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59章

作者:华东之雄

  713所的项目就这样被下马了,他们很不满,自己一个搞舰炮的,居然被搞航空机炮的单位给抢了项目!现在,他们得到了测绘仿制AK630舰炮的任务,非常的兴奋,期待着能迅速把这款炮搞出来,装备部队。

  而且,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们试图挤掉那个730项目,出一口气。

  对这些历史,秦涛是清楚的,所以,此时的他很唏嘘。

  “不要随便乱说,注意保密纪律。”夏北开口了。

  秦涛笑了笑:“我不知道你们说的那个兄弟单位的项目是什么,但是,如果对方用的是外置能源驱动的话,那肯定是有先天性的优势的,精度方面,我们的这款产品是绝对比不上的。”

  在很多的二把刀的嘴里,都会说730舰炮是从AK630舰炮里面仿制出来的,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虽然都是加特林,但是两种炮的驱动原理完全不同。

  630舰炮是内置能源驱动,简单来说,它是用舰炮开火之后,自身的火药能量来驱动炮管旋转的。730舰炮是外置能源驱动,它的炮管旋转,是用其他的动力装置(液压、电动)来带动的。

  两者的工作原理和循环动作完全不同,毫无可比性。这绝对不是增加一根炮管的事。

  还有说什么是仿制荷兰的守门员,或许有过借鉴,但是绝对不是照搬,两者的供弹系统不同,730舰炮用的是右侧弹鼓无链供弹方式,下面是空的。而守门员系统,和AK630类似,在它的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供弹系统。

  内外能源驱动的方案,各有优劣。

  630因为是内置能源驱动,所以不需要军舰提供额外的电力,自己就能旋转,而且从启动达到最大转速,需要的时间仅仅有0.2秒,毕竟用的是火药的力量,很狂暴。

  730舰炮就需要军舰给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来,一旦军舰遭遇袭击,电力中断,就不能用了。

  而且,因为少了一大溜的东西,所以,前者的造价更低。

  但是,外置能源依旧是趋势,因为630舰炮这种内置能源方式驱动,机关炮内部的机构太复杂,导致了震动增加,所以,精度方面就要差一些。

  说得简单些,精度不高的毛病是从娘胎里面带出来的。

  “比不上?”听到了他的话,众人有些泄气。

  “是啊,论精度,肯定是比不上的,但是,论定型时间,我们这款仿制品肯定会更早,论生产成本,我们这款舰炮会更低,所以,现在有时间优势和成本优势,这款舰炮肯定会大量装备海军的。”

  众人的眼睛又闪亮起来了,夏北咽了口吐沫,说道:“您说的加个架子,具体该怎么加?”

  秦涛一语道破天机,实际上,在后世的各种近防炮,为了减少炮管的震动,都会加一个架子,只不过,因为从设计开始就考虑到了架子,拥有先天性的优势,一般都会是一个稳固的多连杆的架子,甚至和炮管接触的部位,可以一直延伸到炮口附近。就像是植树的时候,给小树苗的四周架起来的那个架子一样。

  现在这款AK630舰炮的仿制品,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因为炮管后面的基座并不大,目前只能是简单地增加一个拉杆,后面固定在炮塔上,前面通过轴承和炮管连接在一起。

  秦涛把自己的思路一说,众人立刻就明白了。

第0116章 垂发系统的讨论

  相应的炮架子立刻有人去加工了,秦涛和赵玲两人,来到了正在测试的样炮一旁。

  从外观上来看,上半部分就和俄国人的AK630一模一样,下半部分,则是直接固定在了试射的炮位上,下面没有任何的遮挡,可以看到裸露在那里的供弹系统,那些带着金属光泽的弹链,螺旋上升,就如同一条蟒蛇一般。

  “以前我们曾经研究过637舰炮,当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在,看到了这款630舰炮的结构,我们顿时就是茅塞顿开,如果我们的那个项目恢复的话,一定可以竞标过兄弟单位的。”夏北说道。

  国内并没有大量制造和使用过加特林机关炮,所以当初造的时候,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要是有个样炮,那就容易多了。

  此时,听到了夏北的话,秦涛点点头:“是啊,咱们欠缺的就是一个样品,如果有了样品,就连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咱们也有办法给造出来。”

