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68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谁知道开会之后,关彤第一句话就差点把大师兄从沙发上震下去。

  关彤说:“案件定性错了,这不是侵财为主的抢劫案,这是变态连环杀人案。或者说是变态连环伤人案。”

第123章 心理侧写

  大师兄觉得自己很惊讶,但是帕拉丁四个人好像一点也不惊讶的样子。

  老周抽着烟,说道:“详细说说看。”

  关彤点点头,说道:“我说我的理由,大家可以随时打断反驳或者补充。”

  看大家都点头了,关彤拿出了一张纸,说道:“我们先说侵害对象。这些案件的抢劫金额都在十元以下,一共五起,而且这些受害人的穿着根据案卷看,一看就不是有钱人。

  比如这个,遇害时穿着调料三厂的工服。但是案发的时候距离调料三厂破产已经过去五个月了,全城都知道了。这种人怎么可能成为抢劫案件的受害人呢?

  还有昨晚上的案件,受害人手里拿着一个自己做的小钱包,一看就没钱,身上也没有传呼机手机,甚至没有首饰,谁会抢劫她?结果包里只有四块二,还是打电话找的零钱。所以,凶手选择侵害对象就不是以钱财为基本标准选的。

  还有就案发地点,几乎都是棚户区,贫民区。当然可能有这种地方没有监控,缺乏路灯,治安本来就混乱等原因,但是他就不想想,在一些新建的花园小区,他的手一次的收益可能就相当于再这种地方得手一百次。

  形成对比的就是那几个已经破获的模仿作案者,他们基本都是在花园小区附近或者是高档酒店,商场附近作案,我看一下,最高的抢劫金额一次就将近六万元,这已经是这位正牌的罪犯所有的涉案金额的好几倍。所以,这个人就不是奔着钱去的,是奔着人去的。”

  没有人说话,就连开始的时候在心里非常不认同的大师兄也连连点头。

  看大家都赞同自己的说法,关彤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按照连环杀人案来看这个案子,就非常清晰了。

  作案地点,棚户区为主。

  作案对象,三十多岁到五十岁经济条件一般的中年女性。

  作案方式,刨锛重击后脑。

  作案时间,天气晴朗,雨雪天没有作案记录,而且一天不会做两案。”

  老周想了想说:“你的意思是,我们用连环杀人案来重新解构这个案件?”

  关彤说:“周头儿,不是我要重新解构这个案件,而是这个案件本来就应该是连环伤人案。如果定性就出现问题,后面的侦查方向和侦查思路就不可能正确。”

  老周想了想,问阿猜:“你的意思呢?”

  阿猜说:“我同意关彤说的,抢劫不可能动一个没钱的孕妇。只有变态杀人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老周又看向柳鹏程,柳鹏程说道:“所谓的定性,也只是我们自己的侦破思路,也不影响别人的工作,我觉得还是关姐说的靠谱,我们按照这个定性侦破就好了。”

  柳鹏程的意思是说,这个定性,和定性引起的侦破思路的变化是他们小组自己的事情,不必和沈城市局那边沟通。就算是他们出现了错误,市局的侦破也不会有影响。

  老周想了想,说明天大家重新制订侦破计划。

  大师兄的心中很挣扎,他的直觉和专业素养告诉他,关彤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确实不是什么抢劫案,而是变态连环伤人案。可是多年的实践又让他觉得市局那种多派警察蹲点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很多案子就是这么破获的。

  第二天,帕拉丁小组还是没有动,而是继续开会。

  开始的时候,老周就认可的关彤的观点,认为这是一起连环变态伤人案。以这个为定性来破案。老周刚要分配侦破任务,关彤却又说话了:“周哥,小柳,阿猜,我昨晚上给罪犯做了一个心理侧写。你们听听?”

