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第1194章

作者:夜星猫

  不上学不代表不学文化,尤其英文,我觉得我可能超过我的英语老师,这是不假的。”

  “噫~~”

  这一个起哄,齐云成坐在桌子后面熟悉,笑得开心。打算和他们先来一段闲白聊天。

  “因为我的英文老师是张先生,可不是他呗,要不然周围没什么人教我了。他其实会不了什么英文,就会一些你好、谢谢之类,谁不会这个。

  小的时候,他就教我hello、Thank you之类。

  然后看见小剧场有人打架,经常这样,小剧场备不住闹矛盾,我们这些人就得过去劝。

  有一次比较新鲜,国外华侨归来的跟人闹了一下矛盾,张先生看见了生气转头喊着我,来,孩子,给这帮吵架的一Thank you,保证骂得他找不着北。”

  “哈哈哈哈!”

  现场笑声传出,所有人都被逗乐,随后齐云成自己给自己翻一句,“合着怹自己都不懂这什么意思,竟然还教我。

  给一帮吵架的说些谢谢,剧场好不了。”

  欢乐了一会儿。

  齐云成低头看了看桌子上自己说书的道具,“挺开心,那时候甭管小剧场有观众吵架还是打架都是回忆,小剧场里面要没有吵架打架的证明你不火。

  因为你一火,真是什么人都能碰见,也不知道这帮人怎么想的。

  不过废话不多说,咱们现在就开始进入今天书的主题吧,讲一讲这个《基渡山恩仇记》!”

  啪!

  醒木一拍!

  台下观众一位位露出期待和兴奋的目光看演员。

  掌声自然也少不了。

  齐云成的本事现在没有人不清楚,一包袱逗乐后,所有人更加了解他说评书的风格,果然一脉相传。

  “因为有些人不太了解这本书,我需要先介绍介绍。这本书是发国大文豪大仲马最为出色、最受人欢迎的通俗巨著。

  揭露了发国七月王朝时期一些上层人物的罪恶发迹史,同时宣扬了大仲马所主张的社会哲理:赏善罚恶。

  是一本好书。

  曾经金闻声金先生说过,金先生是一位厉害的老先生。都知道我师父之前在天津返场过二十四场相声,要知道这挨骂啊。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第一是观众喜欢,第二是金先生在曲艺团生涯里,也高次数的返场过,曾经创下过返场十三次的惊人记录。

  所以各位知道我师父跟谁学的了吧。”

  告诉出来一个事情,下面观众恍然大悟。

  那怪不得。

  而且骂人也都知道是跟着金先生学的。

  “那时候,张寿成老前辈都夸金先生是20岁的年纪,50岁的艺术。而他的艺术,评书要占一样,当时在尚海发现一些学生爱看这些高水平的书籍,比如《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三剑客》等。

  怹老人家当即开始改编成评书,备受好评。

  所以今天我说也无非学学怹老人家罢了,那么咱们正式要开始说了。”

  一提到金爷爷,齐云成话语出奇的多,但还是克制住,不然怹老人家的事迹讲几个小时都讲不完。

  “故事的时间发生在一八一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圣母瞭望塔的值班员发出信号,示意有船进港,是哪艘船呢?法老号。

  抵达士麦那之后途径特里亚斯特和那不列斯返航了。”

  “外国人地名一般都比较长,这些咱们不用记,就随口一说有个概念。

  而看见船来,领港员登上小艇绕过伊夫堡,在摩琴海岬和里翁岛之间登上了船。

  在那时候一艘船的进港是一件大事,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

  但船驶得很是缓慢和没精打采,使人感觉到,船上可能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

  感受到这种气氛,岸上一名船主摩莱尔在岸上实在忍耐不住了。

  外国人名字难记,咱们就称呼为老摩。”

  评书无非也是讲一个故事罢了,只要观众能听懂这些名字并无所谓。

  “这个老摩呢。

  跳上一只小艇,向货船迎了上去。

  老摩靠过来,大船上也就是法老号上的一个青年看见,有点激动。

  摘下帽子,从领港员身旁离开并来到了船边。

  这个青年什么模样呢?”

