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24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崔大队气呼呼地坐下:“就这滑不留手的货,就是欠收拾!”

  崔大队知道柳鹏程说的有道理,这个案子要是破了,他们大队和他本人的功劳是少不了的,要是因为自己一时的气愤,来个功过相抵,那可太说不过去了。

  这个时候,两个三大队的侦查员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单子:“崔大队,这家伙店里的电话的通话记录打印出来了,一共也没有打出几个电话,接到的电话也不多,接到的电话有一个号码是北滨的,还有一个号码是钢城的,这两个号码都是接到过好记次的。

  我们顺便在那边查了查,都是磁卡公用电话。还有这个传呼号,是万通传呼台的全国号码,没有归属地,打过几次传呼。哪个北滨的磁卡电话有几次就是他打了这个传呼号码之后,拨打了张璐山店里的电话。”

  崔大队问道:“和万通传呼台联系了吗?”

  侦查员说道:“这家传呼台就在电信局边上,我们直接过去了,查到登记的机主叫王三。”

  这一听就是假名字,柳鹏程也没有办法,现在传呼台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登记机主姓名什么的,也就是敷衍一下。

  但是柳鹏程知道,这应该就是那个“小林子”的传呼号码。

  柳鹏程走出了办公室,点着了一支香烟,直接把电话拿了出来,向王大队说了案子的最新进展,这简直把王大队听得目瞪口呆,他也没有想到,最早是林家村丢了三台自行车的案子现在居然办成了这个样子!

  王大队说道:“这个号码我记下来了,马上去查附近有没有姓林的年轻的两劳释放人员,尤其是辽河劳动农场的服刑人员,不能被动的等农场那边的调查结果。你等消息吧。”

  王大队现在是肯定找不到小林子的,因为小林子现在被吊在房梁上。

  就是被当做车行的大院里偏房的房梁上。

  郝老板笑呵呵地说道:“小伙子,到20没有?家里大人有没有教过你别惹人,别作死啊,你在我家门口鬼鬼祟祟看啥呢?”

  小林子嘴硬道:“我来找我舅,我舅好几天没回家了,我舅妈让我来找他,这地方是他租下来开车行的,怎么成你家了。”

  郝老板笑着说:“你啊,岁数太小了,不知道我是谁,你要是知道我是谁,你肯定不能和我撒谎,你和你那个所谓的舅舅是一伙儿的,把我这个地方租下来销赃。自行车是你们从外地偷的,然后你们还从北滨也偷了不少车,都拿到外地销赃去了,是不是?”

  小林子没想到这个和和气气的房东知道的这么多,一时没反应过来。

  看着小林子目瞪口呆的样子,郝老板挺满意:“这些是雷子管的事儿,我不想替他们操心。我就问你一件事,你可千万说实话,你说了实话,我马上放你走,我该去找谁就去找谁,怎么样?”

  小林子心想,你不是和警察一伙儿的就好办了,然后他就听到了郝老板让他回答的问题。

  郝老板问道:“是谁看我日子过好了,让你们来祸害我的?”

  小林子愣住了,他压根不知道他说这话是啥意思。

  郝老板看他没有回答:“好样的,真好样的!”

  郝老板往后撤了一步,后面健壮的猛子一个箭步冲上来,戴着指虎的右拳借着滑步的势,狠狠捣在林子的胃上。林子条件反射一般将胃里的东西都喷了出来,然后就是一股大力又砸在了脸上,又是一口血喷了出来。

  十分钟后,郝老板拿着一把后厨的剔骨刀在林子面前比划:“你信不信我能让你看看你自己的肋条长什么样?”

  林子已经气若游丝:“别打了,叔你别打了,我说,我都说,都是钢城的老周头和油城的张老板的主意。”

  这次轮到郝老板一脸懵了,这俩人是谁啊?

第235章 上报省厅

  又过了十分钟,郝老板和猛子两人面面相觑。

  猛子咽了一口吐沫,问郝老板:“大哥,他这说评书呢吧,哪有偷几台自行车这么费劲的?”

  郝老板说道:“没听他说嘛,都是成色新的变速车,就算是一台800最低,一百台就八万,他们三个地方偷,三个地方卖,就是二十多万。就算是一年弄四次,你算算多少钱。”

  猛子仔细算了算:“还真是大钱。”

  郝老板说:“这样,咱俩先把这小兄弟放下来,既然不是冲着我来的,那就好办了。你去上前面的饺子店,弄碗羊肉水饺来,然后去给小兄弟买点药。对了,把店里放歌儿那台大燕舞拎过来,快去!”

  两人把小林子放下来之后,猛子就出去了,小林子活动活动四肢,一阵呲牙咧嘴。

  其实郝老板的猛子都是老江湖,林子咋回事他们又不知道,不可能下死手,当时痛的快背过气去是真的,但是真正的伤肯定不重。

  林子把身体活动开之后,说道:“叔你别麻烦了,要是没别的事儿,那我就走了。”

  郝老板一把抓住林子:“小兄弟别走啊,我不问青红皂白把你揍了一顿,你饭也没吃,药也没上,直接就走了,这我老郝成啥人了,还咋在社会上混了!”

