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5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司马昭看到是他起身,当即就安心了。

  钟会也是笑了笑,自信满满。

  毕竟,这位是被司马懿所提拔上来的,立场根本不用怀疑。

  群臣看到是他起身,当即也就没有了别的心思,这位若是要参与,那确实没必要去争,荀顗在朝中广结人缘,又深得司马昭的宠爱,跟他去争个太常,实在是不划算。

  王祥看到对方起身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惊愕和紧张。

  荀顗平日里并不喜欢参与这些,跟尚书台里的王观一样,都是沉默寡言的性格,今日怎么会主动起身呢?

  王祥看向了钟会和司马昭,顿时皱起了眉头。

  坏了,这是被钟会看上了?

  以钟会的资历,自然是无法担任太常的,可也不必亲自来担任,只要有个亲近司马家的大臣来担任,就足够了。

  王祥顿时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那个经典!

  太常负责提拔经学考生,是最适合搞经典排名的官爵,因此被钟会所看上了!

  王祥没有失态,迅速想起了对策。

  可王祥发现,卢毓的眼里竟然没有半点的担忧,明明他昨日才信誓旦旦的保证会让自己上位,可他此刻却直接坐了下来,看都不看荀尚书一样,仿佛这些事情跟他没有关系。

  荀顗看向了众人,行了礼,这才开口说道:“诸位我以为,司隶校尉王公,德高望重,经学造诣极高,完全可以担任这样的重位!”

  这一刻,数个大臣脸色大变。

  钟会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直勾勾的盯着荀顗。

  他忽然又看向了司马昭,却发现司马昭的脸色同样惊愕,他瞪圆了双眼,茫然的看着荀顗。

  可见,这个情况是司马昭都不曾预料到的。

  最为惊讶的人,大概还是王祥了,此刻,他的内心完全不像他的表情那么平静,可谓是翻江倒海,这是卢毓的安排??他怎么将司马家的心腹拉到自己这边来的??

  群臣听着荀顗的话,又看了看王祥。

  在这几天,洛阳里最出风头的大臣,还是要属王祥了。

  自从东堂宴在名士们流传开来后,王祥在经典上的造诣也便传开了,据说,这位先前名声不显,是因为性格内敛,不愿意辩论,可是皇帝却暴露了他的才学。

  还有人说,王戎吃醉酒,不小心将王祥给他注释的部分太玄经抄写本给流传出去了王祥对太玄经的理解,跟众人都不一样,跟王肃有些相似。

  而王肃本身就是天下闻名的学术大家,就是阮籍嵇康这些人也不敢说自己能跟王肃拼才学,洛阳当即传出了“太学双王”这样的评价。

  认为王祥和王肃是不相上下的治太玄经的大家。

  王祥做起这种养望的事情,那是极为顺手的,在短短时日内,他治经的名声就已经被众人所知。

  从这方面来说,他来担任太常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何况,这还是荀顗所提出来的,荀顗向来跟司马家亲近,他的想法,大概也是司马家的想法吧?

  群臣没有反驳,纷纷认可了这个人选。

  担任三公的几个大臣也是表示同意。

  压力顿时来到了司马昭这里。

  司马昭茫然的看着荀顗,又看了看其余大臣,开口说道:“可下次再议。”

  显然,他对这个人选并不满意。

  群臣对视了几眼,也没有继续逼迫他,就这么匆匆结束了这次的朝议。

  王祥此刻已经不担心了,无论卢毓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让荀顗站在自己这边的,既然他这次开了口,那这件事就稳了,完全不必担心了。

  这让王祥甚是开心,担任太常,往后便是那九卿之首。

  这会给自家带来更多的好处,可以提拔更多的青年才俊,故而可以跟诸多家族示好结盟,可以以此为代价,取得其他大家族的相助。

  只要坐上了这个位置,王祥就能摆脱如今这只能为人摇旗助威的位置,正式建立自己的班底,拥有自己的门生故吏,拥有单独的盟友,拥有拉拢别人的成本和底蕴!

  想到这里,王祥精神奕奕!

第158章 钟会!你危言耸听!

  “荀君您这做法是否有些不妥当?”

  书房内,司马昭坐在上位,钟会跟荀顗分别坐在他的两侧。

  钟会依旧是直勾勾的盯着荀顗,眼里满是敌意。

  荀顗不为所动,抚摸着胡须,平静的看着司马昭。

  司马昭倒是不怀疑荀顗的立场。

  在曹髦刚刚登基的时候,荀顗就找到了司马家俩兄弟,并且告诉他们:“当今通过废立来拥立新的皇帝,应当及时查明各地将军的态度,做好准备。”

  而他所说的,自然就是毌丘俭。

  司马昭瞥了一眼钟会,继续说道:“先前我就与您商谈过子太常人选的事情,当时您信誓旦旦的说会为我解决疑惑,可如今您却举荐王祥来担任太常,王祥与我非亲,您为何要这么做呢?”

