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642章

作者:华东之雄

  其实,如果细看的话,可以发现这些客机机体上的灰尘有被擦拭的迹象,在某些地方已经露出来了一些锈迹,说明这些客机的装配工作早就停下来了。

  伊尔-114是伊留申设计局在82年开始研制的,到了92年8月7日首架生产型飞机首飞,按说只要价格便宜,还是能有市场的,但是在93年7月5日第二架原型机因事故坠毁,导致整个项目都停滞下来了。

  如果秦涛没有猜错的话,这批装门面的客机机体也是在那个时候生产的,之后就落灰了,现在,被他们翻新了。

  此时,听到秦涛的问话,谢尔盖笑着说道:“现在是元旦假期,工人们都没有上班呢。”

  秦涛他们来的时间真巧,正好赶在了假期上,这种元旦假期可是全球性质的,各国都放假。

  “哦。”秦涛点头:“今天是三号,明天的话,工人就该上班了吧?”

  听到他这样问,谢尔盖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慌乱,然后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是的,秦总,您说得没错,您要是明天过来的话,这里全部都是工人,不过,按照我们的计划,明天要飞去伊留申设计局的。”

  “嗯,也是,今天参观完毕之后,明天我们就会去伊留申设计局那边谈具体的事宜。”秦涛一边点头,一边继续向前走,看着前面空空荡荡的总装厂房。

  平均年产五十架伊尔-76,高峰的时候一年生产七十架,这厂房当然是非常巨大的了。

  苏联崩塌之后,这里还曾经持续生产过一段时间,但是在95年的时候,靠着拼凑出来最后一架运输机之后,就再也无法支持生产了。

  现在,大部分的空间都是空荡荡的,只有几架捐献了器官之后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飞机。

  “只要贵方下订单,我们立刻就能在这里继续开工建造,我们这里可以同时进行四十架运输机的装配,装配完毕之后,这些飞机一次性就能交付。”谢尔盖继续画大饼。

  “嗯,不错。”秦涛点头:“我们对这里的情况非常满意,明天的时候,我们就去伊留申设计局谈判。”

  谢尔盖大喜。

  “秦总,今天晚上我们举行宴会,款待各位来客!”

  唐长虹非常的好奇。

  咱们来这里,是买伊尔-76的技术资料的啊!但是到目前为止,秦总半个字都没有提这件事啊。

  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依旧在下着。

  食堂里一片热闹,众人端着酒杯,觥筹交错。

  “秦总,贵方怎么突然下定决心,要来采购我们的全新运输机了?”谢尔盖问道。

  “唉,最近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们也听说了。”秦涛一脸的无奈:“我们和以色列签署的预警机研发合同,已经被迫终止了。”

  这件事是藏不住的,虽然还没有在社会上公开,但是在圈子里,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

  契卡洛夫飞机厂这边,那就更是清楚了,毕竟他们早就知道了这笔交易,当初就是交易达成,东方才从他们这里采购了一架A-50的机体,而且,这个项目是改造三架预警机,所以,他们还满心欢喜地期待,还能再给东方卖出两架专门的A-50机体呢。

  哪里想到,这个交易居然泡汤了!

  “是啊,我们听说这件事了。”谢尔盖点头。

  “这件事对我们的刺激很大,就算是没有以色列人,我们也会独立地完成这款预警机的研发,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机体,这次来采购四十架伊尔-476运输机,其中两架,我们就会当做预警机的平台来使用。”

  “秦总,恕我直言,预警机平台和运输机平台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谢尔盖说道:“比如说,预警机上的耗电量很大,所以得安装专门的发电机。预警机上有大量的电子设备,散热是个大问题,所以要开专门的散热口,还需要有专业的空调设备。还有专门的增压座舱来满足人员的需要,贵方与其自己改装,还不如放在我们这里,只要贵方加钱,我们愿意把其中两架改装成专门的预警机平台。”

  他们厂已经很久没开张了,就指望着东方的订单来赚钱呢,此时,听到谢尔盖的话,秦涛也不含糊,立刻点头:“您说的没错,我们自己改装也来不及,只要贵方价格合适,我们可以直接在这里改装!”

  谢尔盖大喜,他举起了酒杯:“来,我们喝酒!”

  “等到明天,我们去过伊留申设计局,详细了解了设计方案之后,就会下订单。”秦涛说道。

  唐长虹在那里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秦总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等到喝完了酒,返回招待所的路上,唐长虹忍不住地问道:“秦总,我们这次过来,不是买运输机的啊!”

