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66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柳鹏程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能用这个做什么?”

  小翟说道:“能做什么,还能做什么,不是你让我找飞贼吗,我才做的这个啊?”

  柳鹏程只好把图侦的作用和工作方式大概和小翟说了一遍。

  小翟瞪大眼睛:“柳哥你这给我讲科幻故事呢吧,就摄像头这分辨率,哪能达到你说的样子,能照出人脑袋是圆形不是方块就不错不错的了,还直接识别出身份,这咋可能。就算是有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可那是啥成本啊,别的地方不说,就说余杭,能装得起几个?”

  他这么一说,柳鹏程也清醒过来。这是2000年,这年,数码相机刚刚进入三百万像素时代!还不能夜拍。这年,所有的手机还都是黑白屏,偶尔几款蓝光屏都算是黑科技了!

  柳鹏程还在反思自己的“好大喜功”,小翟却说道:“不过我觉得随着科技的发展,总会有实现你的设想那天。现在咱甄别人是够呛,甄别车还是没有问题的!”

  突然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觉得自己做出了一款非常牛的软件的小翟,这接把柳鹏程拽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查看已经抓出来的几个经常出没在犯罪现场附近的摩托车的视频截图。

  看到第一张,柳鹏程就愣住了。这个骑手脚上穿的红色鞋子好眼熟啊!

第512章 待机天王飞利浦989

  第二天上午,赵支队刚刚上班,柳鹏程就来了,也没有废话,直接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堆打印的视频截图:“看看能不能查出这个人。”

  顺便说句,柳鹏程的公文包还是当初从老历办公室顺出来的“万里马”,他一直没怎么用,也没坏,所以一直没换。

  赵支队看了看截图,都是赵大夫家里案发时间前一周左右的截图,更可贵的是,有一张是案发当天凌晨两点二十分的截图,就是在小区东边的路口摄像头拍到的。

  可惜这个时候的夜间摄像的清晰度十分感人。大概也就是看轮廓相似而已。

  而且这张不是软件抓出来的,是人家小翟盯出来的。这清晰度,软件根本就抓不出来。

  赵支队像是看宝贝古画一样看着这些图,说道:“唉,你看,都是上下班高峰期的时间多。你说的是正确的,这个人应该就在附近住。还有这个,这个很清楚,这鞋应该就是那款千禧纪念款的。这张,还有这张,都照出了牌号!先把人找到再说。”

  赵支队找人去了,柳鹏程觉得暂时没有自己什么事儿了。就回了中心。

  小翟也觉得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办公室没人,估计是回宿舍补觉去了。

  中午的时候,柳鹏程和小谷也没开车,就步行去了师大附近那家翠花上酸菜。也没找老板,也没找包房,两人在大厅找了个地方,点了一份酸菜炖大鹅,一份下饭神器地三鲜。两瓶汽水。吃得非常满足,柳鹏程觉得周末的时候可以带着家里人一起吃一顿,换换口味,也让许姨歇歇。

  柳鹏程过去结了账,还真不贵。两人刚要走,柳鹏程发现冯胖子从二楼下来了,和他在一起的是一个年轻人,也就三十多岁,戴着这个时代还不多的无框眼镜,卡帝乐新款T恤衫,老酋长商务牛仔,显得非常时尚而精神。

  冯胖子显然也看到了柳鹏程,离得老远就打招呼:“小柳啊,也来吃饭啊!”

  柳鹏程也迎上去和他握手:“冯大哥,我来吃口饭。”

  冯胖子显然对柳鹏程叫他“冯大哥”非常高兴:“对对,你们单位离这里近,能当食堂了。来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涂总,也是咱东北老乡,做高科技计算机的,年轻有为啊!你们年龄相仿,有空多多联系。”

  柳鹏程笑着和涂总握握手:“江南警院,柳鹏程。涂总是做什么生意的?”

  涂总笑的比柳鹏程灿烂多了,不过他可没有回答柳鹏程的问题:“我也是瑞城人,我是山南县的。我媳妇是北滨林家村的。那天我没赶上你们炖肉吃是因为在给庆湖的瑞龙生产基地布线。我是做信息工程的。”

  柳鹏程一听他媳妇是林家村的,就知道是咋回事了,再一提瑞龙,就知道这人是知道自己的底细的:“啊哈哈哈,还真不是外人。以后得常聚聚。”

  柳鹏程还要掏名片,涂总笑着说:“我知道你电话,我给你打过去吧。祁旗大哥给我的你电话。”

  说着涂总就给柳鹏程打了过去,柳鹏程存上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柳鹏程知道这个人的生意实际上做的非常大。在江南省和北方省,齐鲁省都有公司,主要是做信息工程。这个名词现在看来比较高大尚,其实就是网络布线,还有配齐所有的电脑和传真机,打印机等相关的办公设备。

  哪个时候,这个活儿可是相当的专业的,不是谁都能干的,而且多点取利不说,利润率还超高!

