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23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韩东风说的是:“小柳,你说的那台大崔克的失主找到了,是油田的。而且他们得知了我们这边的情况之后,也进行了排查,单单兴隆区,就丢了124台变速车。你最好尽快去一趟。”

  北方省一共有14个市,却有15个市级公安局,第十五个就是油田公安局,他们和矿务局的公安处可不是一回事,公安处虽然也在履行大部分公安局的职能,但是说破天也是属于经警,在两年后的大调整中就会消失,而油田公安局是省厅直辖的实实在在的公安局!下面是有分局和派出所的!他们辖区遍布十个市!只要是地下有油的,地上有油田下属单位的地方,都是人家的辖区!

  按说韩大队和王大队给周边各个公安局打电话问情况也好几天了,怎么到今天才有反馈?韩大队说了这个失主的情况,柳鹏程才恍然大悟,他就说嘛,这种自行车就是谁买一台都会有不小的动静,怎么丢了一台反而一点动静没有呢?

  这台车是从大连提回来的,是油田辖区一家私营油品销售公司的老板,为了奖励他考上了油田实验高中的儿子买的,谁知道孩子骑了不到半年,没了!

  那个年代,油品销售公司的油到底是哪儿来的,那就仁者见仁了。反正这位老板年轻的时候就是辽河市有名的“炮子”,后来在大墙里“进修”了四年出来,宣布弃恶从善,开起了油品销售公司。据说在几家小炼油厂也有股份。像他这种半黑不白的,丢台自行车要是能想起来报警就是怪事了!

  柳鹏程知道了油田的情况之后,急忙和大师兄还有赵大队,这几天一直在一起办案的刑警兄弟们告别,本来想请吃顿饭也没有时间了,只好买了几条香烟给大家留下,然后和小刘直接开车前往油田公安局。

  其实这次去油田公安局,柳鹏程的心里是有些没底的,人家虽然说也是省厅的直辖的市级公安机关,可是由于他们的特殊性,到底和城市公安局还是不一样的,柳鹏程在里面并没有任何人脉关系不说,而且他也没有开给油田公安局的协查手续啊!尽管韩大队在电话里说都安排好了,那边肯定配合,可是这配合和配合还不一样呢!

  结果柳鹏程想多了,刚到油田公安局大院的正门,人家就有警官在传达室等他呢!一问是专门负责和他对接这个案子的刑警三大队的警官,行李。柳鹏程和小刘停好了车,到刑警刑警三大队的办公区,人家那叫一个热情,香烟,包括中国烟和外国烟,茶,矿泉水,饮料,水果在会议室摆了一桌子,弄得柳鹏程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油田公安局的刑警们都这么好客吗?

  等到三大队的崔大队赶到会议室,柳鹏程总算是弄明白了到底是咋回事了。这位大队长离老远就伸出了手:“哎呀柳老师啊,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第232章 搜店,抓人!

  既然是自己的“学生”,那就好办了。柳鹏程一边和崔大队寒暄着,一边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回去就找老许头问问还有没有自己能讲课的培训班。

  一阵寒暄之后,柳鹏程也没有拿乔,也没有摆“专家”的架子。而是把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最新进展都说了出来。他说的是很正常,可是油田公安局的刑警们听着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和沈城公安局的刑警还不是一回事,因为沈城说起来不是案发地,也不是销赃地,只是被偷了几个车牌,买通了一个下岗工人,属于被“卷进来”,沈城公安局也有点“帮场子”的意思。

  可是油田公安局不一样啊,他们接到了电话之后,稍微一打听,就知道合着人家北滨市局发现的赃车就是他们油田的啊,当时大老板为了奖励自己孩子,给孩子买了一辆比摩托还贵的自行车的新闻,正经传过一阵子呢,原来就是这台车!而且他们给北滨市局回电话的时候,也问了这个案子,回头就学北滨市局,搞了一个自行车失窃的排查,不查倒是好,一查,好家伙,一百多台!所以他们的心态和沈城公安局“帮场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就是他们的案子!