  老周眉头紧皱:“关彤,虽然我们在美国确实有fbi高级顾问给我们讲了心里侧写,但是他讲的云山雾罩的,老美可没教给我们真本事啊。”

  关彤笑了:“你不会以为心里侧写是FBI发明的吧,其实说白了心里侧写只是心理分析的一种,连一种都算不上,算是心理分析学的一种实践手段吧。我的心理学可不是白学的,我看看他们的案例就知道心理侧写怎么回事了。”

  阿猜说:“你先说说呗,对不对的咱再探讨,又不是你一个人学了。”

  关彤看了老周一眼没有反对,就笑着说:“那我就试试。”

  说着,关彤拿起了一张写满字的白纸,说道:“犯罪嫌疑人A,性别,男。年龄,32-45周岁。”

  老周说:“你等会,幸存的受害人都说罪犯是35岁左右啊。”

  关彤说道:“这个正常,受害人是处在弱势状态,下意识就会觉得罪犯勇猛,强壮,年轻。所以一般都会存在年龄认知的偏差。”

  阿猜说:“美国那个史密斯好像是讲过这个,关于受害人下意识将罪犯年龄变得年轻的问题。”

  老周点点头:“我也想起来了,你继续说。”

  关彤说道:“这个人应该在35到45岁,有底层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但是后来生活和工作都有一次飞跃,后来又收到挫折,痛恨三十多岁的以及五十多岁的女性。所以他受到的挫折应该和三十多岁,以及五十多岁的女性有关。现在生活比较窘迫,但是仍然喜欢穿西装,讨厌蓝色和深蓝色。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平常经常出入大型写字楼。”

  大师兄简直都要听直了,这算是什么?算命?不过她是怎么知道的罪犯的八字?

  老周说:“关彤,现在谛听阁应该不太忙,你把你的这些想法给判官说一下,让她帮你复核一下。”

  关彤笑着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是第一次把心里侧写用于实战,还是有些不太把握。”

  说着,关彤就拿起了自己的几张白纸回自己房间打电话去了。

  老周又问阿猜:“你知不知道他在哪?”

  阿猜:“大概知道,能锁定三个公交站点附近,再近就不行了。”

  这时候大师兄几乎已经认定了这帮人是算命的。

  什么叫知道不知道他在哪?

  你们这么就知道他在哪,那我们那些蹲点的弟兄们算什么?傻子吗?

  老周说:“说说看。”

  阿猜说:“最开始我是以第一起案件的案发地点为初始原点来定位的,后来发现不对。后来的案发地点对不上。于是我就重新做了一下动态的定位。最后定位的结果是铁西大街北站到小凌桥站三站范围。”

  老周又问:“你认定罪犯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车?”

  阿猜说:“对,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所有的犯罪现场都在公家车站附近。第二,如果是夜间犯罪,犯罪现场附近的公交站一定还有经过的夜间班车。第三,这三个站点如果经过一次倒车,能到达所有的犯罪现场,其中一半以上的犯罪现场不用倒车。”

  阿猜说着,把打开的《沈城公交旅游图》递给老周,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线路方向的箭头和各种标记、批注。

  大师兄第一次觉得,他们好像真不是在算命。

第124章 真有这么个人!

  关彤回来的很快,说了一句:“陆判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她坐下午的火车从瑞城到省城。一会儿我去接她。”

  柳鹏程说道:“她能走开?所有的人都从瑞城往省城调,远望集团的案子怎么办?”

  关彤耸耸肩:“我刚才还真问了,她说远望集团的案子基本办完了。而且她到省城也有别的事儿。”

  柳鹏程看大家又开始放羊犯懒,和大师兄来到了医院。

  朴老师还是在icu里,一动不动。她的爱人和儿子也只能隔着icu的玻璃看着她。

  柳鹏程问了问医生,还是老样子。看自身的求生意志。

  柳鹏程觉得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医学已经没招了,现在只能靠自己。

  大师兄和他们混了几天,得回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柳鹏程和老四打个招呼就回了总统套房。

  在房间给老妈打了个电话,家里没有什么事情。

  姥姥姥爷在小洋楼呆着非常舒服。

  二舅依旧在柳妈医院泡病号。

  大舅在哈尔滨好像是找到了个养殖飞龙的项目,和大舅妈去伊春考察去了。

  柳妈埋怨柳鹏程自己钓鱼不怎么样,把他老爸的瘾头给勾起来了,现在没事就骑着铃木王去八字坑钓鱼,关键是还钓不到鱼,把自己晒得像是非洲人。

  柳鹏程听着老妈唠唠叨叨,真想现在就赶紧把那个混蛋抓住,然后估计还能回家呆几天。

  开车去火车站接到了陆判,大师兄请客吃西塔大冷面。

  事实证明,在大热的天气里,冷面是没有口味差异的。大家吃得都挺美。

  柳鹏程心里到底还是牵挂着边山县的事情,抽空问了陆判,陆判大大咧咧地说:“就看他们演戏呢,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收钱了,咱就收网了。”

