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329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柳鹏程见状,干脆下了个通知,通知未来一周除了突发事件外没有会议安排,这才让大家松了一口气,回去休息一下。

  这次休息,关于新来的柳局长的讨论,才算是正式开始。

  一般这种工作狂类型的领导,并不是真的会让人尊重,一方面外行也多,另一方面做得多错的多,被人指指点点的情况也多。

  但柳鹏程这个做法太特殊了,他只是开会了解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主动指挥过什么行动。但由于柳鹏程每次问的问题都是最直接的切入点,下面的领导如果不努力根本没办法参加下一次会议,不得不拉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干活是你自己压力大你自己干的,人家柳局又没给你安排工作,你想指责你也没辙。

  相反,有些实干的基层领导对柳鹏程的印象非常好,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起来了,在分县局里风光得志,领导根本不敢批判。

  5月31日,月底,柳鹏程主持起草了《关于全面打击清溪市假币案件的夏日工作通知》,通知里提出了15条关于打击清溪市假币案件的工作思路,甚至还有关于线人的奖惩细则,一份通知写了8500字,直接震动了整个清溪市局。

  这就是教授局长的含金量吗?

  这个时候,王局又找了一趟柳鹏程,二人单独聊了聊工作。

  最近的市W会议上面,书记专门提到了清溪市关于打击假币案件的成果,对此表示了肯定。不仅如此,还对接下来的治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清溪市要打造江南省与闽越的经济走廊,要打造小商品市场,要成为福城和余杭、沪都等地交互的中转核心城市,除此之外还要发展旅游业,无论是哪一个,都需要极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我一直也没去了解你的工作计划,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王局问道。

  “各区县距离市局还是有些远,一直让他们来开会不是长久之计,我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一下各个区县的刑侦大队。”柳鹏程道。

  实际上,他是想走访基层派出所的,但是他并不是一把手,真的长期到处走访,外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王局自然是看出了柳鹏程的顾虑,思索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这样,明天我召开一下局D组会议,专门说一下这个事。你这次走访,就以我的名义去就行,所有单位都可以去,推门就可以进。你年轻,有这个经历,不仅如此,我也会和你一起走访一下,起码去三五个单位看看。”

  “那太好了!”柳鹏程十分惊喜。他要去的可不是三五个单位,按照他的计划,应该要走遍至少一半的派出所辖区。

  清溪市的面积和当年的庆湖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般来说,部刑侦局主要负责纲领文件,厅里的总队主要负责各地市级的工作指导和总结,真正办案的核心,全在县一级。而市级公安机关,其实是一个地区重大案件的核心处置部门,负责的内容远比厅里具体。

  王局办事效率极高,第二天一早,就开会研究了一下这个走访计划,并立刻开始了实施。

  会后,王局带着柳局,走访了多处派出所,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当场就指了出来,部分民警被鼓励,也有部分被批评。

  就在大家以为柳局长会到处走访的时候,柳鹏程哪也没去。他当然要各个单位走一下,但是他不想走过场,现在大家都有准备,这个时候去哪都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相反,这个时间,柳鹏程召集了几位可靠的一线警察,正式开始研判假币案。

  刑侦支队的一间办公室里,罗兴和4位警察就坐,开会讨论假币案,柳鹏程则只是参加了电话会议,并没有在现场。

  “我这里是很认可柳局的观点的,”罗兴开门见山,“我们五天前抓活的假币窝点,那几台爱普森的打印机都是新款,生产日期都在2000年6月以后,而本地假币开始泛滥是始于99年底,所以这个窝点一定不是初始窝点。”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更像是布置给我们看的障眼法。”案件的主办大队长周冰说道。

第633章 金手指

  假币案如果只有假币,柳鹏程并不会这么重视。假币案件和其他的案件不同,直接作案的单起案件案值是极低的。

  一般来说,假币经过三四道手之后才会流入市场,最终端的人员会采取各种手段把假币花出去,这才完成了假币的最终使用。花假币是个技术活,他们往往会在一些信息略微有些鼻塞的区域,出现在各种集市上面,哪里热闹往哪里钻。

