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33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柳鹏程刚刚上到二楼,就看见董老师正好在娜姐办公室出来。

  董老师说道:“去拿枪,铐子,去小王那取台车,然后跟我走。”

  十分钟之后,柳鹏程发动了地方牌照的212吉普车,问董老师:“董老师,咱这是去哪儿啊。”

  董老师拿出一把折扇,很风骚地扇了几下,笑着说:“带你去见见世面。大王宝乡知道咋走不?”

  那个乡和大青山正好是两个方向,和北滨接壤。不过柳鹏程上辈子去过几次,勉强知道路。就说道:“大概知道,估计半道得问路。”

  董老师说:“那走,问路就问呗,说几句好话也不掉秤。”

  哪个时候可没有村村通工程,大王宝乡的路非常难走,问了两次路,花了一个小时才到了大王宝乡派出所。

  派出所只有副所长带着两个联防员值班,剩下的人都不在。

  在路上的时候,柳鹏程已经问清楚了他们为什么跑到这里来。

  赶集。

  赶集已经成为了山边县居民,尤其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有历史缘由的。山边县是一个多山的县,这就造成了老百姓买东西非常不容易。解放前没有集中修路的时候,有的村庄如果想进城,得走两天的山路。

  倒是有货郎。可是货郎才能带多少货啊。更不要说沿途的村子都把好东西买的差不多了,等到大山深处的村子的时候,就剩人家挑剩下的了。

  山边其实不穷。山里都是好东西,动物毛皮,药材,山蘑菇,木耳等等都是值钱的。货郎倒是也可以代收那些东西,可是他出的价格和白给也差不多了。也能理解,毕竟人家也得赚钱不是。

  于是,人们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就是赶集。

  每个地方都有赶集的日子。有的乡是逢五逢十。有的乡是逢二逢八等等。

  每到赶集的日子,集市周边的村民都要早早起来,穿上体面的衣服。把精心炮制过的各种山货再挑选一遍。然后和自己的家人最后商量一下必须买的东西。这就可以出发了。

  到了大集上,找到收购山货的商人,讨价还价之后,浸透山里人心血的山货就变成了兜里的大子儿和钞票。

  给老爹买二两凤凰晒;给老娘捎一支乌木簪;给家里的小小子买纸本;再给家里小丫头带一块糖稀甜甜嘴儿;这块花布也不错,给孩子娘买回去也做一件城里人那样的裙子,保证好看!

  这是山里人的集市,也是山里人的日子啊!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集也变了味,“星期鞋”,“礼拜裤”等等假冒伪劣商品在城里被围剿得没有藏身之地,就跑到大集上坑山里人。还有缺斤短两的,以次充好的,都对着大集下了手。县里的工商机构连续几次突击检查大集商品质量,抓住就从重狠罚,这才把这股歪风刹住。

  还有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大集。小偷,骗子,甚至拐子都在大集上出现过。去年的时候,一伙儿不法分子竟然大大咧咧把百家乐摆在了摊位上,公开设赌!这是当山里没有警察吗?

  董老师和柳鹏程就在大王宝乡的大集上溜达着。东西真便宜。

  柳鹏程花了十五块钱买了六个小捕猎夹,打山鸡,兔子,山猫子等小型动物的。用树枝试了一下,非常灵敏。想来放到姥姥家后山上正好。董老师什么都没有买。

  中午的时候,董老师带着柳鹏程找到了一家蒸饺摊子坐下。这家真有特点,饺子都是现包的,馅儿都是现做的。最有特色的是鲅鱼馅儿,客人能看到厨师把鲅鱼肉剔下来剁成绒,和在三鲜馅儿里。

  味道确实不错!

  除了鲅鱼三鲜馅儿饺子之外,还点了一盘酱杂鱼,一份白蚬子炖豆腐。董老师要了一碗小烧,慢慢喝着。柳鹏程要了一瓶桔子汽水,北滨市产的。

  这个大王宝乡很有意思,从山边县城开车得一个多小时,可是从北滨市如果开车的话,不到四十分钟就能到了。

  董老师喝了几口酒,说道:“知道大集为什么这么消停不?”

