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640章

作者:华东之雄

  赵玲点头。

  车子开进了大院,将赵玲放下之后,秦涛又继续前往对面,等到进入了那四层办公楼上灯火辉煌的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了满屋子的人。

  “吆,秦总终于来了。”林老笑呵呵地说道:“咱们还怕你在航天院那边喝多了过不来呢。你放心,咱们这里已经准备好了茅台,一会儿咱们接着喝。”

  秦涛笑着摇头:“林老,您这不是笑话人吗?我的酒量除了比不上电线杆,还怕过谁?”

  秦涛说起前些年在引进苏-27中立了大功的电线杆,众人也都是笑容满面,这电线杆的传奇,早就在他们内部传开了。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空军也是受了海军的连累,几个月前海军秀肌肉,成功地逼退了外来的干涉力量,也让他们重新审视了我们的威胁,所以,他们开始了更疯狂的打压我们,在得知了我们和以色列的预警机合同之后,他们就开始向以色列施加压力,几个月来,以色列终于在压力下妥协了。”林老说道:“他们决定终止和我们的合作。”

  虽然知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不过,这件事总之还是让在场的众人感觉到憋屈的。

  那个什么瓦森纳协定,就是为了阻止东方的技术进步的,他们签署了这样的协议还不够,还要在其他方面继续打压,就连己方和以色列签署的预警机协议也要干涉!

  “按照我们当初的协议,以色列人不仅仅要将我们预付款1.5亿美元退回来,而且还得赔偿我们六亿美元的损失。”秦涛说道:“有了这笔钱,空军就能独立发展装备预警机了。”

  当初就知道这个协议会面临变数,所以在合同中做了各种的限制条款。赔偿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款。

  六亿美元的合同是分三次支付的,现在空军仅仅付出了1.5亿美元而已,结果项目就被终止了,所有的钱会退回,以色列人还得赔偿己方全款的损失。

  以色列人这次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预警机的价格昂贵,空军自己也是咬牙坚持的,现在有了这笔钱,空军就能独立发展了。

  “没错,咱们也是这样想的。”林老说道:“咱们拿到这笔钱,可以用在自己的预警机项目上,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只能靠咱们自己。”

  “14所的专家还没有来。”秦涛看了一眼会议室里面的众人,然后说道:“也不知道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从以色列人那里学习了多少预警机的技术。接下来的路,就该咱们自己走了。好在咱们明州集团已经捣鼓出来了先进的处理器芯片,预警机上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用咱们的龙芯处理器。”

  当年英国人搞猎迷预警机,最大的问题就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现预定的跟踪数据,现在,明州集团有了先进的龙芯处理器,还用在了海军的军舰上,当然也能用在空军的预警机上。

  14所已经能生产主动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了,再加上明州集团提供的龙芯处理器,预警机的硬件就算是具备了,等到以色列人的赔款到账,资金也有了,这一切都能顺理成章的启动了。

  “他们明天会来,来了之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磋商,然后就起程前往以色列,和以色列人商谈后续赔偿问题,顺便把我们的飞机飞回来。”林老说道:“只可惜,咱们手头的大飞机不多,能改装的预警机数量有限啊。”

  就算是在秦涛的努力下,海军和空军得到了一批伊尔-76和伊尔-78,但是依旧是杯水车薪。

  “从俄国人那里订购是不靠谱的。”秦涛直接就断了某些人的念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军队能调动的资金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当面临大飞机缺乏的时候,众人都会想着从俄国人那里继续采购。

  “俄国人时代,伊尔-76是在契卡洛夫飞机厂那里生产的,苏联崩塌之后,各种零部件的供应就出现了问题,而且,这个飞机厂也在走下坡路。”秦涛分析起来:“现在,那里已经不具备继续生产伊尔-76的能力了,如果我们从俄罗斯那里采购,然后再转交给契卡洛夫飞机厂生产,那就会面临和印度购买的超日王号一样的命运,会被俄国人宰一刀,甚至是宰几刀。”

  “那在安东诺夫那边生产呢?”有人问道。

  “那边的产量很低,而且从来没有生产过伊留申设计局的飞机,所以,如果那边要生产,照样会很慢,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先期交的定金,都会变成那里的固定财产。”

  林老点头:“是在,秦总说得对,继续从俄国人那里订购是不现实的,看来我们还得靠自己啊!”

  靠自己?

  众人都用惊讶的目光望向林老。

  “603所那边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大飞机的预研,现在,形势很紧迫,所以,我们自己研制大飞机的项目,也该启动了。”林老说道:“这是解决我们的大飞机问题的必须手段。”

第0569章 伊尔-76和运-20

  运二十的立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空军的需求,预警机、加油机、以及普通的运输机,这些需求都期待着大飞机的出现。

  在国内,西飞就是造大飞机的,运八当初就是603所测绘,然后交给西飞来生产的,现在,603所在搞出来了飞豹之后,还期待着能搞一款大飞机的项目。

  因为没有立项,所以一直都在自研,现在,如果空军想要获得战略运输能力,那就必须要有一款自己生产的大型运输机!