  说了几句,柳鹏程就以要上班去了的理由,告别了冯胖子和这位涂总,带着小谷离开了。

  她们走了之后,涂总笑着说:“姐夫,你这次看走眼了。真神在眼前你都不知道拜拜啊!”

  冯胖子说道:“这个小柳,听说是个副处,可也只是大学里的副处,副教授啥的咱也用不上啊!”

  涂总笑着说:“他是瑞龙的少东家,你不知道吧!”

  冯胖子张大了嘴:“啥?瑞龙的董事长姓柳,他是?”

  涂总说道:“亲儿子,独子!”

  冯胖子就像是牙痛一样“嘶”了一声:“我就说,怎么这么年轻就这么高的级别,原来还当过公安局长。”

  涂总说道:“这和他家没关系你别看他文质彬彬的,好像真的是个老师一样,他的顶子,可真是血染红的,这可是个狠人。有空我再和你说吧,下午咱去看北边那块地?”

  冯胖子说道:“对对,看看北边那块地,再开个农家乐啥的。”

  柳鹏程可不知道冯胖子两人正在议论他。和小谷慢悠悠往回走。

  经过一家电信营业厅的时候,柳鹏程突然心里一动,走了进去,小谷也跟了进去。

  这时候是中午吃饭的时候,营业员估计也是去吃饭了,就没有几个营业员,也没有几个顾客,唯一人多的地方是交话费的地方。柳鹏程走到卖手机的柜台,问营业员:“有飞利浦989吗?”

  营业员说道:“先生,有的,这是飞利浦的新品,主打超长待机的商务手机,请问您也好看看吗?”

  柳鹏程说道:“我看看实机可以吗?”

  营业员说道:“请稍等。”

  营业员到另一个柜台去找机器,估计是正管那个柜台的营业员不在,找了半天才找到。

  小谷问柳鹏程:“他这超长待机能多少天啊?”

  柳鹏程说道:“电话量不是太大的话,十天半个月没啥问题。我等这个手机等一段了。”

  小谷惊讶:“这手机这么牛啊!”

  等营业员回来的时候,手里就拿着一台手机,小谷看看手机,又问营业员待机的问题,营业员说理论待机是500小时,但是实际上还要接打电话,所以实际待机要短一些。

  柳鹏程试了试手感,嗯,挺好。前智能机时代,柳鹏程就打算用989和后面的9@9了,至于什么照相手机,音乐手机什么的,柳鹏程表示,呵呵。

  柳鹏程正打算买下来,小谷拎着两张票回来了:“麻烦你,两台,交完钱了。”

  拎着手机回到办公室,柳鹏程说道:“你是怎么着,给你现金还是转账啊?”

  小谷嬉皮笑脸说道:“你可别,你说你啥也不缺,家里比我家还有钱,我早就想表示表示这也没有机会。这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又没多少钱,你可千万别给我钱!”

  柳鹏程听得哭笑不得,也就真由着他了,对于小谷和柳鹏程这个层次,这点钱还真不算什么。柳鹏程想着啥时候沈娟去逛街让她给小谷买几件衣服就得了。

  于是两人也不说话了,各自开始换卡,倒腾通讯录。

  柳鹏程刚刚换好卡,就接到了赵支队的电话,电话一响还给柳鹏程吓一跳,没有思想准备啊。

  赵支队:“柳主任,那个人找到了,但是好像是找错了。”

第513章 高材生

  李俊辰,男,23岁。江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三学生。家住黔东省万岭州望山县。连续五个学期的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校学生会副主席。组织成员。现在余杭市第七小学实习。

  坐在赵支队的办公室,柳鹏程看着手里的资料笑着说道:“赵支队,你们效率很高啊!”

  赵支队说道“柳主任,你们都提供这么明确的照片了,还知道他大概的居住地,我们要是还找不到人,那就太说不过去了,但是,这个人不应该是我们找的啊。”

  柳鹏程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呢?”

  赵支队摇摇头:“你看,首先这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了,这是我们打听到的。我们已经有刑警到他的学校了解情况了。还有,他有实习工作啊,生活规律,也有稳定的收入,大好的前程,我们江南省老师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他也犯不上冒着生命危险偷东西啊。”

  柳鹏程其实把那些软件找出的图片都看了,就这个人的嫌疑最大。他想了想说道:“赵支队,他穿着和嫌疑人一样的鞋子,在犯罪现场边上居住,而且在作案时间内在犯罪现场附近出现,他嫌疑太大了。”

  这个赵支队倒是没否认,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看看详细的调查结果吧。”

  他的话音未落,两个便衣刑警走了进来:“赵支队,唉,柳主任也在啊,我们回来了。”

  赵支队指指饮水机:“看看你们满头大汗的样子,先喝点水,制冷开着的。”

  两人也不客气,直接打开饮水机下面的小柜子,每人拿出一个纸杯,喝了一杯冰凉的凉水,这才长长呼出一口气。

  那个年纪小的警察还说了句:“爽!”