  秦涛笑了笑,指了指头顶纷纷扬扬的雪花:“唐工,今晚的雪真大啊!”

  “嗯,这边的雪是不小,天气也很冷,不过……”

  “不过什么?不用着急,唐工,咱们去睡一觉,第二天醒来,说不定有什么惊喜呢。”

  第二天醒来有惊喜?

  唐长虹非常的好奇,这天晚上,躺在了招待所的床上,是怎么也睡不着,时差并不大,关键是他有心事啊!

  外面的大雪,依旧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到了后半夜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喧哗声,让唐长虹更是睡不着了,他撩开窗帘,在昏黄的路灯下,发现有不少人急匆匆地赶往总装车间。

  这些人在干什么?

  唐长虹更是好奇了。

  第二天,一大早,隔壁的房门就被敲响了。

  咚咚,咚咚咚!

  “谁啊?”秦涛的声音响起,他显然是没睡醒的,话语还在嘟囔着:“难道去伊留申设计局的飞机提前了吗?”

  嘎吱!

  等到门被打开,谢尔盖急切的声音传来:“秦总,出事了,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唐长虹非常好奇,昨天半夜的动静说明的确是出事了,但是出了什么事呢?

  “啥事?”秦涛也是好奇地嘟囔着。

  “昨晚的大雪太大了,把我们总装车间的厂房给压塌了!”

  积雪把厂房给压塌了?

  这件事也太扯了吧?唐长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边,秦涛也惊讶起来:“什么?厂房塌了?真是万幸!如果我们下了订单,在你们的厂房里生产运输机,那些运输机还不得都被压坏了?到时候算谁的?”

第0571章 厂房房顶塌了

  和印度采购航母一样,到时候肯定得客户自己委屈了啊!

  印度的航母,改装不断超支,每次超出来的成本都让印度接受,否则改装就进行不下去,半吊子的航母还怎么用?

  只要交了定金,那以后就被俄国人牵着鼻子走了。

  现在也是这样,一旦己方交了运输机的定金,那接下来的生产过程出现了意外,契卡洛夫飞机厂是绝对不会倒贴钱的,东方如果不加钱,那就是一片废墟的样子,反正他们又没有亏损,里面被压坏的运输机,那就继续压着去啊。

  这个谢尔盖也真是够愚蠢的了,出了这种事情,居然还跑来找秦涛,他应该自己解决了才对,还得把这件事给捂住啊!

  谢尔盖这么做,当然也是没办法的。

  厂房塌了,怎么生产?如果不能生产的话,那东方肯定不会下订单啊!尤其是在前几次的合作之中,秦总表现出来的那种体贴入微,那种好朋友的做法,让谢尔盖很是感动,所有和秦涛合作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来夸秦涛。

  现在,遇到了这种问题,谢尔盖还是决定来找秦涛商量对策了,毕竟,也只有秦涛能给解决这个问题。

  “是啊,秦总,我们也是捏了一把汗,幸亏是现在塌了,厂房是空的,里面没有压坏产品,否则的话,损失就太大了。”谢尔盖也是后怕。

  就算是能和东方继续要钱,那也是额外的损失啊,能避免是最好的,现在只是塌了厂房,还没有压到飞机,这是万幸。

  “秦总,您得给我们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啊。”谢尔盖继续说道:“我们想要重新维修厂房,需要一大笔钱,对贵方来说,如果厂房无法维修,贵方也得不到运输机啊。”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唐长虹似乎渐渐地明白了什么,这个秦总真是太利害了,这一招,玩得是不显山不露水啊!

  谢尔盖跑来找秦涛,那是有底气的,毕竟秦涛昨天言之凿凿地说要采购四十架运输机的,如果厂房修不好,那运输机就无法生产,将会耽误东方的预警机事业啊。

  可惜,如果谢尔盖要是知道,东方来客的目的压根就不是要订购运输机,那他就绝对不会报这种想法了。

  “谢尔盖厂长,请进来说。”

  接下来要谈的,肯定是秘密的,唐长虹听不到了,但是心中却是无比的激动,他已经猜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了:契卡洛夫飞机厂要修厂房,就得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当然是把那些已经不用的伊尔-76的资料卖掉赚钱了!

  反正他们已经掌握了全套的生产工艺,不用看设计图也能生产,再说了,接下来他们要生产伊留申设计局最新的伊尔-476运输机,这款运输机的资料肯定会全部打包送过来的。

  老旧的伊尔-76资料,在库房里放着也没用,还不如拿来换钱!

