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223章

作者:华东之雄

  “秦总,生产交给我们,但是这东西的焊接也不容易,咱们可得有准备。”

  “那是当然,咱们很快就要去法国了,商量引进他们技术的问题,对了,周老,到时候,您和我一起去。”

  “我?”周老有些惊讶,自己去干吗?

  “没错,带着咱们这块样品去!”秦涛继续看着这张殷瓦钢的样品,虽然只是实验室的一小步,但是,却是整个明州集团,整个国内船舶工业的一大步。

  自从有了薄膜型的LNG船,技术都在法国人那里,各国建造的天然气船,都得从法国那里购买,大量的利润,都被法国人给拿走了,己方能生产,那就可以省一大笔资金,省下的就是赚下的啊!

  带着愉快的心情,秦涛又在明州钢铁厂里面走了一圈,一切都是井井有条,才放心地离开。

  回去之后,秦涛又见到了朴豆轩。

  “秦总,我们公司已经做出了决定,两百万,委托您采购五台锅炉,希望能尽快交货。”朴豆轩紧张地和秦涛说道。

  “嗯,两百万的定金,我可以收下,然后给你们张罗去。”

  “等等,秦总,这两百万,怎么就是定金了?不是全款吗?”

  “怎么可能是全款?”秦涛说道:“两百万一台,五台一千万。你们先给我两百万,就是个定金而已。”

  “什么?”朴豆轩傻眼了。

  八千万的船买了,两千万的设计图也买了,最后两百万买锅炉,他们大宙公司还是能花得起这笔钱的。

  但是,现在呢?居然弄错了?两百万是一台的价格,五台要一千万?

  “秦总,当时您不是说两百万吗?”朴豆轩要哭了。

  “没错,就是两百万啊!”

  当初的确是这样说的,但是秦涛没说是一台还是五台,单价还是总价啊。

  “这要是一台的价格,会不会太高了?”朴豆轩恳求地说道。

  “你不懂俄国人那边,他们的很多工厂,都有拖欠工资的问题,两百万给他们,也就是把工人的工资发了,工人有了工资,才肯干活,他们还得去进货,上游厂商也有类似的问题,你想想,要是钱少了,他们能给生产出来吗?”秦涛说道:“只有骗子才会忽悠你们,两百万能买五台锅炉回来,你们要是觉得贵,那要不要找其他厂商试试看?美国那边或许也能生产类似的型号呢?”

  美国?

  美国肯帮他们就见鬼了!

  不用说复杂的政治问题,平衡问题,仅仅是说技术,美国也没有啊,美国早就开始大量使用燃气轮机了,航母是烧锅炉的,但是人家是核动力的锅炉啊。

  他们也不可能从美国买个核反应堆回来装在明斯克号上啊!

  “你们可以先考虑考虑,我最近还有事,需要出趟远门。”

  价格变了,朴豆轩还得汇报,这次那边还不知道有啥反应呢,总之,爱买不买,秦涛可没有那么多精力陪他们玩。

  秦涛走了出去,没有去看朴豆轩的眼神,失望,无助,郁闷……

第0265章 引进GT公司的技术

  “大家在这里过得怎么样?”秦涛看着面前的俄国人工人们,笑呵呵的向他们说道。

  此时已经是深夜,一天繁忙的工作终于结束了,这些俄国人们,在专门给他们搭建的食堂里吃饭,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拎着一瓶酒。

  此时,看到秦涛过来,这些人都非常的兴奋。

  考兹洛夫放下酒瓶,看着近在咫尺的秦涛,然后深深地鞠躬:“秦总,多谢您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工作机会,我们在这里很高兴。”

  当初在黑海造船厂,他们开不出工资来,连喝酒都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来到这里之后,物质上的一切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他们还有什么挑剔的?

  尤其是,在上个月底,他们还拿到了一笔工资,再对比这里的物价,这些工资可以买到的东西数量,让他们无比的兴奋。

  “没错,我们在这里过得很不错,我们再也不想回去了。”

  听着众人的发言,秦涛满意地点点头:“大家在这里好好干,过上一两年,就可以把家人都接过来,有想法的,也可以娶我们这里的女人为妻,以后就彻底定居在这里,当我们明州人。”

  众人纷纷点头,没错,这也是他们的想法,有家人还留在乌克兰那里的,可以接过来,没有成家的,可以找这里的女人结婚,以后就在这里安定下来了。

  秦涛看着这些人的表情,继续说道:“但是,如果要是娶我们明州的女人,那我就是娘家人,你们要是有谁敢喝多了酒打老婆,我就抽出腰带来,狠狠地打他的屁股。”

