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34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郭彰猛地朝着皇帝参拜。

  “陛下!!臣请辞!!”

  这一刻,袁亮等尚书台的大臣侍郎们纷纷起身,一同参拜。

  “陛下!!臣等无能,请辞归乡!!”

  而在尚书台之后,各个机构的大臣们也纷纷起身。

  这一刻,竟是隐约有着百官上书,逼迫皇帝的感觉。

  而荀顗却还是纹丝不动。

  作为大族派的老大,他若是也站起身来,那就完全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故而,他只是坐着,等待着皇帝向自己开口。

  看着群臣这逼宫的架势,王肃勃然大怒,他大声呵斥道:“尔等是要谋反吗?!”

  “天下何曾有过你们这样的大臣?!”

  “居然敢勾结起来逼迫天子?!”

  可群臣此刻皆低着头,完全不理会王肃。

  曹髦坐在上位,平静的看着他们,看来,自己这段时日里的事情算是相当的成功,不然也不会将他们逼到狗急跳墙了。

  他们当初是如此对付司马师的,如今又这般来对付我。

  曹髦再次看向了钟会,此刻,钟会缓缓走了出来。

  “陛下,群臣说的也无不道理。”

  “官员的任命,定然是要深思熟虑,这不是可以轻易做出决定的。”

  “理当按着群臣的意思,考核天下官员的政绩,才能,品行,按着文皇帝所留下的规范来进行相应的提拔,升迁,罢免。”

  “往后就按这标准来进行提拔和重用,不以吏部或者大臣的身份来破例擢用。”

  “为将者必先知兵,治政者必先有绩,整顿吏治,扫清不法,无能,庸碌之辈,使一切都按制操办。”

  在钟会开口的那一刻,荀顗其实就开始打起了万分的精神。

  他很担心钟会再次给群臣下套。

  可听到钟会说完,荀顗却陷入了沉思。

  这官员的调动提拔,向来是缺乏一个准确的标准,若是放在过去,荀顗绝对不会答应钟会,因为若是确定这方面的制度,会让世家大族在人事权的权益受到巨大的损失。

  但是现在人事权的最高决定权在皇帝的手里,皇帝可以随意的安排各级官员和大臣。

  若是能做出一个限制,让皇帝无法随意安排嗯,反正官员都是自家人,最后确定政绩,评选德行的事情还是会由自己人来操办。

  再说了,趁机将那些大族里的蠢物踢出去,倒也不是坏事。

第78章 阵容

  曹髦也是在钟会开口的一瞬间就知道了钟会想要做什么。

  难怪他先前鼓励郑袤和陈骞多去办事。

  他根本就不屑于小打小闹,他是想直接来个大的。

  对官员的任命和调动进行规范化,看起来是在限制皇帝的权力,可实际上,此举可是大有所为啊。

  这很符合钟会一贯的作风。

  钟会就喜欢做一些利弊相当,非常冒失且危险的事情。

  这是对人事权做出了限制,皇帝不能随意安排了,得先考察,那考察者大概还是由官员来担任,这一方面来说,就是让官员们主导人事权,让皇帝收手。

  弊端很大,若是大族负责这个考察工作,那大魏怕是要出大事。

  可如果能继续在这件事上做文章,效果同样也很大,能一举改善大魏如今愈发荒唐的吏治情况。

  我大魏的官员们,放在历朝历代里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干什么都能找得到,奇葩程度仅在汉初那些行为荒诞的诸侯王们,以及后来的高氏家族之下。

  那高家也只是一家子的神经病,而以服散为时尚的大魏官员,那服散之后疯的是一大批人啊。

  若是能大范围的整顿吏治,将大魏各地那些蠢物们给换掉,那也值当。

  尽管还是世家换世家,可正常点的世家总比发疯的要强。

  此刻礼法薄弱,各大家族又疯狂的联姻,他们只遵从同姓不婚的原则,对其余的东西都看的很淡,曹髦都怀疑,世家子弟的质量越来越差是不是亲近结婚所导致的。

  就以目前的这三国来说,能换一批像个人的来当官员,那都属于是走在三国的最前沿了。

  行政效率都不知能提升多少倍。

  在这個人治社会,一个合格的官员对政务所产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庞大了,地方的农业生产,灾情管理,治安等事情,全看官员的水平,最低限度的官员甚至会自己去抢自家的百姓。

  结合多个方面后,曹髦觉得钟会的想法可行。

  虽然人事权目前在自己手里,但是就以群臣的这种态度,自己有这个权力又能如何呢?