  齐云成在桌子后面开始比划,“身材瘦长,精干,年龄约莫有十九岁左右的样子,有着一双黑色的眼睛和一头乌黑的头发;他的外表给人一种极其镇定和坚毅的感觉,那种镇定和坚毅的气质是只有从小就经过大风大浪,艰难险阻的人才具有的。

  他叫什么呢?叫爱德蒙·唐泰斯,也正是咱们的主人公。

  名字太长,咱们亲切的称呼为小唐。”

  “看见小唐,小艇上面的老摩有些惊讶,是你啊?小唐?怎么样你们出什么事了?船上气氛这么不好?有什么祸?”

  说出这个来,下面观众听得那叫一个亲切,分明是国外作品,名字长得要死。

  但是在他口中倒变成了华夏人拉家常,一个老摩,一个小唐,顿时哪是国外写的,就华夏人写的。

  齐云成清了清嗓子,“反正先这么称呼着,小唐看见老摩那叫一个伤心,怎么呢?船上死人了。

  小唐开口道:太不幸了,尤其是对我!在契维塔韦基亚附近,我们失去了莱克勒船长。

  货呢?老摩焦急地问。

  货都安全,那方面我想你是可以满意的。但可怜的莱克勒船长——

  货物怎么样?老摩再一次问道。这是他关心的,这么一个大货船不知道可以装多少货物供给给岸边看热闹的小商贩,这都是钱。

  货物未受任何损失,平安到达。不过,可怜的莱克勒船长他……

  听见货物安全,老摩才放下心来,开口道,他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他死了。

  掉在海里了吗?

  不,先生,他是得脑膜炎死的,临终时痛苦极了……”

  录制厅,齐云成按照金爷爷的风格说书,当初那年代要让人记住什么名字怎么可能,只能这么起其他称呼,好记也不会弄乱。

  真把全部名字往外说,又陌生又不知道是谁。

  老摩、小唐一出来便能知道他们的年纪,弄得非常清楚。

  而这时候郭得刚也顺利到达节目组,到节目组一听孩子的手法,心里倍感欣慰,果然是这样。

  不过这本书不算短,孩子要说,需要不短时间,他相信孩子应该不会留坑。

  但就算留坑又能怎么样?反正他肯定会想着填的,毕竟这是他金爷爷的书,不可能不说完。

  时间慢慢过。

  一个小时出奇的快,六十分钟罢了,故事听着听着便没了。

  掌声过后,演员下台。

  观众们和现场人员暂且都修整起来,准备下一场评书的录制。

  而看见师父,齐云成笑了笑,“您总算来了。”

  “说的不错,有你金爷爷的味道,当初怹也是在小剧场说的开心,很多人听。”

  “我说这本书只能按照怹老人家的大纲走,毕竟规划了,所以还算是轻松。”

  齐云成实话实说,要是没有大纲,他重新编整整本书困难至极。

  外国的书结合评书改编,要变化很多。

  “休息去吧。”

  告诉孩子一声,郭得刚开始等时间。

  这一次时间比较长,一共有二十分钟。

  毕竟考虑到现场观众的上厕所,听两个小时算比较久。

  但对他们来说极其高兴,能听两位演员现场说书,还没有买票,这赚得不知道多少。

  时间差不多。

  来到第二场说书,现场又响起掌声。

  郭得刚穿着大褂红光满面的登台,很高兴和孩子一起说。

  之前一个人,没觉得什么。

  现在有孩子在,接孩子的场,气氛不一样,上台能清楚感知到活跃,这种才是小剧场茶馆说书的精髓,而说书的也享受这种味道和气氛。

  一个人固定在那死说,更像完成任务。

第791章 不是就说吃几个吗?这是几个啊?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定场诗念出。

  郭得刚开始了他的书。

  当然一如既往,闲白少不了。

  网络上不少人吐槽他的闲白太多,奈何小剧场真是如此,闲白不可能不多。

  齐云成刚才还是往少了说,像他这种少了说,要是放在过去,老先生压根不干。

  一本书那么快说完,你说什么,吃什么。

  一行有一行的东西。

  无非网络上的网友们耐不住性子,真要到小茶馆听书,先生说再多闲白也不多,因为有那个氛围。

推荐阅读!