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206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七哥拉开写字台上的抽屉,里面乱七八糟的,有不少钱,有个自制的壶,还有两把匕首。

  七哥抓起一把钱,大概能有六七张大票。就那么乱七八糟递过去:“拿着去买点药上上。”

  中年人差点没吓死,哪敢要他的钱啊,急忙推辞:“大哥你手里是有准的,我都要好了。”

  七哥眼睛一瞪:“给你就拿着,挺大老爷们这么墨迹呢!不如好老娘们!”

  中年人急忙接过钱,千恩万谢走出了房间。

  走出了房间之后,他直接拐进了一条小巷,从小巷出来是一条偏街,他走到街边的一个电话亭边上,在身上掏出电话卡,插进了电话,又掏出了一堆毛票,在里面找到了一张十块钱的,照着上面写着一个电话号码还是拨号。

  电话响了两声就通了,中年人把所有的事情,从他第二次进房间开始,事无巨细都说了一遍。

  就在他打电话的时候,炎龙大酒店停车场停着的一台丰田大霸王上,一个戴着大耳麦的年轻人正在操作着笔记本电脑。突然说道:“找到了,对方也是磁卡电话,在通县!”

  等终于查到了这个电话的具体地址,中年人已经挂了电话,招手打了一辆大发,扬长而去。

  操作笔记本的年轻人掏出了自己的手机,直接按了重播键:“对方在通县,我刚查到地址就挂线了。对,他打车走了,四组跟上去了,我知道了。”

  几分钟后,七哥房间的电话响了起来,七哥接通了电话:“我是,领导好,哈哈哈哈,我们来不就是为了见面吗?没事没事,放心,我们会注意安全。我知道我知道。明天见!”

  七哥挂上电话,笑着说:“对方非常狡猾,根本没有露面,第一方案失败了,明天就看咱的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七哥他们一伙人开始下楼吃早餐,然后开始收拾东西,把自己的东西都放进了几台车里,包括放在房间的保险箱里的梅瓶。

  等到都收拾完,他们就办理的退房手续,开车向着西郊的防火材料厂驶去。但是首都太大了,他们中间问了几次路才找到了地方。

  这是一篇拆迁区,别的地方都拆得差不多了,防火材料厂的外墙也用油漆画了个大圆圈,里面是一个大大的“拆”字。

  几辆车在大门的位置上停住了。

  前面开路的拉达尼瓦按了几声喇叭,从门卫室出来一个晃晃荡荡的老头,醉眼惺忪的样子,还有个大酒糟鼻子。

  老头从大门边上走人的小门,走出来看看三辆车,又看看车牌,慢悠悠把大门打开了。

  三辆车开进了院子,发现院子里已经有了两辆车,一辆是老金杯,还有一辆是尼桑公爵王。

  他们的车子就挨着那辆公爵王停了下来。

  几人下车之后,看看四周没有人,七哥从后腰抽出一把自制的左轮手枪,冲着天就放了三枪,然后大喊道:“支票我带来了,老子瓶子呢!”

  你别说,这招还真有用,没过多长时间,从不大的厂区那幢最大的楼里出来了一群人。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人,穿着金盾的休闲裤,梦特娇短袖T恤,还带着很时髦的变色太阳镜。

  中年人手里还夹着一颗香烟:“七哥,可算是见面了,久仰久仰啊!”

  七哥说道:“装神弄鬼的噶啥啊,赶紧的,瓶子呢,我装车等着回去了。”

  中年人笑着说:“七哥别急啊,瓶子肯定就在这,不如先让我把支票验验?”

  七哥上下看看中年人:“我咋看你不像是来做买卖的,这鬼鬼祟祟的,好像是要抢我支票啊!”

  中年人很夸张的惊讶表情:“这怎么可能呢,做买卖就是做买卖,你情我愿,你买我卖。我只是想先看看支票,我们都是小人物,支票用的少,当然得好好看看啊!”

  七哥冷笑一声:“我真是给你脸了是吧!”

  说着七哥突然抬起手,把手里的左轮手枪顶在了中年人脑袋上。

  这个时候,中年人带的几个青年也都举起了手里的五连发和双筒猎枪。对准了七哥。

  而七哥的小弟们也纷纷抽出了手枪,举了起来。

  中年人盯着七哥,说道:“这么多五四啊,你们果然是雷子!”

