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警途1993 第112章

作者:红尘茶馆说书人

  这个时候柳鹏程已经完全确定,爷爷是知道北斗项目的。然后一想也是,北斗项目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启动,爷爷那个时候还没有退休,怎么会不知道呢!

  柳爸从周日下午就开始准备出差,还给姥姥打电话,问问有没有什么给老二带的东西,自己去那边出差,可以带过去。于是柳鹏程又多了一个任务,周一要去边山一趟,把字给大表哥送去,把家里给二舅的东西带回来。

  周一上午在施工的噪声中简单开了个例会,两千多居民上周一共有三次报警,一次是收破烂的偷拿居民放在楼道里的纸盒。一次是因为邻居电视声音太大影响小孩学习,还有一次是因为村里一户村民的鸡少了两只,怀疑是跑到别人家去了。

  第一个对收破烂的进行教育,并且按照市价给了居民钱。第二个民警上门调解,看电视的居民表示以后会小点声。第三个因为鸡是散养,实在找不到,民警建议村民给自家鸡做上记号。

  这就是上周的几乎全部工作,剩下的工作办户口的,刑满释放登记的都没有。案件更没有。

  下午的时候,柳鹏程和林所长说了一声,三点左右就开车奔着边山去了。先是去了刘老师的摊位,把爷爷写的字请他们帮着装裱一下。

  然后又去了姥姥家,拿了给二舅带的一大兜子东西,还有接到电话后在镇子上加急洗出来的洋洋的照片。柳鹏程把刘老师摊位的收据递给表哥,说了爷爷给了写了一幅字,内容是巡天遥看一千河,已经拿去装裱了,记得五天以后去取。

  大哥当然十分惊喜,也十分喜欢字的内容,因为和他要从事的工作实在是太贴切了。

  柳鹏程第二天还要上班,就没有留在姥姥家吃饭,而是开车回去了,到家已经晚上七点了。把带给二舅的东西交给柳爸,柳鹏程开始吃饭,饥肠辘辘的柳鹏程吃了三大碗饭才算是缓过来。

  知道老爸是后天上午就出发去省城,赶中午的班机,柳鹏程笑着说明天没事就回来给老爸送行。

  第二天柳鹏程早早就出发去派出所上班了。上午九点多的时候,柳鹏程和林所长正顶着刺耳的噪音说今年夏天招联防员的事情,突然一个老太太跑进了派出所,一边跑一边喊:“三叔,三叔,可不得了了!快救命啊!”

  林所长听到喊声急忙迎了上去,问道:“于主任,怎么回事?”

  老太太呼哧呼哧喘着气,说道:“小娇娇他妈又打她呢,我听着哭声不是好声儿啊!”

  林所长喊了张丽丽和王爽两个女警,柳鹏程直接让他上了自己的车,林所长摆摆手,也没叫司机,自己开了那辆微型车,两辆车一前一后开进了林家村。

  几人跟着村妇女主任于主任来到了一个小房子前面。林所长直接推门进去,一个年轻女人有些慌乱,还是打招呼了:“于主任,林所长。”

  林所长虎着脸:“你们家小娇娇呢?”

  女人一脸讨好:“孩子玩累了,睡觉呢。”

  自从上次经过了小妮妮的事情时候,柳鹏程只要是把孩子,还有睡觉这俩词联系到一起,就本能地感觉到不好。

  急忙带着两个女警,不顾年轻女人的阻拦就往里冲。

  屋子里,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脸色苍白,真的躺在炕上睡觉,还盖着小被。年轻女人轻轻松了一口气。

  柳鹏程一看这脸色就不对,对张丽丽说:“把这孩子叫醒。”

  张丽丽就打算叫醒孩子,这下孩子妈妈可慌了:“唉唉,你这警察怎么回事,我闺女刚睡着,你叫她做什么。”

  张丽丽才不管那女的说什么,轻轻滴叫着小女孩:“娇娇,小娇娇,张阿姨来看你了,你别睡了。”

  眼看孩子叫不醒,张丽丽索性把孩子上半身都抱了起来:“娇娇,你睁开眼睛别睡了,张阿姨来看你了。”

  孩子眼睛都没有睁开,小嘴一张一口鲜血喷了张丽丽一脸。

  柳鹏程一看就这样孩子还没醒,对张丽丽说:“把这孩子赶紧抱到我车上,送医院。”

  又对王爽说:“把他给我铐了。”

  年轻女人一看瞒不过去了,开始撒泼:“快来人啊,警察把我闺女打吐血了,你放开我,我告诉你,我进去也待不了几天,等我出去天天去你们单位闹!”