  柳鹏程也觉得这个大集治安真的非常不错。难道这里有什么故事?

  董老师说:“去年秋天,就在这个大集,老王带着他的所谓‘特情’抓获了一个拐子团伙,一次抓获人贩子七人,解救儿童两人,妇女三人。”

  董老师又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老王当时也喝酒了。他命令在增援的警车到来之前,把七个人贩子全都倒吊集市门口的大树上,你看,就是那颗。”

  柳鹏程看过去,一颗足有四五层楼高的巨大柳树。

  董老师说道:“从那以后,这里的治安就好了很多,老王倒是因为这事儿挨了个处分。”

  柳鹏程总感觉董老师是话里有话,就用汽水和他的酒碗碰了一下,说道:“董老师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我知道我年轻,我巴不得有人提醒提醒我呢。”

  董老师笑了笑,说道:“我啊,在公安局呆了后半辈子,在学校呆了前半辈子。比你聪明的人我见过,比你勇敢不要命的人我也见过。可惜,他们都没能成事儿。老王其实真的是个好警察。我还记得第一次和他出任务。”

  董老师说道:“外地的警察直接找来了,人家好好的闺女被卖到我们大山里了。于是我们去解救,人是找到了,人家不让带走,老洋炮都端出来了!

  我还记得老王把衬衫一扯,拍着自己的胸脯说,开枪,往这儿开枪,你开枪打死我,人你再领回去!你要是不敢开枪,人我带走,回去给你们研究补偿的事儿!

  其实这家人哪敢和警察动枪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钱花的太多了,还欠了债,不知道咋办好了。老王台阶递过去,也就顺着下来了。

  当时我就想啊,老王真是个好警察!后来他怎么变成这样的你知道不?”

  柳鹏程想了想说:“因为贪婪吧!”

  老董摇摇头:“谁不贪婪?要是明天宣布全体涨一级工资,你看看有不高兴的没有?我告诉你,是因为他胆子太大了!做人看不起别人,做事想不起规则,他不完蛋谁完蛋!”

  柳鹏程还在想董老师说的话,董老师突然说:“小柳,看来咱俩运气不错,来活儿了!”

第061章 赶集(下)

  柳鹏程顺着董老师说的方向看去,没有任何异常。

  就看见一个老农民,佝偻着腰走在隔壁的羊汤馅饼摊子。

  后面跟着一个小青年,带着眼镜儿,一看就是文化人。被晒得满头大汗,一件外套搭在胳膊上,上身就穿个背心。

  这俩人应该是刚才才来,正在找座位。

  可是大集的人多,座位哪里那么好找。看来两位只能指望着有谁吃完了给他们腾个地方了。

  突然,前面的老农民有了动作,他经过一个胖子的时候,手一动,手里就出来一个长镊子。轻而易举把正在埋头大吃的胖子裤子兜里的皮夹子给夹了出来。

  之后他并没有拿那个皮夹子,而是向后一送,后面的眼镜男紧走了两步,手上的外套一动,那个皮夹就不见了,同时往后撤了几步,又是一副和老农民不相关的架势了。

  整个动作就五秒钟之内全部结束。

  柳鹏程不动声色结了账,和董老师慢慢向羊汤摊子靠近。就看着两个贼什么时候再有动作。

  这次老农民看上的目标是另外一个老农民。

  老爷子乐呵呵和另一位老爷子在摊子上就着羊汤喝酒。大热天的喝得脸红脖子粗。

  人喝完酒感知力下降。

  镊子很顺利又伸进了老农民的裤子兜里。

  老农民可没有皮夹子,他的钱被一根皮筋套着,防止有窜出去的。

  开始的时候很顺利。

  镊子夹起了钱。

  眼镜男紧走两步上前接应。

  两人一触即分。

  眼镜男手上的外套微微一动。

  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本来柳鹏程已经准备好按人了。

  距离也足够近了。打算来一个人赃并获。

  可是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那捆钱的皮筋儿,突然断了。

  哪个老头估计也是怕有钱掉出来,皮筋扎得比较紧。这皮筋儿断了,也比较有“效果”。

  于是离得近的食客看到了玄幻大片里才会出现的镜头。

  一团钱,在这个戴着眼镜的瘦弱年轻人的手中“炸”开了。

  这下就热闹了。还有人觉得这位是演魔术的,就是不知道帐篷支在哪里。

  突然一个大嗓门把议论纷纷的大伙都给镇住了,准备偷偷溜走的年轻人和老头也停住了脚步。

  “钱是老子的,他们是小偷,两个都是!”