  他话说得客气,手上的可就用了劲儿了。林子只好就着他的劲儿坐在椅子上。等着猛子回来。

  好在没有多长时间,猛子就回来了。一只手拎着一台双卡录音机,一只手拎着一个大塑料袋。

  等到小林子吃饱喝足,伤处也上了药,又要走。这个时候郝老板又说道:“小兄弟,这样,你把你刚才说的事儿,对着录音机再说一遍。万一你们以后要是找我,我也不至于干瞪眼。”

  林子傻眼了,还说一遍?

  还没等他说话,猛子瓮声瓮气地说:“咋的,说几句话牙痛啊!”

  林子没有办法,只好把他说的事情又说了一遍。眼看磁带都录好了。郝老板说,行了,小兄弟等会,我找个兄弟拿车送你。

  林子已经认命了,他大概看出来了,这人应该是个退隐的老炮子,而且八成是精神有点问题,以为他们租他的房子卖自行车是为了把他卷进去。自己是说也没有用,打也打不过,只好人家说啥是啥,先脱身再说吧。

  郝老板出去打电话找车去了,时间很快,没有一分钟就回来了。

  五分钟之后,郝老板的朋友开车来了,一身警服的王大队带着几个警察冲了进来:“老郝,人呢?”

  郝老板指着已经吓傻了的林子说:“他就是,叫林刚,小名林子,是你们找的吧。赶紧拿走。”

  王大队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人鼻青脸肿不说,脸上还被抹了白色,黑色,绿色好几种药膏,简直没法看。而且现在还张大了嘴巴,瞪着眼睛,一点反应都没有,不会是被打傻了吧?

  郝老板往王大队手里塞了一个磁带:“事儿我说不好,他自己说的,我都录下来了,你回去慢慢听,嗯,挺有意思,这帮人,挺有想法,真挺有想法。”

  王大队一看磁带,是印的花里胡哨的《1995港台十大金曲》。也顺手放自己警服兜里了。

  一直到被两个警察架走,林子一直处在呆滞状态。他是真崩溃了,本来想回来看看风头,结果被一闷棍撂倒,然后被吊起来一顿毒打,然后被灌了一肚子羊肉馅饺子,脸上被抹了好几种颜色的药膏,最后居然被交给警察了!

  他林子15岁开始混迹社会,说起来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今天几个小时的经历,简直让他养了二十年的三观稀碎!

  王副大队揣着磁带,两个警察架着林子走了,留下两个警察给郝老板和猛子做笔录。

  这笔录也就是个过场,你闲着没事跑人家里探头探脑,被人家打一顿,这在九十年代真不是事儿!而且你还有前科,前科还是入室盗窃!简直是活该啊!

  王大队回去之后,找了两个警察去审林子,小声的叮嘱人家注意点这人的精神状态,然后自己回到办公室,找了一台录音机开始听《十大金曲》,听了五分钟就听不下去了,赶紧倒带到最前面,拎着录音机就去找韩东风了。

  十分钟后,两人拎着录音机又去找了朱局。

  一个小时之后,听录音的就成了温局和高局。

  这个时候,林子的笔录也取回来了。基本和录音没有什么出入,只是更加详细,因为录音里都是他自己说的,而笔录有专业的刑警提问,尤其是针对一些重要的环节和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的提问。

  温局放下手里的笔录:“有旁证吗?”

  王大队说:“有,柳鹏程现在在油田公安局,他们把林子说的那个主犯,就是外号叫老板那个,给抓了,但是据说嘴挺硬,还没有突破,而且他们把那边的销赃窝点给端了,缴获了七十多台赃车,应该是钢城的。”

  高局说道:“必须同时收网,而且必须要快,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这帮人的警惕性非常高,而且还有一些预警措施,没准这些措施里面就有我们没有想到的,还有这个林刚不知道的。夜长梦多,温局,你看。”

  温局自己伸手从手包里拿出手机:“我往上报,耽搁不得。”

  他一边说一边拨号。接通之后马上说:“刘厅长,我是瑞城温海军,我有个紧急情况向您汇报下。”

  北方省厅只有一位厅长姓刘,就是一把手。

  温局一边打着电话,一边走进了会议室的休息室,还顺手把门关上了。

  大概过了十多分钟,温局回来了:“你们北滨这边,立即收网。钢城由省厅协调,对了,这是谁的案子,是咱们的还是油田公安局的?”

  原来他们一直在了解案情,到现在,他和高局连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还没有了解,还以为柳鹏程跑到油田是去协调办案的事情的。

  韩东风说道:“报告温局,是我们北滨市局滨海北路派出所的,最早是他们接到的报案,辖区的林家村丢了三台自行车。”

  高局说道:“滨海北路派出所,是不是柳鹏程他们派出所?”

  韩东风点点头:“对,就是他的案子,他接到报案之后,按照他们自己弄的那个联防联控系统,很快就发现他们辖区不是丢了三台车,是二十多台车,然后一步步的,案子就办成这样了。”

  高局说道:“也就是他了,死头驴弄出大案,这丢三台自行车,又弄出大案!”