  林所长已经进来了,看着这种情况。二话没说,上来就是个大嘴巴子。这下娇娇妈妈老实了。

  林所长问柳鹏程:“送哪儿?上次送市医院,这个娘们把孩子偷出来了,医药费都没结呢。”

  柳鹏程:“送市医院我怕来不及,先送总后疗养院抢救吧!”

  柳鹏程解释说:“他们那里有个小型医院,有专家,有设备,是预防来疗养的首长有什么紧急情况的。”

  张丽丽已经用小被子吧孩子包好了,自己脸上的血都没有好好擦,担心地问道:“他们能管吗?”

  柳鹏程点点头:“能,放心吧。快走。”

  柳鹏程对林所长说:“我随时给所里打电话。”

  林所长说道:“快走快走。”

  柳鹏程的车子打着警报,直接冲到总后疗养院门口。

  门卫室出来一个中尉军官,走到车前敬礼:“同志,请问有什么事情吗?”

  柳鹏程下车说道:“中尉同志,我们是北路派出所的,我们这里有个孩子,三岁半,被打昏迷了,刚才还吐血了,送市医院怕来不及,想请九号楼看一下。我在甲区住过,我姓柳。”

  中尉往车里看了一下,看到一位女警察抱着一个小女孩,女警察的脸上,警服上都是血,小女孩脸色苍白,呼吸微弱。

  中尉不敢耽搁,直接说:“请稍等。”说着就小跑回门卫室。

  不到五分钟,一辆军牌迷彩的猎豹开到了门口,也打着警灯,随即大门打开,中尉又出来说:“跟着那辆车。”

  柳鹏程没有废话,说了句谢谢就跟着猎豹,两辆车开到了疗养院深处一幢独立的小楼。柳鹏程停好车,张丽丽已经抱着孩子冲了出去,柳鹏程下车的时候,孩子已经躺在了担架车上,两个男卫生员小跑着往里推。然后就从两个房间里出来了一个男上校,一个女中校,一边小跑往抢救室走,一边往身上套白大褂。

第207章 刘小梅的故事

  柳鹏程给林所长打了个电话,就焦急地看着抢救室。这个时候张丽丽去卫生间洗了一把脸也回来了。

  柳鹏程问张丽丽:“这个孩子你认识?”

  张丽丽叹了一口气:“所里的人都认识她,说起来这已经是第三次处理她的警情了。”

  柳鹏程说道:“和我说说。”

  张丽丽说道:“其实说起来,娇娇他妈也是个苦命人。”

  娇娇的妈妈叫刘小梅,她们娘俩都不是本地人,甚至不是本省人。刘小梅出身在一个非常贫穷又落后的山村,她的婚姻算是换婚。她被迫嫁给了村里著名的懒汉,二流子,吴多才。换来是她哥哥娶了吴多才的妹妹。

  结婚之后她才知道,其实自己的丈夫并不懒,而且还挺聪明,只是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大山里一成不变的生活。结婚有了家,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像是以前一样混日子了,得赚钱养家了,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自己所有的家当和老婆进城打工去了。

  至于目的地,他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不能在县城,因为他们所在的县城同样的贫穷,于是他就在火车站徘徊,晚上就和老婆住在火车站的长椅上。开始的时候他想就去首都,首都肯定有钱赚,可是偶尔听到下车的人说北滨太好了,风景好而且发达,在他的心目中,发达不就是有钱吗?而且风景好,还能带着老婆去溜达溜达。

  两人就这样来到了北滨,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在这对山村小夫妻的眼中简直就是一座大公园,所有的地方都是那么的好看,好看的他们都舍不得眨眼。

  他们来的时候正值旅游季节,到处都缺人。好像再多的人来到北滨都能找得到工作,别说他们就两个人。可是吴多才多了心眼,他打听到所有的旅游和服务相关的工作都只能干到秋天,秋天之后人家就会闭店了。

  这不行啊!于是他带着老婆找了一份建筑队的工作,他干力工,刘小梅帮着一个大姐在工地上做饭。当时工地上工期紧,任务重,非常累,老板要每天吃一顿荤腥。

  尽管他给的伙食费,只够大多数时间是白蚬子炖豆腐,洋葱炒鸡蛋,红烧青皮鱼(当时大部分喂羁鸡鸭,少部分进入市场给穷苦人或者民工提供蛋白质的一种鱼),肉皮烧豆芽这个级别的荤腥,可是,荤腥就是荤腥啊!在山里一个月能吃上两次荤腥就不错了!

