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708章

作者:华东之雄

  “您去过我们厂?”

  “是啊,你们厂是全行业里面最厉害的,咱们怎么能不去取经呢?”李保田说道:“咱们每次去考察,都会有很深的感受,回来之后都会进行一番改革。”

  秦涛有些哑然:“你们都改革什么了?”

  “制度和管理经验,产品的定位等等。”李保田说道:“目前,国内很多造船厂都在引进你们的技术,制造天然气船,不过,我们分析过,一窝蜂地上天然气船,也不一定就有饭吃。所以,咱们决定主攻VLCC油轮,我们造船厂目前正在新建四十万吨的船坞,等到建成之后,就能制造更大型的油轮。”

  秦涛点头:“没错,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三行重工已经倒闭破产,韩国的造船能力进一步下降,三行重工以前就是造油轮为主的,等到你们的船坞建成了,正好可以把他们的空缺填补了。”

  “是啊,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李保田说道:“这个时机真是太好了!金融危机肯定会过去,之后,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油轮订单。”

  “要不你们接着说?”武胜利在一旁开口了:“咱们看咱们的,你们聊你们的。”

  “不用了。”秦涛知道老丈人在催自己了:“咱们这次是来看潜艇的,作为外人,我能来欣赏我们国内最先进的核潜艇,机会难得啊。”

  听到秦涛这样说,在场的几名老人有些尴尬。

  “秦总,您就别开玩笑了。”张老说道:“我们这艘核潜艇,在研制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虽然已经生产了出来,但是很多性能都落伍了,在核潜艇的研发上,我们已经老了,海军未来的先进核潜艇,还得看你们的啊!”

  091和092核潜艇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性能早就落伍了,所以,在八十年代初期,国内就开始研制下一代核潜艇了,当时只是一个理论研究,到了88年的时候,研制进入了第二阶段,甚至搞出来了一个模型,不过性能依旧不能让海军满意。

  一直到前几年,海军终于开始了核潜艇的招标,明州集团参加竞标的项目太过先进,被很多人怀疑太超前,转入理论研究,093潜艇则进入了快车道,开始正式建造了。

  不过,整个093项目组的所有人心中都清楚,这款潜艇的性能已经落伍了,海军水下的未来,必然要依托明州集团!

  明州集团生产的柴电潜艇,性能就已经很逆天了,等到明州集团的095下水,一定能让国产核潜艇进入第一梯队。

  他们对此充满期待。

  不过,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此时,海军前来视察,他们也很高兴。

  “大家从这里看到的是潜艇的尾部,我们在它的上面安装了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这个螺旋桨还是从明州集团下属的华亭机械厂生产的,是内最先进的潜艇螺旋桨。”张老做为这款潜艇的总设计师,给众人介绍起来。

  尾部这一段已经完全地建成了,包括那特殊的螺旋桨,当螺旋桨被运输过来,安装到位的时候,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核动力系统都安装好了?”秦涛对螺旋桨不感兴趣,毕竟,明州集团生产的柴电潜艇,用的也是这种类似的螺旋桨,只是个头大小不一样而已。

  “没错,都安装好了,十兆瓦的反应堆。”这次轮到彭老开口了:“这反应堆的功率实在是不高,等到明州集团建造新潜艇,150兆瓦功率的核反应堆,才能让潜艇有一个不错的航速啊!”

  “各位,你们总是这样说,让我有些不好意思啊,就好像下一艘核潜艇就一定是我们明州集团生产的了,这也不一定啊!”秦涛说道。

  “秦总,您就别谦虚了,当初竞标的时候,咱们虽然是对手,但是对你们的核潜艇的设计是非常佩服的,也只有你们明州集团才能设计出来那么先进的核潜艇。我们已经有航母了,水下也得有先进的核潜艇才行。”

  “没错,咱们这艘093更重要的是验证性质的,咱们在这艘核潜艇上发展起来的技术,正好可以给咱们的095核潜艇配套。”张老说道:“武领导,秦总,你们往前面走,目前,咱们正在安装侧舷声呐阵列,等到咱们的核潜艇上实验成熟了,就能给095使用。”

