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85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国家军工生产和重特大国家项目生产的时候,并不是走的采购—生产—销售的模式。而是基础的原料由国家调拨,企业只是采购小部分市场上很多的次要原料。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如人员开支,生产设备更新等全部由国家拨款,最后生产出的产品,由国家统一划拨走,并且给企业划拨一部分费用作为利润。

  这是典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而花田矿务局的设备也是走的这个流程,好处是足够稳定,而且这一个项目就足以养活整个公司所有人。但是你指望这种项目发财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项目的成本之类的对国家都是透明的,国家会让你赚钱,但是绝对不会让你发财。

  几人正在聊着天,门开了。柳爸和柳妈走了进来。他们两个还不是自己来的,还有两个人,柳爸介绍说,他们也是警察,一个是三级警监,一个是一级警督,是汽车城派驻公司的。他们在瑞龙公司有三个任务,第一个当然是争取订单。

  第二个是业务结算,第三个最有意思,他们负责协助管理二百多汽车城出来的刑满释放人员,这些人的手艺都非常好,刑满之后直接就被瑞龙招来上班了。待遇什么的和其他的工人是一样的。而且他们负责协助瑞龙公司继续从汽车城招人。

  这两位明显是柳爸请来陪客人的!大家互相介绍了之后才知道,那位看起来非常年轻的一级警督人家是技术警衔,机械副高职称!

  在相互介绍认识的时候,高局敬了个礼,笑着问道:“连长,杨护士,还认识我不?”

  柳爸早就知道他的事儿了,柳妈还真不知道,柳爸也不说话,柳妈认了半天,说道:“哎呀,你是不是姓高,是老柳他们连的。当班长来的!”

  高局笑着说:“可不就是我吗,我这个班长还是连长提的呢!”

  大家这才知道,老高和柳家还有这个渊源!

  都互相介绍认识了之后,大家就没有在休闲区聊了,而是直接上了桌,然后服务员开始上菜,上酒。

  柳爸先提酒,有三层意思:第一呢,瑞龙虽然是在东北,但是也有平洲和庆湖的股份,他们过来,瑞龙请吃顿饭是应该应份的。第二呢,柳鹏程和他们一起工作,年轻,又刚刚伤愈,感谢他们对柳鹏程的帮助和支持。第三呢,瑞龙有在平洲投资建厂的意向,没准什么时候就过去了,到时候还是请大家多多关照。

  政委和高局则代表警官们,对宴请表示感谢,而且非常希望在平洲也看到瑞龙。政委很动感情地说,每个老平洲人,心中都有一个重工梦,晚清洋务运动的时候,平洲枪炮厂是国内最早,也是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还有配套的平洲冶铁厂,也是十分有名气的。一直到解放初期,全国一盘棋,打造东北重工基地,就整体迁走了。非常希望在平洲再听到机床的轰鸣声!

  柳爸每天非常忙,庆湖的警察们又忙着学习,所以酒也没有喝多少,聊得非常不错。结束的时候,大家一起下楼,柳爸把小杨单独叫过去了,司机在柳爸车的后备箱拿出一个行李箱,对小杨说:“都是一些家里人准备的东西,麻烦你带回去吧。”

  小杨笑着说:“您放心,保证交到柳局手上。”

  在北路所学习一天之后,马上又开始分组,这次是分成六组,根据各个派出所的情况分组,农村所两组,城市所三组,机关一组,然后六组奔赴五个派出所,还有市局,进行两天一夜的跟班学习。

  跟班回来之后,吃完饭没有安排任何的活动,几乎全员都在睡觉。农村所还好一些,城市所和机关的的几组,基本都是跟班到后半夜才睡觉。然后白天继续跟。跟班学习之后,又是老师讲解,还有北滨市局派来的警官进行答疑,之后分组进行讨论,照样还是得交作业!

  折腾完之后,就是周末了。周六,上午参观边山大市场。下午自由活动。

  大家还感觉不错,还有自由活动时间!结果他们想多了。

  参观大市场真不错,尤其是轻工二期,充满了和江南完全不同的异域风情。

  中午,边山县局请客!副县长,公安局长周德勇参加!

  请客的地点在狮子楼!

  本来大家还是感觉不错的,正好逛市场逛累了,尝尝正宗的东北山珍,多好啊!

  问题是周德勇是参加了,娜姐也参加了!

