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429章

作者:华东之雄

  如果是民用发电的话,那当然是三相发电机,毕竟民用的就是三相电,甚至一根火线一根零线就够用了。

  但是,095潜艇里面,计划使用的是十二相发电机。

  其实,普通的核潜艇,依旧用的是传统的推进方式,等到把核反应堆的能量释放出来之后,高温蒸汽就会推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通过传动轴,直接带动尾部的螺旋桨。

  哪怕就算是过渡到了泵推,依旧可以这样搞,只不过是把螺旋桨换成了泵喷推进器而已。

  但是,095核潜艇是跨时代的,所以,这幅设计图里,用的并不是普通的传动轴推进,核动力会全部用来发电,然后将电力输送到尾部的电动机,用电动机来带动喷水推进器。

  这样有什么好处?

  当然是进一步降低噪音。

  基洛级潜艇已经这么做了,毕竟,对常规潜艇来说,水下就是得用蓄电池的电力来航行,尾部肯定得用电动机,所以,干脆柴油机也直接带动发电机好了,省得布置传动轴。

  对于核潜艇来说,这样做不是放屁脱裤子,中间额外地经过了电力转换,就去掉了传动轴,这东西也是潜艇重要的噪音来源。

  所以,虽然没有提出来综合电力推进,只是在核反应堆的汽轮机上接一个十二相发电机,尾部安装十二相电动机,仅此而已,那也算是一个很大的技术进步了。

  现在,马明有些担心。

  这要是变成陆地上民用供电系统了,能用十二相发电机吗?肯定不行啊!怎么并网发电?

  民用的是三相电,他这是十二相电,如果要是用普通的三相电发电机,那么,他这套特制的大型十二相发电机怎么检验?

  此时的马明,有些忐忑。

  “这个得秦总说了算。”主持人看向了秦涛。

  秦涛看向了马明:“我对十二相发电机并不精通,我想知道,这种十二相发电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四个三相电的发电机,它们发出来的波形是一样的吗?”

  马明点头:“没错,都是正弦交流电,当然了,也可以连接成直流电的方式。”

  “既然这样,那我们当然可以用十二相发电机了。”秦涛说道:“将它分成四组三相电,其中,两组给我们造船厂使用,一组给钢铁厂使用,一组并网发电,对外输出。”

  马明大喜:“谢谢秦总!”

  “咱们也要预留接线位置,随时都可以测试咱们的十二相电动机。”

  马明的心中,满满的都是激动。

  秦总这样一安排,就给他帮了大忙。

  虽然他们已经能制造柴电潜艇使用的十二相发电机,但是,那东西的功率怎么能和核潜艇的相比?

  这个095核潜艇项目,对马明的研究项目至关重要,在接到了相关要求之后,马明带着他的团队,用一个月的时间,将相关的发电机设计出来,现在要进行陆地实验,当然不能少了发电机,如果不用他的发电机,那他会非常失望。

  现在,马明很兴奋,看向秦涛的目光,充满了感激。

  “马工,咱们这种级别的发电机,是必须要经过测试的,我们愿意冒风险。也希望你们能继续努力,毕竟,这还只是一个开始,等到以后,我们要制造核动力航母的时候,需要的发电机功率会更大。”

  虽然核反应堆的功率是150兆瓦的,但是,核反应堆的热效率并不高,主流的压水堆只是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经过汽轮机之后,输出来的就只有四十五兆瓦,最终通过发电机,稳定输出的电力,能维持在四十兆瓦就不错了。

  如果对于地面的发电厂来说,这种功率可能不高,毕竟,火力发电站锅炉烧出来的蒸汽可以直接推动汽轮机,但是核电站因为辐射问题,需要两个回路。

  但是对于船只来说,这种级别的功率已经很逆天了,哪怕就算是万吨级的神盾战舰,用这些电力都是绰绰有余的,要知道,英国女王级航母上使用的MT3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也不过40兆瓦。

  秦涛又开始提核动力航母了,在场的很多人对于秦涛的这种言论,早就见怪不怪了。在秦总的嘴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不过,他们也很受用,他们也开始畅想起来未来的美好,如果有了核动力航母,该是怎样的一幅光景?