  赵支队一笑:“柳主任,他们去余杭市第七小学了解了一下李俊辰的情况,听他们说说吧。”

  柳鹏程点了点头。

  打头进来的刑警也没废话,拿出了自己工作记录本:“我们在没有惊动李俊辰本人的情况下,找他的同事,带教老师,年级组长和学校领导了解了一下他的实习情况。

  经过我们了解,这个李俊辰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具体就是他除了前两节课讲课的时候比较紧张之外,之后讲课的质量非常好,而且学生也比较喜欢他,他带的两个班的成绩都有所提高。生活方面,他并不浪费,也谈不上简朴,就是一般的实习生的水平。

  他和其他的老师的关系也不错,对带教老师也比较尊重,每天都早来一会儿打扫办公室的卫生,一些跑腿儿的活儿也都主动去做。

  知道他是实习老师,很多的学生,学生家长甚至是老教师都从不同渠道表达了这个李老师能不能留在七小的愿望。”

  赵支队点点头:“情况了解比较全面吗,辛苦了。”

  柳鹏程却问道:“那他能不能留下呢?”

  刑警摇摇头:“不能,因为七小是省重点小学,也是余杭市直小学,是不接收专科应届生的。想要去那上班,要不就是市级优秀教师,这个可以是专科学历,要不就是本科师范毕业。但是听说他在学校的成绩也不错,加上市七小这种学校能给出具一份不错的实习鉴定,留在余杭市区的一所普通小学的问题还是不大的。”

  柳鹏程问道:“你对这所学校很了解?”

  刑警笑着说:“我确实很了解,我老婆就是七小的老师。”

  这就是他去七小调查的原因。

  柳鹏程问道:“既然不可能接收,为什么安排大专生去实习呢?”

  这确实是个悖论,你都不要大专应届生当老师,怎么会让大专实习老师去教孩子呢?

  赵支队说道:“这应该是师专安排的,姜大队还在师专了解情况,我让他顺便问一下。”

  说着就给姜大队打了电话,让他顺便问一下实习的事情。

  情况都了解差不多了,两个刑警就告辞了。

  赵支队摇摇头:“我说他不是嫌疑人是有道理的。你说他有嫌疑也是有道理的,看看小姜回来怎么说。”

  柳鹏程趁机了解了一下江南师专的情况。

  江南师专,全称是江南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警院隔壁的余杭师范学院,还有在明州的江南师范大学都是省属院校。但是要是论起历史来,居然是专科的江南师专更长一些。他就是吃亏在历史长上了,因为这所学校是一名外国教师和一群爱国资本家在三十年代创办的,原来的名字是江南省女子师范学校。

  建国之后,这学校曾经一度解散,各个专业并入其他的院校。八十年代,其中有几位当初创办人在海外的后人捐献了一笔钱,又引起了上面的重视,重新复校,改名为江南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两人正聊着这所学校的历史,姜大队也回来了。

  寒暄之后,姜大队开始说起了这次调查的收获。

  其实是和前期了解的情况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些细节。李俊辰刚刚到学校的时候,情况非常不好。每天靠吃馒头和食堂免费提供的咸菜度日。衣服都是旧的衣服。后来学生会了解了他的情况,先是给他安排了勤工俭学的岗位,让他能吃饱,然后又给他推荐了家教的工作。他教的孩子成绩提升都非常明显,家长不仅给学校写了不止一封表扬信,还给了他大大的红包。

  他的家教收入加上奖学金,终于让他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还给家里寄钱让他的弟弟妹妹读书。

  后来他就进了学生会,给很多家庭情况像他一样的贫穷学生得到了帮助。他也没有保留地和别的学生分享了他做家教的经验和一些小技巧,小秘诀。他基本上是最受学生,尤其是新生欢迎的学生干部!

  和前面在七小了解到的情况一样,尽管他在女生中也非常受欢迎,但是他没有女友。

  柳鹏程问道:“你了解他为什么能去七小那种学校实习了吗?”

  姜大队说道:“这个我还真了解了,这个李俊辰比较特殊,他不是通过高考名额考进来的,他是走的是一个叫山乡优秀教师培养计划的定向委培名额进来的,也就是说,他的高考成绩是不足以从黔东省考入江南师专的,走的是专项名额降分录取。但是这个是有条件的。首先这个学生必须是来自山区乡村的户口。然后毕业十年内要投入到贫困山村基础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