  赵玲的眼睛里顿时就是一阵精光。

  在当明州造船厂的驻厂军代表之前,赵玲就是负责检测舰空导弹的,当那个巨大的圆柱形发射筒出现在秦涛眼前的时候,秦涛差点笑趴下。

  当时她也曾经气恼过,但是当秦涛简单地给他们提供了折叠弹翼的方案的时候,赵玲对秦涛的态度就改变了,秦涛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男人,很多时候,他都可以提出简单的方案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现在秦涛说的这个,实际上也已经很迫切了。

  舰载导弹的发射方式,已经从倾斜发射架向发射筒转换,然后又转到了垂直发射装置上来。

  1980年,俄国人的1144大型核动力巡洋舰的首舰基洛夫号正式服役,这艘军舰搭载了12座8单元的S-300F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备弹96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正式装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水面作战舰艇,比美国佬要早,大名鼎鼎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在1986年才装备到第6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之间的巡洋舰,用的还是普通的双联装的发射架。

  不过,美国佬后来居上,当MK-41垂直发射系统出现之后,就领先了俄国人一级,因为这款垂直发射系统是通用的,可以塞进去各种各样的导弹,俄国人的只能是专用。

  “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夏北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秦工,你说,俄国人的冷发射和美国的热发射,哪个更好?”

  两种发射系统里,除了造型不同,一个左轮手枪的圆形,一个俄罗斯方块一样的方形之外,还有发射方式的不同。

  俄国人一直都用冷发射,导弹从发射管里面,被高压空气推出来,飞上去十几米高,才会点火。

  所以,看S-300导弹的发射,都是嘭的一声,巨大的导弹慢如蜗牛一般地向上爬,然后,尾部的发动机点火,嗖的一下子,导弹就如同窜天猴一般出去了。

  美国人用热发射,在发射井里面,导弹就已经点火了,气浪翻飞,火焰升腾,导弹直接从发射井里面点火起飞,火焰可以覆盖整个发射装置,看上去更加壮观。

  “如果从反应速度上讲,热发射具有优势,从结构的复杂性来说,冷发射更加的简单,不用设置复杂的燃气排除通道。所以,我们在开始阶段,还是从冷发射开始研究,而且,万一遇到了臭弹,也方便善后。”

  任何的武器系统都是有故障的,导弹的故障,就是可能点火不成功。

  如果是冷发射,导弹就算是点火没成功,那也已经离开了发射管,然后掉下来。

  掉下来呢?

  军舰上的发射管,虽然叫垂直发射管,实际上,还是有夹角的,发射管向外倾斜,所以,如果导弹点火没成功,那落下来的时候,也已经离开了甲板,噗通一声掉到海水里去,不会对军舰有什么威胁。

  如果要是热发射,点火没成功,那这枚臭弹就留在发射井里面了,天知道这枚导弹什么时候会突然嗖的点火飞起来,甚至可能在发射井里面炸了。

  美国佬用热发射,是因为人家的技术发达,发射导弹的成功率很高,而己方呢?考虑到技术的差距,所以,还是冷发射更保险一些。

  而且,走俄国人的路线,己方是有机会弄到垂直发射系统的,走美国佬的路线,己方也弄不到MK41来研究啊!

  “是啊,如果有一套这种系统,我们还真希望能拆开研究一番,说不定,我们也可能把这种装置给搞出来。”夏北说道。

  夏北能直接问出来冷发射和热发射哪个好,说明他对这种东西,还是有研究的。

  秦涛点头:“是啊,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需要从俄国人那里弄来的东西太多了,所以,秦涛此时也不能直接承诺,而且,这种垂直发射系统,可不是旧型号的军舰上配备的,想要通过捡破烂的方式弄回去,没那么容易。

  秦天也知道,在后世,这些垂直发射系统,就是713所的产品,所以现在嘛,也就顺口聊了一些。

  就在聊天之中,工厂那边已经把固定用的框架给做好了,这效率,杠杠的。

  “来,把它安装上来。”

  “先把炮塔拆开!”

  众人七手八脚地开始帮忙,秦涛也动手干活,当看到秦涛轻松地拿起炮塔的时候,赵玲睁大了眼睛:“你是大力士吗?”

  那可是炮塔的外壳啊,就这样被秦涛给一手拎了起来,绝对是大力士啊!

  听到了赵玲的感慨,秦涛将炮塔高高举过头顶:“没错,我就是大力士。”

  夏北笑了:“咱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过,这东西并不重,它是塑料的。第一次拆开的时候,咱们也以为是钢制的呢!”