  一顿大酒喝得庆湖的警官们怀疑人生!蒋所长倒是知道娜姐酒量好,但是娜姐那天吃的是江南菜,喝得黄酒,根本没放开!谁能想到这个女副局长真能拿高度白酒当矿泉水喝啊!而且喝得大家都看人双影了,人家还没事,走路都不带打晃的!那叫一个面不改色心不跳!

  要说学习归来的警官们,对谁印象最深刻,绝对不是给他们上课的警官或者北滨的同行,也不是柳鹏程,百分之百是娜姐!

  这下下午也不用自由活动了,都在房间老老实实的睡觉,醒酒。

  第二天,周日。上午参观宁远古城,然后泡温泉,午饭也是在温泉会馆吃的,回到宿舍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安安静静的吃过了晚饭,这次休息的非常舒服。

  从周一开始,就是密集的上课。关于岗位培训的,关于各种工作规章的,关于红网软件的应用的,甚至是关于老派出所和公安局如何装修改造的,关于如何做预算的。总之,连续几天的课程和作业,让培新变得非常紧张。

  跟着的是葛亮的宴请,这个得去吧,人家也是庆湖的企业啊!

  然后是祁旗的宴请,本来大伙是真不想去了,真喝不起了。可是人家祁旗把齐市长表弟的牌子亮出来了,而且还是柳鹏程的铁哥们,唉,去吧。不过这个真没白去,一人两个大礼盒加两瓶金桃酒!

  培训中心还贴心的安排了一天晚上去海鲜一条街吃辣炒海鲜。但是有两点让警察们非常意外,第一点是这辣炒海鲜叫“派出所辣炒海鲜”,警察们一问,又是柳鹏程!这菜是他发明的,以派出所的名义推广的,以菜谱换执照。所以叫这么个名字。

  第二点是老板和服务员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了他们都是柳所长的下属,坚决不收钱,说出大天来也不行!

  然后吃完饭又来了一群人,问他们去不去唱歌,唱歌小吃洋酒啤酒都免费那种!

  一群警察几乎是逃回了培训中心!

  最后一天吗,没有课程,是考试,内容是,在你的岗位上,如何实施基层警务改革!

  最后一天晚上,果然还是有酒局!请客的就是培训中心!当然人家叫会餐!

  然后第二天,上午一个简单的结业典礼之后,他们就又坐着大客车去了沈城机场。

  听完了小杨讲述的培训全过程,柳鹏程知道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明天上午有好多电话要打。第二件事是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可以实施了!

第355章 开膛手

  家里带来的东西基本都是吃的,有大舅妈下的大酱,还有姥姥腌的咸菜,还有老妈做的肉酱。剩下的就是各种干货和粉条。沈娟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放好,又给家里打了电话,忙乎完了都快十点了,两人这才去睡觉。

  沈娟有些着急了,她的身体已经调养好了,但是老大夫告诉她就算是调养好了,生育的事情也会比别人艰难一些。所以她和柳鹏程从来都没有采取过什么措施,可是还是没有动静。

  要是今年再怀不上,明年就找白婶婶再想想办法吧。沈娟看着猴急去洗澡的柳鹏程,下了决心!

  第二天,吃了大米粥就咸菜,黄瓜蘸酱作为早餐的柳鹏程神清气爽,先是在办公室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感谢朋友们为他撑场子,然后就进了政委的办公室,商量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全区警务改革不是小事!更何况,柳鹏程还要在北滨的警务改革基础上更进一步,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上级的支持,你要是说改的和北滨一样,那上级是一定支持的,因为那本来就是柳鹏程推动的,效果也是可以看到的。可是你要是说再进一步,这里涉及到一个风险问题,柳鹏程还不想再走先弄试点的老套路了,直接一步到位!第二个其实和第一个也是一个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这个柳鹏程也打算做点小小的变革。走公开招标的路数。

  政委听完了柳鹏程的设想,应该说他的设想是非常好的,是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老太太不知道,但是确实是符合庆湖现状的改革。但是政委也提出了一个很有用的建议,那就是,现在仅凭分局他们几个去说服区里和市局的领导进行改革,实际上分量肯定是差点劲,要是能找到一些依据,哪怕是理论依据就好了。

  柳鹏程想了想,这个他还真有办法!当然不是回部里求助,那就是有点不会办事了,有压人的嫌疑,但是江南警院没有问题啊!于是两天的时间柳鹏程哪里都没有去,写了一篇论文,其实也不算是写,因为方案已经写好了,改成论文的形式而已!然后柳鹏程和政委商量了一下,又结合了这次他们去培训的一些内容和警官们的一些想法,把论文改了一下。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柳鹏程和小杨开着陆巡出发,九点多就到了警院,柳鹏程让小杨直接去他在这边的宿舍休息,自己去了周院长的办公室。