  司马昭这番话也是在给钟会解释,这不是我所安排的,都是荀顗个人的行为,勿要怪在我的身上。

  果然,钟会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荀顗却完全不在意面前的钟会,论出身,论在司马家心里的地位,荀顗都未必就差了钟会多少,论官爵,他这个尚书还能稳压对方一头,根本不惧。

  他认真的说道:“将军,正是因为您所说的事情,臣方才举荐了王祥来担任太常。”

  “哦??您这是什么意思呢?”

  荀顗严肃的说道:“钟士季中计!险些误了您的大事!”

  钟会沉着脸,冷笑了起来。

  司马昭有些茫然,看了看钟会,又好奇的问道:“您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那整理经典,为经典正义,乃是他人的计策,并非是有心要这么做他们算准了钟士季自负的性格,故意抛出这件事来,就是想让士季主动揽下这件事。”

  “这件事并没有将军所想的那么好办,尤其是对士季来说,请恕我直言,若是将军纵容钟会,让他继续操办这件事,那庙堂定然混乱无序,群臣哗然,政令不通,大魏将危在旦夕,会被歹人趁虚而入!”

  司马昭听着这番话,眼角跳动了一下。

  钟会则是仰起头来,不屑的说道:“荀君言重了。”

  “我看,荀君并不是担心庙堂生乱,而是担心自己之易学落了下乘吧?”

  听到他的话,荀顗同样不屑的说道:“我治易学虽然不精明,却也不是一个连互体都不懂的人所可以评价的。”

  钟会勃然大怒,却没能反驳。

  “士季,勿要恼怒且先听荀君说。”

  司马昭安抚了几句。

  原来是钟会曾炫耀过自己在《易》上的研究成果,可这显然是有点侵权了,结果就被荀顗所耻笑,认为他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不懂就出来卖弄,双方的关系因此而恶劣。

  荀顗继续说道:“将军,钟士季夸口能做好这件事,可就经典来说,连我这样庸碌的人都能找出他的不足来,他又如何能操办这种大事呢?”

  “若是将军听信了他的话,让他担任太常的职位,或许让臣来担任,然后按着钟君所说的来操办,那定然会出大事。”

  “可若是将这個位置给与王祥,那就不同了。”

  “王祥德高望重,并且,他为人谨慎,不会去犯险来做整理经典的事情,群臣也不会有什么不满况且,若是陛下真的有心做这件事,那就由王祥来对付,王祥乃是陛下的老师”

  荀顗认真的说着,司马昭明显有些动心了。

  钟会赶忙说道:“将军!此人分明是被王祥等人所拉拢!不可轻信!”

  “王祥在经典上的才学不足,陛下为什么要为他造势呢?王祥显然是投靠了太后!这才得到皇帝的支持,这个太常之位,定然就是皇帝让他争取的!”

  “皇帝想要通过太常来提拔自己所赏识的人,改变自己的处境!”

  “我不知道他们许诺了什么好处,可这厮定然是被他们所收买了!”

  荀顗愤怒的起身,“钟会!岂敢这般辱我?!”

  他也不顾上位的司马昭,一甩衣袖,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此处。

  司马昭赶忙起身,“荀君!勿要走!荀君!”

  司马昭就要去追,钟会却再次挡在了他的面前,“将军!这件事迟早都是要做的!就算如今您有顾虑,也不该让王祥来担任太常!王祥,卢毓,荀顗等人,都不可轻信!”

  司马昭咬着牙,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看向了面前的钟会。

  “士季!”

  “这些时日里,我对你都是言听计从!!”

  “大将军对你也是恩宠有加!”

  “你说让陛下继续设宴,我故而没有禁止。”

  “你说要重赏郭家之人,我也听从了!”

  “你说杜预有问题,我也没有反驳。”

  “你的兄长多次来跟我说,伱性格桀骜,容易惹事,让我勿要对你纵容,我也没有听从他。”

  “可如今,你居然说王祥,卢毓,荀顗都不能信任?!”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若是这三个人都不能信任,那我还要用谁来治理天下?!只用你一个人吗?!”

  司马昭此刻简直是气坏了。

  他自认是一个很有包容心的人,礼贤下士,亲贤举能,都做的很不错,对性格有缺陷的大臣,也不会太计较,可是你钟会不能这么不讲理啊!

  钟会看着面前脸色通红的司马昭,更加愤怒,“将军何以看不出呢?!那王祥分明就是与卢毓有勾结!王祥若没有投靠太后,皇帝何以要为他造势?!至于荀顗,整理经典会损坏他的利益,故而与卢毓等人联手!他们越是反对,不就越是能说明我们的抉择是正确的吗?!”

  “这些人靠着家传的学术维持自己的权势地位!庙堂若是连动他们学问的权力都没有,那这个庙堂迟早要被这些大族所架空!”

  “您作为大将军的继承者,目光何以这般短浅?!难道你眼里就只有如今的利益吗?!”

  “钟会!!!危言耸听!!”

  司马昭顿时暴跳如雷,“真当我不敢处置你吗?!”

  他几次挥舞着手,终于还是忍住了想将钟会丢进牢狱内的想法,冷哼了一声,快步朝着远处的荀顗追了上去。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