  有的摊位,只要一忙起来,就会有人凑上去买东西,这个时候老板对现金的检查就会松懈,尤其是很多假币都是20、50元的面值,老板并没有面对百元钞的时候那般谨慎。

  除此之外,花钱的人还会换钱,先给老板一张真的百元大钞,老板检查完了之后,花钱的再说自己找了找口袋,有小面值的,然后递过去一张50的,老板可能就不检查了。

  总之,花钱就是零零散散地花,高手一天能花出去十几张。这些人往往有个小团队,三四个人,如果遇到老板拽着一个人不让走的时候,会有一些人配合。

  但,这些人,全是这个犯罪链条中的底层人员,他们大部分连个传呼机都没有,只是会去固定的地方取假币。因为每次出现在市场上的人,警方不太容易一次性抓一窝,所以一旦有人被抓,信息会立刻被团伙掌握,之前的固定地点肯定会变。

  所以,案子抓到现在,一直也都是最底层的人被抓,唯一一个抓到中层的,就是刚刚罗兴提到的打印机窝点的事情。

  “最近办理的7起案件中,哪怕被抓的人迅速说出了交易地点,也没有意义,相关的人都不会再去‘老地方’。”另一个负责案件的中队长说道,这位叫王富海,今年已经40岁,属于办事比较细的人。

  “我倾向于这个窝点,是送给柳局的礼物。”罗兴说话比较直,“柳局连着开会,可能外面已经有了风声。”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团伙就更需要抓。”许燕说道。她是这个团队唯一的女警,刚刚毕业三年,但是自己十分努力,已经是刑侦支队的主力。

  在柳鹏程来之前,宝青、继昌、吴东县周边的假币案件是非常分散的。一般来说,假币使用者用个十次假币,总能成功五六次,失败的时候,店家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也只是会说“换一张”,很少有人拽着使用者的手腕报警的。

  在这种情况下,警方这里的接案量明显不够,而且即便报警,使用者也很可能在警察去之前就脱身了,毕竟他们有同伙,趁着市场人多,一闹也就跑了。因此,假币案件一旦到了区域性多发的程度,那就说明“已经遍地是蟑螂了”。

  曾经有负责的警察在宝青县农贸市场调查过,有不少商铺的钱箱里都有10元、5元、20元的假币,他们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也可能吃了哑巴亏就想着把钱用掉,还有可能他们本身就是假币的参与者只是装作不知情。

  “这些假币的来源,并不一定是清溪市,也可能是外地。”柳鹏程在电话中,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我联系了周边地市,假币案件今年都算是高发。根据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这伙造假币的人应该不在本地,只是利用本地的市场进行销赃。刚刚罗支队提到说这是给我的礼物,如果属实,这就意味着他们真的很看重清溪市这个区域,并没有退出的打算。”

  柳鹏程接着道:“罗支队,你给大家看一下地图。找一下湘省道县和中原省光县。”

  “啊?”罗兴、周冰、王富海、许燕都有些懵,柳局长的思绪如此跳脱吗?这一句话,指出来两个省?

  在座的这几位,都是办案能手,在本地区、本单位都是好样的,但是每个人的局限性都挺大的,让大家站在清溪市的角度思考问题已经不容易,直接放眼全国确实离谱了些。

  “这两个地方是假币窝点吗?”罗兴问道。

  “嗯。”柳鹏程点了点头,“目前我们没有精力过去查,这次我走访各基层单位,走访结束之后,局里会组织四支队伍,大概20个人,去这两个县出差,看看有没有和清溪市之间的联系。”

  一场电话会议很快地结束了,罗兴挂了柳鹏程的电话之后,接着和其他人查起了道县和光县的事情。

  别人暂且不说,罗兴当年的战友遍布全国,当警察的也不少,虽然这俩县没有朋友,但是打几个电话,还是能联系一下的。他找了几个朋友,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一下。道县的事情他没查出来,但是光县那边的朋友说,现在假币案子确实是有,却并不算高发。

  这让罗兴有些疑惑,柳局为什么会专门点出来这两个县呢?这真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但疑惑之后,罗兴并没有质疑,因为他知道柳鹏程目前依然是部刑侦局的挂牌专家,消息渠道和他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先散会吧,大家注意收集一下相关线索,做好准备。”罗兴道。