  温局说道:“他的事情等他回来再说,现在先去把人家油田职工的丢的车找到,然后把所有的手续,文书做踏实了,这是大案,我们的大案,疏忽不得。”

第236章 张璐山开口

  柳鹏程接了个电话,赶紧找崔大队要了传真号码,又给王大队打了过去,不一会儿,林子的审讯笔录就传了过来。

  崔大队一边看笔录,一边感叹道:“还是年轻的好审,问啥说啥啊,哪像咱俩弄回来这老油条,油盐不进啊!”

  柳鹏程心里暗笑,和年轻不年轻没啥关系,要是张璐山被老郝那个疯子折腾一通,估计也问啥说啥。他想是想,但是啥也没说。

  俩人又一次走进了审讯室,人家张璐山正在审讯椅上悠哉悠哉闭目养神,张璐山是琢磨好了,自己就是什么都不说,肯定没事,警察说到底是什么扎实的证据都没有,说他的车是赃物,谁的赃物?谁偷的?谁丢的?

  自己办了执照,办了税务登记证,就是合法的商人,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证明了车是赃物,那自己也是上当了啊,还有收据为证呢?这都是他们早就想到的套路了!

  所以他是一点都不紧张,就等着传唤的时间到了,自己拍拍屁股带着媳妇回家!

  就在这个时候,柳鹏程和崔大队走了进来。柳鹏程说道:“张璐山,我们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错过了这次机会,你爱说不说,反正也不影响我们给你定罪,至于你还有没有从宽的机会,别人会不会把事情推到你身上,那我们就不管了!”

  张璐山听到这话根本一点反应都没有,不就是诈吗?警察的老套路了,真是的,一点新意都没有。没想到,柳鹏程又说了一句话。

  柳鹏程说:“我和你说六个字,如果你听到了这六个字,还不说,我转身就走。”

  张璐山还是不说话,就当没听见,心说你赶紧走,你走了我还能清净点。

  柳鹏程笑着说:“老周头,虾皮厂。”

  说完拽着崔大队就要出去。

  这时候张璐山满脸的惊恐,叫道:“等等,你们怎么知道的,你们抓住谁了?”

  崔大队厉声说:“瞎问什么,我们审你,还是你审我们!你到底有没有什么要说的,没有我们走了!”

  就在两人就要走出审讯室的时候,张璐山突然说道:“我坦白,我坦白!”

  为什么柳鹏程这次只说了六个字就撬开了张璐山的嘴呢?这就是因为,柳鹏程已经分析出了张璐山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就是极度的自私。

  他开始的时候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招,可不是因为他要掩护同伙,而是因为,他认为柳鹏程他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这个案子是怎么回事,他招了就相当于挖坑把自己给埋了。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是非观念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几次进高墙,毫不悔改,这种人你和他讲大义,甚至和他讲政策,一点用都没有,不是他不相信,他肯定相信。他进去了几次的人了,能不知道坦白从宽不是空话吗?

  而是他觉得只要他不说,他就不是从宽的问题,是根本没事。

  这次柳鹏程说的六个字,前三个字,老周头,正是这个团伙的另一个头目,同时也是这个团伙唯一一个偷过自行车的人。后三个字,虾皮厂,是北滨海边的一个废弃的虾皮厂,这地方占地很大,而且四周还有高墙,正是他们租用的一旦有风吹草动转移赃物的地方,他们的车和三个负责盗车的同伙实际上也藏匿在虾皮厂。

  这六个字一说出来,张璐山就知道柳鹏程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他们的事情,这个时候他可就不能再闭口不言了,不仅要交代,而且还要好好交代,这样一来是可以争取一个好的态度,量刑的时候能够尽量轻判。更关键的是,要尽量把罪责推到同伙身上,这点在柳鹏程进来的时候也点他了。

  所以,等柳鹏程和崔大队坐下之后,张璐山就开始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起来。

  其实,他,老周头还有林子他们三个都是一个号子的。这仨人都不是什么好人,等到混熟之后,尤其是等到他们都快被释放的时候,他们开始探讨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出去以后能干点什么。

  这三个人他是销赃的,老周头是偷自行车的,林子是入室盗窃的,说起来都不是什么重刑犯,都有进入社会之后重新做人的机会,尤其是在九十年代这种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可是说只要你肯干,胆大,见过世面,机会不是没有的,可是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想起来想正经干点啥的。

  可是这三个人年龄不一样,地方不一样,“业务”也不一样。不管干点啥都说不到一起去,有一天,林子说了一句,要是有啥好买卖老百姓不告,公安局不管就好了!

  老周头闷声闷气地说:“有,弄自行车。”

  这俩人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老周头是话赶话说到这里了,可是后来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人们丢了一台自行车,还真没几个报案的!而且就算是报案了,派出所也就是做个笔录,最多派两个警察过去看看,问问邻居什么的,这就完事了。你说刑警?哪有空管你自行车的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