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16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小娇娇的所有案卷,他们可以说已经烂熟于心。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案子,翻过来了!

  审判长和审判员退庭之后,省高法一位副院长就在休息室等着他们,见到他们就大声说道:“你们刚刚作出了足以写入国家法制史的判决!”

  瑞城中级人民法院一号审判厅。

  柳鹏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动,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沈娟轻轻说:“小鹏,我们也走吧。”

  柳鹏程这才站了起来,不过他没有着急走,而是站得笔直,向国徽高悬,已经空无一人的审判席敬礼!

  “法律庄严而神圣”这几个字在他心中从未如此清晰。

  沈娟请了假,和柳鹏程来到了小娇娇的墓地。小娇娇的墓地依旧摆满了鲜花,玩具和各种零食。这些只会在墓地上摆一天,然后民政部门会定期收走,送给儿童福利院,不然就太浪费了,这是林家村人的决定,相信也是小娇娇的决定。

  柳鹏程把《吴娇娇法案》包含的所有法律文件和法院的终审判决在她坟前的一个搪瓷盆里烧掉。柳鹏程小声说:“小娇娇,你知道吗,你的坏妈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她的后半生都将为她的自私,愚昧和懦弱赎罪。而你会帮助许许多多像你一样的小朋友远离像你一样的命运,你真是个小天使。”

  柳鹏程一语成谶。几年之后,林家村被列入北滨市城区改造重点项目,已经老得不能走路的老太太坐在轮椅上说道,给小娇娇建个塑像吧。

  村民们你家三百,我家五百地凑了些钱。给了小区承建方林家村建筑公司,林队长自己又拿了一万,去找小区的开发商祁家集团房地产公司,说了村民的愿望。这件事报到祁旗那里的时候,祁旗说:“人家业主给咱提个建议,还是非常好的建议,你要人家钱干啥?钱退回去!事儿咱干了!”林家村的村民终究没有收回自己的钱,只是拜托开发商把小娇娇弄得可爱点,漂亮点。

  于是祁家集团办公室主任开车来到沈城,找到了著名建筑雕塑大师,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于教授,人家一听是房地产项目,转身就走,根本不和她谈。

  这位林家村走出去的第一位研究生,名校mba像是牛皮糖一样黏住了于教授,给于教授讲小娇娇的故事,给于教授看已经发黄的报纸,杂志上关于小娇娇的报道,给于教授讲自己在小娇娇的墓前背单词,效率奇高。一边讲一边哭,把她精致的妆容都哭花了。终于于教授松了口,说道:“我知道这个孩子,这个项目我接了。”

  当林家村的村民们搬入花园小区的时候,小区门口广场上一尊巨大的塑像也拉下了红绸,露出了真容。

  小娇娇穿着好看的小裙子,扬着大大的笑脸,光着脚走在一片草地上。左手领着一只可爱的小熊,那是跟随她一起下葬的熊熊,她最好的朋友。右手拿着一个如同玩具一般的小盾牌。盾牌由一份一份文件组成,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是《吴娇娇法案》。几年来,《吴娇娇法案》正如盾牌一样,保护了很多未成年人免受非法侵害。

  这个雕塑的名字叫做《行走于人间的天使》,尽管小娇娇的背后没有象征天使的双翼。

  雕塑不仅仅赢的了林家村村民,北滨市民的一片叫好声,更是在国内外的雕塑比赛中获奖无数。一个权威的国际雕塑大赛的颁奖词写到:《行走于人间的天使》凝固了人类心灵最美好的品质:善良,坚强,乐观,无畏。

第215章 柳爸西南行之在路上

  柳鹏程申请休假两天。

  自从小娇娇出事之后,他就没有休息,他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之所以是两天,是因为两天之后,他们所里的工程就要交工了,他必须在所里参加验收。

  林所长都没有犹豫就批了假。实际上,柳鹏程这段时间也没有完全把精力放在刘小梅的案子上,毕竟案子已经在检察院的手里了,他能参与的不多。这段时间其实柳鹏程一直在对所里的干警和联防员进行培训,他让韩总先装修出来的多媒体会议室终于排上了用场。