  要是下工的时候还没有累瘫,吃了荤腥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上半小时就到了海边。那可是大海!他们两口子从没想过这辈子居然能看见大海!至于得住在条件极差,蚊蝇横行的工棚这件事,那还叫事儿吗?预制件做成的可拆卸工棚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比家里的泥草房好上一万倍!

  他们干了一个月,开工资了,他们很幸运,干的工程是某疗养院的扩建工程,经费充足,建筑队也是挂着沈城下属某镇建筑站的牌子,自然不会差他们两个可怜的山里人的工资。于是,他们俩个第一次领到了自己的工资,740元。其中大多数是吴多才的工资,他干活不惜力,嘴又会说,工资开得就高了一点。

  距离他们最近的银行不是什么储蓄所,而是北方省商业联合银行的北滨支行。两个人仗着胆子和工友一起走进了在他们看来高耸入云的大楼,进入了富丽堂皇的业务大厅,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开了户,他们有了自己的存折,有了第一笔存款,700元!就在银行大厅,刘小梅抱着丈夫嗷嗷地哭,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哭!

  第二个月,吴多才被建筑队的一个老瓦匠相中,要收为徒弟。吴多才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这个老瓦匠是建筑队老板的老叔,但是规矩就是规矩。

  当徒弟的好处自然是多多的,学一门手艺比啥不强,别人不说,就说是老瓦匠,一个月那可是一千三的工资!

  这还是给自己的亲侄子干活,要是出去了,至少一千五!可是坏处也不是没有,比如学徒的工资可没有力工高,而且有了个师父,总得花钱卖点烟酒孝敬吧!

  于是,小两口第二个月的收入锐减至560元,而且还花了180买了烟酒孝敬师父,可是他们对未来也有了盼头。

  又干了三个月之后,吴多才的工资就又涨回来了。可是这个工程也完工了。这个时候国家到处都在建设,建筑队也不缺活儿。工头宣布放假一个月。下个工地在省城,去的人下月15号在建筑站集合。

  吴多才和刘小梅留在了北滨,就在距离他们工地不远的林家村租了一个小房子。其实他们租住在城中村更便宜,可是他们来的太晚了,那里早就住满了。

  小两口兜里揣着这几个月攒着的两千多“巨款”,小日子过得如糖似蜜,本来打算在这里逍遥一个月就去省城上班。可是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村子也有建筑队,人家队长听说这里住着个瓦匠直接找上门来,正好缺瓦匠呢!

  看了吴多才的活儿之后,队长开出了一个月七百的价格,而且知道刘小梅也上过两年初中,能写会算,可以去给建材计件,一个月二百二。而且工地就在附近,他们可以每天回家,不用住工棚,工地到村里每天早晚有拖拉机接送。

  这还犹豫啥,干了!于是小两口就在林家村安了家,并且过年都没有回去,一方面是他们不想回去,另一方面是因为,刘小梅怀孕了!

  农村人,没有什么讲究的,把娃生在田埂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刘小梅怀了孕,还是坚持上班,写写画画的工作,又不让她去扛水泥,有什么不能干的。

  林家村的建筑队还是有点名气的,尤其是旁边就是几十家疗养院,活儿多的很,今天这个疗养院要把地砖都换成彩色的,明天那个疗养院要盖一个更大的洗衣房,后天又有某培训中心要新起一幢三层的家属楼。建筑队不挑活,大小活儿都接,而且价格合理,找人方便。绝不存在豆腐渣工程!

  十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通过自己的摸索,在干活中积累经验,以及好酒好菜伺候着向队里的老师傅请教,吴多才的手艺又进步了,队长把的工资涨到了一千块钱!同时,一个小女娃也在北滨第二人民医院的产房中哇哇坠地。不幸的是,因为也没有长辈在身边,两口子在刘小梅怀孕期间犯了太多错误,导致刘小梅大出血,被医院抢救过来之后,却失去了生育能力。

  两口子谁都没把这事儿当回事,都把这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小女娃当成了宝。

  这年,两口子又没有回家。理由是孩子小,刘小梅需要养身子,但是往吴多才家里汇了一千块钱,往刘家汇了三百。

  吴多才又跟着建筑队干了一年,这次说什么也得回家了,他现在有在家养的白白胖胖,好像是城里人的老婆,有小仙女一样的可爱的女儿,兜里有超过一万的存款,必须回去!

