对,如今就到了该做大事的时候了。”

  诸葛诞不动声色的看着他,就等着他自己说,绝对不问。

  王肃开心的将手里的太玄经放在了面前。

  “诸葛公啊,如今陛下做事,却引起了这么多的反对,我认为这都是因为玄学。”

  “这些人治理太玄,却只学会了皮毛,故而用这些道理来反对陛下。”

  “您也是治经的大贤。”

  “倘若,我们能将太玄重新注释让太玄适合当今的政事呢?”

  诸葛诞的眼角挑了挑。

  “司徒公是想为陛下立言?”

  “我何德何能啊,我不过是一个没什么才能的老匹夫而已,一生所学的也不过是一本太玄,我只是想要注释一下其中的内容,让天下人知道,真正治太玄,该是如何去治的。”

  王肃笑了起来,眼里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第3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王肃笑吟吟的坐车离开了诸葛诞的府邸。

  回到了司徒府,他就将自己的长史叫来,并且将所要做的事情告知了他。

  长史孔晁此刻忍不住开口说道:“王师,诸葛公虽然懂得经典,也能辩论,但是经学造诣并不够深厚。”

  “庙堂群臣之中,也就只有钟公的经学造诣最深,其余众人,我不敢冒然点评他们的学问。”

  孔晁所说的钟公,是指大钟,也就是钟毓。

  当下的学术思想,最兴盛的有两种,第一种是郑学,以郑玄为首,其簇拥者有郑小同,孙炎,马昭等人,第二种就是王学。

  也就是王肃的学说,支持他的有孔晁,钟毓等人。

  这位孔晁本是经学博士,王肃担任司徒后,就将他带到了自己的身边,让他来帮自己做事。

  孔晁在经学上的造诣很不错,他也有实力在经学上轻视当朝的那些大臣们。

  王肃坐在上位,脸上满是笑容。

  “我去找他们,只是为了让他们有些事情来做,我从未想过能依靠他们来成就这件事。”

  王肃大手一挥,“我自己一人便可。”

  王肃这话可不是在吹牛,别的不好说,可若是单论经学,别说诸葛诞了,就是诸葛亮来了都不好使,前提是得他一个人来,别带着军队。

  王肃开辟了自己的学术理论,并且一直都在跟郑玄作战。

  王学跟郑玄的关系有点像是过去的儒家跟墨家,就是一切都跟你反着来!

  王肃非常的不喜欢郑玄的学问,他的学问是对郑玄经学的批判,王肃本身是个古文学徒,跟郑玄这个今文学徒是天然对立的,因此他才想方设法的要将官方学说改变成自己的学问。

  王肃虽然是個古文学徒,但是他什么都学,他的学问来源很杂,从来不看立场,就是今文的东西,若是有用,他也会拿出来用。

  王肃跟郑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郑玄是个很纯粹的学者,他的很多主张,都是出自一个学者对天下的思考。

  例如郑玄神话君王,认为大臣跟百姓们就应该无条件的听从执政者的话,哪怕是让你们去死,也得笑着去死。

  他将孝道跟君臣结合起来,提出了要像对待父母那样对待皇帝,绝对的服从,他认为臣子们不该保留财物,不该拥有太多的权力,皇帝具有天命

  这在后来看着很迂腐,常常被人批判为奴性。

  可是结合郑玄所生活的时代来看,诸侯割据,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百姓们苦于战乱,十室九空这瞬间就能理解郑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这小老头想让诸侯们听皇帝的话,放下手里的武器,不要再杀人,不要再打仗,不要想着争夺权力了。

  这么一想,甚至会觉得有些心酸。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