  柳鹏程这里,则是仔细看了看自己的本子,然后去见了王局。

  这几天,柳鹏程一直在局里待着,有会都是电话会议,所以外人看来根本不知道他在干嘛。见到王局之后,柳鹏程才提了接下来要安排出差的事情,这种事柳鹏程自己的权限足够,但还是说一声。

  对于案件的事情,王局一向是对柳鹏程放心的,既然柳鹏程说这两个县城可能有线索,那就是有线索。

  没有人会知道,柳鹏程这是第一次在办案中使用了真正意义上的上帝视角。他前世在看守所负责的时候,和不少嫌疑人聊天,也和很多刑警沟通,对于传说中的几个专门的假币县是很清楚的。也许这俩地方暂时还没什么名气,但是未来绝对不是好处理的。

  即便清溪市的假币不是来自这两个县,那么先去调研一下也不是坏事。

第634章 道县风波

  工作一步一步地开展,实际上到了柳鹏程这个级别,绝大部分的案子他甚至不需要知道,主要的负责工作还是局里的相关事宜。因此,他反倒是比罗兴的时间还充足一些,有足够的精力做好这个事。

  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柳鹏程走访了所有区县的每一个中队,开了80多个座谈会,甚至都有人听说他来,主动过来伸冤。

  这个年代的伸冤,还真的大部分都可能有冤屈,柳鹏程接了一些举报件,后期查证之后,交给了区县的公安局。

  这种被人举报到脸上的案子,不存在什么面子不面子、交情不交情,有事就得处理,你被拿下是你自己的问题,谁也说不得什么。

  这次走访,柳鹏程一共发现了三个问题。

  第一是关于基层案件处理的问题,97刑法典颁布之后,各地虽然都组织了学习,但是执行层面层次不齐,各区县的法制部门甚至标准都不太一样;第二是办案能力和办案积极性的问题,这个是老问题了,也不是几句话能够解决的;第三是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就是非警务活动问题。

  十年前提出的“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在这个年代其实已经开始扩大解释。要是单单百姓认为有困难找警察也就罢了,问题是其他的业务部门也这么认为。

  整个公务员队伍里,24小时都保证在岗的真不多,警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而且深入到每个乡镇。所以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得让警察参与一下。

  林二丽案件,柳鹏程深有体会。继昌县公安局的邢局长为了双创,选择了把事情压下去。

  案件的最后,邢局长被调走,去了某边境县工作,算是给了个答复。但是柳鹏程怎么会不知道,双创这件事,其实跟公安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要说有,也有,毕竟成功之后会多一些福利,但是这个事的核心,肯定不在公安这里。

  8月,柳鹏程来清溪市已经5个月,他第一次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关于建设专业化刑警队伍的要求。

  简单地说,别的队伍我可以不管,但是刑侦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必须具有办大案和办铁案的能力、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能拿得出来、打得赢仗。

  这样的说法,局里是普遍认可的,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并不小,因为政府那边不一定认可。对于上级单位来说,你怎么改无所谓,但是我给你布置事情,你必须给我做好,公安是没有办法拒绝的。

  柳鹏程的做法,看似是提纯刑侦,但是这些工作,你不做了就得我做,公安内部的其他部门自然就压力变大。好在柳局长的威信已经不低,而且市里也表示了同意。

  也就是上个月,清溪市的一把手老书记到了退休的时候,马市长成了代书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必然要接班了,因为老书记并不是突然下台而是正常退休,如果有其他安排早就该安排了。

  马书记负责工作以来,对多个单位的工作方向进行了精简和改革,增设了几个办公室处理专项事务,让公安脱离部分非警务工作,一切看向务实。这一方面削弱了公安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公安的压力。当然,这样的改革不能直接处理事情,因为这些“某某办”的具体工作,还是会交给公安、街道办、村委,但好在这就给编办开了口子,多给了一些编制。

  从上到下的政策革新,一定程度上把刑侦队伍提纯了,不仅如此,柳鹏程给每一个分县局的领导都做了沟通,他甚至能说出每一个有能力的刑警的名字,但是并没有做其他的表态,只是他这个位置,对于一些非领导岗位,提个名字就是态度。

