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63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第114章 姥爷的决断

  齐处长最后开始安排工作,专案组第一组,就是谛听阁和老周,关彤,直奔省城。务必弄清楚高总他们这伙骗子在来边山之前,到底在省城做什么,是怎么和姓金的联系上的,到底是谁联系的谁。

  相对于他们在边山已经开展的骗术,这些在齐处长心中才是最重要的。以前的招商诈骗,他们是选定了一个地方开始诈骗才会物色一个本地强力人物进行收买,从来没有这样先认识的人,然后再确定项目。

  谛听阁的无常留在了边山县,应该是配合周局长给卧底们提供支援,反正开完会之后,无常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他们是第二组。

  柳鹏程和阿猜这次得到一个好任务,休假。

  领导们认为他们这么大的一个专案组方方面面都动起来,没有点风声是不可能的,而在这个时候,在公安部实习的两个警察来边山和瑞城休假就是一个很好的靶子了。当然,他们在行动中也能够充当绝对强力的预备队和后援。

  他们归属孙支队领导的后援组。孙支队给他们的交待任务的时候说,你们俩就是休假来的,不要主动和任何专案组的人有联系,有事情我们会联系你们。如果感觉他们对你们产生兴趣,要想办法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你们身上。

  这个任务他俩懂,就玩呗!正好前几天在大凯的新店没有吃好,需要好好吃一顿。

  于是柳鹏程找了大凯,大兴,葛亮还有郑浩一起吃饭。

  大凯他们三个早就知道柳鹏程回来了,只是忙得没时间一起聚而已。郑浩看到柳鹏程就有些惊喜了。

  柳鹏程把阿猜介绍给他们,没说别得,就是自己的同学兼搭档,好哥们,也是在大山里长大的孩子。

  一顿饭从夕阳西下喝到月上中天。柳鹏程他俩也没回大青山,同样拒绝了大凯去他那挤挤的好意。柳鹏程打着晃扶着同样走直线费劲的阿猜,摇摇晃晃走进了农贸市场派出所,看了眼值班副所长,挺好,不认识。然后找了一间没人的值班室两人呼呼大睡。

  再醒来已经是天光大亮,俩人看见了一身警服的王锁福。跟着他去食堂混了一顿咸菜,大花卷,小碴子粥。

  王锁福强烈鄙视柳鹏程昨晚上喝酒不叫他的行为,柳鹏程掰着手指头给他算昨晚喝酒的人都多大年龄,最后弄得王锁福也没辙。

  吃了早饭,柳鹏程开着那辆213回到了大青山镇,俩人在游戏厅混了一上午。中午就在镇上的河鲜馆吃了一顿特色河鱼,下午才回到姥姥家。

  到了姥姥家,意外发现二舅和洋洋居然在。

  柳鹏程觉得应该是有什么变化。一问,果然是有变化。二舅昨天的时候被一辆车接去了瑞城,请他去的人是瑞城王副长和县公安局齐小菊。

  王副长是瑞城班子里年龄较大的一个,一直有说法他要二线,现在这个时候他和齐局长一起找二舅谈话,已经明明白白地说明瑞城对边山的情况非常了解,十分重视。这大概就是过一段时间善后的人选了。副长兼任县高官,想必压住那些失了心疯的应该没问题。

  其实他们根本没说工作,聊聊生活,谈谈老人,孩子而已。见面的地点也是距离公安局不远的一家中等茶楼包房。

  一杯清茗,一曲《渔舟唱晚》,什么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这大概就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境界。

  想到自己一忙起来又没有时间了,索性二舅就买了一些吃的,带着洋洋回来了。

  只要洋洋在,柳鹏程地位立即直线下降,他觉得让二舅把事情和姥姥姥爷说说挺好,可以缓解下压力,于是他拎着两罐健力宝和阿猜回房间玩游戏去了。

  晚上的时候,大舅大舅妈回来了,难得他们没有什么应酬。一家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快快乐乐吃饭。小鸡炖粉条,这是必须要有的。干炸小河鱼,鸡蛋酱,蒸茄子土豆,排骨炖豆角。

  反正阿猜是觉得哪个都特别好吃。那个金黄色的小米酒也好喝。大家也没把他当外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大舅笑着说:“那个远望集团,真是了不得。第一年分红百分之十,第二年百分之二十,第三年百分之四十。第四年,第五年,百分之五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算出自己几年以后的利润的。”

  柳鹏程和阿猜马上就精神了,按照他们掌握的情况,骗局还没有进行到非法集资的阶段啊!

