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40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尤其是吴国,农业技术是相当的落后。

  听到曹髦的话,钟会再次沉思了起来,他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陛下,这件事,不是短时日内就能决定的,可以再商议。”

  钟会再次开口。

  曹髦知道,钟会这大概是要去工部,或者去调查淮南的情况,来验证自己的话了。

  可曹髦心里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觉得钟会很靠谱。

  好歹他也有头脑不发热的时候,知道冷静的去分析。

  这是好事。

  曹髦之所以召集诸多内臣,就是为了让他们给自己找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去解决。

  曹髦不是一個怕麻烦的人。

  内臣们很快就离开了,张华却留了下来。

  “陛下,我看内臣们商谈这件事的兴致并不高。”

  曹髦对此没有任何的意外。

  “那是自然这件事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在他们看来,大概对天下也没有什么好处,只是朕的瞎折腾而已。”

  “就跟三老制一样。”

  “他们都觉得朕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实际上却有损于庙堂。”

  张华迟疑了一下,“那陛下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就如他们所说,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为了让天下的农夫们更支持朕。”

  曹髦回答的很是直接。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民心不在庙堂,而在地方。”

  “能得到甲士们的拥戴,商贾们的称赞,农夫们的支持那就没有人能撼动朕的位置了,朕也就可以愈发安心去做更多的事情了。”

  “这件事,或许不利于庙堂,但有利于社稷。”

  听到曹髦的话,张华呆愣了许久,方才反应过来,“臣明白了。”

  曹髦的心里还是很喜欢张华的,在历史上的张华,苦苦支撑一个满是问题的新生王朝,乏力而死。

  这其实跟曹髦如今的处境有些类似,好在,曹髦身边的支持者远比张华要多。

  曹髦跟张华没有闲聊太久,曹髦如今的时日很是宝贵,在结束了这次内臣会议后,他就跟着张华离开了庙堂,前往了太学。

  这次依旧是微服前往。

  司马炎几次给他禀告了太学的情况,可曹髦心里是不太相信的。

  不是说不相信安世的为人,是不相信他的能力。

  就怕是太学的那些老狐狸合起伙来哄骗安世,将安世耍得团团转,然后给与自己错误的情报。

  如今曹髦在民间的支持度越来越高,而在士人里的支持度,则是分成了两个极点。

  寒门和庶民出身的士人们,是非常支持曹髦的。

  因为曹髦在各地设立了图书馆,让广大的寒门出身的士人们得到了同样的机会。

  这些寒门出身的士人原先跟着大族子弟去闹事,可后来忽然发现,好像这么闹事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出事了他们反而是最先被抓的。

  可跟着皇帝,却是能看到平日里都看不到的书籍,还能拥有同样的参与考核的机会。

  这让他们顿时改变了想法,称赞皇帝的声音越来越大。

  而那些大族出身的,一天到晚没事干的士人们,却对皇帝的评价非常低。

  低到什么程度呢?

  他们在私下里称曹髦乃是桀纣之君,嗯,说这句话的士人很快就被何曾关进了牢狱内,但是这只是让他们对皇帝的评价更低了。

  他们觉得曹髦用钱财败坏军队,让仁义之师变成了利益之师。

  在国内重用酷吏,压迫忠良。

  在地方上用秦的酷法,让官员们攀比政绩,失去了君子之心。

  同时他还迫害名士,王戎等人被抓,让士人们非常的愤怒。

  他们觉得,当今皇帝就是个跟汉武帝,秦始皇一样冷酷,暴虐的独夫。

  曹髦对此非常的清楚,但是他不在乎。

  就是因为这种思潮,曹髦觉得太学可能没有司马炎所说的那么平静,那些士人会那么乖巧的来服从自己的命令??

  自己可是直接断了他们的五经之路,让他们被迫跟那些泥腿子们一同参与考核的。

  曹髦决定还是要亲眼去看看。

  当曹髦跟着张华来到了太学的时候,一眼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同。

  过去那进进出出,大门敞开的太学府,此刻竟变得肃穆了起来,门口站着二十余位甲士,全副武装,手持强弩,盯着周围。

  曹髦愣了一下,再次看了一下周围。

  自己来的是太学还是中军校场??

