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5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司马师再次质问道。

  他的语气很是冷漠,羊祜顿时说不出话来,司马昭赶忙开口辩解道:“兄长,您这是什么话?叔子刚来洛阳,您就要将他吓走不成?这些事情,还问他做什么呢?”

  他又看向了羊祜,笑着说道:“叔子勿要在意,兄长是看重你”

  司马师在场,这氛围就热闹不起来,哪怕是亲人远道而来,也是一样,他往上位那么一坐,板着脸,一言不发,下方的几个人,根本就不敢交谈。

  好在司马师并没有继续待在这里,叫来几个甲士,就匆匆走出去,上了马车。

  在他离开之后,整个屋内都仿佛暖和了起来,大家的脸上都出现了笑容,就连司马昭,看起来都比方才要放松了不少。

  “叔子,这次伱前来庙堂,一来就是担任镇护将军,可谓是一鸣惊人,但是你要记住,镇护将军,职责重大,绝对不能辜负我们对你的厚望,尤其是当下,局势动荡,就是皇宫之内,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安全,一定要留心啊。”

  司马昭说着,看向了一旁的羊徽瑜。

  羊徽瑜也是认真的说道:“叔子,行事定要谨慎,当今天子年少,为人轻佻狂躁,不要得罪他,出了事,要多与征西将军商谈,询问他的看法”

  羊祜不敢反对,只是点着头。

  “太后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你的名声,对你很是看重,而我大魏有祖制,后宫不得以干政,你可勿要坏了自己的名声。”

  说是家宴,却一直都是变相的提醒羊祜,让他看清楚自己的立场,不要去投太后和皇帝的阵营。

  羊祜完全没有反对的余地,只能是低头称是。

  他这次虽然没有拒绝出仕,可是也没想过去跟着太后和皇帝建立什么不世之功勋,他并不急,自己还不曾带过兵,这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

  再说了,自己能上位,更多的还是双方妥协后的结果,太后记不记得自己的名字都不好说,至于皇帝,又哪里知道他是谁?

  自己就是想要亲近,人家也未必会理会自己呢!

  羊祜又在洛阳待了三天,直到第四天,他方才正式上任。

  镇护将军跟护军将军,听起来相似,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镇护将军是守在皇宫里头的,可以理解为皇宫最大的保安队长,而护军将军呢,则是中军的军官,可以理解为京城守备部队的副参谋长。

  两者的品级是一样的,可权力完全不同,在中军里,除却大将军和领军将军,就属护军将军的权力最大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羊祜得知郭家人成为护军将军时会那么的惊愕。

  而羊祜如今接替的是郭建,他在皇宫内当镇护将军,也就是保安队长

  羊祜这还真的算是一鸣惊人了,从白身直接飞升到镇护将军,他披上了甲胄,在属下的簇拥下,初次走进了自己的安保范围内。

  “羊叔子!!”

  “是你吗?!”

  “羊叔子!!”

  羊祜刚刚走进了皇宫内,就看到了一个半大的孩子,这孩子很是激动的朝着自己冲了过来,这神色比司马昭都要激动,他的眼里满是火热,还不等羊祜反应过来,就抓住了他的手。

  羊祜很快就反应过来,他发现了面前这个半大孩子的身份。

  这一刻,羊祜只觉得毛骨悚然。

  他赶忙准备行大礼。

  “臣拜见陛下!!”

  “勿要如此!快起!快起!!”

  曹髦赶忙将他拉起来,再次打量着他,脸上满是笑容。

  “羊叔子啊,你终于是来了,朕可是等你许久了!哈哈哈,三天前就听安世说你到了洛阳,从那天开始,朕就在这里等着,就等着你前来,想要跟你见一面”

  “臣何德何能啊”

  “你当得起!倘若你都当不起,那天下还有谁能当得起呢?”

  “叔子有所不知,王处道乃是朕的散骑,他常常对我说起您的事情,说您是天下少有的贤臣,谁得到了您,就可以平定天下!”

  就是羊祜这般涵养极好的人,此刻都想要去将王沈骂一顿,你这不是坑我吗??

  曹髦满脸激动的说道:“从那天起,朕就整日找母后,让她册封您为镇护将军,想让您陪在朕的左右,朕今日终于如愿了!”

  “朕要让您领侍中!往后,您可以随时陪在朕的身边!”

  “来人啊!设宴西堂!!”

  羊祜双眼一黑,竟是不知所措。

  面对不同的大臣,曹髦自有不同的应对办法,对王祥,就要谈家族,对陈骞和成济,得谈官爵,对嵇康要谈道义,对焦伯等人谈信任,而对羊祜这样的人呢?只能是不断的示好施恩了。

  羊祜是有道德操守的。

  若是自己的时日充足,倒是可以慢慢交心,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器重和好意。

  可如今时间紧急,曹髦只能是尽快的表达出自己的善意来。

  曹髦也不怕自己这过分的热情是否会吓到面前的这个人,会不会逼走他,毕竟司马望就是这么被逼走的。

  羊祜跟司马望不一样啊,刚刚才接受了庙堂的征辟,然后转身就想跑?

  可没那么容易!

  曹髦现在的想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大哥,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还好意思联手司马师来杀我吗?

