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354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曹髦却笑着安抚道:“今日是庆功宴,士季方才也说了,恩威并施,既是庆功宴,就先赏,罚的事情,等到赏完后再说吧!”

  钟会又瞥了陈泰一眼,这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只见他拉住了成倅,跟他说了起来。

  陈泰叹息着说道:“钟士季说的对,臣有过错,怎么敢担任尚书仆射这样的位置呢?”

  曹髦不以为然,“天下岂会有不犯错的人呢?能认识到自己不足的人,才是真正的贤人啊。”

  就在两人继续攀谈的时候,钟会却吸引了诸多大臣们的目光。

  “不对吧,我听闻,当初雍凉军队面对蜀国的逆贼,很难获胜,为什么你们就能以少量的军队击败他们呢?”

  钟会以很大的音量询问道。

  成倅有些不自然的回答道:“这是陛下的恩德超过了所有人,而将士们想要报效陛下的决心也超过了所有人。”

  群臣皆以为然。

  曹髦笑了起来,这一看就是钟会教的。

  不过,钟会怎么会自愿给人当捧哏了?

  钟会却还是摇着头,“我听闻,蜀国的逆贼欺压百姓,用抢来的钱财来打造坚固的甲胄,锋利的佩剑,不是如此轻易能战胜的。”

  “除却陛下的恩德,将士们报效的决心,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吗?”

  成倅当即说道:“我们还有一個大贤来相助。”

  “蜀国的投石车,不过能投数十步,而我们的发石车,则发百步!”

  “蜀国的强弩,连发三矢而断,我们的强弩,则连发十矢而无恙!”

  “蜀国自然就不是我们的对手了。”

  成倅好歹是说了下来。

  而这番话,顿时引起了众臣的猜测。

  我们的武器如此先进吗?

  钟会大笑了起来,“那我就知道了,助我军获胜的贤人,莫不是做了发事车,改连弩的马公?”

  成倅大惊失色,“您是如何知道的呢?”

  “马公天下名巧,谁人不知呢?”

  听到这里,群臣神色各异,曹髦惊呆了。

  原来是在打广告!

  话说,你方才不是捧哏吗?就是打广告都要做主位是吗??

  钟会站起身来,看向了曹髦,认真的说道:“陛下,臣认为,应当封赏前给事中马公。”

  “此番与蜀国交战,他虽然没有去战场,但是他所发明的器械,却很好的帮助了我军,使得我军旗开得胜,他难道是没有功劳的吗?”

  群臣对视了几眼,有些人也觉得这很有道理。

  曹髦忍不住感慨了起来,不愧是你啊。

  就在几日前,曹髦还跟钟会说起马钧的事情,在问他如何能光明正大的重用马钧。

  钟会如今就给出了答案。

  你要是能容人,能不文青,能不那么自私,你简直就是完美的辅政之臣啊。

  曹髦点点头,“钟卿所言有理啊。”

  钟会笑了起来,“陛下既设庆功宴,何不召此人前来,一同赴宴呢?也好奖赏他的功劳啊。”

  曹髦深以为然,急忙令张华去请马钧前来。

  方才钟会的表演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

  其实魏晋人并没有那么的厌恶器械,在后汉时期,大臣们常常将手艺人和发明家打成奸贼,说他们用好玩的东西来蛊惑君王啊,不务正业啊,荒废经典啊什么的。

  当然,在那个时期,不只是发明,就是诗歌之类的,也被人轻视,只要不是治经典的都是玩乐的东西,都不重要!

  而在魏晋时期,爱好器械已经不再等同于玩乐,不能说地位很高,却也不像从前那样人人喊打。

  很多大族子弟都有这方面的爱好,例如杜预。

  连服散都成了雅事,跟猪一同喝酒都被认为是豁达直爽,何况只是玩木头呢,这简直是太正常了。

  只有少数几个大臣,似乎意识到了皇帝和钟会想要做什么。

  群臣并没有等候太久,很快,张华就领着颤颤巍巍的马钧来到了这里。

  当马钧看到坐在上位的那个人时,眼里满是懊恼。

  果然如此!

  还真的就是皇帝!!

  群臣好奇的看着这位老者,马钧连忙拜见了皇帝。

  皇帝笑着没有说话,成倅却再次上前,朝着此人行礼。

  “马公,因为您的缘故,我们此番才能获得大胜!”

