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24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你是什么身份?被罢免的白身,也敢去谈论庙堂里的大事吗?”

  何遵心里很是憋屈,他也是为了宗族的利益而四处奔波,父亲怎么就看不透这庙堂里的事情呢?

  到现在还跟那个陈本去纠缠。

  可面对父亲,他又不敢去开口反驳,只是无奈的说道:“父亲,朝臣想要给我们家族定品,定二品,您有所不知,中正制要革新了”

  他迅速将庙堂里的几个政策告知了父亲。

  何曾终于没有再打断他,耐心等着他说完。

  等到何遵讲述好了庙堂内的诸多事情,何曾方才冷笑了起来,“所以不是你去跟他们询问情况,而是他们找到了你,想让你来当说客?”

  “父亲!您这是什么意思?”

  何遵不可置信的说道:“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如何能说是说客?”

  何曾板着脸,“你这孺子,又懂得什么?”

  “这河北的事情,分明就是因为那陈本,至于什么庙堂的事情,哼,这些事与你有什么关系?有空去想这些,还是多想想你自己该如何摆脱原先的恶名。”

  何曾很是不悦,谩骂了几句,转身就走向了内屋。

  何遵看着离开的父亲,欲言又止。

  他再次长叹了一声。

  唉,这本来是宗族崛起的好时机,却愣是毁在了父亲的手里啊。

  走进了内屋,何曾的脸上出现了些不屑。

  蠢货。

  这些事跟我们家有什么关系?现在的情况有什么不妥?是饿着你了?还是冻着你了?

  真以为那些好处都是唾手可得吗?

  爬的太高,太过聪明,都不是什么好事。

  愚蠢一点多好啊,也没有人忌惮你,大家都会拉拢你,做个跟在主君身后的小人,无忧无虑,保全宗族,何必去掺和这些糟心事?

  自己这两个蠢儿子都看不清自己的本事,又急着出头,自己逝世之后,宗族怕是要出大事啊。

第244章 联盟与吞并

  “将军,河北的事情,已经不需要我们来费心了。”

  杜预皱着眉头,坐在了司马昭的身边。

  如今的杜预,已经经过了甄别,成为了司马昭身边真正的头号谋臣。

  司马昭对他可谓是言听计从,而杜预虽然不太愿意帮着司马昭去对付皇帝,但是对付群臣的事情,嗯,他还是没什么心理压力的。

  杜预很反对王祥等人所提出来的政策。

  尽管他们有着自己的解释,将现在的宗族定品往过去的军功制身上靠拢,说是为了调动积极性,让大族们更加卖力。

  可事实上,他们要推行的东西跟军功制完全不同啊。

  当今朝中这些大族,一定会成为高品,同时兼任最高执政者,而往后的最高执政者只会从这些人里出现,什么上下浮动,呵,进行判决的人和参与判决是同一批人,这还能调动积极性??

  按着目前的情况来说,一品是不会出现的,最高为二品,重要的掌权者宗族都是二品,你准备如何浮动?

  杜预这些时日里一直都陪在司马昭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曹髦的事情会那么顺利,其中也是有杜预的原因。

  司马昭点着头,看向了杜预,“叛乱差不多已经结束了,是要带着军队回去吗?”

  “不能回去。”

  “您跟大将军不同,您在外,比在庙堂更有用。”

  杜预认真的说道:“这是我们的一个好机会。”

  “首先,将军应该收服河北的世家大族。”

  “哦?元凯的意思,是要我去杀了卢毓?”

  司马昭冷笑着说道:“我听闻此人刚带着儿子离开了洛阳,他的小儿子也被罢免了,准备定居在徐。”

  杜预赶忙摇着头,“不,不能杀,非但不能杀,将军还要收留他们,重用他们。”

  “啊?”

  司马昭有些懵,他问道:“方才元凯说应当拉拢河北大族,可这卢毓已经得罪了整个河北宗族,如何还能收留他们?若是收留了他们,岂不是会招惹很多麻烦?甚至要与河北大族为敌?”

  杜预解释道:“将军,河北宗族原先都是跟随卢毓。”

  “卢毓出事之后,庙堂的群臣想要对他们下手,瓜分他们的家产,他们如今都投奔了王祥,王祥继承了卢毓的家底,靠着这些人来与高柔等人争锋。”

  “现在将军想要拉拢这些河北大族,已是不可能,倒不如去收服卢毓,卢家已经到了最危难的时候,在这种时候,他们是不敢拒绝将军的。”

  “庙堂里的豪族毕竟只是少数,倘若将军能扶持河北诸多大族,不说让他们再度崛起,只要让他们能略微牵扯河南大族,不会轻易被吞并,那就算是成了。”

  “况且,卢毓的儿子和女婿都是非常有才能的人。”

  “将军可以利用他们来对付庙堂大臣。”

  司马昭若有所思,“好,我这就派人去接卢毓。”

  “另外一件事,就是这中军的事情,将军这次出征,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可以效仿那個马隆,整顿跟随我们出征的这几个营,将这些营彻底掌控在我们的手里。”