  说起侦破思路,柳鹏程是这么想的,因为现在已经有了北滨这么一个“标本”,所以他大胆猜测,是不是油田或者辽河市的二手车市也有那么一家二手车行。这个二手车行应该距离二手车市不远,但是又不在明面上,里面销售的都是成色不错的变速车,车锁被拆卸过,钥匙全部是后配的!而且一部分车上还应该有沈城或者其他城市的车牌。

  崔大队一边听着柳鹏程说,一边频频点头,等柳鹏程说完,崔大队说道:“其实咱动手算是晚的,丢车的谢老板找车有一段时间了,人家说了他丢的不是车,是面子。我觉得和他聊聊应该能有收获。”

  你问谢老板能不能和警察聊?开玩笑,他丢辆自行车不报案是一回事,人家警察要找你聊聊天,了解一些情况,还是和你一点关系没有,甚至可以说是你“仇人”的情况,你能拒绝?这得喝多少假酒啊!

  和谢老板见面是在一间茶楼,尽管都是属于“弃恶从善”,但是他和北滨的郝老板完全是两个极端,板寸头,大金链子,港式花衬衫,一脸的横肉,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弟,就差把“坏人”俩字纹在脑门上了。

  不过他对崔大队和柳鹏程还是挺客气的,一边张罗着要了个最好的包房,又点了个琴师,点了个茶师,泡的是他存在这里的茶。柳鹏程一眼就看出来是品相非常不错的普洱。

  大家坐下之后,先是客气寒暄了几句,然后这位就让琴师和茶师都撤了。由他带来的一个小弟继续给大家泡茶,柳鹏程发现手法居然还不错!

  等到清场之后,这位嘿嘿一笑:“我呢,就是个做买卖的,孩子车丢了,挺伤心,我这当爹的也不能光看着啊,虽然又定了一台,一时半会也到不了,就寻思着找找吧,万一要是找到了呢?结果还真没找着,听崔大队打电话说车在北滨呢,这我哪儿找去啊!”

  崔大队笑着说:“谢老板应该也有点收获吧!”

  谢老板笑着说:“啥收获不收获的,不过有个情况,对你们可能有点用,既然我家孩子的车,被人家弄到北滨去卖了,那也应该有别的地方车弄到咱辽河市卖了吧!我公司的保安在薛家镇那个二手自行车市附近,发现了一家新开不长时间的车行,里面都是不错的二手自行车,我自己还去看了看,我寻思着万一能找到我家孩子的车呢,就算是找不到,万一有别的大崔克呢!结果还真没有,里面的车有不少都是有自行车牌的,沈城的车牌。”

  然后柳鹏程就听到了一个很“耳熟”的故事:车行老板的二婚老婆有个在沈城开大车行的舅舅……

  至于谢老板说的他们公司的保安,咳咳,就那么回事呗。

  听到这里,柳鹏程和崔大队对视了一眼,都感到今天真没有白来。

  两人告别了谢老板,谢绝了谢老板“换地方一起坐坐”的邀请,赶回了三大队,柳鹏程觉得自己已经距离真相迈了大大的一步。

  刑警三大队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因为明天有正经事,大家就在食堂对付吃了一口,当然这个对付也是相对的,油田公安局的伙食可是相当的不错!

  崔大队把柳鹏程和小刘送到油田公安局宾馆之后,没有多呆就告辞回去了。柳鹏程在例行打了几个电话,汇报进展的汇报进展,报平安的报平安,然后也洗洗睡了,对于这个案子,柳鹏程是完全激发起了个人的“兴趣”,他就是十分好奇,到底是何方神圣,把偷自行车这事儿经营得惊天地泣鬼神!