  众人都笑了出来。

  “秦总,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我们黑海造船厂,接不到订单,被外国人忽悠,而这里,能拥有大量的订单呢?”索罗金开口问道。

  明明他们黑海造船厂是大型造船厂,拥有完善的设备,大量熟练的工人,他们要是接到了外国的货船,也一定能活下去的。

  但是,他们却失败了,外国人只是会忽悠他们。

  为了腾出船台来,他们干脆利落地把核动力航母给拆了,但是,这完全就是一个骗局,等到拆开了航母之后,那些承诺的订单,也都消失了。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需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秦涛说道:“我们国家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转型之中,有一批不适应的企业,已经倒闭破产了,我们也是经过了一个阵痛期的,而贵方的经历,才刚刚开始。”

  这是不同的经济制度转变带来的问题,俄国人那边,根本就没有经验,连个定金都不要,人家一句话,就把航母给拆了,这么纯良,不骗你们骗谁啊。

  商场如战场,俄国人要交大笔的学费,才会学会这些啊。

  这些只知道喝酒的俄国人,也开始沉思起来,琢磨着秦涛说的话,他们的国内,的确正在经历一个阵痛期,而他们,来到了东方,将这段时期直接躲过去了,这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啊。

  他们在感慨着。

  “来,让我们共同举杯,为了在这里的幸福生活而干杯。”秦涛举起了一瓶酒。

  “干杯!”

  看过了这些人,秦涛回到办公室,听其他几个负责人的汇报,各艘民船和军舰的建造进展,做出各种指示。

  “秦总,再过几个月,泰国的那艘航母,差不多就能下水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秦涛满意地点点头:“对咱们来说,这是有重要的里程碑的意义的,到时候,泰国的高层也一定会来,咱们就可以忽悠泰国的下一艘船了。”

  下一艘?

  大家都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望向了秦涛。

  “是啊,泰国已经有航母了,当然也需要一艘大型的综合补给船了,到了那个时候,咱们也开始给海军改造那艘四万吨级的综合补给舰了,带他们参观一番,顺带下一艘订单。”

  众人点头,这样一来,生意又来了啊!

  “最近,我需要带一些人去趟法国,在民船领域里,我们将会从MOSS罐天然气船,过渡到薄膜型天然气船。”秦涛继续说道:“这个转型,大概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是我们集团最重要的战略。”

  虽然这个项目要浪费大笔的资金,但是也没有人质疑秦涛的决定,就连秦宝山都不说什么了,秦涛的眼界远远地超过了他们,秦涛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他们只要执行命令就可以了。

  几天之后,法国,GT公司。

  “明州船舶工业集团已经能够制造MOSS罐的天然气船,没有想到,你们对我们的薄膜型LNG船还有兴趣。”公司的负责人姆巴佩笑呵呵地说道。

  GT公司不大,正式员工只有三百多人,但是,他们靠着自己在LNG船方面的专利,几乎就可以躺着睡大觉了。

  这也是西方能够拥有高工资和高福利的原因,人家的工业发展更早,各种专利都是人家注册的,当法国人在研究怎么运输液化天然气的时候,东方在干什么?

  也只能是后起直追,弯道超车,用一句老话来说,叫做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的,我们虽然能建造MOSS罐的天然气船,但是,我们也知道,这种船在运输效率上无法和薄膜型船相比,所以,我们希望可以从贵方进口先进的薄膜型天然气船的技术。”

  “秦总,贵方真是慧眼识珠,直接选择我们的技术,和TG公司相比,我们的液货围护系统,才是最合适的。”姆巴佩非常的高兴。

  GT公司,全称GAZTRANSPORT,拥有NO82,NO85,NO88,NO96,型LNG液货围护系统专利,除了他们之外,还有TG公司有类似的专利,全称TECHIGAZ,他们拥有MK-I,MK-II,MK-III型液货围护系统专利,到了94年,这两家公司才合并起来,成为后世大名鼎鼎的GTT公司。

  后者的专利,用的是不锈钢,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不锈钢要热胀冷缩,和殷瓦钢是没法比的。

  秦涛点点头:“是的,我们对贵方的技术最为看好,期待着和贵方能够合作愉快,同时,我们自己也尝试着做了殷瓦钢样品,希望贵方能允许我们利用自己生产的一部分殷瓦钢,来制造相关的液化气船。”

  姆巴佩脸上轻松的表情消失了,他认真地看着秦涛:“你们自己做出来了殷瓦钢?”

