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4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来了皇宫,那自然是要去拜见太后的。

  当曹髦带着郭责前来拜见太后的时候,太后也是被吓了一跳。

  这厮不是在山里当贼寇吗??

  看到郭责,太后的脸色非常的不好看。

  她觉得就是这些人让郭家变得落寞了,可郭责再次看到太后,心里却异常的激动。

  当他开始跟太后谢罪的时候,郭太后脸上的恼怒就消失了很多。

  曹髦就笑吟吟的坐在一旁,看着他们攀谈寒暄。

  曹髦看到郭责,心里是真的很高兴,但是同时又有些担忧。

  他所担忧的事情跟刘路差不多,故而一见面,他就将庙堂的事情给郭责说清楚了,免得他走错了路。

  真正让曹髦无奈的不是郭责一个人,而是无数个跟他一样的士人们。

  必须要尽快扭转天下的思潮,让这些士人们清醒过来

  他们聊了很久,郭太后也是对着曹髦各种吹捧。

  母慈子孝,场面极为动人。

  当曹髦带着郭责,笑呵呵的走出这里的时候,郭责脸上的笑容却忽然消失了。

  “陛下。”

  “嗯?”

  “臣想了许久,臣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辅佐陛下,故而想要跟陛下请辞,回到乡野,继续攻读经典。”

  曹髦缓缓皱起了眉头,“为什么?”

  郭责忽然看向了他,“因为陛下不再信任臣。”

  曹髦语塞,缓缓看向了他,“子守这是何意?”

  “陛下,臣向来对陛下忠心耿耿,此番前来庙堂,沿途看到地方官吏非常的勤勉,没有敢欺辱别人的,洛阳内人来人往,秩序井然。”

  “方才又听太后多提起何公治政之能。”

  “臣以为,大概庙堂里的那些人没有诋毁造谣,何公或许是真的有酷吏之实吧。”

  曹髦沉默了片刻,“或许有吧。”

  “那陛下为什么不与臣直说呢?是担心臣会上表反驳吗?”

  郭责看起来有些激动。

  “臣苦读经典,难道就不知道是非对错的道理吗?”

  “陛下向来仁义爱民,倘若是真的行了酷吏的手段,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那些官员们罪有应得,应当遭受这样的处置!”

  曹髦惊诧,他看向郭责,一时间说不出什么话来。

  郭责看起来有些难过,“陛下,请允许臣请辞离去。”

第180章 独掌朝纲

  “子守啊,这都是朕的过错!”

  曹髦死死拉住郭责的手,这一次,曹髦的心里是真的羞愧。

  他跟那些狡诈之人接触的太多了,却是忘记了要如何跟郭责这样的君子来往。

  他一直都觉得郭责会跟那些士人一样,在得知真相之后即刻开始反对自己。

  他怎么也没想到,郭责能说出那番话来。

  郭责还是原先那个郭责。

  倔强,顽固,迂腐,但是却又绝对相信和拥戴自己的那个郭责。

  只是曹髦却不是从前那个曹髦了,跟小人勾心斗角,整個人都虚伪了几分。

  曹髦晃动着脑袋,似乎是想要将脑海里的那些复杂情绪全部都甩出去。

  曹髦拉住郭责的手,开口说道:“朕这些年里,所碰到的都是些狡诈的小人,对待他们,不敢透露出半句实话,如今见了子守,竟还是如此,朕甚是愧疚,子守且原谅朕的过错吧!”

  郭责看着要给自己赔礼的皇帝,也是慌了神,赶忙后退了几步,朝着曹髦行礼。

  “陛下,臣失言,还望陛下恕罪!”

  “只是,还请陛下明鉴,天下之人,并非皆是自私自利之辈,熟经典者,并非都是狡诈之人。”

  “在元城之时,陛下曾告知臣,大族子弟并非都是凶残的,寒门子弟也并非都是刻苦的,出身与为人无关。”

  “陛下执掌天下,应当以仁义,以正气来治理,这气势浩浩荡荡,绝非是什么阴险小人所能阻拦的!”

  “何曾行酷法,而利于民,圣人云:民最贵!”