  声呐是潜艇在水下的眼睛,对于一艘多功能潜艇来说,声呐也是至关重要的。

  艇首肯定需要大体积的艇首声呐,这也是所有潜艇的标配,不过,它能探测的距离和精度也不是很高,还得有其他的声呐配合才行。

  比如说拖曳阵列声呐,这种声呐通过线缆释放到潜艇后方,甚至能有几公里的距离,组成一个声呐阵列,这样就能探测到更远距离的目标发出的声音,还能精确定位。

  但是,拖曳阵列声呐需要释放和回收,在某些特殊情况使用会不方便,所以,先进的潜艇又拥有了第三种声呐:舷侧声呐。

  它类似于拖曳阵声呐,属于一个阵列,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目标,但是同时,它不需要拖曳,只要在潜艇的两边安装就可以了,所以,在这种声呐被发明出来之后,立刻就成为了潜艇的标配。

  明州集团要搞核潜艇,也只能是搞总装,最多再加上动力系统,潜艇的子系统那么多,不可能全部由明州集团来研发,现在,看着声呐系统获得突破,秦涛也很是高兴。

  原本,侧舷声呐阵列的技术是明州集团提出的,打算安装在095潜艇上,项目只是展开预研,没想到兄弟单位的进展很神速,居然已经把它给搞出来了,看来,这几年来,国内的军工技术发展很快啊!

  “咱们配套的兄弟单位也辛苦了。”秦涛说道:“这种舷侧声呐阵列,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才会发挥作用吧?”

  “是的,我们在这艘潜艇上,安装了龙芯计算机,用龙芯来进行数据运算,性能比以前的系统高了几百倍。”

  秦涛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人:“上面用了龙芯计算机?”

  “是啊,为了提高潜艇的处理性能,在潜艇上使用强大的商用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惯例了,反正在水下也不用担心电磁干扰,而且,龙芯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水面军舰的领域里,电子对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水下就没那么多的讲究了。水下的世界和电磁绝缘,是声呐的世界,就算是引爆了一枚电磁炸弹,也不会影响到水下的潜艇,别的不用说,仅仅潜艇全身包裹的外壳,就是一个绝佳的静电屏蔽罩。

  “秦总,你们明州集团对咱们军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啊!”介绍到这里的时候,张老非常的感慨:“如果没有你们明州集团,咱们绝对不会用上这些先进的装备。”

  说起先进的装备来,秦涛又想到了什么:“这款093潜艇上主要使用什么武器?”

  “经过咱们相关部门的多年研究,结合您当年给提供的那些鱼雷,咱们目前已经定型了最先进的鱼-6热动力鱼雷,这种鱼雷不仅仅可以线导,还可以用主被动声呐自导,目前还在发展尾流自导的型号,它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48节,最大射程达到五十公里。”说起这些来,张老是滔滔不绝:“除了这些之外,咱们还计划使用鱼雷罐发射最新的鹰击83潜射反舰导弹,让潜艇具备远程打击能力。”

  在漫长的时间里,鱼雷一直都是潜艇最主要的攻击手段,但是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反舰导弹的作战威力是越来越大,所以给潜艇装上反舰导弹,也是势在必行的了。

  只不过,093潜艇并没有专门的垂直发射舱段,还是得用鱼雷发射管来发射,这点和095潜艇就拉开了差距,后者在设计的时候,就专门预留了一个垂直发射舱段,不用说鹰击83了,就连更加新型的超音速反舰导弹都能携带。

  “需要其他的引导手段吗?”秦涛问道。

  鹰击83的射程比C802进一步扩大,达到了180公里,到了后期的改型更是进一步飙升到了240公里以上,这么远的射程,它的制导问题该如何解决?

  一般来说,射程七八十公里的时候,军舰自身的雷达就无法探测到目标了,需要直升机进行中继引导,这是相当危险的,一旦对方有远程区域防空导弹的时候,随时都能把直升机给打下来,国内军舰开始普及从俄国人那里进口的音乐台雷达,就是为了在不用直升机引导的情况下,使用特殊的超视距方式来搜索和攻击敌人的军舰。

  潜艇呢?

  潜艇打击远程目标,又该如何解决目标引导问题?