  新的功能区布局,也导致他们的工作流程必须变化,柳鹏程就带着干警们学习,讨论,演练。柳鹏程那段时间心情非常不好,干警们的心情也没好哪去,低气压的环境下反而使得学习和演练的效率非常高。

  这天和广告装潢公司的负责人确定了最后一批订制的展板样式之后,柳鹏程背上了电脑包,锁好自己的办公室门回家了。

  正是下午的时候,北瑞干道上的车并不多,柳鹏程开着213走在一面是大海,一边是乡村的道路上,突然觉得听听音乐是个好主意,不过他还没有磁带。于是就打开了收音机,果然收音机里传出了歌曲;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大江南北,什么都不怕。天大地大,留下什么话,好名照青史,人走天涯……

  柳鹏程不禁跟着哼唱起来,心想自己应该买几盘磁带放在车里。很快就到了家,柳鹏程打算看看家里有什么吃的,自己再去买点菜,把饭做了。他打开门没想到家里有人,居然是柳爸在家里。

  其实柳爸中间已经回来过一次了,不过那个时候正好是柳鹏程他们派出所被众多记者“围攻”的时候,柳鹏程就没敢回家,没想到老爸在家里呆了两天,先是去了首都,然后在首都直接又去了西南。虽然自己和老爸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但是手里都有手机,所以时常通通电话。对于对方在忙什么,他俩都是知道的。

  柳爸问:“你怎么跑回来了?”

  柳鹏程笑着说:“挺长时间没回家,就和所长说了一声,在家呆两天。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西南那边的事情定下来了?”

  柳爸笑着说:“基本定下来了,我这次和王局长一起去首都,直接见了部长,部长又带着王局长我们俩和相关报告,化验结果去见了首长。在首都等了几天,就等来了结果。”

  事情先从柳爸第一次去西南说起。

  柳爸他们先去西南机械博览会转了一圈,他们又不是正经参会的,连个展位都没有,本来想来转转就算了,没想到还遇到了熟人,原来齐州矿务局总机厂的老温。国内拥有大型机械厂的矿务局并不多,其实互相也有交往的,老温是技术出身的干部,只是后来听说在“下海”大潮中辞职了。

  老温现在居然在本田!不过可不是本田汽车,是本田工机。说起来本田的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在全世界比本田汽车还要高,几人聊了一会儿老温就热情地请柳爸他们一行去本田工机的展台看看,还介绍了他的上司,河本太郎。河本八十年代就到中国了,是本田中国公司的元老,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几人聊了一会儿之后,河本听说柳爸他们在生产汽车零件,请他们务必稍等一下,然后就拿着自己的手机出去了。

  一会儿的时间河本就回来了,还带来了另一个中年人,这个中年人叫川藤本太,也是本田的,不过他是本田汽车本部的。他和河本是大学同学,河本当作翻译给双方介绍了一下之后,川藤就问起了柳爸他们生产汽车零件的种类,还有技术标准。这个柳爸当然是烂熟于心,很细致地介绍了他们厂的情况,还把拿来充门面的彩印厂子简介送给了川藤一份。

  当听说他们是大众汽车的零件供应商之后,川藤的眼睛都亮了。和柳爸说他会尽快向上级汇报总机厂的情况,尽快去拜访柳爸一次,就麻烦柳君了!

  柳爸一头雾水,本田他当然知道,全球供应链玩儿的这叫一个六六六。他们怎么突然对总机厂感兴趣了。如果柳鹏程在,他就会告诉柳爸,当然是为了一年半之后就会投产的广汽本田!

  可是柳鹏程不在,这件事就只能是川藤自己告诉柳爸,他们在中国寻找零件供应商。为即将投产的汽车厂做准备!