  因为已经打电话预约,周院长在办公室等他。看到厚厚的论文之后,周院长说道“你先坐着等会,我看看咱们再谈。”

  秘书进来给周院长的茶杯里添了热水,然后又递给柳鹏程一听可乐。

  周院长看完了这个论文之后说道:“柳教授,你这可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啊,你这是又往前走了一步。现在的基层警务改革也是你推动的,框架也是你的框架,而且连江南省这种发达省份都没有来得及推进,为什么这么着急就往前走?”

  柳鹏程无奈地说道:“院长,我不是要推动警务改革,上次是,这次不是!这只是我对庆湖分局的设想,不是我对全国分局的设想,说句到家的话,要是我对全国的设想,我就回部里,或者找公大政研室去了。我打个比方,特区公安局的很多架构和体系就不是适合全国,甚至不是合适他们省的,所以也没有推广开。我就是想先把庆湖改完了再说。”

  周院长似笑非笑看着柳鹏程:“可是我觉得你这个框架是适合大范围的推广的,起码在江南省是适合的!说说吧,需要学院做点什么?”

  柳鹏程又说了一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需要学院给这套方案做背书!

  周院长面上露出难色,心里却乐开了花。江南警院,要是论拨款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前几名。可是成绩呢,你钱多培养警察,人家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警院,或者是警校,还有上课在平房里的呢。人家培养的就不是人民警察了?

  就不和几个直辖市比,岭南警院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北方公安高专蹭刑大的课题蹭到飞起!尤其是这轮警务改革,理论支持就是公大,刑院和北方公安高专!

  自己正在想如何让自己的江南警院找到一个合适的课题方向,把江南警院的名声打出去,这不就来了?不过光是自己还是不行,还得找个同盟军!

  公大和刑院就别想的,实在是太远了,也不一定非得和警院警校合作吧!

  周院长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不管你是怎么想,但是这个方案就是或者说这个思路就是原来的警务改革的升级,不是我们学院说行就一定行的,这也不是治学和做事的态度。”

  柳鹏程觉得周院长说的有道理,也只好点点头。

  最后周院长建议柳鹏程,这个改革不涉及硬件的改造,他们区局可以先动起来,等周院长和院里的教授们,省厅的领导一起研究研究这个方案,再给他答复。

  柳鹏程这才想起来,周院长还兼任着副厅长呢!虽然只是管学院的事情,但是厅领导就是厅领导啊!

  柳鹏程决定听周院长的,自己先回去,工程施工先做起来,那玩意没有俩月干不完,然后该培训的就培训,该准备的就准备,还是自己太年轻,做两手准备吧。

  可是来了警院,不回单位看一眼实在不像话。柳鹏程溜达着来到了犯罪中心的小楼。琢磨着和主任扯会蛋,然后中午一起出去吃个饭,下午就回去了。

  可是到了犯罪中心的小楼一看,这是在搬家?

  门口停着好几辆轿车和警车,打头的白色佳美就是主任的车。他们是不是要出去团建?不叫我一声太不够意思了吧!

  看着一辆丰田海狮警车大开着侧门,洛教授正在指挥几个男女学生往车上搬东西,应该全是法医器材。然后小翟抱着机箱,后面两个学警抱着显示器和键盘什么的也往车里放。

  柳鹏程笑呵呵走过去说道:“要搬家,咋不告诉我一声啊,还有啥没拿的,我伸把手。”

  洛教授听到柳鹏程的声音转过身,看到是柳鹏程,说道:“小柳,苏格兰场去过没有?”

  看到这姐姐一副严肃脸,柳鹏程还有点不适应,纳闷道:“去过啊!在那学习了一个月。”

  洛教授继续说道:“开膛手杰克的传说,听说过?”

  柳鹏程说道:“我可不是传说,是真实的案件,我都看过案卷,当然是复制版的。还写过案件分析,是我作业,咋啦?”