  吴多才发达了!这个新闻席卷了整个小村。

  吴多才,怎么可能,那个二流子,那个懒汉,那个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他怎么发达了!那我怎么办!我不是成了废物!你看他还穿着大西服,看起来比乡长的还好!你看他媳妇还带着大金镏子!我都买不起!这不行!!!

  别说山里人坏,他们不坏,他们穷,他们眼界只能看到山沟里,外边的世界他们不知道!当一个远远不如他们的人现在从山外回来,比他们强得多的时候,他们必须把这个人打入到泥里!不然他们就得承认自己不如吴多才,或者选择去面对他们所不懂,所害怕的山外的世界,他们就会睡不着觉!他们不是坏,是害怕!

  于是,“肯定是干了缺德事,要不能没儿子?”

  “赚再多钱能咋样,还不是当嫁妆!”

  “我是没钱,我也不羡慕他!我有俩儿子!”

  “要说这多才也算是混出来了,就是不知道赚这么多钱以后给谁啊!”

  类似这样的言语,就像一支支利剑,插入吴多才的心里。

  当然,好人还是有的,也有语重心长的:“多才啊,你听哥一句话,这没儿子,总不是个办法,你心眼多,总得想个办法给自己留个后!”

  看啊看啊,吴多才还是那个废物,我还是比吴多才强,他看见我还是抬不起头,因为我有儿子他没有!!!

  这就是山里人的逻辑,这就是山里人的成就感!

  最终击垮吴多才的是他妈的一句话:“儿啊,小梅就是妈给你找的,妈不是非得拆散你们,可是你死了,谁给你烧纸啊!妈娘家侄女,小周,你也是见过的,那可是城里人,是高中生,可惜遇到的男人是个不着调的,离婚了。他可是给那个男的生了两个儿子呢!”

  然后,吴多才的妈妈又悄悄去了刘小梅娘家一趟。七百块钱,刘小梅就“被离婚”了。娇娇的噩梦也开始了。

第208章 案发经过

  刘小梅几乎是睡了一觉的功夫,自己就离婚了。然后娘俩就被爸妈哥嫂一起扫地出门了。别说他们不讲亲情,在这个小山村里,七百块钱可是太多钱了!再说,一个换亲出去的闺女,还能指望她以后多孝顺?

  刘小梅几乎像是条件发射一样去找已经在村里消失的吴多才。带着孩子回到了北滨林家村,可是哪里还有吴多才的影子?

  村里人同情刘小梅,一个女人家家还带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啊。于是建筑队继续让她上班,而且可以带着孩子上班。只要不捣乱就行,反正刘小梅只要做计件的工作,这还不算,队长还给她涨了20块钱的工资。

  可是刘小梅不甘心啊!于是小小的娇娇就成了她的出气筒。开始的时候村里人不管,当妈的打孩子,这不是天经地义吗?后来村里人感觉不对,就找了于主任,于主任过去教育了刘小梅一顿,她再打孩子的时候左邻右舍的也过来劝解。

  可是在刘小梅心中,一切的不幸都是因为娇娇!

  如果她是男孩呢!如果娇娇是骄骄,那不就没有这些破事了吗?

  如果不是因为生了她伤了身子,不能再生,她也愿意相信吴多才宁可交罚款也会让她再生个儿子,而不会不要她,一声不吭走掉。

  小娇娇实际上在村里的人缘是很好的,她很爱笑,而且很懂礼貌,别人给她水果零食,她就会反复的谢谢人家,还会用她没有多少肉的小手给人家捶背,表达自己的谢意,在她的心中,自己挨打是因为自己不乖,妈妈说要懂礼貌,那娇娇就必须是个懂礼貌的小孩。

  在工地上闲暇的时候,她就会给叔叔阿姨们唱歌,跳舞,尽管她会的也不多,仅有的几首儿歌还是妈妈在不打她的时候教给她的。她简直就是工地上的小天使!

  可是随着娇娇越来越大,刘小梅觉得吴多才回来找她们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她越来越把娇娇当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于是,有一次她把娇娇打的口鼻窜血,于主任报了警。林所长把娇娇妈带到派出所,连教育带吓唬了一天才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