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328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柳鹏程大概知道,自己可能很快就要离开犯罪中心,以后再有机会做学术恐怕就是读博了,但和这些人搞好交流总归是好事。

  期间,柳鹏程又提出了很多观点,对于警务改革也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但这些东西距离应用于实际还过于遥远,恐怕得在未来5-10年时间里慢慢布局,也不急于现在。

  这些天,他过得非常惬意,一路走走停停,到了正月十六才回了余杭。

  沈娟知道前阵子柳鹏程太累了,也就没管他,这段时间算是给柳鹏程放了假。回了余杭之后,二人小别胜新婚,许姨也是早早地把铁头带到院子里玩去了。

  ……

  正如沈娟所说,柳鹏程办的案子,在元宵节之后,开始被不少官媒登报报道,可能是因为案情过于血腥,更多的只是刊登了成果,在报纸的某个角落给了一小块地方。

  但是和一些国家级官媒报纸不同的是,有的区域性报纸胆子非常大,直接整面整版进行报道,把能从警方这里了解到的东西全部刊登了不说,甚至还派出记者去多地采访,力求真实,以至于柳鹏程看到报纸的时候,部分细节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个年代的信息传播速度还是很慢,这个案子也远没有之前拐卖孩子案那般引起论坛讨论,所以火了一阵子,也就逐渐没了声响。

  学校开学之后,柳鹏程抓紧回学校开始搞论文,一口气肝了两个月,把之前没写完的关于图侦、网络侦查等方面的论文全部搞定,让戴教授都为之侧目。

  “你怎么一点也不急?”这天,戴教授看到柳鹏程,都笑着问起了这个问题。

  年前柳鹏程就听戴教授说组织部考察的事情,但是到了现在还没有信,很多人肯定到处去问,但柳鹏程一句话也没多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份定力属实不应该是这个年龄具备的。

  “这么多事要做,”柳鹏程当然不急,“对了,戴主任,之前说的走私毐品的案子,有没有后续的进展?”

  “没有,那个案子线索就断掉了,到现在也没接上。这次找你来,是组织部的事情,下午你应该就接到调令了。”戴主任伸出手来,“一路顺风。”

第630章 新任命

  4月的余杭气候非常好,柳鹏程也想不到突然就接到了命令。

  根据清溪市好商量大会的决议,任命柳鹏程为清溪市公安局副局长。

  清溪市公安局副局长,主要负责刑侦工作。任命来得突然,但这个安排柳鹏程并没有出乎柳鹏程的意料,因为他这阵子也听说了一些风声。

  马市长过去之后,清溪市的整体城市氛围还是有所改观,尤其是今年书记就要退休,明眼人都知道马市长会接这个一把手的位置,所以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没有什么阻力。

  但这个事可没这么简单,虽然说有祁旗等一众老板过来发展经济,但阻力依然存在。问题就出在了警务改革上面。

  柳鹏程上辈子经历过几次全国性的警务改革,这辈子更是推动了多次改革。

  第一次,是在北路派出所。当时经过研究,认为北路所的方向,就是未来警务的方向。北路所改革之后,直接推动了1997年北滨市公安局的警务改革。

  第二次,是在庆湖分局。在北路所的基础上,柳鹏程对庆湖区公安分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警务改革,还得到了公大、刑院的支持。

  庆湖分局的这次改革,持续时间很长,他算是基层改革的发起人,还拟定了一些方案,推动特警队伍建设。后来他写了关于打击犯罪和警务改革的论文,得到了不错的反响。

  第三次,就是清溪市的警务改革,也就是去年的事情。林二丽的案子之后,柳鹏程在清溪和余杭两地来回跑了三个月,推动清溪市改革。

  但这第三次,在柳鹏程离开之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清溪市公安局及各分县局的公安工作偏向于保守,柳鹏程在的时候推动得有模有样,柳鹏程走后,很多人又开了时代的倒车,有些改革变得不伦不类。

