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48章

作者:任猪飞

  这两个风险换成其他小团队,任何一个都可以彻底覆灭小团队。

  除此之外,像是飞艇泰、李高福这样的团队,都有侦查小艇,还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岸上关系,本身安全性也大很多。

  聊了一阵,虽然这里面惊险刺激、暴利,林志超总归没有丝毫的动心,仅是纯粹的好奇。

  就连当初的想法——拉一个太太团给李高福撑腰,林志超也随之熄灭,少惹不必要的麻烦;不管如何,他撑过剩下的不到两年时间,便是一片光明,何必参与这些事情呢!

  港督夫人葛慕莲参与之事,是她主动的,而且两人都没有任何把柄在世界上,林志超也是将钱递交给李高福,并没有任何字据;李高福每次也是拿着一沓现金,随后他交给葛慕莲。

  ……

  长江拉链的总经理王良、副总经理鲍春来,联袂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

  两人坐下后,鲍春来汇报道:“老板,美国扶持日本的经济,因而日本可以从美国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其中就包括铝合金、铜。受到这个原因的影响,日本YKK拉链最近发展势头非常好,甚至不少美国拉链商人转而投向他们,恐怕有美国政府的授意。”

  林志超闻言后,感叹了一句:“美国人如此做,未必不是想遏制香港;毕竟作为走私的重地,美国人对香港的印象很差。”

  看似没有关系的事情,其实蕴含着很大的关系。美国人得知香港的拉链产业,居然压过日本拉链产业一筹,自然会从中使坏。

  美国商务部不可能直接禁止星岛生产的拉链,毕竟这太得罪盟友英国了,合着我都这样支持你了,你还要搞我的殖M地。而且伦敦的理由也很充分,你把我的殖M地经济搞瘫痪,那么很容易壮大一股力量,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美国目前也是最低限度的保证香港市民生活必须物资。

  而从去年的半岛战役开始,美国人便扶持日本向全世界倾销商品,纺织、成衣等轻工业便是首当其冲。所以,日本在五十年代,是凭借轻工业快速发展起来的,也就是香港的大前辈。

  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日本的轻工业产品占据全球太大的份额,欧美才开始对日本产品进行限制,香港趁机发展起来。

  而日本人也非常聪明,从五十年代中期也开始转而发展重工业,造船、造车、电器等,再次拥有让世界叹为观止的成功。

  王良说道:“好在全球拉链市场在扩大,我们的年利润今年还是会突破600万港币。”

  林志超说道:“话虽如此,拉链产业是不进则退,日本拥有完整的工业基础,他们可以自己生产设备、铝合金、铜、纺织等,怕是两三年就会超过我们。而我们长江拉链的原材料全靠海外进口,设备也是如此,后期很难竞争得过。”

  这一刻,林志超也认清一个现实,穿越不是万能的。先占领市场又如何,到最后玩的还是工业产业链。

  王良和鲍春来面面相觑,他们是第一次看到老板信心不足,当然也是认清一个现实。

  “我们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随后,林志超又恢复信心的说道:“短期内,长江拉链并不会被YKK拉链拉开很远。时间一长,日本的人力成本一定会飞速上涨,不出三年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会起到很大的优势。”

  王良连忙点点头,说道:“不错!不仅如此,我们在技术研发上,也是投入巨大,拉链技术和质量会逐渐进步。与此同时,后期我们还可以寻求冶炼铝合金和铜。”

  这些都是老板以前的想法,他们觉得未来一定可以实现。

  随后,林志超便不理这一茬,YKK虽然发展突飞猛进,但长江拉链也能保持稳定发展,并不会溃败。主要是目前都是初期阶段,比拼的是价格、销售网络,这两点长江拉链并不落后。

  日本拉链有美国市场优先,而香港拉链也有英联邦的市场,而在东南亚市场,大家目前都默契的没有打价格战,因为旗鼓相当。当然,最终可以演变为长江拉链和YKK拉链共存的情况,都成为世界拉链的巨头。

  林志超已经决定,今年从长江拉链抽取500万港币的资金后,从明年开始,整个长江工业的资金,他都不会动用,打算继续投资。

  甚至,等到了1953年,还要通过借贷来投资。

  待王良、鲍春来离开后,林志超沉思起来。

  长江工业在1953年以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毕竟受禁运的影响,想发展也不可能。所以,长江拉链、长江塑胶都还是要稳中发展,不要急于投资。