  柳鹏程知道,这是等着“既遂”,怪不得陆判这么有空。

  吃了冷面,回到了总统套房,陆判占了最后一间卧室。问了价格之后说,这个价格现在在瑞城连个商务套都住不下来。五个标准间加一起也比这个总统套房贵多了。

  柳鹏程说:“陆判姐你这就不讲理了,哪有在旅游季节和旅游城市比房价的,这不是找虐吗?”

  说说笑笑几句之后,陆判主动说起了正经事:“领导让我传达两个事儿。第一个,你们这个案子要是成了,就是全国第一次用心理侧写指导办案,也是全国第一次以心理学介入刑侦过程。

  大家注意保存资料,完事之后文章还是要写的。第二个,其实和第一个是一个意思,现在刨锛案可不只是在沈城,在钢城,北春,哈市,QQHE都有出现,而且基本都是连环作案,一定要注意总结经验。”

  大家感觉到了一些压力,不过菩萨是技术官员,从他的角度,提出这些要求也是非常正常的。

  老周微微一笑,问道:“这要求是谁提的?”

  陆判吐了下舌头。伸出右手比划了一个“4”字。

  老周说:“我就说吧,菩萨还能耐了,能给我下指示,关键是还找个人传达。领导什么时候到的瑞城?”

  陆判说道:“他还没来,就是知道了这件事让我们传达指示,也不是指示,人家说是他个人的一点建议。”

  老周笑着说:“要不人家能当大领导呢,说话永远都是这么滴水不漏,行了,你指示也传达完了,咱说正经事。”

  实际上,接到了关彤的电话和传真之后,陆判第一时间就上报了菩萨。然后他们小组就开始根据传过来的资料,对关彤的心理侧写进行研判,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但是他们认为,最终在案发地的是帕拉丁小组,最了解情况的也是帕拉丁小组,心理侧写还是应该以关彤的版本为准,他们的版本仅供参考,查缺补漏。

  于是,帕拉丁小组和陆判连夜对两个版本的心理侧写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分析,最后形成了一个最终的,指导办案的版本。

  1、A的年龄在32岁到42岁之间。基准年龄为38岁。

  2、A小时候受过严重的心理创伤。长期家庭不完整。

  3、A曾经长期从事底层体力劳动,可能就是在建筑工地。

  4、A抓住了巨大的机遇从体力劳动者转换为脑力劳动者,而且不是销售,营销,从商的行业。

  5、A成为脑力劳动者之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而且与三十多岁或者五十多岁的家庭贫寒的女人有关。

  6、A平时穿西装比较多,出入高档写字间或者西餐厅,高档酒店比较多。讨厌灰色和正蓝色。

  7、A有前科,而且出狱时间不会太长。

  8、平常的交通工具为公交车。

  大师兄提出一个问题,被害人的年龄从29岁到62岁,为什么单独说是巨大打击与三十多岁或者五十多岁的贫寒女人有关。

  关彤说,我们认真的读了案卷,发现被害人年龄结构是哑铃形状,四十多岁最少,而且经过我们的了解,四十多岁的被害人,要不就是看起来比较年轻,要不就是看起来比较老,就是外貌上来说,都是往三十多岁,五十多岁上“靠”。所以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

  大师兄点点头表示明白。

  老周开始下达任务,明天一早,大师兄带着柳鹏程和阿猜去那三个公交站所属的派出所,看看能不能找到“A”。其他的人全部去市局比对两劳释放人员,看看能不能比对出来。

  这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柳鹏程住的是秘书小套间,里面有一张床,外间的沙发也可以打开变成床,大概是白天休息用的。于是就留大师兄在自己的房间住了一夜。

  阿猜划定的三站都在铁西区,大师兄原来就在铁西刑警大队,所以人头比较熟。这三站的范围分属两个派出所。

  三人一上午的时间拜访了这两个派出所,却没有任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