  甚至,现在他们拍板这个核反应堆项目,也有为以后的核动力航母考虑的目的。

第0413章 北斗的天空

  北风在呼呼地吹着,刮过屋檐的时候,响起了一种呜呜的声音,甚至会让独居的人感觉到害怕,简直就和聊斋的开场差不多。

  不过,在灰楼附近的小院里,却是非常的热闹。

  赵秀娥还在华亭照顾赵玲的孩子,虽然有保姆,依旧不能放心,所以,家里就剩下了武胜利一个人。

  不过,此时的客厅里,却有五六个人正在觥筹交错。

  大部分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秦涛这个年轻人,混杂在其中,显得很另类。

  “秦总,您的这个项目拿出来,让咱们搞了半辈子核潜艇的人,都是心情复杂啊!”黄老看向秦涛,眼睛里神采奕奕:“咱们跳不出原来的框框,你就不同了,年轻人,有活力,有干劲,总是能搞出颠覆性的东西来。”

  “各位老前辈,我还以为你们会说我是放卫星呢。”秦涛不好意思地说道:“目前这些技术,都得研发才行,我们相当于是空中楼阁啊。”

  “如果咱们海军只有这样一个项目,那咱们绝对不能支持,必须要稳妥,但是,咱们已经有了093项目,所以,咱们必须要有一个更激进的项目来配合,你们这个095项目,非常符合我们的需要。”彭老开口说道。

  其实,这也是秦涛的计划。

  原本,在这个项目刚刚接手的时候,秦涛还没有这么大胆,但是,随着项目的不断进行,秦涛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必须要给这个项目找到合适的定位,才能获得上级的认可。

  那么,是稳妥地利用现有技术,还是大胆一些搞跃进?

  前者是不行的,因为和093项目重叠了,所以,他要搞这种更加先进的核潜艇项目,这样才能满足需要。

  “你们明州集团,总是能拿出先进的东西来,让咱们海军耳目一新,你们如果拿出来了一个常规的项目,那我会看不起你们的。”武胜利开口说道。

  “爸,您就别挤兑我了,说这些没用,以后要保证我们项目的资金,还有督促各个兄弟单位,把该搞出来的赶紧弄出来,该蹭093的经费,那就蹭093的。”

  秦涛也放开了。

  “秦总,这个垂直发射管,到底有什么用?”众人都是搞核潜艇的,所以,几句话之后,又开始将话题引向了技术方面。

  “都说过很多遍了。”秦涛说道:“发射各种导弹的,不管是反舰,还是对陆攻击,都得有才行,我虽然不知道国内相关机构的发展,但是,我也得给留出来,到以后,反舰弹道导弹都得安装上。”

  “恐怕装不上,咱们弹道导弹的尺寸可不小。”

  大家伙也搞弹道导弹核潜艇,当然知道这种导弹的尺寸了,秦涛想要装上去,没那么容易。

  “反舰弹道导弹,重要的是弹头,后面的弹体,大不了缩小一下,咱们没必要打个三五千公里,甚至是上万公里,咱们只要能打上一千公里就够了,要那么大个干什么?”秦涛反驳:“反正,现在咱们就只能预留那么大个地方,以后想要造大的,还得咱们国内基础工业的发展,给咱们搞出更先进的卷板机来。”

  明州集团现在拥有的那套,最多就能加工个直径八九米的耐压壳,如果想要直径更大,那就得有更加先进的卷板机。

  这个不能靠国外,因为国外肯定是不会给己方出口的,只能是自己解决。

  “咱们目前设计的095核潜艇,虽然直径达到了12米多,但是那是因为双壳体结构,很多装备都塞到外面,里面的直径就是八九米而已,这已经是咱们现有的卷板机的极限了。用来作为攻击核潜艇差不多,但是要作为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话,那直径就远远不能达到要求。我认为,在我们095攻击核潜艇之后的096弹道导弹核潜艇,耐压壳直径至少要达到12米以上,如果能到16米,那就更好了。”

  “十六米?这样直径的核潜艇,排水量还不得两三万吨?”赵老开口道:“这就和台风级一样了。”

  “嗯,到时候上咱们两台反应堆就足够了,这种排水量,这种直径,才能保证没有龟背,等到以后开出去,吓死对手。”

  台风级虽然排水量也很高,但是内部的耐压壳直径并不大,导致结构浪费,己方要造的,当然得是大块头的了。

  “行了,别说了,你啊,就会放卫星。”武胜利说道。

  “说出来,让大家憧憬一下嘛,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可能实现?”