  针对这些情况,清溪市公安局开了多少次会,到了去年年底,这边还发生了几起连锁案件。在继昌县、吴东县、宝青县三县交界一带,有大量的假币出现,三县公安一起查了一个多月,并没有取得任何重要战果,只是抓了几个用假币的小喽啰。究其原因,就是职务划分问题、技术使用问题、群众配合度问题等等。

  总之,经过多次考察研究,马市长给公安局长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

  现任局长叫王学军,已经57岁了,早期是海军的团级干部,业务能力有限,但是知人善任,开了几次会,就提出了对柳鹏程同志进行考察的要求。王局实际上是清溪市副市长,副厅级,市局政委是正处,下面的副局长里,除了一位常务之外,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在副局长中排序第一,柳鹏程这样一位31岁的年轻干部能否胜任,不少人是表示怀疑的。

  但是王局长说话,其他人是没什么意见的,很快就开始了组织考察,直到这次好商量大会结束,才有了今天的任命。

  “戴主任,这次过去,我有一个请求。”柳鹏程主动说道。

  “怎么,你先带着小谷走吗?”戴主任似乎知道柳鹏程的心思,“原则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听说,余杭市局这边对小谷的兴趣很大。”

  小谷如果一直跟着柳鹏程,那只能是司机,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对于小谷来说,一点业务能力的增长都不会有。这次防空洞案件和上次的赵大夫家中被盗案,小谷都表现出了不俗的耐性、观察力,其实是刑警的好苗子,他跟着柳鹏程这么久,其实应该去业务部门多学习一下。

  “并不是,”柳鹏程听说小谷有这样的安排,非常高兴,“清溪市我是很了解的,这次让我过去,肯定是打硬仗的,我需要一位得力的手下,小谷还是有些稚嫩。”

  “你的意思是?”戴主任有些不解。

  “庆湖分局,罗兴。”

  “罗大队?”戴主任显然是知道罗兴的,他想了想,“这个事,我替你说一声,没问题。你这次过去,多多保重!”

  其实让柳鹏程一个人去,戴主任都有些不放心。

  林二丽案件,曝出来的问题,绝对不是继昌县邢局长那一点问题。清溪市的水肯定很深,柳鹏程去了直接当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果没有靠谱的弟兄,想打开局面实在是困难。

  “感谢,其他的事情,我会办好。”

  这两个月,柳鹏程已经把余杭这边的事情安顿好了。无论柳鹏程去哪里,沈娟和铁头都暂时不跟着过去,铁头马上就要读幼儿园了,就让他在余杭这边读。等柳鹏程在外地安顿好了,再把娘俩带过去。

  柳鹏程早就知道,他这个年龄,去一个地方负责一摊事情,绝对不会是养老的清闲活,肯定是啃硬骨头去,带着妻子颇为掣肘。

  除了家属之外,其他的朋友也大概都知道了柳鹏程要离开,这阵子该喝的酒也都喝了,该聚的会也都聚了,他可以立刻赶往清溪市处理工作。

  实际上,柳鹏程还真的这么做了。

  任命书下达的当天晚上,柳鹏程就开着他的车,到达了清溪市,并且在这里,见到了罗兴。

  罗兴的任命还没过来,但是罗兴接到了柳鹏程的电话,就立刻赶了过来,而且约了当地市局的几个信得过的朋友,一起见了柳鹏程。

  柳鹏程在这边的朋友不多,几次过来都是以讲师的身份过来,其他人也只是表面的尊重。这次过来就完全不一样了,罗兴喊的这几个人也是非常精干的人,一共五个,全是刑警。

  见面吃了个饭,柳鹏程心里就大概有了些理解,吃完饭之后,柳鹏程单独找罗兴聊了聊。

  罗兴以前是当兵的,后来当了派出所所长,之后给在柳鹏程麾下当刑警大队长,办案能力是没得说的。之前柳鹏程还帮罗兴安排了他老婆就业的相关事宜,现在来看,罗兴的老婆孩子也不太方便过来。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是这个问题他俩以前就聊过,绝大部分男人的事业期并不长,罗兴有机会还是愿意出来拼搏的。