  待到了1953年年初,长江工业就可以大举筹备,因为林志超记得,就在当年下半年,美国允许香港产品进入美国,并将禁止出口香港的物资减少35%,一时间就宽松起来。

  事实上,战争一结束,英国、日本便不再‘理会’美国对内地的贸易措施,明着和内地进行贸易;这样一来,很快其它国家纷纷加入,最终美国也只能默认,毕竟他没有理由限制盟友的贸易行为了。

  除此之外,林志超打算将‘优衣库服装公司’纳入‘长江实业’,长江实业以后毕竟要做‘衣食住行’一条龙的集团。

  长江工业,将打造香港可以发展的工业,都要插一手。

  ……

  林志超拜访了何东,地点是何东的办公室。

  何东89岁的高龄,依旧勤勉工作,公司的重大事情,仍由他决策。用他对记者的话说:“我自朝至晚,均甚忙碌……我不知何时可以隐退,我一生与工作不能分离。只要我一日目力尚存,一日能思考,我也会工作下去。”

  实际上,何东并没有商业接班人,也是他现在还在工作的主要原因。他一共有三个亲儿子,大儿子早亡,二儿子被日军炸残疾,三儿子还在台岛做高官。

  所以,后继无人是现实,否则以何东的财富和地位,他的子女若是有商业头脑,估计也只有林志超可以追得上何东家族的财富,后世无一人可以相提并论。

  林志超目前的财富也就五千万港币上下,而何东家族至少是上亿的财富,这些老牌家族,其财富分布在全球,并不是仅香港一处。

  “何爵士好”

  “林生来了,请坐!”

  何东并没有摆谱,很正式的陪同林志超在沙发上坐下,他知道林志超若是来他办公室,大概率是公事,所以公事就要公办。

  助理为两人泡好茶,便退出办公室。

  “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莫非有什么商业合作项目?”何东主动询问道。

  林志超放下茶杯,爽快的说道:“这次来,是看上何东爵士的两幅物业,所以想来问问你的意思。”

  何东意外的说道:“喔?尽管说,我看看能不能出售!”

  他还没有到一定要出售物业的地步,更何况现在物业价格也卖不出价格。但既然林志超主动询问,只要不是收租很好的物业,价格又合理,也可以出售。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第一处物业,是德辅道那幅约1.6万平方的商业地皮,我的环球航运目前已经成长起来,但没有一个像样的总部,所以我想修建一幢大厦。”

  这幅地皮很值钱,中环的商业地皮,并没有下跌多少。在1947年,中区一幅1.4万平方尺的商业地皮,最终被中银以251.44港币每平方尺拿下,合计350多万港币。

  而德辅道也是传统的银行区,地段也非常不错,所以这幅地皮不会低于400万港币。(PS:前世在1959年,被恒生银行以550万港币的价格拿下)

  何东闻言,随即说道:“这幅地皮一直空着,价格合理,就可以考虑出售。我年龄大了,也不想再进行建设。而且你都说了,希望给环球航运建一幢大厦,这个当然可以成全你!”

  他买地皮,是打算炒的,包括1947年和中银竞价时,也是这个想法。

  林志超高兴的说道:“谢何爵士,晚点让律师和属下谈价格?”

  这种事情,当然不用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来交谈,以免伤和气。

  何东点点头,随后又问道:“另外一处呢?”

  林志超随即说道:“位于九龙尖沙咀金巴利道16至20号及加拿分道40至46号,这些物业我想替朋友拿下,他手里有些钱,所以想买下来做长期收租,以后用于重建。”

  何东一听,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个地方的物业,都已经破旧,而且都是形形色色的租客,算不上他手里的好物业。

  “这个也可以出售!”

  “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准备让职员和律师联系贵公司。”

  何东点点头,随后难得打趣的说道:“这次出售物业后,你可别再看上我的物业了,我家底就那么点,哪里经得起你这个船王的窥觊,我还想留着给后人收租呢!”

  你后人确实只会收租,没有一个有商业头脑!儿子是没有商业头脑,孙子是二世祖,只知道变卖家产。幸亏你留的财富够庞大,他们花都花不完。

  林志超如上的想到。

  其实,何东后人也有一个有商业头脑,那就是他和护士的私生子何佐芝。但何东死之前,只准何佐芝继承5万港币的财富。但何佐芝虽然传媒上失败,但也其它事业却很有成就,后来也成为了大富翁。

  “您放心吧!其实这次我也就是缺一幅中环靓地,那个尖沙咀住宅不过是询问一下你,你若是不出售,也无妨。”

  “哈哈,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提了,就一道谈谈吧!”