  几十年来,殷瓦钢的制造工艺,只有他们GT公司掌握,毕竟他们一直在这个行业里面钻研,包括他们的液货围护系统,从最初的NO82,不断地发展,经过NO85,NO88型,到目前最新的NO96型,技术上越来越成熟,成为了这个行业顶尖的存在。

  全世界,也只有他们自己能造殷瓦钢,现在,一个仅仅造了两三条MOSS罐液化气船的明州船舶工业集团,居然说他们自己制造出来了殷瓦钢?

  “是的。”秦涛说道:“贵公司的殷瓦钢产能有限,我们以后在生产天然气船的时候,不想时刻处于停工待料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自己造殷瓦钢,因为贵公司在这个专业领域里面的权威,所以,我们想要获得贵方的认证。”

  没办法啊,谁让人家捷足先登了呢?在殷瓦钢的生产领域里,只有GT公司一家独大,其他的公司想要进入这个市场,客户也不认可啊。

  除非获得GT公司的认证,承认自己公司生产的殷瓦钢,达到了和GT公司同等的水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

  周杰郑重地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掏出来了A4纸大小的一块来,在过海关的时候,还真是费了一番口舌。

  GT公司的技术主管米歇尔认真地戴上了一幅崭新的白手套,接过来了这个样品,仔细观察之后,说道:“我们需要将它送到我们的实验室去,进行各种测试。”

  “当然可以。”秦涛说道:“我们等待测试结果。”

  “我请求跟着一起去。”周老站了起来。

  他既然来了,当然要见识一番了,现在能去法国人的实验室里看,机会难得啊。

  会议室里的气氛,诡异起来了,在场的法国人,都在用奇怪的目光望向秦涛他们。

  最近这些年,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多,天然气船的建造也进入了一个高潮,他们GT公司,也迎来过很多的客户,想要获得他们的专利授权,造薄膜型的天然气船,哪怕就算是他们要每条船百分之五的专利授权费用,客户们也都能咬牙接受。

  客户们会留下一批焊工,在这里接受培训,客户们也会带走所有的资料去研究,但是,还从来没有一个客户,是带着殷瓦钢样品来的,要求他们的认证!

  他们该不该答应下来?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秦涛就继续忽悠了。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船型依旧还是MOSS罐。”秦涛说道:“贵方想要获得更多的技术专利费用,想要扩大薄膜型船的市场份额,那就得有更多的厂商进来,把这个市场做大。”

  姆巴佩点点头。

  相比要使用殷瓦钢的薄膜型船,用铝合金制造大球的技术难度更低,类似于明州船舶工业集团这样的,都能自己摸索出来相关的技术,建造这种类型的天然气船,门槛低,自然市场份额也就大。

  尤其是日本那边的造船厂,几乎都是以这种MOSS罐为主的,他们造船厂的产能很大,占据了不少的市场份额。

  GT公司想要靠卖专利赚钱,那就得扩大他们的市场份额啊!扩大市场份额,那就得有更多的殷瓦钢啊!

  “对贵方来说,世界上每多一艘殷瓦钢天然气船,就能多一笔的收入,相比卖殷瓦钢,贵方的专利授权(许可)费,才是主要的利润来源,我们如果能获得贵方的认证,生产大量的殷瓦钢,那贵方获得的专利授权费,也将会大大增加。”

  一艘天然气船,使用殷瓦钢的价格,在八百万美元左右,而每条船收取的专利许可费,在一千万左右。而且,GT公司提供的殷瓦钢,不是零成本的,它也得花钱才能造出来,尤其是购买大量的镍,相当昂贵,殷瓦钢的利润,只有三四百万而已。

  这样比较一下,当然是收取专利许可费更舒服了,躺赚啊。

  “目前,我们仅仅是在实验室中生产出来的,还没有进行工业化生产,我们还需要采购大量的生产设备,只要贵方能给我们生产的殷瓦钢认证,那我们就会通过贵方采购相关设备。”

  姆巴佩在仔细思考着秦涛提出来的这些好处,扩大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专利费用,秦涛刚刚说的那番话,更是在给他们送上大蛋糕。

  生产殷瓦钢,需要经过电弧炉冶炼/真空感应熔炼、LF精炼/真空氧气脱碳、真空电弧重熔/电渣重熔、连铸、热轧、冷轧等复杂的工序流程,仅仅这些生产设备,就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采购。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响动,米歇尔和周老回来了,周老的脸色有些难看,他的手里,拿着那个样品,此时已经被弯折成了一个特殊的直角。

  “贵方生产的殷瓦钢有缺陷,具体表现是无法通过折边测试。”米歇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