第631章 新官上任

  柳鹏程没有提前去清溪市局,第二天,他照例拜访了马市长和王局长,然后第三天才去了单位,参加市局召开的大会,在这里正式公布了任命。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柳鹏程是临危受命,但是柳鹏程知道,越是这种情况,他作为新领导越是要沉住气,不可能刚过来就迅速开展工作。因此,柳鹏程一来,就足足开了三天的会。

  先是组织召开了全市刑侦工作会议,各个分县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刑侦大队长全部过来,接着就召开了几个警务改革的相关会议。这倒不是说柳鹏程要现在就推动改革,他去年在这里推了三个月,他要看看哪里有成果、哪里有问题。

  几个分县局被柳鹏程搞得苦不堪言,主要是他们每个人都清楚,别看新来的领导非常年轻,但是绝对不好糊弄,人家的履历比任何一位分县局的领导都要光彩夺目,办理的案子也比所有人都多,前期的警务改革更是他一手推动的,想糊弄柳鹏程谈何容易?

  只是,柳鹏程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没有对存在的严重问题进行批判,而是不断地召开相关会议,每天的工作基本上都排满了。

  第五天,罗兴过来报到,任命为清溪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很多人觉得,罗兴一过来,柳鹏程肯定要开始安排相关工作,但是事与愿违,柳鹏程开会的频率变得更高了,局办的同志都有些头疼了。有的老同志甚至有了一点怨言,毕竟这天天加班谁受得了?

  柳鹏程31岁,一个人住,没有老婆孩子打扰,在清溪市也没太多朋友,更是没有多少业余爱好,这要是一心扑在工作上,那真不是普通人能够跟得上的。

  每个会开完之后,柳鹏程都要看一遍会议记录,然后根据会议的内容,安排下一场会议的情况。

  逐渐地,柳鹏程开始召开一些案件分析会,尤其是针对目前在清溪市五县都有分布的假币案件。

  清溪市位于江南省的西南位置,与闽省接壤,往西二百公里就是赣省,本身也是多山地的地形。由于并非交通枢纽,清溪市的交通不算很好,再加上多山地,办案难度本就很大。

  柳鹏程也不责怪任何人,但是他眼光非常毒,每个会议都把与会者搞得非常紧张,因为柳鹏程问出来的问题永远直指核心,绝不拖泥带水,被问到的人如果答不上来,压力是非常大的。

  短短的20天时间,柳鹏程主持召开了4次全市刑侦工作会议、11场警务改革分析会、29场案件分析会和41场局部小组会议。

  这还是有会议纪要的部分,其他没有会议纪要的单独谈话更多。

  连着20天,没有休息一天,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之前说柳鹏程作秀的人全都闭嘴了。

  这20天,柳鹏程还是没有责怪任何一个人,但是战战兢兢的人超过100。

  如果柳鹏程挨个批评、挨个骂,说得多了、骂的多了、处理的多了,阻力只会越来越大,但是他一个没处理、甚至一个都没有批评过,大家的压力就太大了,都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哪个地方有严重问题。

  有怨言的也不敢提,这20天,柳鹏程开会见过的人加起来起码也有三四百,参会人员都觉得强度高,那柳鹏程的工作强度得有多夸张?

  4月30日下午,局里的例行工作会议上,王局终于没忍住,和柳鹏程提了这个问题。

  局办负责会议通知的同志,已经提出了抗议了。

  “这样,王局,我来的时间也有几天了,很多流程也都熟悉了,要不这样,以后会议通知不要挨个通过电话通知,我直接安排支队那边给相关单位发邮件吧。”柳鹏程道。

  “邮件通知开会?”王局有些意外。

  “嗯,虽然现在有的派出所的内网使用频率不高,但是我们这边目前主要是需要通知各分县局以及各刑警大队,这些单位都是有内勤的,邮件当然应该能看到,具体往下通知相关人员到场,由他们自己决定就是。”