  “好的”

  告别何东之后,林志超在路上思考起来。

  购买德辅道的地皮,可以从长江拉链凑出300万港币,不足的部分,则从环球航运里抽取。而香港的商业地产,自然都是挂在长江置业旗下,将来也不会上市。

  环球航运也不会上市,因为没有必要,但可以拿出部分船只,组成一个公司进行上市,亦或者借壳上市。总之,环球航运的未来,旗下有合资航运公司(和汇丰),有单独的航运公司(独资,船只占比较多),亦有上市的航运公司(少部分船只)。

  而长江工业是不上市,旗下可能会有上市的工业股,但仅限一部分业务。

  长江实业(发展地产为核心的业务)要上市,但长江置业(商业地产,即收租物业)不上市。

  ……

  回到环球航运,林志超审查了公司的财务报表。

  十月份的租金全部到账,若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本月盈利可达100~110万美金。若是按照520万美金的净负债计算,本月的利润再偿还,相当于净负债仅410万美金,截止明年二月底,可全部偿还债务(不算30万美金利息)。

  当然,这些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是不可能提前偿还债务的。第一波汇丰银行的借贷是明年六月还清,第二波船务公司的分期是年底付清,第三波是汇丰银行的借贷,则明年九月份还清。

  今年至明年,林志超要从环球航运至少抽取100万美金(560万港币),用于抄底物业。这点钱,并不影响环球航运的发展。

  按照目前的月盈利100万美金计算(大概),明年三月至年底,便是1000万美金的盈利。仅这部分资金,大概就可以购买15万吨左右的二手船只。

  这和林志超对环球航运明年的规划,大致差不多。

  因为考虑到日本市场的容量,以及风险性的预估,1952年增加15万吨的载重量,是相当合理的。毕竟若是发展过急,林志超也担心发生功亏一篑的变化。

  当然,明年三月份可能借贷一部分资金,提前完成购买一部分船只。这样一来,先购买的船只,当年自然可以创造很多利润。

  而这些利润,就可以拿去投资其它实业,这样才显得分配合理。

  “咚咚”

  “进来”

  副总经理冯永发走进林志超的办公室,工作状态非常的好,一目了然。

  林志超心底满意员工的工作状态,说道:“准备招募80名高级海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记住,都要华人。”

  冯永发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一定精挑细选。”

  何谓精挑细选,社团背景的肯定不要,当然如果对方不讲出来,也是可能混进来的。但经过环球海事学院的培训,以及环球航运的企业文化,其实大家最后都不会再替社团做事。

  环球航运的海员上岸后,偶尔会举办一些团建活动,公司进行组织,还提供大餐。总之在现代化企业模式的管理下,大大增加了海员对公司的归属感,重要的是,环球航运不存在压榨海员。

第152章 【海派船王】

  何东置业的会议室,林志超和何东各自在律师的见证下,签署下自己的大名,算是正式达成一笔交易——长江置业以416万港币的价格,拿下何东置业的德辅道中77号地皮,面积为1.65万平方尺。

  对于这幅地皮的规划,林志超已经决定腌起来,直到五十年代后期再考虑修建成香港最靓的大厦。

  “感谢何东爵士的成全,这幅地皮实在太适合修建总部大厦,正面便是维多利亚港,很是适合我的环球航运。”林志超笑着说道。

  这幅地皮就在中环码头的正南方,正北方是中环刚刚填海地段——将来的交易大厦和国际金融中心,林志超若是修建一幢二十多层的现代化大厦(短暂香港最高大厦),便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总览港九商业繁华,端的是意境十足。

  何东说道:“可惜地皮还是小了点,不然你可就可以修建汇丰银行那样的靓厦。”

  言语之间,多有玩笑的口吻,可见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林志超笑着说道:“怎么敢和我的财神爷相提并论,能兴建一座新的大厦,我已经心满意足。”

  何东又说道:“你能在五六年之间,便打下如此基业,我相信将来你的企业就算没有汇丰银行大,也不会输给它太多。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这样,浑身都是赚钱的想法;看到你,我就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可惜我现在老了,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了。”说完,不由得露出对老去的触景生情。

  怎么可能会输给汇丰银行,林志超心里如是的想到。

  “何爵士过奖了!不过晚辈还真和你年轻时有些相似,因为我的第一桶金也是介绍一幢住宅给保济丸的李老板,从那时起,我便对赚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时无刻不想着赚钱。”

上一篇:渊天尊

下一篇:北宋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