  中午老温做东,请大家在附近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吃了一顿,川藤是大吐苦水,原来,九十年代的中国汽车工业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仅有的几个汽车厂还处在“大而全”的阶段,而没有培养出上下游产业链。

  更要命的是技术落后,缺少“工匠精神”,产品精度太差,质量管理还是国企那一套。所以大众摒弃了以生产大型卡车零件为主的一汽分厂,宁可自己手把手教一个矿山机械厂生产轿车零件。

  就连大众都开始自己“深耕”了,初来乍到的本田能找到合格的供应商才怪!

  柳爸也在酒桌上正式邀请川藤和河本,在方便的时间访问瑞城瑞矿机械生产公司(总机厂的对外马甲)。两人也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因为这个小插曲,几人在西南省城耽搁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就坐着出租车来到了没有几个商家的二手车市场,买了一辆车况还不错的212吉普,跟老板问问路,再对照着新买的新版交通图,一路向花田县开去。

  这一路是真难走,风景也是真好。他们带的两卷胶卷愣是不够用,让四个大男人照了这么多相片,可见风景如何。

  柳爸这次带了三个人来,实际上已经是精简之后的结果了。

  办公室主任老刘,这次出来几千公里,人生地不熟,带着办事能力极强的办公室主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他还拿着这次出来的所有经费。

  司机小胡。他不是总机厂的,而是运输处的重型卡车司机,曾经就在西南地区服役,开着大解放在路况极差的大山中穿梭。身上还有因为避免重大事故而获得的三等功。不仅熟悉西南这边的路况,而且能听说这边的方言。

  夏工,这位也不是总机厂的,而是局机关技术处的副高工程师。考虑到他们去的地方,是局领导综合考虑了技术水平和身体条件确定的人选。

  至于买车,也是出发前和领导们研究的结果,花田县不通火车,甚至没有和省城直达的汽车,最好就是自己开车去。

  而且到了县城之后,去考察什么的,也得自己有辆车,不然他们研究个工作,说个事儿都不方便,于是就决定在省城买一辆二手212一路开过去。

  如果事情成了,车就留在花田县,如果没成,就地卖掉也赔不了几个钱。这点钱矿务局还是拿得出的。

  幸亏她们自己有了车,230公里的路程,他们开了一天才开了一半,在另一个小县城的招待所休息,说实话,这个县城还没有大青山镇繁荣,而且四面全是高山。

  吃完晚饭,几人想出去溜达溜达,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土特产买一些。结果才晚上七点多,大街上就一个人都没有了。除了招待所和招待所自己开的一间小卖部之外,就没看到其他的商铺还在营业。几人也只好老老实实回房间睡觉。

  这地方没有什么可停留的,几人第二天大清早吃了早餐就继续上路,柳爸终于在第二天黄昏,见到了久违的二舅,二舅妈和丽丽。

第216章 柳爸西南行之露天高卡矿

  看到二舅一家三口,柳爸的眼泪差点没掉下来,这才过来多长时间啊,一家三口全都又黑又瘦。

  晚上的时候,二舅在政府招待所请柳爸他们吃饭,这才知道人家一家三口又黑又瘦和这里的条件有关系,但是关系真不太大,二舅是因为总下乡,舅妈是因为水土不服,大病了一场,已经痊愈了。丽丽是因为北方省和这里教材不一样,虽然教学内容差别不大,但还是有些差别,人家孩子努力读书累的。

  丽丽吃完饭就回学校了,说是还能赶上晚自习,边山一高中的中等学生,到了这个小县城就成了学霸,在教材不一样的情况下,第一次参加高三摸底考试就考了个全校文科第三!所以人家现在学习热情那叫一个高涨!

  第二天,二舅以带着姐夫游玩的名义带着柳爸一行人来到了发现煤炭的乡,他们几个废了好大的劲儿才上了那座山,就这老刘根本没上去,在下面看着车和东西。

  怪不得本地人只有下雨天才去山下面捡煤呢,这山实在太难上了。柳爸那也是主力部队的营长出身,小胡本来就在这边当兵,转业没几年,而夏工也是业余运动健将,要不技术处这么多人,怎么偏偏让他跟着柳爸来西南了!别说他们几个,就是当地的向导上这座山都费劲,很多地方他们都得抓着驴尾巴上去。

  等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放眼一看,脚下到目力可及的地方,黑乎乎的,全是煤!