  “若是何曾滥杀无辜的百姓,使得十室九空,百姓四处逃亡,臣定然是会最先上表,以死劝谏。”

  “可此番前往洛阳,沿路所看到的,乃是百姓安居乐业,官吏勤勉治政,民有喜色!”

  “臣又怎么会与那些小人勾结起来,为了些不着调的名誉而反对陛下呢?!”

  听到这番话,曹髦更加羞愧了。

  曹髦深吸了一口气,扶起了面前的郭责。

  “子守,你说的对。”

  “这些狗贼整日将仁义正直挂在嘴边,朕都险些忘了这是个好词。”

  曹髦认真的看着郭责的双眼,开口说道:

  “朕听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

  “如今,朕以卿为镜,则可明己身也!”

  “子守,你也勿要去别的地方了,往后就留在朕的身边,做朕的镜子吧,倘若朕有什么不符合仁义和正道的行为,你就来劝谏朕。”

  “天下贼人以奸,朕当以仁!”

  郭责看向了面前的皇帝,脸上满是感动。

  “陛下”

  “子守”

  看着远处的两个人,成济有些茫然,他凑到了张华的身边,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张华笑着回答道:“此正是明君贤臣啊!”

  成济看了看自己的手,合着捏个手就是贤臣了?

  他看起来有些吃味,忍不住说道:“那个郭君,我原先是见过的,好些年了,却是一点都没有变”

  张华忍不住感慨道:“对这样的人来说,没有变化才是最困难的啊。”

  曹髦此刻却是喊起了他们两个人。

  当他们赶忙凑过去的时候,曹髦吩咐他们准备好马车,他要前往尚书台。

  成济都惊呆了,“陛下,刚来就要让他当尚书吗?”

  曹髦瞪了他一眼,“什么尚书?!”

  “仆射??”

  “不,准备直接录尚书事!”

  张华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对郭责说道:“郭君子勿要误会,成君为人直率,有些军旅作风”

  郭责点着头,“倒是类似我一个老友”

  曹髦前往尚书台,自然是为了办事,这跟郭责没有关系,但是,曹髦的出行小团体又多出了一个人。

  曹髦跟郭责坐在车里,曹髦忍不住吹嘘道:

  “当今这尚书台,可谓是人才济济!”

  “朕将天下的贤才都聚集在了这尚书台里,他们一心忙着天下大事,你到了尚书台就知道了!”

  曹髦卖力的吹捧着自家的尚书台,就这么一路到达了此处,曹髦带着他们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此处

  “要办就得全部一起办,否则这政绩考核怎么办呢?这岂不是就乱了套吗?!”

  荀顗很是愤怒的质问道。

  鲁芝不慌不忙的说道:“我现在所说的是屯田的事情,这是关系到社稷的大问题,岂能草率呢?”

  “若是想要推行,就应当要选择好地方,然后分批推行,先看看成效。”

  钟会当即提出了自己的反驳。

  “鲁尚书多虑了,这是我们所研究的内容,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既是要推行,就应该一同推行!”

  荀顗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这辈子居然还能从钟会的嘴里听到一句人话来!

  两人哪怕在尚书台里,彼此之间也是极为的不和。

  钟会骂荀顗偏袒族亲,荀顗说钟会熟读易经,可是连基本的占卜都不会。

  钟会骂荀顗阿谀奉承,荀顗说钟会熟读易经,可是连基本的占卜都不会

  钟会骂荀顗没有治政的才能,荀顗说他连基本的占卜都不会

  这一次,钟会竟然能主动站在荀顗这边,这让荀顗很是惊讶,这厮虽然连基本的占卜都不会,但是竟然也有说人话的时候?

  陈泰此刻也加入了进来。

  “我觉得鲁尚书说的对,这种大事,不能直接推行,先找个地方,看看成效,然后再推广出去,这是对的。”

  “陈仆射哪里知道治政的事情呢?!”

  钟会开口就是猛击。

  荀顗勃然大怒,猛地看向了钟会,“你这是什么话?他若是不懂政务,谁又能懂?!”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