第399章 收网

  七哥的手下听到这话,心里一紧。

  七哥却哈哈笑了起来:“山炮,这叫五四?这叫tt-33,正宗俄国货!这样吧,我用他在你腿上开个窟窿,你看看和五四有什么不一样。”

  七哥收起自己的左轮,接过旁边小弟手中的手枪,枪口慢慢下移,转眼可就要对准中年人的腿了。

  中年人手下也举起了枪,一时间,“别动。”“不许动”的声音响成一片。

  七哥看了看他们,突然大喊一声“大刘子!”

  巡洋舰的后舱门突然打开,出来了一个大汉,就是七哥带来的人里面体格最彪悍那个。

  这人还不是空手出来的,手里还拎着一把巨大的冲锋枪。

  “哒哒哒”一阵烟尘从中年人他们的脚下炸起。

  七哥笑笑:“这个你们也不认识吧,这可不是五六冲,这叫阿卡47,声音发闷,五六冲的声音是脆的。把你们的烧火棍子给我扔了,瓶子给我拿出来。”

  中年人身后的小弟腿都软了,他们是被雇来给一场生意撑场子的,谁知道这伙人这么牲口啊,清一色的俄式装备,这和刚开始说好的不一样啊。

  中年人身后的小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还是把手里的猎枪和五连发都都扔在了地上,随后,他们都被七爷带来的小弟的控制了起来。

  七爷问中年人:“瓶子呢,赶紧的,我还得赶紧回哈市办事去呢,我的矿不启封,损失你赔啊!”

  中年人不说话。

  七哥点点头:“原来你们是一伙黑吃黑的,还是首都的人才多,我都他们的着了道,既然这样,一人留下一条腿吧!”

  话音刚落,他的小兄弟们纷纷把枪口对准了中年人一伙的大腿。

  中年人还没有什么,他带来的小弟可不干了:“大哥,大哥,我们和他可不是一伙儿的啊,我们黑哥让我们来撑场子的。我们就是为了赚口饭钱啊大哥。”

  七哥根本不听那些废话,高高扬起手臂,就要挥下的时候,听到了一声大喝:“等等,你瓶子还要不要了!”

  七哥一伙人听到声音,回头一看,居然是看大门的老头,高高举着一个梅瓶,走了过来。

  七哥看着老头,笑了:“哎呀,哎呀,这是我老七有眼不识泰山了,老爷子,你才是他们老大吧。”

  老头举着瓶子说:“我不知道你是哪儿来的强龙,我惹不起,今天的事情,是我们的不对,但是我们不是想黑吃黑,而是怕你们是雷子。事情我们做下了,我们认。瓶子给你,你赶紧拿去办事,钱我不要了。你看这样行不行!”

  七哥哈哈大笑:“琢磨出不对劲了?晚了!”

  七哥突然抬手,一枪就把老头双手举着的瓶子打得粉碎,老头顶着一头瓷碴子傻住了。

  七哥说道:“有你还要瓶子有个屁用,不就是残器作新吗?破玩意可没有你值钱。”

  老头缓过神来了,哆嗦着嘴:“你们,你,你们。”

  七哥冷笑一声,晃晃手里的手枪:“这就是五四手枪。”

  七哥又指着大刘:“那就是五六冲锋枪。”

  然后七哥在自己裤子后兜抻出一个带着警徽的小本本:“我们就是警察。”

  七哥手下的警察纷纷丛后腰抻出铐子。把一堆嫌疑人都铐住了。

  嫌疑人们纷纷在警察的呵斥下蹲在了地上。

  七哥也蹲下了,看着没精打采的老头。

  七哥说道:“我呢,是哈市刑警支队的,我姓齐。你是谁我一点都不感兴趣,我知道你是这个团伙的主犯就行了。我们跑一千多公里到首都,是立功来了,你能理解吧。”

  老头抬头看了他一眼,低头不吱声。

  七哥又说道:“哪个人是你儿子吧,你们爷俩长得很像啊,尤其是眼睛,好像是一个模子抠出来的,是不是,我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吧。”

  老头说话了:“你刚才也说了,我是主犯。”

  七哥点点头:“对,你是主犯。这没毛病。”

  七哥突然喊一声:“小王,给穿娇衫那小子松松骨。”

  两个大汉走过去,拽起中年人就是一顿揍。

  七哥又喊一声:“那谁,上拉达上,把电棍拿下来一根给小王。”

  老头突然喊道:“够了,你要问什么?问吧!”