  柳鹏程这一说,直接把办公室主任吓了一跳,如果柳鹏程这么搞,办公室的意义一下子就被砍了一刀。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柳鹏程是什么人,办公室的苏主任立刻表态,他们可以学习柳局的这个方案,以后邮件通知各分县局。

  “还是注意……”王局看了看比自己儿子还小1岁的柳鹏程,最终没说出来注意身体这样的话,接上了一句“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柳鹏程点头,记在了本子上。

  短短20天,柳鹏程写满了两个笔记本。去哪都带着这两个本,遇到什么事一翻都会明白。

  王局和其他的领导看到柳鹏程的本子,心中怎么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体制内最可怕的人,其实就是柳鹏程这种。有背景、有钱、不贪污受贿、不结伙拉营、能力学历资历样样足够、家庭没负担还拼了命干,你固然想找柳鹏程的问题,都没办法找,毕竟外人谁也不瞎。

  柳鹏程对警务改革的理解是深刻的,无论什么制度,永远绕不开四个字:身体力行。身为主要领导,就是以身作则,别的说破大天都没用。

  于是,柳鹏程的例行会议,从一开始大家认为是例行会议,到很多人开始怀疑人生,只用了20天。

  接下来,柳鹏程还在继续开会,不少人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

  到第21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参加案件分析会敢不提前准备,领导都不得不把自己分县局里真正能搞案子、懂案子的人带过来,而不是带着之前的教导员、副队长,毕竟前者才是柳局要见的人、要问的人。

  不少从来没有机会来市局开会的年轻警察,在这些天有了多次的曝光机会,而且可以和柳局细致沟通一件件小案子,这让一些有冲劲干劲的年轻人异常兴奋,办案热情高涨。

  每每遇到这样的年轻警察,柳鹏程都会记在本子上。

  领导干部别的不懂,察言观色都是一流,柳局的做事风格,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几乎都摸透了,归根结底就是务实。

  各分县局迫于这种会议压力,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相继做出了人事调整,不少被柳鹏程看上的人,居然突然就升了中队长、副大队长。

第632章 线索开端

  柳鹏程的开局工作如此猛烈,已经传到了其他的地市。一般来说,新领导开了要开会,这都是常规情况。柳鹏程一开始给人的感觉也就是开会了解情况,但是你一个市局副局长,开会已经要了解到假币喽啰的身份背景的地步,这就不是简单的工作会议了。

  温厅都专门给柳鹏程打了个电话,对柳鹏程的工作进行了肯定,问询柳鹏程工作是否遇到了困难,柳鹏程表示非常顺利。实际上,柳鹏程清楚,温厅、马市长、王局等诸多领导,都算是对他进行了支持,只是表面上看不到罢了。

  柳鹏程召开的会议,一方面很专业,另一方面勤于记录,他不批评人,也就不会得罪人,被问到支支吾吾的人只会痛恨自己没有好好了解工作内容。怨言自然是有的,却也冲不起来,而且也完全影响不了柳鹏程的节奏。

  柳鹏程的开会,一直持续了39天,到了五月中旬。

  5月21号这天,柳鹏程没有安排任何会议内容,再之后的三天,柳鹏程依然没有安排开会,搞得局办的同志都不自信了,还以为柳局生他们气呢,毕竟这么多天真的能形成习惯。

  柳鹏程不开会,是因为他得整理一下材料,倒没有别的意思。

  最近,他作为市局领导,在布置安排各分县局工作的前提下,把目前五县棘手的假币案的案情几乎全部了解了。由于柳鹏程给的压力太大,各区县局都在拼命地推动这个案子的进展,最近抓的小喽啰已经超过了30人,目前市面上流通假币已经得到了非常有效的遏制。

  从战果上来看,假币案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柳鹏程明白问题绝不是这么简单。

  假币案的背后,绝不是几十万假币这么简单。

  柳局不开会,那谁也不敢放松,几个远郊县的在这边都算是出差,住在宾馆待了两三天也不敢随便回去,但是县里的案子还得一直指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