  柳鹏程说道:“公开这么说?”

  大舅妈给姥姥盛了一小碗二米水饭递过去,说道:“那谁敢啊。就是透风呗,给我们这些人透风。”

  大舅笑呵呵说:“给我们八百万的份额,还真看得起我啊!等着我把养鸡场和食品厂都卖了把钱给他们?也就是爸非得让我当干部,不然,呵呵。”

  姥爷乐呵呵喝了一盅小米酒,问道:“这么高的利息,你俩没动心?”

  大舅哭笑不得:“爸,我都多大了,这种一看就不靠谱的事儿我怎么可能沾边。再说了,就算是我被忽悠迷糊了,不是还有老二呢吗,总不能我俩都被人家忽悠了吧。”

  大舅妈也说:“爸你放心吧。这伙儿骗子在我们见过的骗子里面,连前十名都排不上。”

  姥爷哈哈一笑:“那怎么这么多人,包括领导都上了他们的当,就像是现在,十个人里有八个都知道他们是骗子,可是有人报警吗?有人向领导反应吗?这是为什么呢?大鹏你先说说”

  柳鹏程想了想说:“是因为每人都希望他们的骗术成为实现自己的利益的手段。比如求财的,求官的,都可以在他们的骗术中找到可乘之机,所以,骗子的骗术成了大家的骗术,也就每人举报了。”

  姥爷点点头,对阿猜说:“阿猜你也说说。”

  阿猜想了想才说:“还是从众心理吧,大家都说是真的,假的也成了真的了。”

  姥爷又问二舅,二舅面露苦涩:“因为给的太多了。”

  姥爷这才哈哈哈大笑起来:“你说的才是问题的关键。明天啊,老大两口子把厂子的事情安顿好,出差,去哈尔滨看看我大孙子去。老二去你妹子那住院,除了齐局长和找你那个领导,否则谁找也不出院。

  我和你妈明天去军分区,在亲家那边躲几天。还有你俩,回家吧,去矿务局玩去吧。”

  大舅不太明白:“爸你这是?”

  姥爷说道:“一群蠢货,刀子都架在脖子上了都不知道。咱家离远点,别崩上血。”

第115章 谁是骗子?

  大舅和大舅妈当天晚上就登上了火车,第二天中午就能看见宝贝儿子了。

  送走大舅两口子之后,二舅开着一辆捷达,柳鹏程开着213带着姥姥姥爷连夜直奔瑞城。

  姥姥姥爷在爷爷的小洋楼住下了,那大院本来就都是老头老太太,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姥爷两口子在大院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就因为老两口一手种菜种花的功夫。今天去这家帮着间间苗,明天去那家帮着施施肥,姥爷两口子在大院住下之后,各家的小园子都有增产的趋势。

  二舅就惨了,真住院了,本来姥爷是让他躲躲风头,结果到医院一检查,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正好住院控制控制吧,再出去可不敢天天喝酒了。

  这段时间,阿猜和柳鹏程把精力都放在了钓鱼上,成了八字坑的常客。要不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俩的钓鱼功夫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不仅能钓上来鲫鱼,有一天居然钓上来一条鲤鱼。尽管那鲤鱼也就半斤不到,应该被称为“鲤鱼拐子”,但那也是进步啊!

  可是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比如老周和关彤就看着眼前这俩“黑人”目瞪口呆,这得是多爱钓鱼能把自己在短短几天之内晒成这个德行啊!

  第一组回来了,而且收获非常大,按照齐处长的话来讲,那是翻天覆地的收获。

  现在基本确认,前期的侦察工作的基本思路,反了。

  事情还是从第一组到达省城说起。

  第一组由谛听阁和帕拉丁各一部分组成,到达沈城之后,按照规矩和省厅和市局都打了招呼。沈城市局对他们的到来也非常的欢迎而且给了他们巨大的帮助。

  他们先从金县长查起。

  发现这个家伙远远不像传说中那么简单。

  他一直在效益不错的单位的政策研究部门,按时上班,按时回家,偶尔和几个朋友小酌几杯,也几乎没有喝多过。

  问题就出在这个“小酌几杯”上。

  老金自然有自己的朋友,这没有问题。而且经过调查,经常和他来往的几个朋友,基本和他都差不多,都是比较有才华,但是官场不得志,没有谁在关键部门,核心岗位啥的。

  而老金最好的朋友叫何建,是BJ一所不错的大学的中文系的毕业,毕业之后分配到一家国字号的经济杂志沈城记者站,偶然的机会认识老金之后,两人几乎是一见如故,不时就要聚一聚。