  夏工都要疯了!捡起一块煤仔细地看,甚至掰了一块放在嘴里咀嚼。然后吐了出来说道:“露天高卡矿,老柳,这是露天高卡矿啊!全是高卡煤,我的天啊!”

  他抢过小胡带着的小铁锹玩命一样向下挖。挖出来的,全是煤,大概挖了十分钟,他也挖不动了,把铁锹扔在一边。自己坐在地上,对柳爸说道:“这座山可能就是煤山,老柳,咱们下去!我要证实一下我的猜测!”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等到拿了几块煤回到山下,柳爸和二舅下山后都要累瘫了,一人干了一瓶娃哈哈纯净水还没缓过来。就见老夏把他们总机厂为了这次出行加班做出来的组合式洛阳铲给组装好,大步向着大山走去,小胡也跟在他身后。

  洛阳铲大家肯定不陌生,实际上,除了考古找古墓之外,洛阳铲还非常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石油勘探,打井等领域。

  等到柳爸缓过来想去找老夏和小胡的时候,这俩人回来了,老夏看起来更加兴奋:老柳,我们在三个地方取了样,你看看。

  土层大概有三四米厚,下面全是煤!

  然后两天的时间,他们也没干别的,就是绕着这座大山用洛阳铲打洞,最后得出一个初步结论,这整座大山就是一座煤山!要不是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和高卡煤不易点燃的特性,早就应该自燃了!这么完完整整给他们留到现在,简直是个奇迹!

  这还不算,山脚下的土地下面,也是煤!

  夏工猜测,应该是某次剧烈的地壳运动,把下面的煤拱了起来,成了一座大山。又由于上面的海拔太高,加上当地的多雨天气,留不下偶尔被风吹上去的土壤,就形成了这座“秃头”的煤山。

  下午回去的时候,二舅上了柳爸的车,把下一步的事情又仔细商量了一遍,回到家里以后,二舅妈尽量凑了一些原料,做了一桌子东北菜,招待柳爸他们,丽丽又跑回了家,不客气地先吃了饭,然后又骑着车子回学校了。

  二舅妈气的:“她要是在家有这个劲头,都不用过来也能考上重点!”

  晚上二舅还请了客人,是他们县的一二把手。他们都听说了二舅的姐夫来了,是大国企的处级干部,想想见见也好,再说二舅来的这些时间和他们关系处的也不错,因为二舅只做事,不争权,不像有些扶贫干部,事情没做多少,那做派好像是二大爷一样。

  其实他们也不想想,二舅做成的事情,还用争权?就算是他们争权了,他们会做吗?他们知道二舅是怎么和那些保健品公司谈的吗?他们会谈吗?

  这其实就是二舅聪明的地方,在保证自己不吃亏的情况下,做事就好了!

  其实花田县这两位领导还是很好的,按照二舅的眼光看,他们有魄力,也有干事业的心,的缺点在于文化水平不高,眼界有限。

  两人来的不晚,也没摆架子,还是下班之后结伴一起来的。两人都没有空手,一个拎着一桶自己家酿的糯米酒,另一个拎着一只风干鸭。二舅给两伙人互相介绍之后,柳爸先是夸了夸他们这里风景真不错。

  柳爸是礼节性的客套聊天,在两位领导耳中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这国企有多少钱啊,来开个会来了这么多人,还都是坐着飞机来的,机票钱就得多少,来了个工程师算是正常,可是办公室主任,司机都跟着来了是啥意思,这么多机票钱够给多少老师开工资的啊!

  往下一聊,更没法聊了。为了看舅子,居然买了台汽车!原来司机过来就是给他们开车的!两位领导毫不犹豫给柳爸打上了“人傻钱多”的标签。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正是柳爸的策略,你想要的东西,我有!你说往下的谈判中,谁被动,谁主动?