  第二天上午,一对小情侣在“牵驴”的老板的热情邀请下,走进了辽河市薛家镇二手车市附近的新开时间不长的二手自行车行,不长时间,就推了一台成色非常不错的“捷安特”出来,等到他们完全走出了车行老板的视线,立即拐进了附近的一条小胡同,把车抬上了一辆金杯面包车。

  早就等在车里的技检人员,立即对自行车开始检验。男侦查员说道:“崔大队,这台车是有沈城车牌的,不过他们以免费擦车的名义给我卸下去了,理由是这车牌就别要了,一看就是二手车,多没面子啊!我们怕暴露,就没和他们争辩。”

  柳鹏程问道:“里面有多少车?”

  女侦查员说道:“六七十辆吧,但是柳所长提到的那几辆重点车,一台我都没发现。咱局排查出来的失窃车辆,我也没有看到非常保准的。”

  崔大队点点头:“那就是说,除了咱这里和北滨,还有第三个点?”

  这个时候,技检人员已经完成了对自行车的初步检验,为首的警官说:“车锁被打开过,钥匙都是后配的,原装的一把都没有,而且从新旧程度上看,应该是一起配的,还非常新。和柳所长说的情况都对上了。”

  崔大队笑了笑,拿起放在驾驶台上的对讲机:“各个小组注意,搜店,抓人!”

第233章 老油条

  柳鹏程和崔大队的计划非常简单,先派人进去摸摸情况,然后弄一台自行车出来,一旦技检认定具备这起案件的赃车特征,立即动用优势警力直接冲进去抓人。

  几台警车从不同的地方冲了过来,本来这家车行的店主还坐在门前的椅子上悠哉悠哉抽烟,看着这个架势张大了嘴,嘴里的烟都掉地下了。也就几分钟,现场的店主夫妇,两个小工,全部被警察控制。柳鹏程和崔大队这才下了面包车,走进了车行。

  警察还在车行各个房间,仓库搜查,店主这个时候也醒过神儿来了,喊冤叫屈很熟练:“警察同志,警察同志,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我这是合法的生意啊,我有执照啊!”

  崔大队看了看他:“合法生意?你这车都是哪儿进来的啊?”

  一提到这个事儿,店主来了精神:“沈城,警察同志,我这车都是沈城进的。实不相瞒,我是二婚,我老婆的二舅……”

  柳鹏程说道:“这个故事就别讲了,你是几婚,什么时候结的婚去民政局一查就知道。说点别的,车哪来的。”

  店主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真是从沈城进来的,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是怀疑我这车不干净,这点您放心啊,我车行的车都是原锁原配带钥匙的,你看这还有沈城的车牌呢,对了对了,我还有进货收据呢!”

  店主在车行的收银台抽屉里翻出了几张办公用品店里随处都能买到的收据,你别说,弄得还真挺像那么回事,上面写着进货日期,货款总额,自行车数量,下面还像模像样的盖着“沈城神行车行”的财务专用章。也不知道人家神行车行的老板看到这张收据会不会气死。

  这个时候,车行门外传来了一阵大车的轰鸣声,两辆车门上写着“油田运输处一大队”的东风卡车停在了门口,几个装卸工从车上跳下来,在警察的指挥下,开始把那些自行车往卡车上搬。

  车行老板一看开始往车上搬他的自行车了,也有点急了:“别搬走,别搬走啊,这都是我花钱进来的,我有收据啊!”

  这个时候过来两个警察,直接把他也架走了。

  油田公安局,审讯室。

  老板开始坐立不安,走到门前,敲门,喊叫,却没有人搭理他。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柳鹏程和崔大队,还有另一名刑警走进了审讯室,还给他带了一杯水。

  老板一口把一杯水都喝光了,焦急地说道:“警察同志,这一定是有什么误会啊,我这车可都是……”

  崔大队大声说道:“张璐山!”

  老板条件反射一样站了起来:“到!”

  然后好像是反应过来了,讪讪地坐下了。

  崔大队厉声说道:“我让你坐下了吗?”

  张璐山急忙又站了起来:“政府,不是,警察同志,真有误会,我是进去过,可是我已经改造好了啊!”