  按说查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基本上也算是没有什么收获。人家老金有几个文青朋友又不犯法,隔一段时间聚聚这种事儿,人家家里的媳妇老丈人都不管,第一组当然也懒得搭理。

  就在他们都打算一无所获打道回府的时候,却有了两个意外的收获。

  第一个是关于何建。

  他本身是没有问题,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每年也能完成自己的上稿任务,也能完成自己的广告招揽业务,时不时回首都几天处理公务。总得来说,这人在沈城这座上千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中,就是个很不起眼的上班族。

  可是等到陆判和谛听做了一次甄别比对之后,事情发生了变化。

  他们发现,几乎所有在招商诈骗案中重复出现的犯罪分子,都和这个何建有关系。

  现在查明的有他的同学,他的堂兄弟,表兄弟等。

  这个人一出现,一团散沙的重复出现者突然就非常利索了。都和何建有关系就对了。

  而且每次诈骗开始之前,何建总会出现在被骗城市附近。

  至于理由那就多了,采风,采访,开会等等。

  然后继续查下去,发现每次诈骗之前,何建都要和老金见一面。然后老金就会忙几天,下班都得加班那种忙。然后老金忙完了,何建也该出差去案发地附近了。

  第一组得出了一个很荒诞的猜想。

  所有的投资诈骗案都是何建一手经营的,而他们演出的剧本,都是老金提供的。

  荒诞自然是非常荒诞,但是却并非不可能。

  柳鹏程突然想起来,他自己也看过老金写的那篇关于发展边山经济的文章,现在回头一想,那文章胡说八道不怕事儿大的劲头确实和诈骗案的文风非常相似。

  而且除非何建自己也是组织者,否则一盘散沙一样得各个案件的关键性罪犯,怎么可能都和他有关系呢!这根本解释不通。

  如果说关于何建的推测还只是让大家惊讶的话,那第二个发现就足以让人惊叫了。

  老金经常去的饭店这次也被列在在排查之列。

  这不是专案组闲着没事干,而是这老金作为食客实在是太“痴情”了,几年都在一家饭店请客吃饭。而且这家饭店何建也总喜欢去。等专案组调查上一个老金常去的饭店,惊讶地发现和现在常去那家是同一个老板。

  这家老板也很有趣,开了一家中餐厅,一家火锅店和一家烧烤店,几乎把东北人喜欢吃的都开全了。

  但是每家都不大。而老金真的就不去别的地方吃饭。

  尽管老板不怎么到店里来,在员工和老顾客眼中很神秘,但是在公安机关的眼中就没有什么秘密了。

  老板是没有的,只有老板娘,非常漂亮。

  是老金的大学同学,也是他大学唯一的绯闻女友,实际上现在已经投资移民某欧洲小国。开几个小饭店也是外商的身份。

  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组有了更大的发现。

  这位外国老板娘是有一个儿子的,今年六岁。

  尽管没有做什么dna测试,但是这孩子和老金几乎一样的单眼皮眼睛,还有左手手背上位置差不多的胎记,好像已经说明了一切。

  专案组没时间给他们还原八十集以上的虐恋剧本,那也不是公安局的管辖范围。

  在专案组的眼中,这母子俩的出现,解决了一个逻辑上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犯罪动机。

  一个事业有成,妻子贤惠,丈人得力的男人,为什么要去犯罪呢?

  可能会有些别的原因。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钱。

  养活一对母子的钱。

  可是当初老金又为什么同意老丈人的要求呢?

  放弃自己的爱情,让自己的爱人躲在尘埃里不能见人。得到也不过是一年接着一年的学究生涯,升的倒是不慢,可是实权和当初班里的同学都没得比。

  真的这样吗?36岁主管经济的副县长还不够吗?

  第一组的巨大收获,让整个办案思路要进行重大调整。

  现在最紧迫的事情是,密捕何建。

第116章 密捕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