  柳鹏程这么做,还是立刻引起了大量的不满,毕竟公安队伍不是只有刑侦需要人才,所以柳鹏程要的人,最终来了不到一半。这也已经让他满足了。

  而前往道县和光县的队伍,也陆续传回了一些情报信息。

  光县之所以假币使用不泛滥,并不是因为没有,相反是因为兔子不吃窝边草,这边的源头人员并不会把假币在自己窝点附近使用。两组人调查了足足半个月,才打掉了一个普通的窝点,和当地公安进行了交接,也进行了友好的沟通交流。

  光县公安自己是有点懵的,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清溪公安从哪里得来的线索,像是认定了光县有问题一样,结果查了查,还真有问题,而且造假币的被抓之后,明确表示自己这算不上什么,还有更厉害的。

  接着,光县公安开始调查这个头目的仇人,接着深入挖掘,果然抓到了一条大鱼,涉及的假币超过3000万。

  光县距离清溪还是有点远,查了这么多天,也没发现和清溪这边有关系,但是道县就不一样了。

  当罗兴带领的小队接上了假币的线,明确指出自己是清溪人并且准备买一批回清溪使用,立刻遭到了拒绝,因为根据这边的情报显示,清溪那边的投放目前被打击力度很大,而且那边已经有人在发展,不能再去那边使用,以免引发其他的冲突。

  这个说法,让柳鹏程非常吃惊,没想到已经发展出了“竞业禁止”的雏形。但柳鹏程想了想又觉得不大对劲,道县那边发展得再快,也不可能能在多地区都布置专业的营销团队,清溪市隔着两个省,怎么会这么快形成专销模式?

  罗兴作为一个从事多年基层工作的退伍兵,拿捏这种团伙并不是很难,他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提出开拓余杭市的市场。

  其实对于假币团伙,并不是越大的城市越好,一般来说他们最喜欢城乡结合部和新兴城市,因为这里的人普遍更好骗一些。余杭市里,店铺的老板哪个都精明,有的甚至都买一根紫外线小灯,最关键的就是如果被发现不好跑,因为不够乱。

  很快的,罗兴就用300块钱的价格,买了6000元假钞,都是20元一张的假币。但是,太假了,就是普通的稍硬一点的纸,连个夹层都没有,更别说防伪线、水印以及盲点了。

  因此,罗兴要求退货,并因此产生了矛盾,最终对方给他换了2000元的“好货。”

第635章 阿猜

  2000元假币,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对方对罗兴等人不够信任,给的也就少。如果想多要,就得约定一个专门的时间地点,把现金搁在那里,然后第二天才能拿到货,具体的位置不详。

  “这不是拿哥几个开涮吗?”罗兴把已经确定ok的整整一沓假币给了身后的兄弟,接着一脚踩在了对方出租屋里的劣质桌子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不然,谁知道你们会不会用刚刚那种打印纸来糊弄我?”

  说着,罗兴指了指身后的兄弟,“就这个质量,7块钱的标准,我要20万。”

  所谓7块钱的标准,就是7元钱买100元假币。刚刚罗兴买的这个,成本已经到了15元/100元,但是小额购买贵点也是很正常。

  “7块钱倒不是不行,但是当面交易,你们拿什么保证?你们的介绍人,也不过是个外行,你要想要20万一类币,起码得交易5万以上。”

  “给我整这个?”罗兴气坏了,“什么狗屁规矩,你们老大这都在哪学的规矩?看看这是啥?”

  说着,罗兴从包里拿出来一摞钱,全是蓝色的百元大钞,而且是刚从银行取出来的,有着明显的漆纹,做假币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真东西。

  做这一行的,对于真假比什么人都敏感。在他们自己的眼里,真钱是谁也取代不了的,那种魔力让人沉迷。

  “这样,我做主,明天这个时候,就在这里,我带货过来,但是说好了,9块钱的标准!”这个人明显是想吃差价。

  “把我们当什么人?”罗兴瞪大了眼睛,“8块!这是我的底线!这次成了,以后通通给我按照7块钱!”

  罗兴看得出来,这个假币团伙的背后是管理非常严格的,至于为什么这么严还不知道。但是眼前这个人显然不行。

  2001年这个时间段,传统犯罪组织的成熟度远远不够,这种团伙的成员也多少组织的朋友,根本谈不上专业,一般都是见钱眼开的主。

  罗兴说完,这次很快就谈妥了,接着一行三人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