  七哥一笑说道:“厂子在哪,有多少人?”

  老头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七哥又喊道:“动作快点,电棍还没拿出来呢?”

  老头马上说道:“别,别,厂子在景德市,不在首都。现在厂里人不多,就十几个人,还都是工人。”

  十分钟后,一大排警车开进了防火材料厂。几乎同一时间,几辆警车打开警笛警灯,高速冲出景德市公安局大院。

  京郊,防火材料厂。

  许主任从第一辆皇冠警车上下来,看都没看蹲了一地了嫌疑人,直接走过来抓住了七哥的手:“齐大队,实在太感谢你们,太感谢哈市刑侦支队了。”

  齐大队笑着说:“许主任,我们的任务是完成了,下面的工作我们也是真搞不定了。技术含量太高了。我们也就是干点粗活,关键是你们的计划定的太周密了,那叫怎么说来着,算无遗策啊!”

  寒暄了几句,齐大队提出他们任务完成了,得回去了。现在出发,轮流开车,晚上就能回到哈市。

  这许主任可就不干了:“齐大队,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可是晚上的庆功宴我们都安排好了,到了BJ,总得尝尝烤鸭和二锅头吧!再说了,市局和刑侦总局相关领导的时间都安排出来了,他们可是说要敬你们酒呢,你们走了可不行啊,我要挨批评的!”

  许主任这把领导都抬出来了,而且还说有收藏协会和工美商会的领导,这样的话,现在走确实不太好。

  不过他们就不用住五星级酒店了,而是住在了炮局的一家酒店。白天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大家就在几名许主任安排的警员的陪同下,在首都到处溜达溜达。

  喜欢去故宫的就去故宫,想给家里人买点东西的就去东单王府井。想休闲的就去了颐和园。

  而在这个时候,炮局的警察们就忙了起来,因为还有太多的事情他们不知道呢!

  比如说,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做出来多少这种新式赝品瓷器,又有多少已经流向市场了!

第400章 来历(上)

  王多土,这个名字的意思不是这个人很土,一点也不洋气,而是他的父亲晚来得子,找了个先生算了算生辰,说是这孩子五行缺土,于是这位父亲就简单粗暴的给孩子起名为王多土。

  王多土来到这个世界上非常不容易,因为他父亲的职业比较特别,说的好听点,是民间考古工作者。文雅点的名字也有,叫摸金校尉。老王家干这行可不是一辈子两辈子了。子嗣向来艰难,已经几代单传了,到了王多土老爸这一辈,就是这单传都摇摇欲坠,因为他都年近不惑了,还没有个一子半女的。

  后来还是一个游方的老道,给了他一个调理方子,并且告诉他在媳妇没有怀上之前,不能再下土了,而且还要多晒太阳,多行善事,这样才能有一线希望,繁衍后代。

  王多土的老爸真就听进去了,果然三年之后,就在他39岁那年,王多土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王家的“学问”自然也没有失传。不过王多土就比较聪明,他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经验教训,能不下土,就不下土。凭着一手辨认古董和寻山找穴的本事也在行里混的风生水起。

  所以他是早早就有了后代。他和父亲一样,早早就交给自己的后代“家传学问”,有趣的是,他的孩子还真对学问有兴趣,仅仅是对学问有兴趣,对家族的“事业”却不屑一顾!

  按照他的说法,他们家族的事业,风险太大。人家为了赚钱干点违法的事情,大不了就是被警察抓住,然后进去高墙学习一段时间,而他们这个行业倒是好,直接容易把命丢了,按照时髦的话说,就是风险成本太高!

  而且现在科学那么发达,大学的考古专业,文物专业基本上可以“批发”专家,是不是新出土东西,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就算是人家不报警,价格也会死死地压住!

  所以这个臭小子认为,王家的学问还是不错的,王家的事业就算了吧。要说这小子也是个歪才,居然考上了考古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