  房间里,秦涛皱着眉头:“是啊,这还真是麻烦,你们如果不修好厂房,那我们的订单就无法生产,我们的订单不生产,你们就没钱修厂房,这简直就是个死循环啊!”

  “秦总,请你们先下定金,只要你们下了定金,我们就能修理厂房!”谢尔盖说道,这是他来的真正目的,赶紧给钱啊!让咱们修理厂房,如果厂房不修,那你们要的运输机也没法生产。

  秦涛无奈地摇头:“老兄,我的确想要赶紧生产,但是,定金不能被挪用,这要是被空军知道了,会抓我去坐牢的啊!”

  定金是用来生产飞机的,又不是用来维修厂房的,咱们是客户,没必要给你们修理厂房啊!

  谢尔盖也是一愣:“那怎么办?”

  当发现厂房被积雪给压垮之后,谢尔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来找秦涛,毕竟只有东方人出钱,厂房才能修好,现在,秦涛却表示了拒绝,而且还说要是这样挪用资金,还可能会进去蹲着。

  那谢尔盖当然不能坚持了,秦涛就算是他们的好朋友,也没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啊!

  “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值钱的,而且还用不到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卖给我们,我们就可以提供一笔资金,这样我们就顺理成章了。”秦涛说道:“我们明州集团虽然有钱,但是这钱也不能乱花,总得有个理由啊!”

  值钱的东西卖掉?

  他们厂里还有什么?这几年来,他们七拼八凑,把能组装出来的飞机都给组装出来了,现在厂房里空荡荡的,只剩下生产设备了。

  那些生产设备是不能卖的啊!要是卖了,接下来还怎么生产?

  厂房里还有什么?

  谢尔盖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于是,秦涛也只能是循循善诱:“谢尔盖厂长,您好好想想,库房里还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要是积雪把库房给压垮了,估计那些东西也得彻底损坏了吧?”

  听到秦涛这样说,谢尔盖突然想到了什么:“是的,秦总,我们的库房里还有飞机的设计图!那些东西都已经没用了,不过,那些东西属于伊留申设计局的啊……”

  “当初分家的时候,那些东西留在了你们厂,那就是属于你们的,和伊留申设计局有什么关系?”秦涛说道:“再说了,那些都已经过时了,伊留申设计局现在最先进的是伊尔-476运输机,你们工厂也得转产这种先进的飞机了,落后的伊尔-76的设计图,早就没什么用了,你们也得把库房腾出来,等着装全新的伊尔-476的设计图纸啊。”

  谢尔盖点头:“这倒是,不过,那些废纸能卖多少钱?咱们修理厂房,至少需要一百万!”

  “是啊,废纸的确不值钱,这样吧,咱们既然是好朋友,当然得帮你们这个忙,只要那些图纸是完整的,那咱们明州集团愿意出一百万美元来购买那些图纸,然后你们就有钱修理厂房了,修理好了厂房,咱们就能赶紧生产伊尔-476运输机了。”

  看着谢尔盖继续犹豫的样子,秦涛只能上大杀器了:“如果这里的厂房修不好,我们也只能说抱歉了,听说,俄罗斯那边正是试图协调利用航空之星工厂来生产伊尔-76运输机,我们也只能是去那边下订单了。”

  在苏联时代,各种工厂都是按照各种需求来分布的,伊尔-76的设计在俄罗斯,但是生产在塔什干,安东诺夫设计局在乌克兰那边,但是生产除了在乌克兰哪里之外,还在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之星·SP”工厂生产,这家工厂曾经生产安-124“鲁斯兰”重型运输机。

  安-125是起飞重量四百吨的运输机,一架就顶伊尔-76两架,但是正是因为这架飞机太大了,所以,生产缓慢,总共只有几十架的产量,同时价格昂贵,在苏联崩塌之后,几乎就没有再生产过。

  航空之星工厂现在已经没什么生产任务了,不管从什么角度上看,俄罗斯自己在国内生产伊尔-76,都比和契卡洛夫飞机厂合作要更方便。

  这句话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谢尔盖还能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他立刻点头:“没错,就按照秦总您说的办,我们的时间宝贵。”

  唐长虹被从房间里叫出来的时候,带着激动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去了,他的心中满满的都是佩服。

  秦总太厉害了。

  主要目的根本就不透露,不显山不露水的,到现在谢尔盖都被蒙在鼓里,还在做着继续生产四十架运输机的美梦,实际上,己方这是最后一次来契卡洛夫飞机厂了!

  把这些资料弄回去之后,输入计算机,然后进行各种改进提高,己方的大型运输机就能更快地设计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