  当初接触到这款样炮的时候,他们也小心翼翼,觉得这是类似坦克的铸造炮塔,这种流畅的外形,很像是铸造出来的。

  谁能想到,等到他们打算使出吃奶的力气来的时候,差点闪了腰。

  这炮塔很轻很轻!

  “这里面没有人,不需要防护,把它叫做炮塔有些言过其实,在俄国人那里,是叫做三防罩的。”秦涛解释起来:“这是一个玻璃纤维整流罩,防护雨水或者海水的侵蚀,同时还需要稀释机关炮发射时内火药的气体浓度。”

第0117章 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虽然秦涛并没有拆开看过,但是,秦涛也是知道的,现在给赵玲这样一解释,其他的人也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来,秦涛真厉害,什么都知道。

  秦涛继续说道:“不过,这个外壳的造型不好看,等下我给你们设计个新款的炮塔造型,不仅仅漂亮,而且,可以和我们导弹艇的造型匹配。”

  导弹艇有什么造型匹配?当然是隐身性了!

  这个浑圆的炮塔,在外壳的隐身性上,还是有待提高的,当然了,秦涛只管设计,至于用什么材料,是继续用塑料,还是用铝合金,就不是秦涛考虑的了。

  “新的外壳?”夏北有些好奇。

  “是的,新的外壳,你们给我们提供的产品,必须要用这种新的外壳,否则的话,我们的军代表可是不会签字的。”秦涛说道。

  正好是带着赵玲过来的,现在就可以扯着虎皮做大旗了。

  赵玲也只能点头,一个壳子的事情,不算什么大事,秦涛既然坚持,就由着他来了。

  “好吧。”

  拆开了外壳之后,就可以发现整个炮管的后半段,都是隐藏在炮塔里面的,外面露出去的只是一部分而已,这个额外增加的支架,就从炮塔的尾部固定点开始,向前延伸,一直延伸到外面,通过一个特制的轴承,和炮管连接在一起。

  这样,就相当于在外面额外增加了一个固定杆,而且,还能够随同炮管一起做俯仰操作和转动,不影响对目标的瞄准。

  “不用安装外壳了,再测一次!”夏北继续喊道。

  测试任务很快重新开始了。

  这种火炮,可以用雷达进行全自动瞄准射击,也可以用光学系统人工控制,目前只是试炮,所以,用的是人工瞄准的方式,试射的炮手用仿制的SP521电光跟踪器瞄准了靶标,然后,再次按动了电钮。

  轰!

  炮管迅速转动起来,炮口处,一团火焰喷射出去,简直就和火焰喷射器一样,就在火焰的前方,无数密集的炮弹,飞射出去。

  赵玲睁大了眼睛:“这一下子能飞出多少炮弹?”

  “从启动到达到最大射速,需要0.2秒。”秦涛在一旁说道:“它的最大发射速度嘛,最初的型号是每分钟三千发,后期的型号是每分钟五千发,相当于每秒能发射八十多发炮弹。”

  “秦工,您对这款炮很熟悉啊。”夏北说道。

  “一般般。”秦涛很谦虚。

  说话间,射击已经结束了,这种炮,就是短促射击的,虽然说什么每分钟几千发,但是,它的备弹也仅仅有一两千发而已。(各种资料给出的数据不同,有的说备弹一千发,也有的说备弹两千发,不过,比730的500发备弹要高不少。)

  “这也太逆天了吧?”

  “这有什么逆天的,美国佬的密集阵,射速那可是上万发的。”秦涛说道。

  “其实,我们想要实现射速上万发,也是有办法的。”夏北说道:“我们已经研究过了,这套系统的备弹是从左边过去的,右边是空着的,所以,如果我们在它的上方,再叠加一个炮管,同时从右边提供备弹的话,完全可以两门炮一起开火,实现上万发的射速。”

  这个时代的军工人,也是够聪明的啊!居然能想到这个!

  苏联崩塌之后,俄国人只剩下吃老本了,他们虽然研制了弹炮合一系统,但是,也在继续升级他们的AK-630。

  新的型号为AK-630M1-2,除了将炮塔改进到隐身的造型之外,就是上下放置了2组6管30毫米炮,一共12根炮管,每分钟射速提高到1万发的水平,火力绝对够凶残。

  秦涛点点头:“是的,夏工,您说的是一个改进思路,不过……”

  “不过,炮管抖动的问题会更突出,这样散布精度会更差。”夏北很聪明,跟着就想到了这个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