  曹髦没能潜入成功,直接就被这些甲士给拦截了。

  当小校准备粗暴的将曹髦拉扯过来的时候,张华意识到了不对劲,赶忙亮明了皇帝的身份。

  甲士们大惊失色,赶忙行礼拜见。

  “陛下!!”

  “臣无礼!臣无礼!!”

  那甲士看起来极为愧疚,手足无措。

  “哈哈哈,不必如此,此处怎么会有甲士镇守呢?”

  甲士急忙说道:“乃是太学监派我们前来此处,让我们负责这里的防卫,不许任何人闹事,进出者皆需要登记在策,无关者不得进入”

  听到甲士的话,曹髦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安世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随即,曹髦下令他们继续守在这里,且不许将自己到来的事情告知他人,随即领着众人进了太学。

  太学内变得跟原先完全不同,处处都传来了老师们激烈的讲课声。

  而在太学内,竟然能看到甲士们在来回的巡视,曹髦刚进去再次被拦下来。

  这下,曹髦终于忍不住了,下令将司马炎找来。

  很快,司马炎跟钟毓就出现在了曹髦的面前。

  “陛下!!你怎么来了?!”

  曹髦指了指那些甲士,“这是怎么回事?!”

  司马炎瞥了一眼钟毓,“是钟公的建议,学子们不愿意来上课,还公然的辱骂陛下,陛下先前不是给了我五百甲士吗?我当即就叫来了这五百甲士,让他们前来太学,负责督促学子们进学”

  “自从这五百甲士前来之后,学子们就没有一个逃学的,各个都是很开心的在读书,就连老师们也不敢耽误时日,每天都在努力的授课,校内再也没有服散的,饮酒的,考核的事情,我只是说了一句,他们都很开心的接受了”

  曹髦这才反应过来,我说这些士人怎么会如此乖巧,合着是你这厮用甲士来逼迫他们上课是吧?!

  曹髦深吸了一口气。

  这般治理太学的,他还真的是头一次听说,他复杂的看向了一旁的钟毓。

  “钟公啊,这些是士人,并非囚徒,何以至此呢?!”

  钟毓急忙解释道:“陛下,臣并非欺辱士人,臣有言在先,若是觉得不能适应太学,是可以退学离开的,这些留下来的,都是想要读书的,甲士在这里,就是为了保护士人们而已”

  曹髦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司马炎很是得意,“陛下,臣有功否?”

  “这得去问那些士人们了”

第172章 江北尽失

  “杀!!”

  施绩披着甲胄,怒喝了一声,随着领着大军冲了出去。

  远处的曹军忽然让开了道路,很有默契,似乎根本就不想与他们为敌。

  施绩咬着牙,眼里满是悲痛。

  可他没有迟疑,领着大军继续冲锋,迅速突围,从王基大军的包围圈里冲杀了出去。

  而远处的高台上,王基盯着远处的施绩大军,看着他们突破了自己的防线,脸上却没有半点的涟漪。

  施绩主动放弃了江陵。

  水上有他们的战船来接应,他们准备撤往乐乡。

  乐乡就在江陵的对面,中间隔着江。

  王基的打法就是如此的恶心,明知道自己是在往他的圈套里跳,却还是不得不跳。

  江陵已经快守不住了。

  施绩若是死在了江陵,那整个荆州就失去了指挥者,甚至是整个吴国都失去了统帅!

  现在的吴国没统帅啦!

  陆抗如今还是很年轻,就算吴国的皇帝慧眼识英,将他提拔上来,各地的将军未必都服他。

  勉强有资格的是老将丁奉,但是丁奉向来都是独领一军,没有统帅多路大军的经验。

  施绩知道自己不能耗下去,被迫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放弃江陵,撤到乐乡,充足的发挥自己的水军优势,跟各地重新建立联系,打退敌人的攻势。

  而这也是王基所想要的,王基强攻江陵,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他的军队数量有限,而且还是处于进攻方,他不希望将士卒消耗在攻防战里他的战略本来就是夺回江陵,西陵,夏口等江北地区。

  施绩主动撤退,那他就可以在不付出太多代价的情况下拿到江陵,这对他往后取下西陵跟夏口都是有好处的。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