  至于这件事的弊端,可以再去想办法来解决。

  曹髦心里想了很多,却还是没有出面干涉。

  实际上,封建社会里的优秀统治者,并不需要去多做什么,只需要做到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找到能人,第二件事是将能人擅长的事情交给能人来做,第三件事是别添乱。

  能做到这三点,基本就是个不错的明君了。

  若是自视清高,事事亲为,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什么都想瞎掺和,又菜又爱干,那下场有两个,要么是大魏文皇帝,要么是大隋炀皇帝。

  皇帝与群臣的斗争,本质上还是群臣与群臣的斗争。

  荀顗看着雷打不动的皇帝,又看着面前的诸多大臣,他缓缓站起身来,看向了诸多大臣们。

  “尔等是要做什么?!这是想要逼迫陛下不成?!”

  他赶忙走到了群臣的最前头,毕恭毕敬的朝着曹髦行礼,“陛下,百官只是一时心急,他们都是为了大魏社稷,请您宽恕其罪!!”

  荀顗再三行礼。

  曹髦看向了众人,“这件事,就按钟君所说的来操办吧。”

  他很是干脆的站起身来,又看向了群臣中的郭彰。

  “郭彰在朝议时对朕无礼,当治其罪!”

  曹髦说完,转身就离开了此处。

  郭彰目瞪口呆,怎么走之前还要来这么一出?不是都谈妥了吗?

  他连忙看向了身边的几个大臣,而此刻,这些大臣们都主动转移了视线,不敢与他对视。

  郭彰的脸色相当的难看。

  朝议结束,他就忍不住要找荀顗,却被几个大臣连哄带骗的离开了此处。

  荀顗苦笑着走到了王肃的面前。

  “王公,今日的事情”

  王肃打量着他,忽然发笑。

  “荀公,不必多言,往后我们还会多亲近的。”

  荀顗再次说道:“那是自然,我们本就该多亲近,同朝为臣,往后自然还要您来照顾,尚书台治理天下,若是没有您,这可如何进行呢?”

  就在此刻,忽然有人走到了荀顗的身后。

  荀顗下意识回头,诸葛诞就站在他的身后,距离他很近,诸葛诞身材高大,低着头,脸色竟有些吓人。

  荀顗急忙要拜见,诸葛诞却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

  “荀公不必多礼。”

  “您与司徒公的事情,可是忙完了?”

  “忙完了,忙完了。”

  “那就好,那就谈一谈跟我的事情吧,我刚刚上任,要查物资粮草,太仓就被人烧了。”

  诸葛诞死死拉住荀顗的手臂,根本就不松开,哪怕是在说话的时候,也是抓着他的小臂,这就带点羞辱的意思了。

  荀顗用力挣脱了几下,却发现自己挣脱不开。

  诸葛诞再怎么说也是骑着战马上过战场的将军,荀顗明显吃亏。

  “太尉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怪我?”

  “你不是说了吗?尚书台治理天下事,不怪你,难道要怪陛下吗?”

  “还是说,要怪老夫?”

  荀顗赶忙说道:“尚书台只是负责执行,这太仓并非是”

  “老夫初来乍到,不管这个,今日,你就陪着我来解决这件事。”

  诸葛诞直接拽着荀顗就往外走,荀顗此刻又惊又怒,就这么半强行的被诸葛诞给带出了殿内。

  王肃看着这一幕,顿时笑了起来,他看着一旁的郑袤,感慨道:“过去说诸葛公为人豁达,赤诚君子,今日观之,果真如此!”

  郑袤一言不发,他看起来很是无奈,在这庙堂里,想要当个中间派怎么就这么困难呢?

  而此刻,钟会已经坐在了曹髦的面前。

  “陛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往后他们会得寸进尺,愈发的过分,直到双方拼出个死活。”

  钟会的眼神格外的冰冷。

  看得出,钟会此刻给那些逼宫的群臣都已经判决了死刑,一旦有机会,钟会将毫不迟疑的杀掉他们。

  曹髦摇着头,“这些人以辞官为要挟,若是惩治了他们,只怕政务瘫痪,朕的政令都到不了地方。”

  “陛下说的很对,所以,我们得找人来取代他们。”

  “陛下先前跟我说过尚书台的事情,六部尚书,足以勉强完成庙堂的运行。”

  “可六部尚书必须要有适合的领袖。”

  “陛下心里可有了人选?”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