  洛教授说道:“我们马上去明州,不管伦敦那个是传说还是案件,我们遇到活的了。”

第356章 楼上发水冲出来的命案

  大陆巡上,柳鹏程放下了手中的传真件。在车里看文件,不免有些头昏眼花。柳鹏程看了眼前面的车队,头往后一仰,闭上了眼睛,大脑却是在飞速运转。

  今天已经是六月十七日了,距离那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就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明州却发生了这种恶性案件。不怪明州市局第一时间就求援啊。

  昨天,也就是六月十六日上午七点四十五分。明州市奉北区水产公司住宅四楼一户居民,女主人因为距离上班的单位比较近,每天就晚走一会儿。这会儿正在洗衣服,忽然听见自己放在卧室里的闹钟响了起来。就急忙去卧室关闹钟,关了催促她上班的闹钟穿上衣服,挂上自己的传呼机,去上班去了。

  全然忘了自己着急去关闹钟情急之下,厨房的水龙头并没有拧严实,离开的厨房的时候还想着走之前拧一把,穿上衣服就忘的一干二净。于是,她家里发河了。

  眼见她家的门里流出了水,都流淌到了楼梯上,邻居退休的老头老太太,急忙给她打传呼,给她丈夫打电话,总之就是快点回来,你家可能被淹了。

  夫妻俩接到了电话和传呼,前后脚都回到了家,家里果然被淹了。只好先关了水龙头,然后在家“抗洪”。这个时候男主人想起来,他家发这么大的水,这楼又是八十年代的老楼,楼下也好不了啊!于是他赶紧去楼下看看。

  果然,楼下的门里都涌出水来了。虽然没有楼上那么夸张,但是不用说了,肯定是被淹了!男主人赶紧敲门,却没有人开门。这男主人就比较奇怪了。这楼下这家人家他是认识的,老杜头嘛,估计水产公司的老员工都认识他啊!这老头自己住,老伴去世了,唯一的女儿随女婿住在余杭。

  他生活是非常规律的,早上起来去买点菜,顺便在外边吃个早点,上午在家看看电视,中午自己做点吃的。下午去茶楼泡一下午,和相熟的老头吹吹牛,然后就回家,晚上吃点中午的剩菜剩饭。晚上看一会儿电视就早早睡觉。除了月初的几天,几乎每天都是这么过来的。因为月初的几天他要去收房租。

  要是他们家热闹起来了,那不用说,肯定是他闺女女婿带着小外孙来看他了。

  这老头没有传呼,也没有手机,要是不在家还能去哪里呢?不行就给他闺女打个电话?

  老杜头的闺女看老杜头自己住也不放心啊,给邻居们都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老爷子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尽快联系上她。就在他打算回家打电话的时候,鼻子突然闻到一丝淡淡的腥气。

  低头一看,老杜头家里往外流的,是红色的血水。

  先打110吧。

  因为派出所就距离水产公司住宅不远,尽管两名警察和两名联防员是步行过来的,但也仅仅距离报警时间十分钟。

  他们来了之后,年老的警察蹲在地上,用手蘸着地下的血水,在自己鼻子下闻了一下,脸色凝重起来:“人血。”

  又过了了几分钟,所长来了,他们派出所熟悉的开锁匠也骑着摩托赶来了。

  所长决定开门,并且请楼上隔壁的退休老头老太太做个见证。锁匠能有五十多了,是个积年老贼,这次出来之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开了锁匠铺子,卖锁,装锁,也开锁,是在公安局备案过的。

  这人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做贼,也算是“老江湖”,经过的事情非常多。和所长也是老相识了。拿出了开锁工具,闻闻地下血水的气味,想了想还是说道:“政府,里面怕是出事了。你们也得有点准备才好。”

  这个人所长认识很长时间了,还抓过他一次,不是个爱说话的人,听他一次说了这么多话,所长看了过去。

  锁匠说道:“我鼻子比较灵,这水里面有股臭气,我闻到过,这不是活人味儿。”

  所长把腰里的五四拔了出来,打开了保险,说道:“开门吧,门打开你就往后撤。”

  锁匠不说话了,拿出工具几下就捅开了防盗门。然后他回头看看所长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突然拉开了门。

  所长和另一个带着枪的警察端着枪就进去了。房间里什么动静都没有,满地都是水,所有的门都关着。所长也是老警察了,对身后转业军官出身的警官做了个手势,两人依次打开了厨房,卫生间,和次卧的大门,却故意绕开了血腥气最浓烈的主卧。看看这几个房间都没有异常。所长右手拿枪,左手握住了主卧门把手。

  另一个警官也不管地下都是血水,后退两步跪姿对着主卧的门,双手持枪对所长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