  年轻人还没反应过来。一碗滚烫的羊汤兜头就浇了过来,烫的年轻人嗷嗷叫不说,汤里的葱花和香菜叶还把他的眼镜儿给糊上了,根本看不到路了。

  偷钱的老头正被另一个喝酒的老头拽住理论:“那个小眼镜根本就没有靠近,就你刚才在这附近绕,你肯定和他一伙儿的。”

  偷钱的老头一副可怜相一个劲儿的说自己冤枉,可是在撕扯的过程中,藏在袖子里的大镊子掉了出来。

  这下没有什么说的了。围观的群众直接上去开始动手。

  柳鹏程和董老师急忙上去劝阻,年轻人还好办。那个老贼起码得有六十多了,要是有个好歹,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柳鹏程和董老师全力说服拦阻,这俩小偷还是被揍了,尤其是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就在这个时候,派出所的警察到了。

  派出所吴所长带着两个警察和两个联防员挤了过来。一边挤一边喊:“别打坏了,谁打坏了谁摊事儿啊,犯不上啊!”

  大家看到比较熟悉的吴所长来了,也就停了手。吴所长把两位失主,两个贼,加上两个县里的警察都带回了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之后,吴所长安排给胖子和老头两位失主做笔录,返还赃款赃物。这才看向两个贼。

  吴所长苦笑着对老头说:“我说老徐头,北滨市区多好玩啊,人多钱多的,你跑我这穷乡僻壤的干什么,农民赚钱不容易,你可别跑这儿祸害了。”

  老头耷拉着脑袋不吱声。

  吴所长也愁眉苦脸:“这可咋整?”

  柳鹏程问了一句:“走不了手续?”

  吴所长大倒苦水,一指老头:“这位,姓徐。今年63岁,两劳时间超过二十五年。现在是心脏病,高血压,腰脱,双腿静脉曲张,还有颈椎病,我少说没有?”

  吴所长给董老师和柳鹏程倒上水:“他在咱山边没有人认识,在北滨的名气可大了,贼祖宗啊。现在一身病,看守所不要,劳动院不收。手续可以正常走,可是体检不过,你有没有办法?”

  这个真没办法,犯人有传染性疾病或者足以威胁生命的疾病,人家确实有权不收,不然出事了算谁的。

  老头听见他们的对话没啥表情,眼镜儿倒是笑逐颜开。

  吴所长呵斥道:“和你有什么关系,劳动院不要他还能不要你?一会儿就给你走手续!”

  这个时候,所长室的电话响了,吴所长接起电话,说了几句就放下了,表情已经是多云转晴。问老徐:“我说老徐头啊,你前几天是不是在北滨海洋假日外边把一个外国人给偷了?”

  老徐头翻翻眼睛:“外国人就不能偷?”

  吴所长反应很快:“什么叫外国人不能偷啊,中国人也不能偷啊。人家北滨招商局和外事办好不容易把乔纳斯先生请来考察。你这一镊子下去,人家的皮夹子,护照,全家福照片都归你了吧,还能找到不?”

  老徐就不说话。

  吴所长说:“一会儿北滨市局把你提走,以后可别回来了,你也看到了,我们大王宝乡这地方,人穷,还横,爱打人。咱俩后会无期吧。”

  早上一大早出来赶集,下午回去还车的时候已经快下班了。

  把今天遇上的事情和娜姐一说,她就知道了。

  娜姐说:“这老徐头可是有辈分了,据说南下大队就有他,只是在铁鹰行动前一天,他不知道怎么回事拉肚子了,只好半路下车去住院去了,这才躲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