  杜预对这位马隆很是看重,多次在司马昭面前说起他的名字,还提议让司马昭对他进行赏赐,如今更是要司马昭来效仿他的行为。

  司马昭自然也知道军权的重要性。

  先前他会被群臣遏制,主要也是因为军中的大族子弟太多,无法让中军完全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这次的平叛,还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趁机提拔一些有才能的人,打压那些敌对派大族出身的将校,多用一些自己人。

  司马昭当即再次答应。

  杜预又说起了下一件事,“将军,车骑将军逝世,这次蜀国来犯,定是来势汹汹,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让群臣低头的好机会,但是面对姜维,绝对不能怠慢,还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我认为,可以让兖州刺史邓艾做好准备,一旦事情有变,就让他前往雍凉,协助陈公,提防姜维。”

  司马昭全部都答应了,他此刻又摇头感慨道:“若非元凯,只怕我已是焦头烂额,还好身边还有您这般的贤臣啊。”

  “将军,想要对付群臣,最关键的还是要有陛下相助。”

  “若是能跟陛下联手,就不必担心这些事情”

  当杜预再次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司马昭顿时变了脸色。

  “是我不愿意吗?若不是我,他的人能进中军吗?若不是我,钟会能担任宗正吗?”

  “若是没有我,他连性命都难以保全!群臣根本就不会放过他!”

  “我出手相助了这么多次,可是他却是什么态度?”

  “难道还要我去求他联手不成?”

  杜预也不知该怎么去劝说司马昭了,如今大将军不在了,庙堂的平衡不复存在,皇帝和司马昭若是能联手,还能在庙堂上硬抗群臣。

  甚至能进行反攻,逼迫群臣再次变得乖巧。

  可杜预也不知为什么,皇帝始终都不肯走出这一步来,明明双方的利益相同,司马昭也出手了几次,可皇帝就是不肯正式联手。

  而司马昭自然也不会去求着曹髦联手。

  杜预有些担心,如今的群臣形不成威胁,那是因为他们内部的争权严重,一旦有人像卢毓那样掌握了群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臣领袖,那自家就要陷入劣势了。

  如今他让司马昭所做的诸多准备,只能算是给自己增加筹码,不至于太早被击破,却并非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想要真正解决他们,就需要双方合作,弥补权力真空,一个实权天子,或者一个实权大将军,就可以解决掉这麻烦事了。

  司马昭看到满脸担忧的杜预,也是略微收起了怒火,他说道:“元凯勿要担心,先回兖州,跟邓刺史谈一谈整顿中军的事情,然后我再派人跟皇帝联络。”

  “他若是真如众人所说的那般聪慧,就该助我平定群臣!”

  太极殿,西堂内。

  “哈哈哈,不愧是钟君啊!”

  “尚书台的事情,朕已经听说了,那一番话,愣是让王祥斗志全无,他自己麾下都出了大问题,听闻崔赞都不愿意再去他府邸了!”

  曹髦看着面前的钟会,很是开心。

  他确实没想到,这种情况下钟会还能倒打一耙,直接将河北动乱扣在王祥的头上,无论王祥怎么解释,反正该说的已经说了,刺已经种下来了,再洗也回不到最初的清白。

  钟会却摇了摇头,平静的说道:“这并非是臣所为。”

  曹髦一愣,“这么说是廷尉自己的计策?”

  钟会不屑的笑了起来,“他就是想将事情推到我的头上,他一直都是如此,想要去做大事,却又不敢承担责任。”

  若不是钟会的话,曹髦都没想到,这居然真的是钟毓自己的谋划。

  尚书台的事情已经传了出来,在洛阳之内被传的沸沸扬扬,曹髦不想多都知道,这是司马孚或者高柔在背后用力,想要将王祥再次按下去。

  初次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曹髦当即认定这是钟会让他兄长去说的。

  真的没想到,那钟毓看起来忠厚老实的模样,居然比钟会还要狡聪慧。

  曹髦并不觉得钟会说了假话,他这样的人,倘若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巴不得告知给所有的人,根本不会推到他兄长的身上。

  这么说来,自己还是轻视了这位廷尉啊。

  钟会继续说道:“司马家同样不希望看到尚书台平定,如今,司马家应当更想与陛下联手了。”

  曹髦笑了起来,“是啊,司马昭估计都有些坐不住了,又不好拉下脸主动开口。”

  钟会点点头,曹髦跟钟会都没想过跟司马昭联手,他们想的是继承司马师,将司马家变成自家的,不要联盟,要的是合并!

  “既如此,陛下,接下来我们就不能再去做事了。”

  “哦?钟毓是想让群臣跟卫将军过过招?”

  钟会不悦的说道:“我这个兄长,将事情都推到我的头上,是明摆着要看到我们跟群臣对战,他们站在后头得利。”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若是要收渔翁之利,那也得是我们来收!”

  “我们这些时日里做的事情够多了,接下来我就在暗地里继续操办宗室的事情,任由王祥去搞事,司马昭若是不想失控,就得主动出面。”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