  听到秦涛的问话,张老点头说道:“如果有其他的引导手段最好,比如说中继直升机,比如说卫星侦查的数据等等,但是,如果没有的话,也能够根据事先装订好的目标数据来进行攻击。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他们的093潜艇上,使用了多种雷达啊,艇首雷达只有几十公里的搜索距离,但是拖曳阵列声呐和舷侧声呐的搜索距离就远得多了,完全可以发现一两百公里之外的水上目标。

  反舰导弹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不需要目标的精确数据!

  鱼雷就不行了,尤其是直航鱼雷,必须要潜艇的主动声呐打过去,确定目标的精确数据才能攻击,反舰导弹的攻击,只要装订目标所在海域的数据就行,等到反舰导弹飞到了目标附近,就会打开自己的雷达,主动搜索目标。

  就算是得到了目标的精确数据也没用,因为在反舰导弹飞过去的这段时间里,目标可能会改变航向,可能会全速航行试图摆脱攻击,所以,反舰导弹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主动雷达引导头,射程越远的导弹,这种主动搜索和攻击的能力就得越强。甚至,当大批的反舰导弹编队飞行的时候,还需要具备目标鉴别和分配攻击的能力。

  秦涛点头:“用卫星是最好的,不过就算是没有,单独的潜艇也能进行攻击,只不过,目标确认要复杂一些。”

  不能打错了啊,万一打的是己方的水面舰艇呢?

  在世界海军的历史上,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的现象层出不穷啊!

  “是啊,目标鉴别是个大问题,不过,得益于我们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我们可以比对出来各种不同目标的声音特性,通过辨别声音,确定目标军舰的型号。”张老继续介绍。

  其他的人都成了陪衬,只有秦涛和张老在不断地交流,他们一个是未来的潜艇建造方,一个是现有的潜艇建造方,双方之间的交流是必然的。

  水下靠的就是声音,而不同的船只,声音特性是完全不同的!

  此时,秦涛已经走到了潜艇的侧面,看着那些正在施工的声呐阵列,突然想到了什么:“这些声呐阵列,都是被动的吧?”

  在水下,主动发出声音是非常危险的,大部分的声呐都会工作在被动模式上,甚至很多声呐就没有主动模式,只有艇首的声呐才会在最后攻击阶段,或者是恫吓对手的时候,使用这种主动模式。

  “是的,舷侧声呐和拖曳阵列声呐都是被动模式的。”张老说道。

  “能不能在上面,最好是最后的位置,加装一个主动发声装置?”秦涛说道。

  主动发声装置?还加装在最后?在场的人都是迷惑不解。

  “秦总,咱们难道要具备后向打击敌人的手段?”黄老问道。

  在以前的时候,潜艇不仅仅有前向的鱼雷发射管,还有后向的,万一后面跟上了尾巴,随时可以发射鱼雷干掉它,但是在现代水下的对抗中,后向发射已经越来越难,所以,后向的鱼雷发射管早就被取消了。

  秦涛摇头:“当然不是,这个主动发声装置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发出类似091潜艇的噪音。”

  类似091潜艇的噪音?

  几个人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这是要干什么?还是武胜利了解自己的女婿,很快就想明白了什么:“没错,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用这种方式,可以迷惑敌人,没错,如果改动不大的话,可以考虑!”

  这个改动当然不大,国内的潜艇都是双壳体的,在内外壳体之间还有设备间,让那些不重要的设备布置在外面,下潜的时候还会被海水填充。

  所以,在里面增加个发声装置,其实就是增加个广场舞喇叭,没什么难度。

  “没错,这个想法好!”黄老也反应过来了:“这种发声装置发出的声音会彻底掩盖我们的潜艇噪音,平时我们出海受到监听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我们这只是091的改款,等到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会关闭发生装置,这样,对方没有提前取样,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还以为我们的潜艇只是什么海鱼呢。”

  水下的对抗无声无息,却又非常的紧张刺激,虽然主要的对抗是在美苏之间的,但是,国内的091潜艇几乎每次出海,都会被别人跟上去盯梢。

  现在,这艘改型的潜艇只要下水海试,肯定也避免不了这种情况,所以,干脆就来个伪装,让对方以为己方的潜艇噪音依旧很大呢!

  让对方听到了水下拖拉机的声音,就麻痹大意,从而埋下坑对方的伏笔。

  不错,这个办法很好!

  几个人都很感慨,秦总就是办法多,轻轻松松又找到了坑别人的招数!