  此时,听到林老这样说,在场的人都振奋起来了。

  秦涛也感觉到很是兴奋。

  原本秦涛来这里是参加费尔康预警机项目被停止之后的应急处理的,不过由于提前就做好了准备,所以这个会议的议题很快就改变了。

  想要彻底解决预警机的问题,还是得有自己的机体平台!

  “不过,咱们想要独立研制一款大飞机可不容易啊,不管是发动机还是气动布局,甚至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起落架,对咱们来说都是空白。”现场一名领导开口了。

  “对啊,就算是603所搞了预研,接下来也会有很多的路要走。”又一名领导说道。

  “秦总,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林老看向了秦涛。

  秦涛瞬间就反应过来了,自己虽然是造船的,但是和空军的关系也是越来越深,在这种军队装备发展的大问题上,林老还是希望征求自己的意见的。

  “首先,大飞机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动机。”秦涛也就说了起来:“咱们国内目前除了涡扇-15之外,其他的都不成熟,所以,如果想要在大飞机立项的同时,也上马大飞机专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肯定是赶不上使用的。”

  国内飞机心脏短缺的问题一直存在,歼三十一A能迅速走向成熟,和当初秦涛的推动有关,整个R-79的发动机资料全部购买过来,包括各种毛坯材料的生产加工工艺,还有各种设备,可以说,就和当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在俄国人的帮助下实现工业化的时候一样,所以涡扇-15的仿制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但是其他的就不同了。

  歼十和歼十一都期待着使用涡扇十,但是这款发动机距离成功还是遥遥无期的。

  如果上马大飞机,那就得有专门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和战斗机用的还不同,除了加力燃烧室的区别之外,就是涵道比了。

  涡扇发动机就相当于是在涡喷发动机的外面套了一个外涵道,直接想后吹气,从而增加了推力,降低了油耗。不过战斗机发动机还得考虑迎风面积的问题,所以涵道比一般都不会超过1。

  运输机就不同了,涵道比越大越省油,至于迎风面积增加的问题不考虑,反正运输机又不需要超音速。

  俄国人的伊尔-76上的D-30KP-2发动机,涵道比是2.4,而后世国内独立研发的涡扇-20,涵道比超过了4,而客机的发动机,涵道比甚至会超过十!

  国内是没有技术储备的。

  “等到咱们的涡扇十研发成熟了,完全可以在涡扇十的核心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大的外涵道,成为运输机的发动机。”一名空军的领导开口说道。

  “没错,如果涡扇十的进度继续拖延,咱们还能在涡扇-15的核心机上改动。”

  大家伙纷纷提出来了意见。

  虽然发动机不同,但是核心机可以完全一样,西方就是这么搞的。

  “发动机可以在我们的核心机上发展,但是照样需要漫长的研发时间,所以,我们如果要造大飞机,那首先可以从俄国人那里采购D-30K发动机,用在我们的运输机上,反正咱们的相关单位已经在用这种发动机改进轰六了。”秦涛说道。

  在很长的时间里,轰六都是国内唯一的重型轰炸机,因为起飞重量高,甚至还被改成了空中加油机,给歼八配套使用。

  这种飞机原本使用的涡喷-8油耗高,推力弱,在苏联崩塌之后,相关单位就开始研究使用俄国人的发动机来替换了。

  当然了,这种改进还是让技术人员头疼了很久,毕竟计划改装的D-30KP2涡扇发动机直径比涡喷-8发动机大了20厘米,进气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动力舱需要改造,还得拓宽进气道与尾喷口,这才勉强装下了D-30KP2涡扇发动机。

  因为发动机动力太强,以至于在轰六上还得降低推力使用。

  作为伊尔-76的御用发动机,秦涛提出来了第一个意见:咱们要搞大飞机,就得有发动机,在自己的发动机不成熟的前提下,先得采购俄国人的发动机。

  而且,由于运输机用的都是吊舱的方式,所以换发动机更简单,在后世,就曾经有过类似的场景:四台发动机中的三台一样大,但是其中一台却粗了一大截,就是因为这一台是国产货,其他的三台是俄国人的。

  “没错,咱们不能等待,就和歼十一样,先用进口的发动机,等到国产的性能稳定下来,再换装国产的发动机。”林老当下点头。

  “接下来,就是机体的研发了,俄国人的伊尔-76非常不错,我建议可以参考伊尔-76的设计。”

  运-20出来之后,外形和伊尔-76很相似,以至于被人说成山寨,成洛马,沈霍伊,西留申的名字也就传开了。

  实际上,参考肯定是参考过的,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不同的,运-20的机体更加宽大,在运输坦克的时候不用拆掉履带。运-20的机翼翼型和伊尔-76的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外国飞机的基础上进行借鉴,这是正常的,毕竟伊尔-76是一款非常成熟的运输机,我们当然要取其菁华去其糟粕啊!可以说,就算是仿制出来,也是相当不错的了,要是改进提高,那就更好了。

  现在,如果603所要搞的话,肯定也是需要参考的。

  “现在,我们部队中装备的伊尔-76都是非常宝贵的,绝对不能拿出来让603所拆开了测绘。”林老向秦涛说道:“秦总,您有没有办法弄到伊尔-76的设计资料?”