  崔大队说道:“改造好了,改造好了能和我们一句实话没有?想好了再说,这些车子到底是哪里来的!”

  张璐山着急说道:“政府,我真没撒谎,是我花钱进的,这可是规规矩矩的生意,实不相瞒,其实也有鬼鬼祟祟上门问我收不收车的,有的还是我以前的熟人,我看他们都不地道,我可一辆都没敢收啊!

  我知道了,是不是前面那几家车行把我给点了啊!他们想白菜价把我的车都收了,还要我进货渠道,我没给他们几家,还放狠话让我等着,你们可不能信他们啊!”

  崔大队和柳鹏程对视了一眼,崔大队放缓了语气:“你先坐下吧。”

  张璐山松了一口气,已经是满脸汗水:“嗳,嗳,谢谢政府。”

  柳鹏程站起来走过去,把自己面前的矿泉水打开把他面前的杯子倒满,又把自己的长建点着一根给他:“说是好人,就说点好话,问你什么就好好说,别又讲什么二婚媳妇的舅舅什么的故事,谁好人总给警察讲故事啊!对不对?”

  张璐山尴尬地笑笑,说道:“是,是,说实话,肯定说实话。”

  崔大队说道:“说实话就好办,你只要老老实实的说实话,是你的事儿就是你的事儿,不是你的事儿我们警察也不可能冤枉你,你要是胡说八道,那可就都是你的事儿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张璐山点点头:“对,对,我明白。”

  崔大队说:“那你说说吧,这个车行到底是谁的?”

  张璐山一愣,然后才说道:“我的啊,我为了开这个车行,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现在饥荒还没还完呢!”

  柳鹏程和崔大队没想到是这个回答,他们一直认为终端销售一定是这个盗车团伙的一部分。但是看张璐山也不像是撒谎的模样,柳鹏程又问道:“说说给你供货的人,就是你故事里那个二婚媳妇的舅舅。”

  听柳鹏程又提到这事儿,张璐山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说道:“人家那么大的老板,咱咋认识,我是认识他们的一个业务经理,姓林,原来在大墙里面的时候,我们都叫他小林子。就是他先找的我的,说是有这么一条路子。”

  崔大队说说:“你仔细说说这个小林子的情况。”

  张璐山说道:“其实说起来我和他并不熟悉,就知道他是北滨人,姓林,叫啥我也不知道,其实我们不是一个号子的,他是我隔壁的号子的,听说是因为盗窃进来的,我也没多打听。

  但是我进去过两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已经是第三次进去了,都是因为销赃,所以在里面就有了个老板的外号。”

  柳鹏程问道:“是他先找的你是不是?”

  张璐山说道:“对对,就是他先找的我,那时候我出来半年多了,没事干,就帮我妻侄弄他那个海干货摊子。其实说帮着人家弄也就是说这好听,就是给人家打杂,赚个吃喝。就这个时候小林子找到我,那一身穿的气派,花钱也大气。

  他说他现在在沈城一家大二手车行上班,问我有没有兴趣给他们做销售商。我刚开始根本没多想,其实也不用我多想,我根本就没有本钱啊!可是他说他能给我赊货,但是需要我有固定的营业地址和营业执照,他回去就能给他们老板申请。”

  崔大队问道:“你就没想他那车的来路不正?”

  张璐山说道:“我咋没想啊,我都因为销赃进去三回了,我可不想再因为这事儿进去,然后我就直接问了,小林子让我放心,在他们那进货都有正规的收据,而且车都是原车原锁的好车,都是变速车,不少还有车牌呢,让我放心卖。

  货保证没有问题。我就张罗点钱,开了这家车行,小林子也算是说话算话,我前脚办好了执照,给他打电话,他后脚就过来了,还拿着一台照相机,说是得给他们老板看看环境啥的,好给我办赊货。

  他走了没几天,我车行房子刚收拾利索,他就带着一台BJ货车给我送来了40辆车,说是这是老板特批赊给我的,下次进货的时候得把这批货款还清,就是这么个过程。”

  崔大队喝了一口水,说道:“故事讲的不错,可惜还不是实话。”

  张璐山这下看起来真急了:“政府,我这说的就是实话啊,一句假话都没有啊!”