  “不,不,不敢!”

  曹髦开口说道:“马公啊,此番战役,有将士说起您的功劳,认为您虽然没有出战,但是因为您的巧工,使得将士们强于敌。”

  “此番大胜,应当要算上您的功劳。”

  “朕深以为然,故而让您前来这庆功宴。”

  曹髦就请马钧坐在功臣之列,马钧知道自己躲不掉,就索性领命,只是马钧坐的并不是很安心,比起参与庙堂的封赏,他还是更喜欢在府内动手制作新工具。

  曹髦随后也令人宣读了对马钧的封赏。

  马钧再次被提拔任用,这也算是曹髦帮着他主动扬名了。

  经过今天的事情,马钧想要低调都不可能了。

  堂堂钟士季亲自当捧哏给他扬名,虽然只是当了前期的,后面就喧宾夺主了,但还是很有用的。

  宴会更加的热闹了,有几个大臣主动凑到马钧的身边,跟他请教一些事情。

  曹髦又吃了一口酒。

  心情更加舒适了。

  本来还想用东堂宴来给马钧扬名的,没想到啊,这庆功宴就做到了。

  战争证明了马钧军用发明的成效,那他的民用发明,也可以想办法来证明。

  在这个时期,就是想要推广技术,大概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后汉的大族们耻于谈利,你要是跟后汉的大臣们说这玩意能给伱带来财富,他们会拔剑砍你。

  你要是跟魏晋的大臣们说这玩意能带来财富但是你要知耻不要用,那他们会拔剑砍你。

  接下来就可以跟马钧好好谈谈自己的想法了,自己负责想,马钧负责做。

  我们两人在大魏的发明界里嘎嘎乱杀

  “呵,此刻的皇宫里应当很是热闹吧。”

  郭彰披头散发的坐在牢狱内,还在想着外头那美好的场景。

  不知为什么,到现在还是没有大臣来见自己。

  难道他们是想让自己攒更多的名望,好一次性做个三公什么的?

  对,对,要做就得做三公!

  以司徒录尚书事。

  对,就该如此。

  郭彰忽然又笑了起来。

  而牢狱外的荀寓,看着这场景,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厮被关久了,莫不是给关出病来了??

第84章 从今天开始治理天下

  “首先就是地方官员们的。”

  “先说升迁调用罢免的标准。”

  “这是我认为的政绩考核标准,这是可以酌情提拔的标准”

  钟会令人将厚厚的文书铺在了荀顗的面前,钟会跟荀顗有些合不来。

  两人在过去就常常互相诋毁,钟会认为荀顗虚有其表,而荀顗觉得钟会只会说大话。

  可到了如今,在诸多因素的叠加之下,这两个人居然要开始联手操办大事了。

  荀顗对此很是烦闷,可他又不能因为私人恩怨而坏了大事,只能是憋着怒火来听钟会的想法。

  钟会当真是一刻都不会闲着,在极短的时日内,钟会就弄出了一套关于官员升迁任免的具体规章制度,这一套办法充分的吸取了两汉的经验,又加上了只属于魏晋的奇异脑洞。

  有了这套规章制度,往后地方官员的提拔和任免就是有东西可以遵守了。

  不会再完全被县令太守等主导,若是这些人要提拔自己的亲信,得向庙堂上表,提供理由和政绩,经过吏部核实后才能去推行。

  这无疑会加重吏部的负担,但是,这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从前汉时就存在的“二君”体系将会遭遇极大的破坏,曹丕虽然推行了中正制,可地方官员依旧有着征召提拔属官和下官的权力,而被他们所提拔征召,那这些人就会自动成为门生故吏,以这些人为主君。

  这可是个连县令都可以被称为县君的时代啊。

  同时,这样的办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酒囊饭袋们上位,提拔真正做事的人才,有效的提升大魏官吏的整体水平。

  荀顗还是能接受的,世家大族并非都是庸才,优胜劣汰如今只在世家大族内部进行,荀顗没什么反对的。

  打下去的酒囊饭袋是大族子弟,提拔上来的同样也是。

  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才干而已。

  荀顗也觉得该督促一下后辈们了,诸多大族的子弟愈发的不成器,自以为有父祖的福荫,就自暴自弃,整日酗酒服散,不干正事。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