  “没错,涛子说得对!”

  大家伙都很期待。

  “涛子,你整天把航母挂在嘴边,咱们的航母,到底什么时候出来?”

  “没错,咱们造什么先进的核潜艇,那也是为了给航母护航的,这航母,才最让人期待。”

  “只要海军给拨款,咱们明州造船厂分分钟给造出来。”

  “吹牛。”

  秦涛还真是吹牛,就算资金充足,明州造船厂也不可能把一艘航母给分分钟造出来,但是,在酒桌上,绝对不能认怂。

  “听说,印度已经放弃了那艘瓦良格号,继续投资搞新罗西斯克号了。”武胜利说道。

  很多人都在期待着瓦良格号,哪怕就算是这里坐着的老人们是搞潜艇的,依旧关心这件事。

  “哼,乌克兰把瓦良格号当香饽饽,居然还想卖个天价,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秦涛说道:“印度也够蠢的,这次吃回头草,估计还得增加预算。”

  “是啊,俄罗斯要求提高预算,否则无法完成建造,也真是够黑的,居然一口气要了五亿美元。”武胜利说道。

  秦涛的脸上带着笑,五亿算啥,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还有一笔笔的额外投入在等着印度的。

  “那么,咱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艘军舰买回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秦涛。

  秦涛摇摇头:“不行,还得再等等。明年或许有可能。”

  秦涛也很焦急,但是他知道,这种事是不能着急的,得等到乌克兰彻底死心之后,才能过去。

  反正,现在买了航母也没用,在配套的护航力量没有建立之前,航母编队是打造不出来的。

  这点可以看俄国人,在苏联崩塌之后,俄国人再也没有建造过一艘航母,但是,他们却可以继续建造核潜艇。虽然其中有俄国人重视核潜艇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核潜艇只需要一艘单独的潜艇就能完成任务,他们是海洋中孤独的战士,不管是攻击核潜艇,还是导弹核潜艇,从来都是单独行动的。

  虽然也需要配套的工程,但是需要的并不多,比如说,卫星通信,还有导航定位……

  想到这里,秦涛突然想到了什么:“咱们国内的卫星导航项目,进行得如何了?”

  以前的时候,秦涛曾经就提出来过卫星导航项目,在91年的那场战争里,精确制导炸弹的大量使用,更是让人意识到了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去年的星辰号在海上航行中,遭到了野蛮对待,也出现过卫星导航失灵的情况。

  至于核潜艇,在水下主要依靠惯性导航,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惯性导航的误差越来越大,也需要上浮到潜望镜深度,通过其他手段来精确定位,修正误差的。

  “咱们国内自主的导航卫星计划已经在今年获得立项,目前工作正在稳步展开之中。”武胜利说道:“这个项目,是由咱们航天系统的老孙负责的,你如果有想法,我可以带你去看看。”

  这一年来,秦涛很少来首都,很多时候都在华亭那边待着,现在,既然来到了首都,就不能只是汇报完了就走,可以干更多的事情。

  听到了武胜利的话,秦涛点头:“嗯,能见到孙老,是我的荣幸。”

  造船和航天,看上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实际上,他们的关系很密切。

  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向太空探索的时代,始于五十年代,在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一号”,实现了人类飞向宇宙的梦想。

  美国人很伤心,他们废寝忘食地努力钻研,终于在58年2月1日,将“探险者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就在当年,祖国也做出了决定:“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70年4月12日,“两弹一星”中的“一星”终于迎来了成功发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

  祖国的太空事业,也从此开始。

  到了78年,美国开始实施GPS计划,祖国的科学家也就发现了这种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但是,祖国毕竟技术力量薄弱,想要搞美国那种全球定位系统,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时的陈老就因地制宜,提出来了双星定位方案,并在89年演示成功,实现了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

  但是,当时并没有钱,也没有经验,这个项目就被暂时搁置下来,直至91年的那场战争,把很多人打醒了,必须要走高科技的道路,落后就会挨打!

  又用了几年的时间论证,就在今年,卫星导航项目终于上马了。

  秦涛这个造船的,也是需要卫星导航系统的,他也知道美国的系统有多坑,所以,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他当然要来看看了。

  明州集团和航天院的关系也很密切,毕竟那些导弹,都是属于航天院研发的,不过,这个卫星导航项目,秦涛还是第一次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