  崔大队问道:“那我问问你,他们人生地不熟的,是怎么知道油田的变速车都在哪的?”

第234章 阴差阳错

  张璐山一脸迷茫:“什么变速车?谁找变速车?”

  柳鹏程心里“咯噔”一下,像他这种几进宫的老油条要是打定主意什么都不说,只是和你画弧,那段时间突破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又问了几句之后,感觉他一时半会不想再说什么有用的信息,柳鹏程和崔大队走出了审讯室,留下两个刑警继续和他耗着。

  他们也问了张璐山的老婆,还有两个小工的审讯进展,张璐山的老婆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和张璐山也是家里安排成亲的,从贫困的山区嫁到北方省最富裕的城市,对她来讲已经是上辈子积了大德,张璐山进去三回,她就等了张璐山三回。

  说起这门亲事,还是张璐山的父母在世的时候安排的,当时张璐山就不学好,老头老太太别的不担心,就是担心自己的小儿子连个家都成不了。可是张璐山一没有正式工作,家里也没有生意,自己又不求上进,谁好人家的闺女能嫁给他啊,于是张璐山的父母就求自己的远房亲戚帮忙,从贫困的山区“娶”回了这么个儿媳妇。

  张璐山这人混蛋是混蛋,但是对媳妇还是不错的,有钱的时候,还带着媳妇去过省城,大连和哈尔滨游玩,媳妇也对他死心塌地。不过他的事情也不让他媳妇多掺和,按照他的话说,男人的事情女人少掺和,按照柳鹏程的想法,这应该也是一种保护。就是不掺和,他媳妇还是知道一些事情,并且被警察们审了出来。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小林子的事情。据张璐山的媳妇交代,张璐山一年前回来不长时间,小林子就找上了门,具体他叫什么名字她也不知道,张璐山就叫他小林子,她也跟着叫小林子,而小林子一直叫她嫂子,对他们夫妻非常客气。

  而且小林子非常年轻,应该是北滨人,因为小林子在他家呆了好几天,张璐山夫妻俩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小林子也多次邀请他们俩有空的时候一定去北滨玩!

  柳鹏程这才知道为什么张璐山这个老油条供出一个“小林子”来,应该就是因为小林子在他家呆过几天,他老婆认识!而他知道他老婆根本就守不住这事儿!

  既然知道了小林子,那就不能再浪费一秒钟时间了,崔大队马上联系了张璐山服刑的辽河劳动农场,请他们尽快查查谁是“小林子”。

  就在这个时候,技术部门关于那批自行车的检验结果出来了。来送报告的警官脸色非常不好看:这批自行车和油田丢失的自行车,还有北滨市丢失的自行车,基本上都对不上,有能对上的也都是一些“街车”没有什么价值。一些有特点的被当做“参照物”或者是“坐标”的失窃车辆,这批缴获的自行车里是一辆都没有!

  这说明:除了北滨和油田,还有第三个点!

  崔大队急眼了,站起来就要往外走:“xxx的,嘴上装锁头了是吧,老子看看到底多硬!”

  崔大队的心情柳鹏程是非常理解的,别说是他了,就是柳鹏程也恨不得马上去审讯室给那个一句实话都不说的混蛋“上手段”可是还真不行啊!要说办案子,柳鹏程还真可能没有崔大队经验丰富,可要是说“见世面”,崔大队可就比不上柳鹏程了。

  柳鹏程一把就把崔大队拽住了:“你别激动,你想想,就现在的案情,得多少辆高档自行车了,关系到多少个家庭,这个案子一旦破了,肯定是大案,不是案值的事情,是影响力的事情,弄不好这案子在部里都能排得上,你现在和他们弄这套,真犯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