  “等到咱们的095潜艇,噪音会继续降低一个数量级,到时候,接着安置这样一个装置,继续迷惑对手。”武胜利说道。

  “是啊,咱们的095潜艇的技术储备是越来越丰富了,咱们有了合适的核反应堆,甚至有了泵喷推进器,潜艇的静音性会继续提高,只是,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大型卷板机啊?如果没有这种东西,排水量更大的潜艇就造不出来啊!”彭老有些担心地开口问道。

  “是啊,咱们这里的卷板机,目前最大只能卷八米左右,排水量也只能是五六千吨级的,到你们的095核潜艇需要的数值还有很大差距啊!”李保田说道。

第0626章 能搭载巨浪-2的潜艇

  造潜艇的门槛可不低,第一就是潜艇外壳的材料,必须要使用高强度的合金钢,这样才能承受住强大水压的挤压,省得在水下被挤爆了。

  但是,这也只是第一步,有了合适的高强度钢材,也不一定能做出潜艇来,因为炼钢厂生产出来的钢板是平的,而潜艇需要的钢板是卷曲的。

  潜艇的耐压壳和锅炉类似,都属于压力容器,只要有基本的工程力学的知识就能知道,圆柱体是最容易承受高压的,所以,不管是锅炉还是潜艇,都需要做成圆柱体,也就是需要把钢板卷成钢管,只是这个钢管的直径超级大!

  哪怕某些潜艇的外面看上去不像是圆形,那也是因为双壳体的原因,外面的非耐压壳拥有特殊的形状,但是到了内部的耐压壳体,妥妥的就是圆柱体了。

  潜艇使用的是高强度钢材,这种钢材的卷压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卷压的时候,还需要控制精度。

  毕竟,把钢板卷成钢管,不可能达到绝对的正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偏心率,弯曲的半径越大,偏心率的值就会越高,这就需要有先进的卷板机,不仅仅要压力大,还需要精度高!

  目前,明州集团制造的柴电潜艇使用的卷板机,是从俄国人那里弄到的二手货。用来制造排水量三千多吨的柴电潜艇没问题,制造七八千吨的核潜艇就吃力了,以后如果制造上万吨的战略核潜艇,就更是不可能了。

  听到了众人的担心,秦涛点头:“是啊,如果想要制造大型潜艇,就离不开卷板机,当初上级没有直接批准我们的095潜艇计划,也是有远见的,毕竟当时只是个PPT计划,各方面的基础还不具备。对了,正阳,咱们的卷板机制造得如何了?”

  秦涛日理万机,不可能什么事都亲自过问,他只要安排下去就好了。

  当初,大型三维数控弯板机是由明州集团下属的华亭第二水泵厂负责硬件制造,由华亭大学的胡教授带领的团队负责搞数控设备,通过厂校联合的方式做出来的。

  在弯板机搞出来之后,秦涛就交给了他们更加艰巨的任务:制造卷板机,而且还是大型的,能制造万吨级核潜艇的卷板机!

  秦涛不知道这些项目的具体进展,但是作为他的秘书,许正阳必须要知道这一切。

  “秦总,目前机器已经研发完成,进入设备装配环节,预计到今年年底就能交付给我们明州造船厂了。”许正阳说道:“按照设计指标,这是一款八千吨级的三辊卷板机,最大可以卷压屈服度一千两百兆帕的钢板,卷压的最大直径是13.5米。”

  (查资料,说咱们的潜艇用钢屈服度两千多兆帕,个人感觉吹牛的成分比较大啊,一千兆帕的钢板就能下潜到六百米的深度了,已经足够用了,看西方的潜艇深度一般也就是三四百米。所以咱们就定在一千两百兆帕了。)

  八千吨级的压力,这绝对是全世界第一啊!能压制一千两边兆帕的钢板,还能卷压成13.5米直径的!

  这也太厉害了吧?

  众人都是专业的,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些数据代表着什么。

  “厉害啊,以后我们就算是制造两万吨排水量的潜艇,也用不着龟背了啊!”黄老首先开口。

  “是啊,瑞典人还卡我们的脖子,说没有他们制造的卷板机,我们的潜艇工业就不能进步,这下要让他们失望了!”李保田很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