  秦涛反应过来了,恐怕这才是林老叫自己过来的主要目的啊!

  不管是海军还是空军,都是需要大飞机的,这种飞机不能完全依靠外购,不管从外面购买多少,都是不够用的,只有自研才可以。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研制过大飞机的国家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测绘仿制,然后再改进提高,但是测绘仿制需要提供样机,以现在国内的装备数量来说,提供一架样机太奢侈了,所以,空军就把主意打到秦涛的头上来了,希望秦涛能够帮忙。

  毕竟这样的事情又做过不止一次了。

  “伊尔-76的资料主要存在于两个地方,伊留申设计局肯定有全套的资料,但是想要从他们那里把资料弄到手太难了,只能是通过正规的渠道来购买,价格也会非常昂贵。”秦涛说道:“另一个地方,就是契卡洛夫飞机厂。”

  “没错,秦总,咱们也是这么想的,只要操作得好,咱们就能从契卡洛夫飞机厂,把伊尔-76的资料打包回来。”林老说道:“不过,这种事还是你最在行。”

  类似的事情,秦涛已经做过很多次了,当然是轻车熟路。

  听到林老的话,秦涛只能笑着点头:“我可以去试试。”

  应对以色列撕毁合同的事情,还是次要的,接下来己方要自主生产先进的大型运输机,这才是重要的。

  秦涛不止一次去过契卡洛夫飞机厂,只是最近一两年一直在国内,所以,他也不知道那边的人换了没有,不过,从去年开始,契卡洛夫飞机厂几乎就处于停工状态了,所以,那里的处境一定是非常的艰难。

  “你们啊,总是在过年前给我找事情做。”秦涛又有些抱怨。

  “这也是为了海军嘛,海军也需要大量的运输机,如果咱们能自研运输机,那接下来海空军都能大量装备。”林老笑着说道。

  “那就争取在春节之前做完这些事情,我首先需要去一趟603所,和那里的专家一起过去。”

  秦涛是可以帮忙弄资料,但是他毕竟是造船的,对造飞机不是很了解,所以必须要带着专家一起过去。

  前几天的一场大雪,让整个大地都变得银装素裹起来了,陈老笑呵呵地站在积雪里面迎接着秦涛的到来。

  “秦总,欢迎来咱们603所考察。”陈老热情地伸出手去。

  “陈老,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跑出来干啥,走,咱们赶紧进去。”秦涛只是礼貌性地握了一下,就赶紧催促。

  “秦总,您也太看不起人了,我这个老头子的身子骨还是很硬朗的。”陈老也不客气,说出来的话很随意,也很亲切。

  呼啸的北风之中,一众人走进了会议室。

  “秦总,上次在珠海航展上,您的一番话醍醐盖顶,给咱们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咱们对飞豹战斗轰炸机的改进方向已经有了,咱们不追求隐身能力,就追求它的低空突防能力的进步。”坐在座位上,陈老继续开口。

  “其实,隐身能力的轰炸机咱们也是需要的,但是咱们必须要全新研制,绝对不能在现有的飞豹战斗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进。”

  秦涛这句话顿时就让现场的气氛热烈起来了,一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开口问道:“秦总,咱们需要什么样的隐身轰炸机?是F-117那样的吗?你们的歼三十一A战机携带炸弹的能力,就已经和这种飞机差不多了吧?”

  歼三十一A内置的挂架上携带不了太多的武器装备,但是装上两枚炸弹还没问题,F-117也就是这种水平而已。

  “当然不是,F-117虽然挂了个F的前缀,但是实际上是一款地地道道的攻击机,咱们现在说的是轰炸机。”秦涛说道:“和美国人的B-2隐身轰炸机一样的大型轰炸机。”

  (前面有读者说,B-2是在88年公开的,华东之雄找了一下,还真把这个新闻给找到了,不过有些好奇,这种战略级别的大杀器,美国佬怎么会那么早公开,貌似89年才服役啊,美国佬那么迫不及待吗?)

  B-2轰炸机公开之后,几乎是全世界轰动,虽然在二战的时候就有飞机设计师研究过飞翼布局,但是一直到现代,也从未有定型服役过的这种飞机,尤其是,这款轰炸机还取消了垂尾,以至于很多飞机设计师都觉得这种飞机根本就不可能飞起来。

  现在,秦涛提起这种轰炸机来,所有人都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这技术跨越也太大了啊。

  “当然了,这是以后努力的方向,现在咱们还不需要这种轰炸机。”

  B-2这种级别的属于战略轰炸机,在自己国家的基地部署,就能全球飞行,轰炸任意一个国家然后再飞回去,目前东方还是防御的政策,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这种大杀器。

  此时,听到秦涛这样说,众人点头,如果让他们研制这种飞机,那的确是难度太大了,不可能短时间内就攻克啊。

  这可以是以后的一个发展方向,不过现在不用考虑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