第157章 王太常

  “吴妖妇鲁班权倾朝野,扶持外亲,先前弑弟,如今更有谋害胞妹的想法。”

  魏国再一次开始了朝议。

  群臣再次吃起了瓜。

  这次还是吃吴国的瓜,孙权的女儿孙鲁班在嫁给全综之后,开始积极谋取大权,全家之女被立为皇后,全氏家族作为外戚颇受优待,五人封爵。

  包括如今领丞相大将军的孙峻,他的姐姐也是嫁给了全氏,而他本人更是谄媚侍奉孙鲁班,两人狼狈为奸,使得吴国庙堂更是乌烟瘴气,孙鲁班本人更是大权在握,地位稳如泰山。

  孙鲁班因为厌恶孙和的母亲,就吩咐孙峻赐死孙和,杀死了自己的弟弟。

  如今又想要对自己的妹妹出手。

  听着吴国的事情,魏国群臣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如今的三国,根本就不是在比谁的国力更加强盛,谁家进取的势头更猛,大家是在比烂,就是看谁烂的不够彻底。

  在吃完了瓜,一如往常的批判了吴贼的诸多恶政之后,朝议方才进入了主题。

  而最先上书的,居然是尚书令卢毓。

  “太常王公因病辞官,归家养病,而太常是九卿之首,主掌祭祀,我听闻,国家的大事,在祭祀和战事上,这是不能轻视的,太常选择庙堂里有道德的经士辅佐圣王,这是不能耽误的,请庙堂择大贤以任之”

  卢毓率先开口,说起了太常之位。

  一时间,群臣眼里都闪烁着光芒。

  不少大臣都对这个位置有些想法。

  就算不是自己担任,也是想让自己的族人或者族亲来担任。

  庙堂忽然寂静了下来,卢毓瞥了一眼坐在远处的王祥,王祥缓缓低头,表示感谢。

  因为曹髦的吩咐,王祥在积极为自己塑造了善经的人设之后,就开始联系盟友们,想要谋取太常的位置。

  他最先找的就是卢毓。

  卢毓只比王祥大了一岁,可无论是论出身,论才能,还是论资历,王祥都不是卢毓的对手。

  庙堂里有很多不学无术的高门中人,很多都是凭借着父祖的关系而爬上来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才能,而三公九卿,也跟从前不同,虽然不能说没有职权,却也不是实干单位。

  可尚书台不同,作为维持政权运行的最主要机构,这里很少有酒囊饭袋,这里头的人都是司马师亲自挑选的。

  尚书台的头子是司马师,司马家可以对大族让出三公九卿的位置,却绝对不会让出尚书台,尚书台在谁的手里,那谁就是天下的实际掌控者。

  尚书令定是由司马家来兼任的,在司马师逝世之后,是由司马昭来兼任。

  可司马师定然无法事事亲为,故而尚书台的副手,也就成为了实际上的尚书台掌权人,那人就是卢毓。

  跟随卢毓的大臣们并不少,加上这位是实打实的能臣,司马昭对他也不敢不客气。

  司马师依旧没有出席今日的朝议,司马昭坐在群臣之列,在暗中操控朝议。

  钟会顿时看向了司马昭。

  在王肃离开的时候,钟会就找了司马昭,希望能由自己人来担任这个位置,因为钟会想要搞经典正义,想要操办这件事,就必须要有太常的全力支持,若是能以自己为太常,那就更好不过了。

  钟会跃跃欲试。

  说起来,钟会的资历还是够不上太常的,他的功劳大概也配不上九卿之首。

  虽然名气很大,可他年纪不够大,功劳也达不到标准,若是直接担任太常,那真不知会引起多少大臣的不满。

  司马昭也是极为头疼。

  当初,司马俩兄弟跟钟毓的关系极好,钟毓带着年少的钟会出来与他们游玩,他们几个人也算是少时就相识了。

  后来钟会的才能展露的愈发明显,连他兄长的光芒都被压了下去。

  钟会对司马师也很是仰慕,为他的左右,深得他的信任。

  司马昭同样很喜欢这個比自己小了十岁却表现非凡才能的年轻人。

  只是,钟会性格上的缺陷,却又让司马昭很是无奈。

  司马昭不想要得罪钟会,却也不想因为他而得罪那么多的大臣。

  钟会如今怎么可能当太常呢?他有什么功劳?自己要是敢这么封,这朝议怕是都进行不下去了。

  司马昭看向了其他人,或许可以让别的心腹来接替这个位置?

  在卢毓开了头之后,当即就有尚书荀顗站起身来。

  荀顗是太尉荀彧的儿子,当然,还是老套路,年幼时就被人点评然后出名。

  哦,点评他的人是名臣陈群,陈群点评他完全是因为荀顗年幼时就很有才能,跟他是荀顗的亲姐夫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他性格孝顺,名声很大,学识广博,长大后就成为了名士之一,后来司马懿执权,看到他时很开心,觉得他与荀令君很是相似,就提拔他当了散骑常侍,后来步步加官进爵,成为了司马家的铁杆心腹。

  曹爽掌权的时候,他救下了被迫害的傅嘏,这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名声。

  因为很得人心,故而很多人都将他当作是荀令君的接班人,很多人都喜欢他。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