  酒过三巡之后,柳爸轻描淡写说起来自己在游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煤矿!而且还是品质不错的煤矿。

  两位领导的酒都吓醒了,不相信地问道:“真的?”

  柳爸点点头:“真的!我是觉得这个矿还是有些开采价值的,也向我的领导做了简单的汇报,现在的问题是,在你们地方这边,我们和谁接洽?”

  两位领导懵了,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我俩不是在这里吗,你舅子也是说的算的,有什么事情说就行了啊,咋还出了个和谁接洽呢?

  柳爸一看他俩就是没明白,于是把话说透了:“就是说这事儿是和你们县里说,还是和你们地区行署说?”

  这下两人就明白了,人家是问煤矿的事儿谁说着算,一把手问道:“柳厂长,这个我们不是太明白,有什么区别吗?”

  柳爸说道:“还是有分别的,对我们来讲,当然喜欢和级别高的合作,因为地区能调用的资源多,级别高,有什么事情也好商量。可是对于你们来说,招工名额的分配,配套工程的分配,未来矿务局采购的份额这些。”

  柳爸说话说一半,县里一二把手都不说话了,想了一会儿之后,二把手说:“这么大的事情,我们还是得……”

  这个时候,县里的一把手打断了他的话:“先不上报,最好是我们县里直接和矿务局合作。地区不算咱们县还有七个贫困县,咱们拉扯不起啊!”

第217章 柳爸西南行之柳厂长

  二把手不说话了,他又何尝不知道这点呢,他们这里实在是太穷了,连建个市都建不起,现在还是地区行署,管辖的县都是贫困县,一旦这件事报到地区,那不用说了,这个煤矿肯定就为全地区的扶贫工作做贡献了。招工名额,人家矿务局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的采购,都几个县平分吧!

  凭什么呢?穷和穷还是不一样的,地区最穷的就是花田县,怎么没见别的县帮帮花田呢?现在我们找出矿来了,什么都和你们平分,多大脸?

  二把手担心地说:“可是这么大的事情要是瞒报……”

  一把手笑呵呵地说:“我家是内地的,当初响应号召,改变老少边穷地区的落后面貌,脑袋一热,就到这来了,一干就是几十年。可是落后面貌改变了吗?没有!这里的面貌还是落后面貌,没想到啊没想到,还有几年退休了,这机会来了。

  真要因为瞒报有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都冲着我来!这矿务局进来了,大煤矿开发了,面貌也就改变了吧!我怕什么,大不了官不当了,回家!老娘都七十多了,我弟弟养着,我也没尽个孝,正好回家伺候老娘,老娘问我为啥回来了?我就说我把一个县的落后面貌改变了,就回来了!”

  二把手说道:“书记,不能让你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你说的有道理,暂时不能向上报,有责任算我一个!”

  二舅也说:“还有我!”

  一把手挥挥手笑着说:“你们都不用,县长还年轻,还是民族干部,前程远大。小杨更不用说,在家弄个大市场,在这弄个大煤矿,好日子在后面呢。这次咱是啥会都不开了,你们的意见我也不听,我就独断专行一把,柳厂长,你们有事情就和我们县里沟通!”

  听到这话,柳爸是长出了一口气,要是有什么事情得和行署领导还有八个贫困县领导沟通,以后这个矿务局的局长书记还是干脆自己抹脖子算了。

  当夜,他们又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一系列的规划,主要是柳爸在说,筹建指挥部设在什么地方,大批筹建人员,工程人员衣食住行,这都是大问题!而花田县的各位领导也意识到了一个大型矿务局到底意味着什么,光是筹建阶段就能买光他们县里所有能卖的东西!这可都是钱!

  柳爸又在县里停留了一天,和局领导电话沟通之后,他们把司机,车,办公室主任都留下,他和夏工回到了瑞城,和局领导当面汇报了相关情况之后,两人一起和王局长到首都向部领导汇报,又和部领导一起拿着相关资料去面见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